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3后汉书-第5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三0六页一三行弘农都尉治*(折)**'析'*为水所漂杀据集解本改。按:校补谓据前书地理志音义正。又校补引钱大昭说,谓前志弘农有析县,续志析属南阳,然前志弘农无都尉,析下亦不言都尉治,建武六年已省诸郡都尉,不应弘农独存。且本纪但云“是夏连雨水”,亦无车驾亲往行水之事。疑古今注误。又按:“所”原斗“沂”,径改正。 
  三三0六页一五行建武八年闲郡国比大水按:汲本﹑殿本“比”皆作“七”。 
  三三0七页一行传其法于有根按:“根”疑当作“汉”,然各本皆作“根”,聚珍本东观记亦作“根”,惟严可均辑全后汉文作“汉”,殆严氏以意改也。 
  三三0七页一行故以殷氏六族分伯禽按:左传“氏”作“民”。校补谓“殷氏”与下“怀姓”对文,自属传本之异。 
  三三0七页四行邑里无营利之家按:“营”原斗“管”,径改正。 
  三三0七页五行追观往法按:“观”原斗“即”,径改正。 
  三三0七页五行是以皆永享康宁之福按:“以皆”原斗倒,径乙正。 
  三三0七页六行亦所以消散其口救按:“救”疑“数”之斗。 
  三三0七页八行*(狃)**'狙'*猱之意据何焯校改。 
  三三0七页八行曼延无足按:校补谓案文“足”当作“定”。 
  三三0七页九行令得复昌炽从横按:“令”原斗“合”,径改正。 
  三三0七页一0行溃徙离处按:“徙”原斗“从”,径改正。 
  三三0七页一一行言性不相害按:“相”原斗“用”,径改正。 
  三三0七页一六行尚修正弭灾殿本“正”作“政”。按:正政通。 
  三三0八页四行其水也*(而)**'雨'*杀人校补谓以前志校之,“而”乃“雨”之斗,各本皆未正。今据改。 
  三三0九页六行郡国三十七大水按:校补谓纪“大水”作“雨水”。 
  三三0九页一0行不立皇太子胜按:张森楷校勘记谓皇子胜未尝为太子,“太”字衍,下卷大风条同讹。 
  三三0九页一二行妒疾贤者按:“妒”原斗“治”,径据汲本﹑殿本改正。 
  三三0九页一五行京师及郡国四十*(有)**'大'*水校补谓“有”乃“大”之斗,本纪可证,各本皆失正。今据改。 
  三三0九页一五行嘉收葬客死骸骨集解引惠栋说,谓案范书周嘉传,乃嘉弟畅也,注所据乃司马书。按:校补谓详观此注,实即约举本书独行传周嘉传文,“收葬”上“嘉”字盖本是“因”字,后人妄改,未见本传耳。既系约举,原不必定详收葬者何人。惠氏补注因此一字之疑,遂谓注所据为司马书。然注先举本纪,即范书本纪也;次举周嘉传,又未别言,是本传也。 
  三三一0页九行*(临)**'流'*水化为血*'不流'*“临”汲本﹑殿本作“流”。今据改。又集解引惠栋说,谓“血”下脱“不流”二字。今据补。 
  三三一0页一0行占曰泣血道路涉苏于何以处按:“占”殿本作“名”。“何”汲本作“河”。校补谓“涉苏于何以处”,亦属误文,不可强通。 
  三三一0页一三行杀*(十)**'千'*余人据汲本﹑殿本改。 
  三三一一页四行漂害数*(千)**'十'*万户校补引钱大昭说,谓朱穆传﹑桓帝纪并云数十万户,“千”当作“十”。今据改。 
  三三一一页四行怀容水泽按:“怀”原斗“坏”,径改正。 
  三三一一页七行太白经天按:“经”原斗“绝”,径据汲本﹑殿本改正。 
  三三一一页八行盗贼略平*'民'*校补谓案文“平”下当有“民”字,或亦唐人因避讳去之。今据补。 
  三三一一页一三行济北*'河'*水清集解引钱大昕说谓“济北”下脱“河”字。 
  又校补引钱大昭说,谓据本纪作“济阴﹑东郡﹑济北河水清”,是“济北”上亦脱四字。今按:纪志所记,容有不同;“济北”下则明脱“河”字,今补。 
  三三一二页七行四年夏郡国三水按:校补谓纪作“七大水”。 
  三三一二页九行中平五年郡国六水大出按:集解引惠栋说,谓帝纪作“七大水”。 
  三三一三页八行和帝永元五年六月郡国三雨雹大如鸡子按:聚珍本东观记作“郡国大雨雹,大如雁子”。 
  三三一三页一一行房囏之内按:“囏”原作“任”,径依汲本﹑殿本改。 
  三三一三页一一行施而不博按:“博”原斗“传”,径改正。 
  三三一三页一一行阴精凝而见*(灭)**'成'*据汲本﹑殿本改。 
  三三一三页一二行抑贤不扬按:“扬”原斗“易”,径改正。 
  三三一四页三行三年雨雹按:集解引惠栋说,谓纪作“京师及郡国四十一雨水雹”。 
  三三一四页五行大如杅杯按:集解引惠栋说,谓“杅杯”东观记作“芋魁”。 
  三三一四页八行尹敏传是岁河西大雨雹如斗安帝见孔季彦问其故按:集解引钱大昕说,谓季彦事今在孔僖传,或司马彪书以季彦附尹敏传。校补谓此注引季彦事,亦明为范书孔僖传文,当由尹敏同列儒林传,遂至误载。 
  三三一四页一一行顺帝永建五年郡国十二雨雹按:汲本﹑殿本“五”作“三”。 
  三三一五页八行光武建武七年辽东冬雷按:汲本﹑殿本“七”作“十”。 
  三三一五页一0行石*(以)**'与'*雷陨俱者据汲本﹑殿本改。 
  三三一五页一一行于是为*(长)**'常'*据汲本﹑殿本改。 
  三三一五页一四行恤幼孤按:“恤”原斗“率”,径据汲本﹑殿本改正。 
  三三一六页九行延光四年郡国十九冬雷是时太后摄政按:和熹崩于建光元年,安得延光四年复言太后摄政?“是时”疑是“先是”之误。 
  三三一六页一三行东莱冬雷按:汲本﹑殿本“冬”作“大”。 
  三三一七页四行山*(亡)**'土'*崩据汲本﹑殿本改。 
  三三一八页二行二十八年三月郡国八十蝗按:校补谓光武时郡国九十三,如八十蝗,蝗几篃全国矣。桓﹑灵之末,无此奇灾,况中兴盛时,何宜有此。“八十”盖是“十八”误倒。 
  三三一九页五行是时梁冀秉政无谋宪按:校补谓“宪”疑是“虑”之斗。 
  三三一九页一0行听不聪之祸也按:汲本﹑殿本“祸”作“过”。 
  三三二0页三行*(居)**'屈'*省别藏据汲本﹑殿本改。 
  ************后汉书志第十六 五行四 地震山崩地陷大风拔树螟牛疫 
  五行传曰:“治宫室,饰台榭,内淫乱,犯亲戚,侮父兄,则稼穑不成。”谓土失其性而为灾也。又曰:“思心不容,是谓不圣。厥咎霿,厥罚恒风,厥极凶短折。时则有脂夜之妖,时则有华孽,时则有牛祸,时则有心腹之痾,时则有黄眚﹑黄祥,惟金﹑水﹑木﹑火沴土。”华孽,刘歆传为蠃虫之孽,谓螟属也。 
  世祖建武二十二年九月,郡国四十二地震,南阳尤甚,地裂压杀人。其后武溪蛮夷反,为寇害,至南郡,发荆州诸郡兵,遣武威将军刘尚击之,为夷所围,复发兵赴之,尚遂为所没。 
  章帝建初元年三月甲*(申)**'寅'*,山阳﹑东平地震。 
  和帝永元四年六月丙辰,郡国十三地震。春秋汉含孳曰:“女主盛,臣制命,则地动坼,畔震起 ,山崩沦。”是时窦太后摄政,兄窦宪专权,将以是受祸也。 
  后五日,诏收宪印绶,兄弟就国,逼迫皆自杀。 
  五年二月戊午,陇西地震。儒说民安土者也,将大动,行大震。九月,匈奴单于于除*(难)*鞬叛,遣使发边郡兵讨之。 
  七年九月癸卯,京都地震。儒说奄官无阳施,犹妇人也。是时和帝与中常侍郑觽谋夺窦氏权,德之,因任用之 ,及幸常侍蔡伦,二人始并用权。 
  九年三月庚辰,陇西地震。闰月,塞外羌犯塞,杀略吏民,使征西将军刘尚击之。 
  安帝永初元年,郡国十八地震。李固曰:“地者阴也,法当安静。今乃越阴之职,专阳之政,故应以震动。”是时邓太后摄政专事,讫建光中,太后崩,安帝乃得制政,于是阴类并胜,西羌乱夏,连十余年。 
  二年,郡国十二地震。 
  三年十二月辛酉,郡国九地震。 
  四年三月癸巳,郡国四地震。 
  五年正月丙戌,郡国十地震。 
  七年正月壬寅,二月丙午,郡国十八地震。 
  元初元年,郡国十五地震。 
  二年十一月庚申,郡国十地震。 
  三年二月,郡国十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