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3后汉书-第5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谓陈说是,后大行载车仍作“络”,不误。 
  今据改。 
  三六四七页五行青交*(路)**'络'*据陈景云说改。 
  三六四七页九行朱班轮按:集解引惠栋说,谓“班”一作“斑”。 
  三六四七页一0行皇孙*'则'*绿车以从按:本书安帝纪李注引作“至皇孙则绿车”。集解引黄山说,谓“则”字直贯“以从”为句,李注引志省“以从”二字,此文乃并删“则”字,非也。今据补。 
  三六四七页一二行魏武帝令问东平王按:汲本无“令”字。 
  三六四八页一行后谦一寸按:殿本“一”作“二”。 
  三六四八页三行除吏赤画杠按:集解引惠栋说,谓徐广车服注“画”作“盖”。 
  三六四八页五行郭贺为*(冀)**'荆'*州按:郭贺拜荆州刺史,见本书蔡茂传。 
  校补谓注误,当据传改,今从之。 
  三六四八页九行*(虚)**'左'*兕右麋据汲本、殿本改。 
  三六四八页一一行会朝若蚕按:集解引惠栋说,谓“朝”一作“庙”。 
  三六四八页一一行加交*(路)**'络'*帷裳据陈景云说改。按:本书刘盆子传李注引正作“络”。 
  三六四九页四行*(八)**'公'*卿不在卤簿中校补引钱大昭说,谓“八卿”独断作“公卿”,儒林传注作“公”,脱“卿”字。今据改。 
  三六四九页四行奉车郎御按:百官志奉车无郎,“郎”字疑斗。集解引惠栋说,谓百官春秋云奉车都尉执辔。 
  三六四九页五行属车*(四)**'三'*十六乘集解引惠栋说,谓“四”宋志作“三”。 
  又引钱大昕说,谓当作“三十六乘”。按:今独断亦作“三十六乘”,卢校云续汉舆服志作“四十六乘”,误。今据改。 
  三六四九页一0行以金根为列按:集解引惠栋说,谓“列”当作“副”。 
  三六四九页一六行*(木)**'朱'*轓按:集解引惠栋说,谓北宋本“木”作“朱”。 
  今据改。 
  三六五0页七行洞朱轮舆按:集解引惠栋说,谓“洞”颜师古注引作“雕”。 
  三六五0页七行建矛戟幢麾□辄弩服按:集解引惠栋、黄山说,谓前书张安世传颜注引“建”作“菑”,“□”作“□”,无“辄箙”二字。又按:汲本“服”作“箙”。 
  三六五0页八行司马*(史)**'吏'*士据汲本、殿本改。 
  三六五0页九行吴孙兵法殿本“吴孙”作“孙吴”。按:校补谓本书皇甫规传“勤明吴孙,未若奉法”,是作“吴孙”不误也。惟章怀注以为指吴起、孙武,而通典注则作孙子兵法,而不及吴起。夫二子不共为书,其书又不皆言武刚车制,志文何为并举?疑“吴孙”云者,专指吴孙武也。 
  三六五0页一三行辟车四人按:集解引惠栋说,谓“车”北宋本作“居”。 
  三六五0页一四行周礼涤狼氏按:殿本“涤”作“条”,与今本周礼合。 
  三六五一页六行长悬车等按:集解引惠栋说,谓“悬”徐广作“与”。 
  三六五一页九行三车导按:汲本、殿本“导”上有“从”字。 
  三六五一页一0行则前后并马立乘按:殿本“后”作“从”。 
  三六五二页三行每月言上州郡按:殿本“言”作“吉”。 
  三六五二页六行出入称*(课)*促集解引陈景云说,谓“课”字衍。“促”一作“娖”。 
  中山简王传“官骑百人,称娖前行”,注“称娖犹整齐也”。今据删。 
  三六五二页九行皇太子诸侯王倚虎伏鹿按:校补引柳从辰说,谓下既有列侯,则此“侯”字当衍。 
  三六五二页一一行朱两轓按:汲本、殿本“轓”作“轮”。 
  三六五二页一四行軨辖头*'靼'*也集解引黄山说,谓曲礼“仆展軨效驾”,释文引卢注“軨,辖头靼也”,此夺“靼”字。今据补。 
  三六五二页一四行倚结軨兮太息按:楚辞“太息”上有“长”字,此脱。 
  三六五二页一四行重较也汲本“较”作“軨”。按:今本楚辞王逸注作“伏车重轼而涕泣也”。 
  三六五三页二行金*(鍐)**'洌В*方釳按:“鍐”当作“洌А保耙殉鲂<恰!
  三六五三页三行镂*(锡□)**'钖文'*髦按:“锡”当作“钖”,“□”当作“文”,前已出校记。下“当卢*(□)**'文'*髦”,同。 
  ************后汉书志第三十 舆服下 冕冠长冠委貌冠皮弁冠爵弁冠通天冠远游冠高山冠 
进贤 
  冠法冠武冠建华冠方山冠巧士冠漤非冠漤敌冠樊哙冠术氏冠鹖冠帻佩刀印黄赤绶赤绶绿绶紫绶青绶黑绶黄绶青绀纶后夫人服上古穴居而野处,衣毛而冒皮,未有制度。后世圣人易之以丝麻,观翚翟之文,荣华之色,乃染帛以效之,始作五采,成以为服。见鸟兽有冠角□胡之制,遂作冠冕缨蕤,以为首饰。凡十二章。故易曰:“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观象于天,俯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干巛。干巛有文,故上衣玄,下裳黄。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一'作缋宗彝,'二'藻火粉米,'三'黼黻絺绣,'四'以五采章施于五色作服。'五'天子备章,'六'公自山以下,侯伯自华虫以下,子男自藻火以下,卿大夫自粉米以下。至周而变之,以三辰为旗旗。王祭上帝,则大裘而冕;'七'公侯卿大夫之服用九章以下。'八' 
  秦以战国即天子位,灭去礼学,郊祀之服皆以袀玄。汉承秦故。至世祖践祚,都于土中,始修三雍,正兆七郊。显宗遂就大业,初服旒冕,衣裳文章,赤舄絇屦,以祠天地,养三老五更于三雍,于时致治平矣。 
  注'一'孔安国注尚书曰:“华,象草华;虫,雉也。” 
  注'二'古文尚书“缋”作“会”。孔安国曰:“以五采成此画焉。”宗庙彝樽,亦以山、龙、华虫为饰。 
  注'三'孔安国曰:“藻,水草有文者。火为火字,粉若粟*(米)**'冰'*,米若聚米。” 
  注'四'孔安国曰:“黼若斧形。黻为两己相背。葛之精者曰絺。五色备曰绣。” 
  杜预注左传曰:“白与黑谓之黼,黑与青谓之黻。” 
  注'五'孔安国曰:“以五采明施于五色,作尊卑之服。” 
  注'六'郑玄周礼注曰:“此古天子冕服十二章。” 
  注'七'郑觽曰:“大裘,羔裘。服以祀天,示质也。” 
  注'八'郑玄曰:“华虫,五色之虫。周礼缋人职曰‘鸟兽蛇杂四时五色之位以章之’,谓是也。王者相变,至周而以日月星辰画于旌旗,所谓三辰旗旗,昭其明也。而冕服九章,初一曰龙,次二曰山,次三曰华虫,次四曰火,次五曰宗彝,皆画以为缋;次六曰藻,次七曰粉米,次八曰黼,次九曰黻,皆絺以为绣。则衮之衣五章,裳四章,凡九也。鷩画以雉,谓华虫也。其衣三章,裳四章,凡七也。毳画虎蜼,谓宗彝也。其衣三章,裳二章,凡五也。絺刺粉米无画也。其衣一章,裳二章,凡三也。”法言曰:“圣人文质者也,车服以彰之,藻色以明之,声音以扬之,诗书以光之。笾豆不陈,玉帛不分,琴瑟不铿,钟鼓不□,吾无以见乎圣也!” 
  天子、三公、九卿、特进侯、侍祠侯,祀天地明堂,皆冠旒冕,衣裳玄上纁下。 
  '一'乘舆备文,日月星辰十二章,三公、诸侯用山龙九章,九卿以下用华虫七章,皆备五采,大佩,赤舄絇履,以承大祭。百官执事者,冠长冠,皆祗服。 
  五狱、四渎、山川、宗庙、社稷诸沾秩祠,皆袀玄长冠,五郊各如方色云。百官不执事,各服常冠袀玄以从。 
  注'一'东观书曰:“永平二年正月,公卿议春南北郊,东平王苍议曰:‘孔子曰: 
  “行夏之时,乘殷之路,服周之冕。”为汉制法。高皇帝始受命创业,制长冠以入宗庙。光武受命中兴,建明堂,立辟雍。陛下以圣明奉遵,以礼服龙衮,祭五帝。礼缺乐崩,久无祭天地冕服之制。*(接)**'按'*尊事神*(礼)**'只'*,絜斋盛服,敬之至也。日月星辰,山龙华藻,天王衮冕十有二旒,以则天数; 
  旗有龙章日月,以备其文。今祭明堂宗庙,圆以法天,方以则地,服以华文,象其物宜,以降神*'明'*,肃雍备思,博其类也。天地之礼,冕冠裳衣,宜如明堂之制。’”冕冠,垂旒,前后邃延,'一'玉藻。'二'孝明皇帝永平二年,初诏有司采周官、礼记、尚书鮧陶篇,乘舆服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