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3后汉书-第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注'一二'屈原曰“宁赴湘流,葬江鱼之腹”也。 
  注'一三'礼檀弓曰:“古人有言,狐死正首丘,仁也。”楚词曰:“愿径逝而未得,魂识路之茕茕。”老子曰“载营魄”,犹营魂也。 
  注'一四'两观,阙也。孔子摄司寇,诛少正卯于两观之下。 
  注'一五'楚词曰“虽九死犹未悔”也。 
  悲夫,久生亦复何聊!盖忠臣杀身以解君怒,孝子殒命以宁亲怨,故大舜不避涂廪浚井之难,'一'申生不辞姬氏谗邪之谤。'二'臣敢忘斯议,不自毙以解明朝之忿哉!乞以身塞重责。愿陛下□兄弟死命,'三'使臣一门颇有遗类,以崇陛下宽饶之惠。先死陈情,临章涕泣,泣血*(连)**'涟'*如。'四' 
  注'一'廪,仓也。浚,深也。史记曰,舜父瞽叟常欲杀舜,使舜涂廪,从下焚廪,舜乃以两笠自扞而下。后又使穿井,舜为匿空旁出。舜既入深,父乃与象共下土实之,舜从旁空出去。 
  注'二'申生,晋献公太子。献公用骊姬之谗而杀申生,事见左氏传也。 
  注'三'□,乞也,音盖。 
  注'四'易曰:“乘马班如,泣*(涕连)**'血涟'*如。”言居不获安,行无所适,穷困闉□,无所委仰者。 
  帝省章愈怒,遂诛荣。寇氏由是衰废。 
  赞曰:元侯渊谟,乃作司徒。明启帝略,肇定秦都。勋成智隐,静其如愚。'一' 
  子翼守温,萧公是埒,'二'系兵转食,以集鸿烈。诛文屈贾。有刚有折。'三' 
  注'一'论语孔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也。 
  注'二'埒,等也。 
  注'三'诛皇甫文,屈于贾复。 
   校勘记 
  六00页一0行从光武追贼至*(满)**'蒲'*阳据集解引沉钦韩说改。按:蒲阳,山名。 
  六0一页四行邓寻为建威将军按:袁纪作“建武将军”。 
  六0二页一0行酇县*(今)*属南阳郡故城在*'今'*襄州谷城县东北据校补改。 
  六0三页六行财富充实通鉴“富”作“谷”。按:下云“财谷虽多”,作“谷”是。 
  六0三页一五行禹遣使以闻*(帝)*据刊误删。 
  六0四页二行乃遣尚书宗广按:集解引惠栋说,谓袁宏纪作“宋广”。 
  六0四页三行更始诸将王匡胡殷*(成丹)*等皆诣广降按:沉家本后汉书琐言谓按圣公传,更始复疑王匡、陈牧、成丹与张卬等同谋,乃并召入,牧、丹先至,即斩之。是尔时已无成丹,“成丹”二字衍。今据删。 
  六0四页七行收十一帝神主按:集解引汪文台说,谓御览五百三十一引谢承书,云“因收十二帝神主”。 
  六0四页一一行军士饥饿*(者)*皆食枣菜据刊误删。 
  六0六页六行昌安侯袭嗣子藩按:后纪“藩”作“蕃”。 
  六0七页二行是为隈诸侯也按:刊误谓“隈”当依独断作“偎”。集解引周寿昌说,谓百官志注引胡广汉制度作“猥”。隈、偎、猥通用古今字,作“猥”以较合。广雅“猥,觽也”。 
  六0八页五行从都虑至羊肠仓按:集解引惠栋说,谓水经注“虑”作“卢”。 
  六0八页一0行石臼河解见*(明)**'章'*纪据校补引张□说改。 
  六0八页一四行会上谷太守任兴欲诛赤沙乌桓*'乌桓'*怨恨谋反按:集解引沉钦韩说,谓乌桓传言乌桓死者神灵归赤山,祭彤传作“赤山乌桓”,此“赤沙”疑“赤山”之误。王先谦谓如沉说,“乌桓”下似当重“乌桓”二字。沉家本亦谓当重“乌桓”二字。今据补。 
  六0九页四行并载青泥一*(幞)**'墣'*据集解引惠栋说改。按:聚珍版东观记作“□”,亦误。 
  六0九页五行转易至数十人按:东观记作“数千人”。 
  六0九页八行章和二年护羌校尉张纡诱诛烧当种羌迷吾等按:“二年”疑“元年”之误。沉家本谓按西羌传,事在章和元年,章帝纪亦在元年书护羌校尉刘盱,刘盱盖即张纡之斗。 
  六一0页一一行迷唐伯父号吾按西羌传,迷唐为迷吾之子,号吾为迷吾之弟,则号吾乃迷唐之叔父也。 
  六一一页五行东观记*(曰)*按:“曰”字衍,今删。 
  六一二页二行辄此请祷求福按:王先谦谓“此”字疑衍,或“此”上夺“于”字。今按:御览二七八引无“此”字。 
  六一二页八行训五子骘京悝弘阊按:袁纪“阊”作“辏А薄!
  六一二页一一行拜骘车骑将军仪同三司*'仪同三司'*始自骘也王先谦谓东观记复出“仪同三司”四字为是。今据补。 
  六一四页八行冬征骘班师按:“冬”上当脱“二年”二字。集解引惠栋说,谓洪适云帝纪班师在二年十一月,传有脱字。又引沉钦韩说,谓黄伯思东观余论云近岁关右人发地得古瓮,中有东汉时竹□永初二年讨羌符,与范书纪二年班师合,明“冬”上脱文。 
  六一四页一三行人士荒饥按:集解引惠栋说,谓“士”当作“民”。 
  六一四页一六行元二即元元也按:集解引杭世骏说及惠栋补注,皆谓“元二”谓建初元年二年,注非。 
  六一五页八行帝丝麻按:马□伦读两汉书记谓“丝”字疑当作“缌”。 
  六一五页一三行又封京子黄门侍郎珍为阳安侯按:集解引沉钦韩说,谓京子于夷安侯珍为从祖,不应同名。袁宏纪云封京子宝为阳安侯。 
  六一六页一四行尚书邓访按:集解引惠栋说,谓袁宏纪“访”作“防”。 
  六一六页一四行谋立平原王得殿本考证万承苍云“得”当作“翼”,安帝纪及章八王传可据。得又无子,以翼为嗣,安帝缘此贬翼为都乡侯,注失考正。今按: 
  据章八王传,得薨在元初六年,而邓弘先卒于元初二年,悝、阊卒于元初五年,今诬告弘等,必弘未卒前事,时为平原王者得也。安帝贬翼,追怨其父而迁怒其子耳,安得以此为据,万说未允。 
  六一六页一五行遂废西平侯广德叶侯广宗原作“西平侯广宗叶侯广德”,误,径据汲本、殿本改正。按:影印绍兴本此卷仍有阙佚,取它本补配,故多斗脱,举此一例,余皆不作校记。 
  六一七页六行属长沙*(国)**'郡'*据校补引张□说改。 
  六一八页一五行禹曾孙香*(子)**'之'*女为桓帝后据校补引张□说改。 
  六二0页二行事见古史考汲本无此五字,殿本作“事见史记”。按:校补谓闽本亦有此五字,殿本依监本转刊,作“事见史记”,两说互岐,殆皆非原注所有。 
  六二二页九行诸将军贺集解引何焯说,谓“军”疑当作“毕”。今按:史记淮阴侯列传“诸将效首虏毕贺”,汉书作“皆贺”,诸将毕贺者,诸将皆贺也,何说是。 
  六二二页一三行此谗人侧目怨祸之时也按:集解王先谦谓东观记“时”作“府”,当是。 
  六二四页一0行馔具*'食'*也据说文补。 
  六二四页一五行从九卿复出以忧国可*(知)*也校补谓“知”字衍。通鉴引传文无“知”字,袁纪作“从九卿复为二千石以忧国可也”,亦无“知”字。今据删。 
  六二五页八行后属大司马吴汉共围嚣于冀按:沉家本谓是时围隗嚣于西城,非冀也。“冀”字误。 
  六二六页九行时人归其长者按:“归”疑“称”字之斗。 
  六二六页一0行子损嗣按:集解引惠栋说,谓水经注“损”作“楫”。 
  六二八页四行所见批扺按:汲本、殿本“扺”作“抵”。注同。 
  六二八页七行废于王命集解引沉钦韩说,谓“于”当为“干”。王先谦谓沉说是,盖“干”讹为“于”,因改为“于”也。 
  六二八页一二行鲁人*(又)*有与曾参同姓名据殿本删。 
  六二八页一三行又一人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乃投杼下机据汲本、殿本补。 
  六二九页九行又在*(侈)**'移'*反据汲本改。 
  六三0页二行极死则为冤鬼按:集解引惠栋说,谓袁纪“极死”作“殛死”。 
  六三二页一一行臣敢忘斯议刊误谓“议”当作“义”。按:议义通,非必误字。 
  六三二页一三行泣血*(连)**'涟'*如据汲本、殿本改。 
  六三三页二行泣*(涕连)**'血涟'*如据易屯卦改。 
  ************后汉书卷十七 冯岑贾列传 第七 
  溤异字公孙,颍川父城人也。'一'好读书,通左氏春秋、孙子兵法。'二' 
  注'一'父城,县名,故城在今许州叶县东北。汝州郏城县亦有父城。 
  注'二'孙子名武,善用兵,吴王阖庐之将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