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二读五胡录----煮酒论英雄-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视为诽谤,先割舌头而后杀头。公元417年东晋围长安,后秦姚泓投降国亡。赫连勃勃
乘晋军刘裕还军东返时,南下关中,占领长安。公元418年即帝位于霸上,改元昌武,
又改为真兴,仍定都统万城,长安为南都,命太子赫连璝镇守,赫连璝为“领大将军,
雍州牧、录南台尚书”等。后来赫连勃勃厌恶太子,想废掉赫连璝另立太子,赫连璝得
知后起兵反,被其弟赫连昌所杀。于是赫连勃勃改立赫连昌为太子。公元425年赫连勃
勃病死,谥武烈皇帝,庙号世祖,葬嘉平陵。

赫连勃勃葬地,史载不详,只有世传,仅供参考。清嘉庆《延安府志》载:“赫连勃勃
疑冢,在延川县东南六十里白浮图寺前。有七冢,相传为夏王疑冢云”。《延川县志》
载:“白浮图寺,在县城南六十里,寺前有七冢,前人以为夏王疑冢”。《延绥榄胜》
也载:“白浮图寺,在(延川)城南七十里处,相传赫连勃勃葬地”。现仅存二冢,位
于延川县稍道河乡古里村东1。5公里处。墓地北临交口河水,东西南三面环山塬,占地
面积3万平方米。二冢间距18米,冢呈椭园形,高10米,长径17米,短径9。6米,周长60
米。冢北200米处为白浮图寺遗址,近年村民建起一座简易庙宇,内塑赫连勃勃像。
1991年9月延川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妥善保护。

 

统万城铭:(相当精彩的铭文)

 

  夫庸大德盛者,必建不刊之业;道积庆隆者,必享无穷之祚。昔在陶唐,数钟厄
运,我皇祖大禹以至圣之姿,当经纶之会,凿龙门面辟伊阙,疏三江而决九河,夷一元
之穷灾,拯六合之沈溺,鸿绩侔于天地,神功迈于造化,故二仪降祉,三灵叶赞,揖让
受终,光启有夏。传世二十,历载四百,贤辟相承,哲王继轨,徽猷冠于玄古,高范焕
乎畴昔。而道无常夷,数或屯险,王桀不纲,网漏殷氏,用使金晖绝于中天,神辔辍于
促路。然纯曜未渝,庆绵万祀,龙飞漠南,凤峙朔北。长辔远驭,则西罩昆山之外;密
网遐张,则东亘沧海之表。爰始逮今,二千余载,虽三统迭制于崤、函,五德革运于
伊、洛,秦、雍成篡杀之墟,周、豫为争夺之薮,而幽朔谧尔,主有常尊于上;海代晏
然,物无异望于下。故能控弦之众百有余万,跃马长驱,鼓行秦、赵,使中原疲于奔
命,诸夏不得高枕,为日久矣。是以偏师暂拟,泾阳摧隆周之锋;赫斯一奋,平阳挫汉
祖之锐。虽霸王继踪,犹朝日之升扶桑;英豪接踵,若夕月之登濛汜。自开辟已来,未
始闻也。非夫卜世与乾坤比长,鸿基与山岳齐固,孰能本枝于千叶,重光于万祀,履寒
霜而逾荣,蒙重氛而弥耀者哉!

 

  于是玄符告征,大猷有会,我皇诞命世之期,应天纵之运,仰协时来,俯顺时望。
龙升北京,则义风盖于九区;凤翔天域,则威声格于八表。属奸雄鼎峙之秋,群凶岳立
之际,昧旦临朝,日旰忘膳,运筹命将,举无遗策。亲御六戎,则有征无战。故伪秦以
三世之资,丧魂于关、陇;河源望旗而委质,北虏钦风而纳款。德音著于柔服,威刑彰
于伐叛,文教与武功并宣,俎豆与干戈俱运。五稔之间,道风弘著,暨乎七载而王猷允
洽。乃远惟周文,启经始之基;近详山川,究形胜之地,遂营起都城,开建京邑。背名
山而面洪流,左河津而右重塞。高隅隐日,崇墉际云,石郭天池,周绵千里。其为独守
之形,险绝之状,固以远迈于咸阳,超美于周洛,若乃广五郊之义,尊七庙之制,崇左
社之规,建右稷之礼,御太一以缮明堂,模帝坐而营路寝,阊阖披霄而山亭,象魏排虚
而岳峙,华林灵沼,崇台秘室,通房连阁,驰道苑园,可以阴映万邦,光覆四海,莫不
郁然并建,森然毕备,若紫微之带皇穹,阆风之跨后土。然宰司鼎臣,群黎士庶,佥以
为重威之式,有阙前王。于是延王尔之奇工,命班输之妙匠,搜文梓于邓林,采绣石于
恆岳,九域贡以金银,八方献其瑰宝,亲运神奇,参制规矩,营离宫于露寝之南,起别
殿于永安之北。高构千寻,崇基万仞。玄栋镂榥,若腾虹之扬眉;飞檐舒咢,似翔鹏之
矫翼。二序启矣,而五时之坐开;四隅陈设,而一御之位建。温宫胶葛,凉殿峥嵘,络
以隋珠,疽越鹁担潢赝ド诒恚形拗缫怪猓灰跹舻谕猓谖藓钪
别。故善目者不能为其名,博辩者不能究其称,斯盖神明之所规模,非人工之所经制。
若乃寻名以求类,踪状以效真,据质以究名,形疑妙出,虽如来、须弥之宝塔,帝释、
忉利之神宫,尚未足以喻其丽,方其饰矣。

 

  昔周宣考室而咏于诗人,閟宫有侐而颂声是作。况乃太微肇制,清都启建,轨一文
昌,旧章唯始,咸秩百神,宾享万国,群生开其耳目,天下咏其来苏,亦何得不播之管
弦,刊之金石哉!乃树铭都邑,敷赞硕美,俾皇风振于来叶,圣庸垂乎不朽。其辞曰:

 

  于赫灵祚,配乾比隆。巍巍大禹,堂堂圣功。仁被苍生,德格玄穹。帝锡玄珪,揖
让受终。哲王继轨,光阐徽风。道无常夷,数或不竞。金精南迈,天辉北映。灵祉逾
昌,世叶弥盛。惟祖惟父,克广休命。如彼日月,连光接镜。玄符瑞德,乾运有归。诞
钟我后,应图龙飞。落落神武,恢恢圣姿。名教内敷,群妖外夷。化光四表,威截九
围。封畿之制,王者常经。乃延输、尔,肇建帝京。土苞上壤,地跨胜形。庶人子来,
不日而成。崇台霄峙,秀阙云亭。千榭连隅,万阁接屏。晃若晨曦,昭若列星。离宫既
作,别宇云施。爰构崇明,仰准乾仪。悬薨风阅,飞轩云垂。温室嵯峨,层城参差。楹
雕虬兽,节镂龙螭。莹以宝璞,饰以珍奇。称因褒著,名由实扬。伟哉皇室,盛矣厥章
!义高灵台,美隆未央。迈轨三五,贻则霸王。永世垂节,亿载弥光。

煮酒论英雄之九 东晋三 气吞万里的刘裕 
 

  东晋取得了淝水之战的重大胜利,但并没有给它带来任何的好运,不久东晋在没有
外患的干扰下自己就垮台了,这可能和国人的擅长内斗有关系(由于东晋采取的这种类
似君主立宪制的政体,使得每一个能爬上金字塔顶端的权臣都特别专精内斗)。在大敌
压境的时候东晋政权往往会非常团结,所谓“抛弃前嫌、上下一致、同仇敌忾、共御外
侮”也不为过。但一等外界的压力消失,东晋的内乱马上不请即来。北方由强大的前秦
过渡到一片混乱只用了两三年的时间,东晋由安定团结演变到一碗面条所花的时间也不
比这多哪儿去。

  《五胡录》有意地忽略了东晋的历史,其实同期东晋发生的种种故事不比五胡十六
国逊色多少。这里首先介绍一下本文主人公的三个主子,他们是晋孝武帝司马曜、晋安
帝司马德宗、晋恭帝司马德文。

  孝武帝司马曜是东晋历史上最重要的皇帝之一。他的皇位呆的也最长,11岁登基,
从372年396年,当了二十四年的太平天子。经历了桓温倒台、谢安执政、淝水之战、东
晋衰落等多次重要历史时间,最后被他的宠妃闷死。

  孝武帝死后,安帝司马德宗继位。此皇帝的白痴程度可以排名中国历史第一位,那
位以“何不食肉糜”而名垂青史的惠帝司马衷见了这位可谓是小白痴见大白痴。这位安
帝“口不能言,虽寒暑之变,无以辩也。”完完全全是个木偶,以致403年桓玄占领建
康称帝后都懒得杀他。两年后刘裕击败桓玄,又当了十三年的木偶被杀掉。随后的恭帝
司马德文没当两年皇帝就被迫“禅让”给刘裕了。

  我们回头看372年孝武帝登基的时候。桓温很不久被谢安给拖死,由于几乎给东晋
带来亡国危险的桓温是非门阀世族出身,这使得东晋朝廷确信自己的立国之本:门阀世
族制度是绝对正确的。要保证政权的延续就必须保证有纯洁的门阀世族血统的大权臣来
执政,这使得任何一个出身不良的人即使才能再出众也无法接近至高无上的东晋皇权。
于是血统最高贵的谢安成为新的大权臣(正好谢安还非常聪明,这使得血统论更加神圣
不可侵犯,所谓“老子英雄儿好汉”、“耗子生来会打洞”等文革名言大概都是那时传
下来的。)。我们看到在淝水之战时指挥官大都姓谢,刘牢之那样的只能干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