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文化之源-第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文物。这次发掘最大的收获是发现1座保存完好的新石器时代早期墓葬,出土了一具东胡林人的尸骨。

  这具尸骨是在发掘工作进入尾声时发现的,考古队的副领队郁金城是最先发现者。10月19日下午,考古队本打算按今年计划进行最后阶段的勘察,准备再寻找些石器。在挖掘时,郁金城突然发现了一块腿骨。于是,他马上调集人力对该地点进行扩方,寻找墓葬。第二天,一具完整的人骨终于出土了。

  这具尸骨身长约1。65米,头部左眼眶略微有些破损,其他部位保存非常完好。令人惊异的是,在尸骨的口鼻之间还发现了一块小拇指大小的玉制品,只是还搞不清楚这块玉是否为装饰品。在这具尸骨南侧是已经清理好的3处用火遗迹,其中一处可明显看出用石块垒成且有火烧过的痕迹。

  挖掘区还出土了大量大小不一的石制品,旁边还分布有一些兽骨和兽牙。这说明1万年前这里还生长着大片茂密的森林,包括鹿在内的许多动物成群地出没于此地。北京西部地区属太行山余脉,永定河、清水河等京城几大水系都从此流过,优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环山聚水”的独特生态气候,非常适合古人类居住。那时的东胡林人已经离开了祖辈居住的山洞,开始在黄土坡上建造自己的房屋。

  东胡林发现完整尸骨的消息传出后,国内大批考古学、地质学、体质人类学和古生物专家齐聚东胡林村,对这一重大考古发现进行了鉴定。东胡林村的新发现填补了我国从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的一段空白,对研究华北地区乃至中国新石器时代早期人类及其文化具有重大的意义。

  2005年9月至10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及东胡林考古队,再度对东胡林遗址进行挖掘。10月10日,在永定河支流清水河北岸,考古队发现了一具身长一公尺多的人骨,很完整并且蜷曲着。根据勘定,考古队确定这次发掘的是曲肢葬。在这座包错比较完整的墓葬出土了很多小型磨制石器、螺壳项炼等陪葬品。在这次发掘中还首次发掘出赤铁矿,这种物质是东胡林人早期用来染衣服或者染身体的颜料。

  目前,有关“东胡林人”的研究还在继续,对东胡林村遗址的发掘,使得北京地区人类演化的版图得以完善。从距今约50万年前的北京猿人到距今1。8万年左右的山顶洞人,再到距今1万年的“东胡林人”,进化过程十分清晰明确,把北京乃至整个华北地区的人类演化史图圆满地描绘了出来。

  现在看来,“东胡林人”曾经居住和生活的地方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万年前的东胡林人静静地躺在属于自己的地层里,似乎是在等待有那么一天,他们从沉睡中醒来,向世人诉说这已经掩藏了万余年的沧海桑田。目前,东胡林村大部分地区被视为东胡林人遗址,而这里有无古人类居住过的山洞、窑洞还有待发现。

  东胡林墓葬出土文物

  东胡林遗址是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2001和2003年先后对东胡林遗址进行发掘,出土的文化遗物包括石器、陶器、骨器、蚌器、赤铁矿颜料以及数量较多的鹿、猪等动物的骨骼等。

  出土的石器以打制石器为主,包括石片、石核、砍砸器、尖状器等,原料主要为凝灰岩、砂岩、页岩、石英,大多取自就近的河滩。细石器有石核、石叶、雕刻器及数量较多的石屑,原料主要为燧石。磨制石器有磨制的小型石斧以及琢磨成型的石磨盘、石磨棒、小型石容器等。

  陶器均为夹砂陶,胎厚薄不一,以夹粗砂的厚胎陶数量为多。器表颜色不匀,以灰褐陶为多,多为素面,纹饰有绳纹、附加堆纹等。骨器有锥、鱼鳔、骨梗刀等,骨梗刀制作较精,发现时仍有细石片嵌在骨柄槽中。蚌器主要是穿孔蚌饰。赤铁矿颜料有的有明显的研磨痕迹,并且在遗址中发现了用来研磨赤铁矿颜料的磨石。

  遗址中共出土两座新石器时代早期墓葬,墓葬保存完好,都是土坑竖穴墓。其中有一座葬式为屈肢葬。墓葬中还发掘出一具完整的东胡林人骨架,填补了华北一万年前左右人类遗迹的空白,这一时代的完整古人骨架在华北是首次发现,对人类演化和人类分布的研究十分重要。

  这些骨架的颈部及胸腹部发现有多枚穿孔小螺壳,应为墓主人生前佩挂之物,这种穿孔螺壳的装饰品在很多东胡林人墓葬中都存在。值得注意的是,其中一座墓葬中出土了一件磨光的小石斧。两座墓葬的发现,不仅可以丰富对东胡林人埋葬习俗的认识,也为北京乃至华北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人类的研究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科学资料。

  在东胡林还出土了多处早期的烧火遗迹及打制石器等文化遗存,为寻找时代更早的古人类及其文化遗存提供了重要线索。

  东胡林的万年谜团

  1。消失的大河

  1983年,一位叫刘德小的村民在村东头的黄土台上开荒,一镐下去觉得有东西哗啦一声响,刨出来一看,原来是个脸盆大小的贝壳。可能是他用力太大,这个贝壳的中间部位碎了。刘德小十分惊奇,在山坡上怎么会有贝壳这种东西,于是,赶快把这个挖出来的大贝壳送到了区文物所。

  据考古专家推测,曾经有一条大河流经东胡林村,东胡林人的挖掘现场就在当时的河边附近,而现在东胡林村的位置则是河底,但这条河流是什么时候消失的,考古学家目前无法给出确切的答案。

  2。来去无常的东胡林人

  作为介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和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古人类,“东胡林人”究竟来自何方?专家们有许多的猜想:他们有可能是从北京的山顶洞人演变来的,也可能是从周边地区迁移过来的。“东胡林人”与北京周口店人、山顶洞人究竟有什么样的历史渊源,专家们也无法确定。

  东胡林人的离去也一样充满迷团。考古学家从几次挖掘出土的残骸分析,认为东胡林古人不是正常死亡。东胡林出土尸骨的残骸部分不是坐北朝南,而是头东脚西。

  东胡林人生存的一万年前正好是地球上自然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遗址内的文化层有约一米厚的全新世早期含湖沼沉积的冲积层,这些冲积层是解开东胡林人离去原因的研究对象。东胡林人是否适应了这种巨变而得以存活?他们又是怎样适应了这种气候的?这些只有等考古发掘的进一步深入来获取答案了。

  东胡林墓葬遗址现状

  在中国华北地区发现的距今一万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为数很少,而这其中既发现有石器、陶器、骨器、蚌器,又发现火塘和墓葬的仅东胡林一处。东胡林遗址中的文化堆积十分完整,对于研究华北地区环境变迁以及人地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对东胡林遗址的保护却并不完善,致使这个发掘了数年且有重要价值的遗址在日晒风吹雨淋下裸露着。

  2005年年底,首都博物馆落成开馆,新馆总建筑面积63390平方米,是目前国内同类建筑中面积最大的。其中东胡林墓葬出土的项链、骨镯等文物现均被首都博物馆珍藏、展览。

  目前,社会各界正在倡议建立东胡林遗址陈列馆,作为研究和展示东胡林丰富古文化的重要场所,也可以成为科普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基地,并且可以做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神秘恢弘的女神崇拜文化——红山文化遗址

  遗址名称: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

  发掘地点:辽宁省西部丘陵山区建平和凌源两县交界处

  发现及发掘时间:红山文化发现于20世纪初,作为红山文化重要遗址的牛河梁遗址发现于1981年,并于当年开始发掘。

  距今历史:5000…6000年

  考古地位:把中国古代史的研究从黄河流域扩大到燕山以北的西辽河流域,并将中华文明史提前了1000多年,对中国上古时代社会发展史、思想史、宗教史、建筑史、美术史的研究产生巨大影响。

  文化类型及承继关系:牛河梁遗址为红山文化的重要类型,遗址范围内的女神庙、祭坛和积石冢群组成了一个独立于居住区以外规模宏大的史前祭祀遗址群,是祭祀文化的典型。

  红山文化的发现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但直到80年代初,辽宁省牛河梁遗址的发现和发掘,才彻底改变了红山文化在史前文明史中的地位。大量的积石冢、重要的女神庙、神秘而又精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