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烟笼寒水-第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欢愉与痛苦如此地接近,燕棣已经不能分清这其间的差别,突然间,面上一热,似有水滴落下,他微微张开眼,姬郦池的脸近在咫尺,深黑的眼瞳里,正不断涌出大颗大颗泪珠,他们身体最私密处还紧紧挨着,姬郦池的脸却已经泪雨滂沱,燕棣竟然呆住了,他看过他哭过很多次,却没有一次这般凄怆,那是姬郦池留给他最后的映象,紧接着,心口处传来极痛,极痛之后却是无比的轻松,适才冲上的顶峰的极乐似乎余味没消,他觉得心中无比平静,闭上眼睛前他只来得及说一句:“对不起。。。。。” 

桌上的灯光渐渐地暗了,窗户已经发白,姬郦池呆坐在床边,望着床上静静躺着的燕棣,在那已经变得冰凉的唇上印了最后一个吻,缓缓起身,一大堆衣物落在床边,在微微摇晃的烛光下,悄然有碧色在眼前一闪而过,他躬身拾起来一看,原来是系在燕棣腰带钩上的一块玉诀,那东西轻盈碧绿,宛如一小片绿色的薄云,中间却淡淡地镌刻了一个姬字,用红色的同心结牢牢地系在腰带钩上,姬郦池握了那玉牌,嗓子眼里一股腥甜涌了上来,一口鲜血喷在地下,他弯腰大咳起来,手里却还死死地攥着那玉,好像那是他的命根一般。 
半晌他平静下来,最后看了一眼躺在床上的燕棣,一步步跨了出门:“来人!” 

这一年小皇帝改年号为平燕,春天的时候迎娶彭仪秀的女儿入宫,册封为皇后。三月后,彭夫人入宫探望女儿,却发现女儿竟然还是Chu女之身,年轻的皇后抱住母亲诉尽了委屈,彭夫人却劝女儿要安心忍耐,这一忍就是三年,皇后依然无孕,皇室无后,十九岁的年轻皇帝却毫不在意,支离破碎的国家却给他慢慢治理得有了生气,大臣们收起从前的小觑之心,中兴之主的说法也在朝内外流传。 
满朝文武,并无一人知道皇帝为什么要改国号为平燕。 

平燕五年,京西碧云观。 
正是金秋九成月,恰好是万里无云的艳阳天气,檐下摆了棋盘,两名男子正凝神对奕。一名青衣小童侍立在侧,院内金风飒飒,吹得枝头黄叶纷纷坠落,只听得青衣男子笑道:“棋输一着,这次又是你胜了。” 
他对面的玄衣男子抬起头来:“道长这次没让着在下?” 
那青衣道士呵呵而笑:“你的棋力半年来突飞猛进,贫道是真不能胜了。” 
玄衣男子转过脸望了望北边,这是一张俊逸秀美的脸,只是因为缺乏表情显得有些淡漠,这使得那对漂亮的的眼睛显得格外地幽深,仿佛是一口幽深的古井,只得一片望不到底的浓黑。 
便在此时,园门被人推开,一名身材高大的黑衣男子跨了进来,手里却握着一封信,远远地道:“道长,消息来了。” 
青衣道士站起身来,接过信勿勿看了,转头看着对坐的男子。那男子却垂下头,淡淡地道:“是要班师回朝了吧?” 
那道士不说话,却将那信递了过来:“兵困响石谷。。。。。” 
“啊?”玄衣男子一直淡漠的面上突然掠过一丝惊慌,但是很快便消弥无形,接过道士手里的密信,看了一看,慢慢坐下,半晌没有言语。 
一时四个人都静默无声,良久,却听得一阵雁鸣传来,那玄衣男子抬头望向空中,但见碧空如洗,一行大雁排成|人行,向南飞去。 
那道士收起了书信,对青衣小童道:“明月,收拾点东西,咱们往北去一趟。” 
那童子应了一声,迟疑道:“师傅,燕公子他们。。。。。” 
道士道:“燕公子留在观中,那几株墨菊就快开了,燕公子可花了不少心思侍弄这些花儿,岂可错过了花期。” 
说着带了童儿往内园去,玄衣男子仍然呆坐在檐下,那送信进来的男子突然涨红了脸道:“公子,你该不是也想去吧?” 
玄衣男子抬头看了他一眼,却不作声。 
送信男子跺了跺脚:“公子,你忘了当初咱们是怎么活下来的了?再说了,他领着十万大军呢,哪里差咱们这几个人?” 
玄衣男子将棋盘上的黑白棋子一粒粒收入棋盒,发出清脆而单调的声音,只听他低沉的声音道:“春来,你留在这里便是。我。。。。。势必得去。” 
这两人便是燕棣与傅春来。 
傅春来脸色一下子煞白:“公子,你。。。。。。” 
燕棣道:“我欠他的。得还给他。” 
春来克制不住地嚷道:“公子你欠他什么了?这条命已经还了给他了,还欠什么?难道在这里整整作了五年活死人,还没够?” 
燕棣微微一笑:“春来,这五年活死人的日子过下来,你怎么还是这般冲动易怒?” 
傅春来语塞,跺了一下脚,冲出园门外,燕棣瞧着他转眼便奔进了自己住的屋子,嘴角微弯,又是一笑。 

平燕元年,北胡可汗突然撕破协议,率大军南下,一路攻城掠地,声势猛恶,朝廷上下顿时人心惶惶。主战的主和的甚至主降的,一时乱纷纷你方唱罢我登台,姬郦池初掌大权,深知国力衰微,北胡剽悍,兵强马壮,朝廷决然不是对手,当下派人议和,北胡可汗终算接受了朝廷的议和条件。 
然而两国只安定得一年多,平燕三年,北胡再度来犯,双方军队打打停停,看看打个平手,朝廷已难以支撑,只得再度议和,这一次议和姬郦池被逼无奈,只得以宗室郡主下嫁,和亲政策再换得两年安稳,到平成五年初,国家气象一新,国力强盛,已非昔日可比,便在这年初夏天,郡主回京省亲,向太后与皇帝哭诉北胡可汗为卑污,口出狂言,不仅侮辱郡主,甚至言语中对皇帝也大为轻薄。姬郦池面上不动声色,心中却恨极,暗中布置粮草兵马,预备着迟早一战。 
本计划来年春天便挥师北上,荡平胡地,却在八月末先接到战报,北胡已经挥师南下,连夺三关,一路烧杀抢掠,北胡可汗甚至扬言要攻入京中,将姬朝皇帝掠来做禁娈。姬郦池不顾重臣及太后的强烈反对,坚持御驾亲征。 

燕棣在观中五年,早已经知道姬郦池那个神秘的老师便是这碧云观主谢碧宵。这碧云观与皇家的关系极为隐秘与诡异,碧云观的历代观主都是文武全材,也是历代皇帝幕后真正的师傅,姬郦池也不例外,他因体质关系不能习武,然而兵书谋略,早已蒙谢碧宵倾囊以授。燕棣深知以姬郦池所学,北胡本不是对手,是以他要御驾亲征也不算孟浪,而且那般心性的人,没有十足把握,怎么会出击? 

姬郦池,那本是个心思极为缜密,行事极为隐忍的人,他不出击便罢,他要便一定会成。 

果然自出兵以来,可说是捷报频传,一连打了几个胜仗,不但夺回了失地,。更继续直攻入北胡境内。每次捷报传来,都有皇帝密函送往碧云观,燕棣昔年曾亲自率兵迎击过北胡,而且久经沙场,谢碧宵便将密函战况也与他看,二人细细推究得失,再由谢碧宵写成密折送往军中,燕棣几场仗看下来,便已经深知姬郦池用兵得法,而且蓄谋甚久,这一次果然是节节胜利,本以为再有几次小规模作战,便可班师回朝,情况却突然起了变化。 
这一次的密函却不是皇帝的手笔,原是彭仪秀遵照皇帝的嘱咐,寄来的。姬郦池的初衷本是打退北胡,夺回失地,谁知战争意外顺利,也是北胡可汗近年性情残暴,穷兵黩武,民间苦不堪言,失尽了民心,才会这般一败涂地,姬郦池痛恨丹尺原言语轻薄,起了一举荡平北胡的想法,率军深入,起初倒也顺利,然而到了九月下旬,突然天降暴雪,天气骤冷,姬郦池大军颇为被动。 
原本计划北胡第一场雪怎么也得十月初才来,没料到突然提前,大军兵马意外受冻,便多出许多事来,此时大军已经在北胡境内,只消再进得几日,便可打到王庭,这时撤军,确有不甘,姬郦池踌躇一阵,突听得这附近有一条近路直通王庭,那路虽然不好走,却只消一夜便至,当下反复核实那条路,终于决定转道响石谷,从谷中秘道鹰愁涧过去,便可直抵王庭。 
因是突袭,便只挑选了两千精兵,彭仪秀原要带兵前去,这时候有探子来报,北胡可汗已经回到王庭,姬郦池突然改变主意,命令彭仪秀率大军往王庭进发,自己则率一千精兵去突袭。 
彭仪秀苦劝不行,只得遵旨。当下率大军缓缓往王庭进发。姬郦池临行嘱咐彭仪秀如有不测,将战情报与碧云观谢碧宵。 
那一夜,却又下起了暴雪,彭仪秀担了一夜的心,天明时便有探子跑回来报信,姬郦池率领的小队人马,被围困在响石谷中。彭仪秀大惊,正要率军去救,前方却杀来大批敌人。彭仪秀知道中计,带着大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