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长生传-第1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阴谋。
  所以我断定:太子之所以会在那个云集了京师头脸人物的宴会上如此作为,并拒绝了纳妃生子,摆明了立场只要顾长生一个人,必定有所谋!
  尽管,那时的我,并不清楚太子所谋的到底是什么……
  荣华三十六年十月癸丑,那一夜,贤王夏侯京死于张庆英之手,皇上与太子密谈后驾崩。
  作为当事人之一的我自然清楚那一夜到底发生了些什么。
  对于太子所做的一切,我并不觉得奇怪――兄弟阋墙,至亲成仇,阴谋背叛、血腥杀戮……这在帝王家,本就是司空见惯的事,并不足以为奇。反正能赢得一切、坐在龙椅上的人,必然是最为情薄狠辣的那一位。
  而对于我所做的一切,我也并不觉得愧疚。因为我不过是想继续活下去,且活得好罢了。况且,一直以来我都坚信:当太子和顾长生在一起后,天朝,必将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
  太子登基后,顾长生也入住禁宫,与天子共枕。此举令天下震惊,而面对众多的劝谏者,皇上根本不改初衷,并借诛杀反对他与顾长生在一起的人之际,趁机进行大清洗。一时之间,朝野皆笼罩在一片血雨腥风之中……
  十一月庚寅,群臣齐聚于御书房,恳求皇上纳妃、生子。我知机的请来了太后。太后怒训群臣后允许皇上此生不立后、不纳妃、无子嗣,并下旨诏告天下:任何人敢反对,即杀无赦!
  从此,顾长生光明正大的伴在了皇上身侧。
  光明元年六月壬午,皇上令辅国大将军顾长生领精兵二十万出征印河。
  光明二年六月甲午,顾长生上折请求皇上在印巴两地开设学堂教化蛮夷。
  看到那份奏折时,皇上先是大喜,但不久后脸色便沉了下去,默然良久后,皇上的眼中瞬间闪过一道凛冽寒芒,虽是一闪即逝,却犀利得让人完全无法忽视……
  而看着那样的皇上,我只觉得一丝寒意慢慢的从脚底往上升……
  光明二年九月己亥,顾长生率军自印河还京。皇上亲至京效迎接,然后在广场中嘉奖了所有立下战功的将士,更厚赏顾长生,赐给他衮冕一套,金辂轿一乘,鼓吹一部。
  看着那些赏赐,我只觉疑惑之极:衮冕和金辂轿,都不是人臣所能承受的东西。尤其是金辂轿,向来只有帝王和皇太子才能使用……
  皇上,到底在打什么主意?
  忽然间,数月前皇上看奏折时的阴寒表情无端闪过我的脑海,我激灵灵的打了个冷战,再度细想皇上此举的用意,我即刻不寒而栗:
  万岁万岁,您的机心权谋,着实令人恐惧异常,钦佩之至!
  那天,在授勋仪式结束后,顾长生应邀去了顾府。当夜,他在回宫的路上遇剌,危在旦夕。
  为救顾长生,太医们耗费了两夜一天的时间,而那两夜一天里,皇上就一直守在屋外,不吃不喝,不眠不休。
  乙已,顾长生醒过来了。从那一天开始,皇上不理朝政,亲侍汤药,伴在伤势极重的顾长生身边片刻不离。
  乙卯,皇上秘密召见了太医令龙行健。
  直到今天,我仍然不知道那一天皇上到底对龙行健说了些什么,但通过二十余年的观察与分析,我可以断定:那一天,皇上一定是要求龙行健不能治愈顾长生,只需要维持虚弱的现状。
  身处机枢多年,我当然知道皇上对于顾长生是什么样的看法。
  平定三郡之乱、打败倭国后,凭借着显赫的战功,顾长生已经由一个寂寂无名的“黄口孺子”成为天下人皆知的侍剑将军,正式登上了权力的舞台。而后顾长生创办了军事学堂,身为军事学堂创始人的他在军中拥有着无以伦比的巨大影响力,他把他的根基牢牢扎在了每一个年轻将官的心里。随着顾长生的得势,他又大力提拔人才,造就了军中一大批将领的崛起,这些人顺理成章的成为了顾长生的亲信,他们和顾长生互为犄角,互相呼应,使得顾长生在军中的位置稳若磐石,没有任何人能动摇。同时顾长生的身后有实力雄厚的豪族顾家,进过宗学的他今后势必会成为家主继承顾家。更何况顾长生本身才华横溢却又过于桀骜不驯……――这样一个人,如何能不招致帝王的猜忌与提防?
  所以,当天下人皆为皇上的情深而动容时,只有我知道:皇上虽然伤悲,同时却也在窃喜,因为这场剌杀的发生,他和顾长生才能平安相处――一个失去了功力的顾长生势必无法继承顾家,而无法掌握豪奢大族的顾长生即使手握重兵,也并不是那么让人畏惧……
  光明二年十月己酉,皇上封顾长生为亮王,与自己共治天下。从此,顾长生就名正言顺的参与到政事中来。
  异姓成王,且是能与帝皇共享皇权,这是何等惊世骇俗的事?!舆服皆与帝同,名字列于宗庙,这是何等的宠幸、何等的厚爱?!
  天下都惊叹于皇上赐与顾长生的殊荣,但隐藏在这样的浓情厚爱之下的机谋算计,世上又有几人能够识穿?
  ――皇上啊,对权术的运用真的已经娴熟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了!
  皇上封顾长生为亮王,让他正式参与到政事中来。这固然是皇上向天下人表示他对顾长生的看重与爱意,但更重要的却是包裹在其中的帝王那隐晦的心术:分权!――顾长生既然参与到政务中,就必然无法全面兼顾军事,而皇上自然可以借此机会进一步加强对军队的控制。说穿了,就是皇上在不动声色名正言顺的削减顾长生的兵权。
  更何况,顾长生在遇剌后身体极其虚弱,最需要的就是休养。而皇上不但不给他休息的机会,反而让他更加劳累……
  但是不管怎样,皇上毕竟让顾长生成为了亮王,给予了无上权力,拥有了与自己平等的地位……
  ……天心,真的难测难识啊……
  光明三年二月癸已,不顾自己伤愈未久,顾长生自长安出发,南下江南治理水道。
  光明三年八月甲午,那一天,皇上收到了消息:远在江南的顾长生因为太过劳累以致病倒。
  看着皇上忧心忡忡,一时之间,我竟然脱口告诉他:自古以来都在传说:少林的洗髓经和易筋经有洗筋伐髓之功。这样的奇书也许可以让亮王重得一个健康的身体。
  皇上即刻派人自少林索要了这两部经书。
  当那两部经书出现在书案上时,皇上极为兴奋喜悦。但慢慢的,皇上的表情就沉寂了下来,他低声问我,“刘冬,你说,这经书真的能让长生痊愈吗?”
  我不敢开腔。
  “痊愈吗……”皇上喃喃的说道,突然,他的眼角轻微的跳了一下,接下来就是沉默。很久过后,皇上对我说道,“这世上其实从来没有这两部经书。当然,朕更从来没有派人到过少林。”说这番话的时候,皇上的声音并不高,语气却极重。
  刹那间,我的心里掀起了滔天巨浪:直到那一刻,我才真正了解到皇上对顾长生的忌惮!
  尽管心中有数,但我仍然忍不住放纵自己向皇上质疑,“您真的已经决定了?”
  皇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动摇,但那丝动摇实在来去得太快,快得就像从没出现过一样。他沉声强调道,“是的,这世上从来没有什么洗髓经、易筋经!”
  于是,不日里,相关人员统统暴毙……
  光明三年九月辛未,顾长生自江南回朝。
  那一天,皇上亲至京效迎接。回宫后,不顾众宫人仍侍奉在前,皇上担忧的拥紧顾长生,嗔怪着他只知操劳国事,而不知保重身体。顾长生只是笑。
  冷眼看着顾长生笑得那么满足那么幸福,我也不禁在心里发笑:
  世间所谓的情爱,不过是无常的幻影。
  而人心,更是天底下最难捉摸的东西。
  傻瓜顾长生,你难道不知道:这世上的有些事,绝不是人们想像中的那么美满那么幸福?而这世上的所有光明所有美满,又有哪一桩不是建立在令人难以置信的黑暗之上?更何况,在豪族与皇宫中生活了这么久了,你难道还不明白:越是亲近的人,其实才是越看不清楚的人……
  光明六年三月乙卯,顾长生在寿春宫设宴,为远征倭土的将士饯行。
  三月庚辰,归德大将军李信领忠武将军吴胜、壮武将军霍凡、宣威将军施长江、明威将军张大福伐倭。
  八月已丑,因战事的需要同时也是因为自己身体的虚弱,顾长生不再处理内政,搬到了宫中相对僻静的春华轩专心处理军务。
  在他准备搬到春华轩时,皇上竟不顾万乘之尊,亲自先行检查。嫌春华轩不够精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