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隋萧后-第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只怕表现慢了被人给抢了先,哪里还需要什么内敛?

这个少年,最后成了一代明君,完成了杨广胸怀却最终失败了的梦想。这个少年就是后来的唐太宗李世民。然而现在他什么也不是,还处于刚学了一些本领还没有机会实践,小鹰展翅恨天、初生牛犊不怕虎底的阶段。这个时候的他,当然还没有去当帝王的野心,可是他觉得他已经是个成年人了,要去做一个男子汉该做的事,那就是建功立业。于是他看到有救驾这样的机会当然高兴了,兴冲冲的去找父母要去应征,为了怕父母反对,他还准备好了一肚子的说辞以防万一。可他的爹娘可不是一般的人,李渊就不必说了,他的母亲窦夫人也是一代奇女子,在杨坚夺了舅舅家的江山时,她还年幼,就说:“恨我是个男人,不能救舅家之难。”(她的女儿后来的平阳公主就颇有其母之风)可惜已在两年前死去。现在的庶母万氏,更不会去阻拦。李渊对儿子要去应征感到很高兴,他的长子李建成已经出仕,将来还能承袭他的爵位,其他的儿子只能靠自己的功绩来打拼出光亮的前途。他对李世民说:“我正打算叫你去,想不到你已经来了。男子汉大丈夫,就是要有一番志气,此去不比家里,除了表现要英勇外,务必要保持一个谨慎的态度,多向一些有才有识之人学习借鉴,切不可逞一时之勇。第一次作战能给自己长些经验即可,能立功最好,不能也不必要强求。”

李世民答应着说:“是,孩儿谨从父亲教诲。”

李渊又笑道:“还有,别忘了你的新妇我的长孙儿媳。你们刚成婚以来还没有分离过,你要好好辞别她。”

李世民也笑道:“孩儿这就去。”

第六章 痛失山河 第七节 救兵

李世民回到寝室,一眼看到阶旁栏下那丛ju花,早晨出门有几支还呈含苞欲放之势,现在已是怒放,丝丝菊瓣都伸展开来,原本淡雅的嫩黄色,竟有了几分惊艳。掠过ju花,只见长孙氏笑盈盈的带侍女们站在门口等候。长孙氏,小名观音婢,是右骁卫将军长孙晟的女儿,母亲是北齐皇族后裔,刚嫁给李世民还不到两年,小夫妻甚是恩爱。李世民来着长孙氏的手向里面走,说:“我要入伍去雁门救驾,估计得一段时间,你会不会想我啊?”

长孙氏仰起头侧望着李世民说:“当然想了,不过我一个做妻子的,总不能要夫君儿女情长、英雄气短吧?自古美女爱英雄,我就爱夫君你是个英雄。你这一去,我就在家里用心侍奉公婆,然后就是日日为你祈祷,祝你早得胜归来。”李世民看她说话的时候一脸的娇憨,不由的用手指在她鼻子上轻刮了一下。

李世民去应募,被云定兴收了伍,知他是李渊之子,那李渊虽说当今皇上在平了杨玄感后也曾经猜忌过,毕竟和皇上是姨表兄弟关系(李渊的母亲和杨广的母亲是亲姐妹),况且现在皇上也没有不满的表现,自然要给几分面子,虽没给官职,倒也做了一根小头目。云定兴凑齐了五万兵马,便要上路。李世民并没有就这样罢了,而是要求见云定兴,说是有破敌之法。云定兴听了心中的念头转开了,他本是因为擅于制作各式器具而受到皇帝赏识发的家,对带兵打仗的事并不在行,这次想去救驾立功心里却没底儿。这回带兵也不过去凑凑热闹,反正去救驾的不会是他一家,待退兵以后没准儿皇上一高兴封赏有功之臣的时候也能分他一杯羹儿。听说李世民有破敌的计策很高兴,心里又怀疑一个十六岁没打过仗的毛头小伙儿能有什么好计策?转眼又想这也难说,也有不少英雄出少年,自己不能的事不代表别人就不能,何况他是李渊的儿子。想到此立刻传见,要是能真的退了敌,他这回就走大运了,真的符合了他的名字——定兴。

李世民见过云定兴,云定兴说:“听说你有破敌之法,说来听听。”

李世民说:“现在突厥兵十万,我军只有五万,且突厥一向勇猛善战,如果直接交战恐怕不容易取胜。这次始毕敢围住陛下,必定是因为我军仓猝不能及时解救。如果我们大量携带军旗和战鼓,然后大张旗鼓设置疑兵之计,白天举旗绵延数十里,夜晚则击鼓相应,敌军必定以为我大军以至,望风而逃。我军则起到不战而胜的目的。”

云定兴一听大喜,说:“小将军果然有计谋,出身名门,不同凡响!”他本来就是一个善于投机取巧的人,一听到李世民说的句句在理,哪有不支持的,恨不能马上赶到雁门,抢下这一大功。立刻安排人下去准备旌旗和大鼓,妥当后立即出发。至于最后能不能成功,如果计策失败了该如何善后,他没有多想。

云定兴一路高调日夜兼程的向雁门挺进,终于惊动了始毕可汗。面对着久攻不下的雁门关,中原来援兵一直是他最担心的问题,可是这并不能因为他的担心就不存在,终于在他围城快一个月的时候来临了。始毕可汗开始犹豫了,现在围城已到了最关键的时候,他有种感觉,再坚持几天一定会攻克的。可如今面临的问题是,如果援兵一到,雁门关还没攻克,到时候里外夹攻,突厥军队就很危险了;若是攻克了雁门关,就算隋朝大军到了,也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到底是会先攻克雁门关还是隋朝大军先到,谁也无法预料,始毕可汗越来越焦躁不安了。就在他犹豫不决的时候,义成公主送来了一封急信,始毕可汗打开一看大吃一惊,上面只简单写了一句话:北方有急!不能再犹豫了,再迟一步,自己的老巢都被人端了,还不知道能不能攻下雁门关。

就在始毕可汗决定撤退的那一刻,探子回报:“启禀可汗,隋军援兵已离我们很近了,到了忻口。”始毕可汗传令下去:“整顿队伍,即刻回军!”

第六章 痛失山河 第八节 云定兴

九月十五日,雁门内已经快断粮了,里面的人仍没有看到援兵的身影,一个个几乎快到了崩溃的边缘,似乎感觉到乌云在上方笼罩。三十三天了呀,被围已经是三十三天!明天,我们还经得起饥饿的煎熬吗?这是一场意志之战。皇上已经几个昼夜没有安稳的睡上一觉了,只要他一闭上眼,就好像听见突厥兵攻进雁门关的叫嚣声,终于在这一刻因体力不支昏昏入睡,连衣服都没有脱。袁宝儿等人怕惊醒了他,只是拿了一件厚斗篷盖在他的身上。突然,他被一阵喊声惊醒。朱贵儿见皇上忙说:“启禀皇上,宇文大人他们在门外侯着,说是有要事面见圣上。”皇上猛的来了精神,说:“宣!”

宇文述等人进来高兴的对皇上说:“禀陛下一个好消息,突厥退兵了。”

皇上大喜,和众臣来到雁门关楼上观看,果然关外一个多月喧闹的突厥骑兵不见了身影,一片冷清清的景象,只剩下衰草凌乱、树木萧条,似乎在告诉世人这里曾经屯集过兵马。突厥是以畜牧为主的民族,近年来因何汉民族等密切接触,也发展了一些农业,生产物资等还是相对贫乏,因此比较珍惜节俭,撤兵后并未遗留下什么东西,一片空旷。不像隋军撤离高句丽时什么都不带回,军用物资散了一地,轻装回兵。皇上仍有些不太相信的说:“确定吗?会不会是疑兵之计?”

宇文述说:“臣等一听守城的将士说了这个消息就连忙来告诉陛下,还没来得及去验证。”

皇上说:“速派人去查探敌人虚实。”

过了一段时间,各路派出去的探子陆续返回,都禀报说:“查探过了,山谷皆空,也没有胡马的痕迹。”

皇上放下心来,又想起这一个多月被围的屈辱,实在咽不下这口气,说:“不能这样便宜了他们,就这样轻易撤退,派两千轻骑,悄悄的跟在他们后面,找个机会给他们一下子。”宇文述布置下去。这两千多骑兵追到马邑和落后的突厥兵打了一仗,俘虏了两千多老弱的突厥兵。

皇上站在关楼上继续张望,想继续确定一下突厥退兵的事实,猛然看到山那边隐隐出现了一队人马,正在朝这边蚁行。皇上心里一紧,连忙命守城的卫士细看对方是敌是友。卫士瞭望了半天,喜滋滋的来报:“启禀陛下,看他们扛的旗帜,应是我大隋军队到了。”皇上大喜,还不放心,又叫宇文述他们再看。这时那队兵马越来越近了,宇文述说:“是我大军到了,为首的好像是云定兴。看样子,必定是突厥军知道我大隋援军已到,自知不是对手所以才退的兵。”皇上彻底放心了,命令下去:“打开关门,迎我大军入关,同时安抚关内百姓,这一阵子他们也跟着受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