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七五同人)彼岸春+番外 作者:两者无形炼成一(晋江2014-05-31完结)-第1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此,事难两全,奴婢斗胆,请陛下就此前情尽忘。陛下若再苛责自己,奴婢情愿一死,为陛下宽怀。”
  恨泪无声,夺眶而出,赵祯蓦然阖上双眼,摇头不语。
  良久,他张开双眸,起身向外走去,将踏出殿门之时,身形却终是一缓。
  他回过身来,隔殿而望,目光投向窗下琴台。
  ……若再见召者,须百官立班受册方可……
  ……我此刻心声尽付七弦,陛下可愿倾听么……
  前缘尽去,知音永诀。丝桐静默,不闻余声。
  赵祯怔忡而立,含泪低语,只觉精疲力竭,再无半分余力。
  “玉壶罔思,冰心长辞……这琴既是范仲淹送还宫中的,你便将它再送去给范仲淹罢……朕在世余年,与此琴永不相见……”
作者有话要说:  

  ☆、归程篇 第七十三章 素华同

  
  夏夜初迟,锦筵中开,贺寿正当时。
  五月廿八,正是包拯寿辰。方过戌时,梅花堂内已布置一新,正座居中,长案两设,美馔佳酿,一应齐备。
  包拯居中而坐,望向堂内席间。左首边宴位五席,倾城居首,次座尚空,其下是丁月华,开封府诸人则俱在右首相陪。
  公孙策四周而望,见诸事俱已妥当,便转头向包拯道:“大人,这便可开席了罢?”
  包拯望向倾城身畔的空席,微微一笑:“再等一等。”
  不过片时,梅花堂外果然现出一条身影。绛袍闪现之间,展昭已快步走入。他手拂衣襟,单膝跪地,向包拯含笑道:“展昭入宫监科归来,向大人复命。”
  包拯长身而起,慰然道:“熊飞,辛苦你了。大伙俱在等你,且快入座罢。”
  展昭微笑站起,旋身之际,向公孙策及梅花堂内诸人招呼致意。一巡既毕,回身走向右首席间。
  倾城转过身来,看展昭在她身边落坐,眸光与他轻轻一触,不着痕迹转回身前。
  朱雀巷那一夕缱绻,天光未启,他便不舍而去。余意绵长,思之不尽,只待重逢。而此刻梅花堂众人在座,心内别情,却是相对难叙。
  展昭看向她侧影,微微蹙眉,低声道:“不过十几日不见,你怎地竟似是憔悴了些?”
  倾城低下眉头,淡淡道:“近来天气渐热,或许是有些苦夏罢了。
  展昭环顾四周,奇道:“今日怎地不见白玉堂?”
  倾城抬眼答道:“他本是在的,便坐在你这位子上。只是方才有相府中人前来报信,说四小姐似有生产之兆,他便赶忙回去了。我遣了阿满与他们同回相府,若有了消息,便随时回来相告。”
  展昭展颜道:“原来如此。看来今日果是良辰,苍天护佑,双喜临门。”
  倾城眸光回转:“我方才听他们说,为了包大人今夜寿宴,你急着出宫回府,连御赐琼林宴都辞了未去?”
  展昭微笑道:“大人生辰贺寿之日,我如何能够错过?三甲中人,我已与他们共处多日,不少却琼林宴上那一杯御酒。”
  倾城轻轻瞥他一眼:“今日是包大人生辰,连我与三小姐亦都送上微薄贺礼。你素日与大人情同父子,为何反却是空手而来?”
  展昭含笑道:“今夜我自有贺礼献与大人,你少时便知。”
  他望了倾城一眼,低声问道:“那件事,你现下可能答复我了?”
  倾城眉间一颦,低头道:“大庭广众之间,如何讲得?待到散席之后,再说不迟。”
  展昭目光一闪,微笑道:“好。不过你现下不答,少时若是席间有何变故,莫怪我言之不预。”
  倾城眸中微微一黯,却只是静静道:“寿堂欢宴,又能有何变故?你故弄玄虚,也是无用。”
  展昭一笑不语,回身正坐。
  他二人一番神情举止,对面开封府诸人俱看在眼中,只不过隔堂而望,听不到他们言语详情而已。诸人彼此交换眼色,俱是心照不宣,含笑不语。
  公孙策起身向包拯道:“包大人,人已齐全,这便开席了。”
  包拯含笑道:“好。有劳先生。”
  席中诸人见此,俱都长身而起,向包拯躬身行礼贺寿,包拯起身连揖而谢。
  正在此时,却听梅花堂外脚步声动,绿袍款款,正是阎士良带了两名宫监缓步走入堂中。众人连忙上前相迎。包拯与公孙策对望一眼,面上俱有欣喜之色,情不自禁将目光转投向展昭身上。展昭与他二人目光一触,微笑不语。
  阎士良神色平静,在众人身前站定,缓缓道:“开封府尹包拯接旨。”
  包拯率公孙策展昭三人俱跪在阎士良身前,堂内余人亦在他们身后恭身而跪。
  阎士良望向包拯,徐徐道:“圣上口谕,包拯刚直奉公,朝堂表率,今值其生辰,特赐南海珊瑚如意一双,以为褒奖。”
  南海珊瑚,百年方生一寸,一向是国中珍宝。赵祯以如此贵重之物赐与包拯作为寿礼,隆遇之恩,实属罕见。开封府诸人听领此旨,心下俱都欣慰不已。
  包拯沉声道:“包拯谢圣上隆恩。”
  那两名宫监走上前来,将两柄如意奉于包拯手中。包拯恭敬接过,再拜谢恩。
  阎士良静静呼吸一声,又从衣袖内取出一纸手谕,缓缓道:“包拯展昭接旨。”
  包拯与展昭对望一眼,一齐低下眉头,静听宣旨。
  阎士良沉默半晌,静静读道:“开封府辖下御前四品带刀护卫展昭,多年为国效命,克尽职守,着令开封府尹包拯为其主礼,迎娶松江府茉花村丁氏月华为妻,三日内务求诸礼完毕。”
  他语声低沉,每读出一字,都似是万分艰难,到结尾处,已是字字皆顿。
  一旨读毕,满堂皆惊。
  夏夜轻风穿堂而过,不觉煦暖,却反似掠起微微寒意。
  展昭霍然站起,肃声道:“阎公公,你可是在说笑么?”
  他拒旨起身,当众质问,论理已是当死重罪。阎士良神情不变,抬头道:“圣旨如天,奴婢何敢说笑。”
  包拯眉峰一紧,亦长身而起,沉声道:“我朝圣旨,一向是鹅黄锦帛书就,阎公公所宣旨意,如何却是一纸手谕?”
  阎士良双手将谕纸递向包拯:“这是官家亲笔手谕,包大人一看便知。”
  包拯将那手谕执在手中,凝眸而望,身躯赫然一震。他锁紧眉头,双手微颤,直激起簌簌轻声。
  公孙策快步走到包拯身侧,目光锐闪,就包拯手中看了两眼,面色一黯,锁眉不语。
  展昭见了包拯与公孙策神情,蓦然趋前,走到阎士良面前,一字字道:“阎公公,我这便要入宫面谒圣上。”
  阎士良抬眸相望,缓缓道:“官家亦在等展大人。请展大人这便随奴婢进宫。”
  展昭气息起伏,方待起身,心念却是一顿,回身望向倾城。
  数步之外,她静静立在一旁,眉头深敛,眸中朦胧,凝望在他面上。
  瞳光盈盈,深望如许,竟似是要将他此刻神情样貌,俱都烙印于心。
  经年至此,从未见过她如此凝望,直是旁若无人。展昭心中深然一痛,却仍向她勉强一笑,慰声道:“莫担心,你在这里等我,我少时便回。”
  未及她答话,展昭已转身随阎士良向外走去。他方行了两步,忽觉衣袖一紧,回头看时,却是被公孙策在一旁轻轻拉住。
  只见他凝眉灼目,似是有满腹言语,默然半晌,却终是松开了手,低头长叹一声:“你且去罢。”
  展昭抬起头来,见阎士良已步出梅花堂,他扬袂而行,追出门外,一瞬消失于暗夜之中。
  这赫然□□,令诸人俱是措手不及。一时之间,梅花堂内寂然无声,众人呆立原地,俱都默然无语。
  包拯忽地叹息一声,向公孙策道:“熊飞一人随阎公公入宫而去,实在是令人放心不下。本府这便也进宫去,若有急变,也好应对。”
  公孙策思忖片时,低声道:“如此也好。”
  包拯点点头,整顿袍服,领了张赵王马四人,匆匆出门而去。
  人去庭空,梅花堂内一时只余下公孙策倾城与丁月华三人。
  丁月华走向公孙策面前,颤声问道:“公孙先生,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公孙策目光沉凝,默然不答,忽地走向倾城身边,伸手握住她的右手手腕。
  倾城静立不语,任公孙策卷起她腕间衣袖。纤细手腕间,肌肤冰冷苍白,隐现淡青色血脉。
  公孙策伸出三指,搭上倾城脉搏,不过片时,便蓦然垂下头去,颓然叹道:“果然如此。”
  倾城抬眉望向公孙策,缓缓道:“四年前我在清风楼醉酒之夜,先生曾应他之请,到朱雀巷宅中为我诊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