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剧同人)大清宰相厚黑日常 作者:时镜(晋江金牌推荐vip2015-01-25正文完结)-第4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啊,怎地说病就病?”
    康熙也嘀咕呢。
    不过这病来如山倒,谁知道抽丝去时得什么时候?
    现在朝议还有大事要谈,转眼就已经是康熙五十五年,康熙想着自己指不定还能等到六十年。
    他跟朝臣们谈了话,想着天儿冷,也不多留他们,各自往各部衙门办事去,马齐刚刚回到自己大学士的位置上,一下朝却还不忙着走,要往南书房议事去。
    才过完年,折子也没堆积多少,进了南书房倒是暖和了许多,康熙朝着宝座上面一落座,便叫下面人办事。
    折子堆在长案上,说是少,其实也很多,下面有几个内阁学士和南书房翰林在整理。
    一个问:“这个折子放哪儿来着?”
    “往日张大人不是放在这个角儿的吗?”
    “我方才放错了地儿……”
    “嗐,混了混了,赶紧拿纸笔来……”
    那边有些乱,往日张廷玉来得早,早已经指挥着人把折子给分好了,没想到现在张廷玉没来,这些人倒是手忙脚乱起来。
    康熙冷哼了一声:“都是没用的东西,瞧你们慌忙得那样子,慢慢来就是。”
    他端茶起来,又想起张廷玉,只道:“张廷玉病了,着个太医院的太医去给看看病,另则叫内务府那边弄些补身子的东西赏下去,三德子你那边叫人去办。”
    “嗻。”
    李德全一打拂尘,躬身便朝着外面去吩咐了两句,回头来又给康熙报了数儿,说是已经着太医院的人去了。
    马齐在下头站着,瞅了一眼南书房,只道:“去年南方水患不曾消解,今岁刚开年,山东又出了乱子,说是又盐枭逃窜……”
    “这件事,张廷玉年前已经报过了,当时写了策对的法子,敦拜,寻那折子出来给马齐大人过过目。”
    康熙记性倒是好,马齐听了也是一愣。
    敦拜也是内阁学士,他听见康熙吩咐,就头大了一下,去年的折子谁知道今年放在哪里了?去年还是他看着张廷玉放的,虽是知道在哪个位置,可翻找起来毕竟麻烦,一旁又有人上来帮着找,结果半天没找见。
    康熙、马齐这边等了半天,什么也没见着,不由有些纳罕。
    “王掞,当初折子不是你跟张廷玉一起拟出来的吗?你来说说吧,想来去年的折子,翻找也要一会儿了。”
    康熙只随口这么一说,大学士王掞才是苦了脸。
    哎哟喂,你说说这张廷玉早不病晚不病,怎么偏偏挑这个节骨眼儿上病?
    说实话,若是张廷玉这会儿在南书房,只怕是在马齐刚刚开口的时候,就意识到山东盐枭的事情是南书房密议过的了,甚至根本不用去找折子,张廷玉张口就能说出应对的法子来,只因为当初的折子说是王掞跟张廷玉一起拟,实则还是张廷玉出主意比较多。主意是人家的,还是人家捉刀的,如今要来问王掞,这不是为难人吗?
    一时之间,王掞是急得额头冒汗,推说道:“臣年纪大了,竟有些忘了,只记得似乎有一条规令各省盐制,开发湖盐……这,剩下的实在是不记得了……”
    这一下,康熙的脸顿时就拉了下来。
    大学士们的年纪是很大了,可没糊涂到这个地步吧?
    阴森这么扫了一眼,康熙只见南书房这里竟然是连个敢吱声儿的人都没有,马齐刚回来不久,还不明白这是个什么情况,索性明哲保身,可苦了旁的大学士,站在这里只跟个木头人一样,还要接受康熙目光的凌迟,那个难受哟!
    在这样诡异的寂静之中,敦拜终于找见了折子,忙擦着冷汗递上来,道:“这是去年年底张大人拟好的折子,被压在下头了,好一阵才翻找出来。”
    呼……
    几乎是同时,众人都松了一口气。
    原本在南书房的日子就不轻松,可如今他们才发现,没了张廷玉的南书房,这日子简直难熬得让人想要上吊啊!
    皇帝是用惯了张廷玉的,从批折子到拟旨,没一样完全不经张廷玉的手。要紧的是刚刚翻过年,去年的折子虽然在抵近年关的时候就处理了,可毕竟去年还有一些关于今年的事情,要对接一下。
    素日不对接,啥事儿没有,结果今儿一对差事,对得无数人一脑门子的官司。
    皇帝身边有个能臣,这是好事,能为皇帝分忧解难,可最怕的是这个能臣撂挑子,虽说这一回张廷玉是病了,可这么多的时而就他一个人最清楚,若有个张廷玉在,他们忙活三日的差事,能一日忙活完,要省事儿得多。
    谁让张廷玉对这些事情最熟?
    眼见这七八年,活儿都给他干了,他什么都熟,也有本事啊。
    一直等到中午出南书房的时候,众人才擦着汗走,就是康熙都忍不住吐出一口气,喝茶休息。
    “平日里没觉得,现下才明白过来,敢情朕这些大学士,平时只动嘴不动手,苦活儿累活儿都是张廷玉干。倒是朕倏忽了……原想着他太年轻,可南书房这些老东西也是不济事。到底还是李光地走了,如今连张廷玉都没了,这要怎么办事?”
    康熙这边嘀咕了一阵,倒是还没多想,心想过了前面这一阵事情就好。
    可没想到,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张廷玉的病还是没见好,说怕是要月底才能好出来。
    张廷玉病不好,怎么办?
    原本属于他的差事都要给旁人干啊,这可苦了马齐、王掞等人。
    原本几个大学士都是甩手掌柜了,经常指点张廷玉做事。如今没了张廷玉,你去指点那些个南书房翰林,去指点那些个内阁学士,甚至去指点自己同僚之中的同级?
    啊呸!
    你能指点谁去啊!
    一指点,反倒是指点出一堆的毛病来,只觉得这些人这个也不懂,那个也不懂,总之就是换了一个人怎么都不顺手,更别说智计上的差距简直跟摆在秃驴头上的虱子一样!
    总之大家都是磕磕绊绊地走。
    好歹在第六日的时候,张廷玉上递了一份折子,竟然清楚列明了要紧的事情,比如某些机要折子放的地方,说虽然公公们那边有记档,可翻找起来难免麻烦,他索性一起写上了。
    前面众人为这开年的事务所苦,张廷玉这么一张折子上来,可不是解了燃眉之急吗?
    康熙心里说不感动也是假的,太医去诊脉,说是张廷玉病得厉害,不过已经过了最凶险的那一段,再过一阵就该好了。
    想着张廷玉强撑病体,还要记挂着南书房这边的事情,康熙索性下了诏,只道:“张廷玉勤勉操劳为国,其心必当嘉奖,南书房中一事十年,忠心耿耿,学识过人,韬略非常,即日拔为内阁学士,赐二品顶戴花翎,顺擢其夫人为二品诰命,拟旨去吧。”
    这一拟旨,下面就有不少人傻眼了。
    说实话,盯着内阁学士这个缺的人可不少呢,虽则众人早想过了是张廷玉,可你这简直兵不血刃就夺了这位置去,要脸不要?
    称病了都能让皇帝封,张廷玉还真是个本事人!
    只是皇上您好歹也盯着时候封啊,现下张廷玉人都还没来呢,他虚受着职也不来办事,劳苦的不还是咱们吗?
    下面几个南书房行走也是一把辛酸泪,想想人家张廷玉熬了多少年,合该人家有这样的本事,他们还是熬着吧。
    倒是七八日忙下来,晚上从南书房退出来,王掞终于忍不住跟马齐嘀咕:“这张廷玉的病,什么时候能见好啊?我这老腰疼啊!”
    马齐恨不得趴地上去,只跌脚道:“若没张廷玉那折子,怕是还有得忙呢,别说你老腰疼,我还犯了老寒腿儿呢!”
    “嗐,瞧您二位真是什么病都出来了,我倒是只眼睛花,到底是年纪大了,看不清了。”
    上来说话的是萧永藻,也是一脸的晦气。
    李光地走了,现下趁夜出来就恰好四名大学士。
    后面一个嵩祝也走得心累:“赶明儿咱几位给张府里送些东西吧,我想想,平日里事情还都是张廷玉给做了,还好今儿他病这一遭,也好提醒提醒咱们,别忘了为人臣的本分。”
    谁说不是呢,不过这事儿,都怨李光地!
    几个老家伙瞪着眼,只道:“谁叫张廷玉是李光地后辈呢?张英那跟李光地这关系好,素日都是李光地那东西老眼昏花了,让张廷玉给办这事儿,办着办着咱们不都也习惯了吗?哎哟,瞧瞧今天这阴沟里翻船来得多凶险!”
    “谁说不是呢,说到底啊——”
    “都怨李光地!”
    远在福建的李光地正美美搂着自己小妾,这会儿忍不住“阿嚏”了一声。
    这他娘的都已经离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