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同人)活该你见鬼! 作者:南岛樱桃(晋江金牌推荐vip2014-7-27完结)-第1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真的是一起事件?

    康熙眉头皱得死紧,“原因呢?”

    胤禛摇头说不知道。

    “邹齐说,下打胎药的有两个人,还有断肠草,是谁?”

    “儿臣不敢说。”

    康熙最了解自己的儿子,胤禛是最正直最不畏权贵的,他这样说,这事的影响力就大了。掩耳盗铃是最好的办法,不去听,过去就过去,这显然不符合康熙的脾性:“你说。”

    胤禛显得十分为难,老半天才憋出几个字:“是三嫂。”

    “董鄂氏?”

    “没错,就是三嫂。儿臣猜测,动机应该有两点,首先是巴图鲁大赛的时候结了怨,三嫂很不待见九弟。其次是为了栽赃给贾氏,因为老九的原配是董鄂家的姑娘。”康熙点点头,这么说也有道理,董鄂家的女人总是这样,又偏激又蠢。以为有张漂亮脸蛋就能霸宠?想得也太容易。

    真相显然不宜公布,康熙叮嘱老四,让他别泄露出去,然后就把人打发走了。这之后,他还召见了胤禟,告诉他结果已经有了,因为牵扯太大不能公布,这事到此为止。

    府上的鬼魂们相互分享了自己注意到的事,通过这种方法,胤禟已经知道动手的都有谁。他完全同意康熙的说法,表示自己不会再追究,已经将大理寺卿拉下马,就算要报仇,要搞死三福晋也得循序渐进。

    胤禟这样,康熙更来气。

    “只怪你平时作风不好,结这么多仇,老三那媳妇本就是个蠢货,你还去惹她!!”

    “皇阿玛,儿臣冤枉啊,那都是您孙子搞出来的事。”

    ……把过错推到不满三岁的儿子身上,真好意思。

    康熙不想多说啥,就让胤禟滚了,奶茶下毒事件由前任大理寺卿背了黑锅,就此了结。武氏“自杀”虽然在四阿哥府引起了恐慌,康熙和胤禛都明白是为什么,并没有深究。倒是德妃,抓住这点训了四福晋那拉氏好几顿。

    与胤禟府上相比,太子那边更热闹,为了保住最后的脸面,他真的带着弘晴去给胡大学士做思想动员。别以为太子了不起,这位嫉恶如仇的大学士也不是吃素的,他称病,谢绝见客。

    还放出话来说什么一看见太子家弘晴心肝脾肺胃就疼得不行,从没遇到过这样亵渎孔夫子的,简直混账!

    太子毕竟是康熙一手养大的,他对皇阿玛十分了解,知道这事不摆平后患无穷,他憋一肚子气,天天带弘晴去学士府。他沉得住气,弘晴却不行,这天,太子放□段求见胡为,传信的进去了一会儿,然后跑出来对大管家说了句悄悄话,大管家拱手,正要开口,弘晴就爆发了。

    “你闭嘴,本阿哥不想听你说话,让胡为出来!”

    这是李佳侧福晋惯的,太子想捂他的嘴已经来不及了,然后他听到了管家说的话:“老爷请您二位进去……”

    太子以为胡老本人没听到,能就此揭过。

    谁知却听到里头传来熟悉的声音。

    “不愧是太子家弘晴小阿哥,真是有气魄。”

    “老胡啊,是不是你在上书房刁难了人家,火气这么大。”

    “还是九阿哥家四位小阿哥谦逊,学问好还低调,不像那些半灌水响叮当的。”

    ……

    他们没指名说什么,句句话都戳弘晴的心窝子,太子也险些呕出血来,他当然知道老九那四个儿子机灵,从讽刺老三那首诗中就能看出,当着自己的面说这些是什么意思?

    太子一方面恨这些自命清高的文臣,又想给弘晴两巴掌,真是蠢货!

    本来就已经这么坎坷,收到刺激的弘晴还不消停,他握紧了拳头,双眼瞪得溜圆,愤怒的吼道:“他们有什么好?当着先生的面装乖扮巧,背地里做了那么多龌龊事……”

    龌龊这个词是从李佳侧福晋那里学到的,弘晴还是第一次用,效果很好,他完美的表达了自己愤怒的心情,顺带激怒了胡大学士。满朝文武谁不知道九阿哥家四个儿子既聪慧又勤奋,是胡老的得意门生。为此,好些文臣还拜读了他们的策文和诗作。

    那太精妙,若非亲自求证过,他们简直不敢相信这是三岁小儿的作品。太子家弘晴小阿哥六岁了,与元宝他们相比简直丢人。

    在众学士看来,他简直不配与老九家四个相提并论。

    本来就有偏见,还撞见这一幕,在胡大学士府上喝茶的好友都皱起眉,太子怎么生出这样不知轻重的蠢货。学问不好也罢,做事还不知轻重,不讨人喜欢是应该的。

    胡大学士就是这时候出来的,他跪下给太子请安,然后说:“臣不配教导弘晴阿哥,太子爷另请高明吧。”

    当着他的面羞辱他的得意门生,这口气忍得下才怪!

    闹成这样,太子说什么都不对,只得带着弘晴走人,他前脚离开,这事就飞速传开,先是在文臣之中,然后呈几何扩散,飞速传遍京城。第二天,众学士就当朝状告太子,说他把儿子教成了目无尊师的混账。

    康熙最恨的有两种。

    第一,没有手足之情。

    第二,目无尊长。

    弘晴阿哥很荣幸的占全了。

  

 第072章

    作为康熙的心肝;太子胤礽被弹劾的机会简直太少了;活到这把岁数;也就被圈禁那一次而已。因为弘晴;他幸运的迎来了第二次。满朝文臣都拿他儿子说事,偏还条条中红心,要辩驳那么难。

    在死了两个儿子之后;太子府就剩下弘晴这一根独苗,难免会骄纵些。胤礽忙政务;基本没时间管儿子,弘晴在上书房跟着胡为做学问;回来还有府上门客帮忙释疑;入门程度理应是很容易达到的。胤礽想起自个儿从前,在皇阿玛手把手的教导之下,他四岁进上书房,弘晴这般大的时候就开始学律法兵法,□□岁接触朝政……从前不觉得,只想着弘晴天分不高,如今看来,真是太纵容他。

    胤礽跪在殿前,他想说点什么为自己脱罪,又找不到足够分量的理由,毕竟,子不教,父之过。

    这时候,还是胤禟站出来。

    “皇阿玛明鉴,太子并非不教,而是专于朝政没有太多的时间教,再者,个人天赋不同,看儿子就知道这个说法有多正确。”

    ……

    呵呵。

    康熙想借机给太子一个教训,他还小的时候,自己是怎样将他拉扯大的。太子手边的政务能有皇帝多?少年时的保成一直是康熙的骄傲,虽然现在长歪了,他的学识和文采是不可否认的。

    他还没来得及开口,就被老九搅黄了。

    这混账!忘了元宝被弘晴欺负过?阴险狡诈为达目的不折手段的九阿哥啥时候成了大慈大悲普渡众生的好人?康熙的三观都刷新了,他清了清嗓子,道:“老九啊,你在上书房那会儿,也没弘晴这样让朕糟心。胡为说得不错,关键不是聪慧与否,是态度,从弘晴的身上,朕看不到一丁点做学问的态度。弘晟每日三省其身,弘相挑灯夜学,弘历的诗词水平和书法都突飞猛进……就连志在开疆拓土保卫家国的弘暲,他风花雪月涉猎少,孙子兵法已经倒背如流……再看弘晴,他已经六岁了,可有认可出众的天赋?”

    康熙不说,胤禟真不知道他儿子这样优秀。

    弘晟的确是每日三省其身,他反省的是没拦住弟弟们又胡来了。

    弘暲是迷关二爷到了极点,想成为主公的左膀右臂,干倒“曹操”。主公是谁呢?正是三观不正总想推翻大清朝统治自立门户的元宝。

    动机是什么?

    首先,康熙明确拒绝了给关云长加封的提议。

    其次,只要当了皇帝,就能独占全天下的金子。

    这两点原因让老二老三结成同盟,在弘暲的建议之下,他们连国号都想好了。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又称蜀汉,关云长就是给他打工的。弘暲要跟着男神的脚步,帮助三弟元宝在京城称帝,国号金,谐音“京”。弘暲在四兄弟中排第二,就叫弘二爷,封威武大将军。弘晟当丞相,弘历做大学士……

    胤禟从前真不知道自家儿子这样碉堡,从府上鬼魂口中得知此事,他小心肝都在发颤。敢情他们在皇阿玛面前的乖顺都是装的?骨子里反朝廷反社会。

    真的不能听下去了,胤禟赶忙说:“皇阿玛谬赞!”

    康熙还没说啥,胡大学士说:“我的弟子就是这么优秀,九阿哥你就别谦虚了,弘晴阿哥若有他们一半那么好,老夫也不会将他拒之门外。孔夫子说,有教无类……老夫就不嫌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