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同人)活该你见鬼! 作者:南岛樱桃(晋江金牌推荐vip2014-7-27完结)-第1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甭管康熙还是胤禛,都囧了个囧。

    为了长期友好发展,元宝无耻的在康熙面前帮四爷刷了好感度,他抱着一堆慰问品回到家中,就看到候在门口的额娘,元宝完全没意识到她让家里人担心了,他屁颠颠冲到元春跟前,邀功道:“额娘额娘,元宝去找皇玛法告状啦!”

    胤禟本来想揍他一顿,听了这话,没动手。

    他将混小子抱起来,按着他脑袋在自个儿胸膛上揉了揉,笑骂道:“你这混账,又惹了什么事?”准备弹劾老三的多得很,还用身先士卒?他们只需要扮演好受害者的角色,在火烧起来之后添一瓢油。

    元宝在胤禟胸口挣扎,闷声道:“元宝帮额娘讨公道去了!阿玛坏,放开。”胤禟从善如流放开了他,又问起细节来,元宝绘声绘色的将自己告状的过程以及康熙发作时的模样演了一遍,胤禟直接看乐了,“你这鬼灵精,啥都敢说,不怕你三伯嫉恨?”

    “怕他?惹毛了小爷去皇玛法那儿告黑状!”

    胤禟简直没想到他儿子这么*,这才多大,就满口小爷。连老三这种老江湖都栽了跟头,弘晴倒在他面前真不冤。本着“子不教父之过”的原则,胤禟想训他两句,元宝又开口了:“得多没脸没皮才同小孩子计较!”

    呵呵。

    你还知道自己是小孩子?

    什么毛病?

    胤禟觉得他悟了,他可算明白混小子为啥天天给皇阿玛和四哥灌*汤,装乖扮巧,纯洁得跟啥似的……为的就是这一刻。老三解释再多,皇阿玛都不相信,元宝嚎两嗓子他就倒血霉。

    儿子丧心病狂的做法唤醒了胤禟仅剩的良知,三哥已经这样惨,他就不要落井下石了。与胤禟的纠结相比,对儿子的做法,元春打心眼里肯定。

    忽悠怎么了?

    也得有人相信。

    没见总板着脸的四爷在元宝面前都有笑意?马屁拍对了就有这样的效果,元宝装模作样的本事大约是从她这儿继承的,心里藏着凶兽,面上却丝毫不显。

    为了日子过的如意,不说谎话怎么行。她上辈子惯爱拈酸吃醋,如今别说嫉妒,连多余的情绪也没有,忍功从来就不是天生的,憋啊憋就习惯了。

    “这小子就是胆肥,还是以后慢慢教。若是妾自己挨一下倒无可厚非,遭掌掴的是我嫂子,伤成那样我心中真真过意不去。”元春抱着蠢儿子跟在胤禟后面,边走边叹气,“我也不是那样无辜,言辞间拿不住把柄,在那种环境下,激怒三福晋也不稀奇。我就是咽不下那口气,我是侧室,活该遭践踏,我那嫂子出身虽然寒微,好歹是正经人家的姑娘,凭啥被她那样羞辱。这也罢,她还讽刺大哥,说他靠裙带关系上位……”开始的时候她还能声调和缓慢慢说,后来就激动了,连称呼也从“妾”变成了“我”。胤禟停住脚步,转身看着她,说:“爷都明白,你没错,是三嫂嘴贱。”

    瞧元春情绪这样低迷,胤禟心里也不好受,他当然知道被侮辱被否定是什么感觉,自从做了商人,他什么话没听过?胤禟摸了摸元春的脸,“别想太多。”

    这夜郭络罗氏跟前伺候的婆子又来找胤禟,被小路子拖出了院子,九爷本就因为元春自责的情绪心烦,听她嚎了两句越发暴躁。如果说,宜妃只是禁了郭络罗氏的足,任由丫鬟婆子进出,胤禟就做绝了,他让小路子带了两个侍卫过去,守住芙花院的门,不让任何人出来,膳食掐点送进去。

    这回真不是瞎闹腾,胤禟带着元春去太子府上,俄日敦塔娜就去找了郭络罗氏的麻烦。倒不是正面交锋,而是在芙花院惩治了郭络罗氏的奴才,理由是她假传信息挑拨关系。这理由抓的忒好,骂得郭络罗氏一点脾气也没有,阴谋被捅到明面上,她敢承认的确是自己主使,想同福晋合谋搞死贾元春?

    不,她不能。

    郭络罗氏打掉牙往肚里吞,她不仅折损了得力助手,还面临着被胤禟“误解”的危险。为了保住自己,郭络罗氏不得不先下手为强。她错误估计了形势,胤禟这会儿没心思管后院里小打小闹的事,第一要务是让董鄂氏付出足够的代价给元春解气。

    第二日早朝,三阿哥胤祉果真被弹劾了,领头的是贾珠,御史台的老头子全站出来附议,要求康熙惩处三阿哥两口子。董鄂氏是没有妇德,不配做阿哥福晋,胤祉则是纵容她做这样丧德的事。

    胤祉原本想尽可能保住董鄂氏,那毕竟是他福晋,一荣俱荣一损皆损。听了康熙的斥骂,他改了主意,皇阿玛对董鄂氏的忍耐已经到了极点,眼看就要爆发,与其跟她一起倒霉,不如撇开干系,看能不能借机换个福晋。这是胤祉连夜想出来的法子,他也的确这么干了。

    “皇阿玛明鉴,董鄂氏她膝下无子,听到贾氏那番话难免敏感些。”

    话音刚落,胤禟就跪下了。

    “我那侧福晋是最本分的,从不与人争执,董鄂氏说的话也不止一个人听到,轻视汉女、汉臣,讽刺贾大人靠裙带关系升职。女子不得妄议朝政是老祖宗留下的规矩,儿臣认为,董鄂氏无才无德无福无子,不配为三哥嫡福晋。”

    别人还没说话,佟家人就站出来:“皇上主张满汉一家,以仁孝治天下,岂能因为无知女流令满朝汉臣甚至全天下的汉人寒心,请皇上严惩董鄂氏,还贾大人一个公道!”

    有人带头就好说了,眨眼间,满朝文武就跪了一半,全都让康熙惩治董鄂氏,最好再给三阿哥一些教训。剩下的大多是没选择站位的中立派以及支持胤祉的官员。他们竭力辩解,将过错推到贾元春身上,认为她挑衅在前。

    康熙甚至找了太子胤礽问了情况,他早将事情的经过搞明白了,还有元宝的控诉,那么小的乖孙子总不会说假话吧?康熙早在心里给董鄂氏定了罪,他昨晚上推测可能会有这一出,已经想好了对策。

    “祖制不可废,董鄂氏妄议前朝事,污蔑御史贾珠,其言行令汉臣寒心……令鹏春将人领回,好生管教。”按照康熙的意思,暂时不休妻,若她再做任何丧德事,任何人都别想求情。

    胤祉一点也不高兴。

    康熙的决定非但没给他带来任何好处,还会因为蠢福晋遭人诟病,影响夺嫡之争。心里再不愿意,他也只能跪谢圣恩,早知道就不带那蠢妇出门,净惹事。胤祉已经想好了,只要皇阿玛与额娘不催促,他就不会去董鄂家接人,最好让她在娘家老死,别回来膈应人。

    这样的处置并不让人心服,想到三阿哥未来的悲剧样儿,胤禟接受了康熙的决定。

    “三福晋回娘家”成了京城热议的话题,《八卦报》拿到第一手资料,将实情披露出去,天下读书人就沸腾了,他们组织集会,各种□□三福晋,还有人将这个故事写成话本,让说书的在各大酒楼卖力宣传。直到年末,三阿哥胤祉都不敢在外头逗留,做完手边的事就立刻回府,即便如此,依然挡不住流言蜚语,府中奴才也偷偷传播批判董鄂氏的诗词,这俨然成了京城新时尚。

    买不起最新款的衣裳不要紧,戴不起金银首饰也不要紧……“若不知道三福晋怒扇巴掌讽满朝汉臣”你就落后了。以为内传言有相当的真实性,胤祉甚至不敢从源头遏止,只希望京城百姓早些厌倦这个无聊的话题。

    这段日子,元春也纠结得很。

    倒不是因为流言蜚语,而是从大哥口中得到的最新消息:在江南某地做知府的父亲因为太过刚(wan)直(gu)不(bu)阿(hua),惹毛了其他官员,正面临被陷害的危险。

    若是大房那边的事,元春可以不管不顾不在乎,自家父亲落到这种境地,她迷茫了,不知如何是好。若在京城什么都好说,山高皇帝远的,她如何差得了手?

    虽然父亲的确不是为官的材料,他也不会纵容自己做任何有失体统之事,在大多数岗位上,他都是无功无过,这回是怎么回事?

    胤禟感觉到他情绪不对,问了府上鬼魂方才知晓,是因为倒霉“岳父”的事。胤禟没出昏招,而是从贾珠那里掌握了全部情况,直接进宫将事情捅开。

    康熙很有看人的眼力,他比谁都清楚贾政是什么货色,听说了全部情况之后就将胤禟打发出去。他想了一整晚,终于决定让贾政再次赋闲在家。

    其一,他虽然没什么才华,的确是个实在人,不是作奸犯科的。

    其二,江南地区官员沆瀣一气,根除陋习不是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