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倚天同人)谁言不悔 作者:九凤(晋江vip2013-03-07完结,女强,穿越)-第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轰烈烈地活一场,这一辈子也算值了。
  太阳缓缓下山,周遭暮色渐渐逼来。
  座下马儿打了个响鼻,不耐烦地动了动。杨不悔伸手轻轻摩挲它的脖子,对着旷野清啸一声。啸声明亮悠长,宛转清丽,霎时传遍四野
  忽然从东北边传来另一声长啸,啸声听来极远,却低沉浑厚似响在人耳边。两道啸声相和,犹如天上一对鹰儿上下翻飞嬉戏,却始终不离不弃、生死相随。
  直到两道啸声渐止,仍不绝如缕,在山野间反复回荡。
  杨不悔浅笑回首,静静望着张无忌身影出现在山崖之上。张无忌飞身上马,坐于杨不悔身后,将她揽入怀中。杨不悔轻轻靠在他肩头,问道:“无忌哥哥怎么也出来了?”
  张无忌脸上一红,说道:“我去找你,发现你不在房中就猜到你必是出来散心了。”
  天上星星逐渐明亮,山野间泛起寒气。张无忌脱下外袍盖在杨不悔身上,掉转马头,慢慢往回走。星空下,两人相互依偎,张无忌长叹一口气,柔声道:“惟愿天下太平,胡虏尽去。你我隐居深山,共享清福。”
  杨不悔在他怀里低低笑了起来。
  三月十五正日,明教上下人众个个换了新衣。拜天地的礼堂设在濠州第一大富绅的厅上,悬灯结彩,装点得花团锦簇。张三丰那副“佳儿佳妇”四字大立轴悬在居中。殷天正为男方主婚,范遥为女方主婚。铁冠道人为濠州总巡,部署教中弟子四下巡查,以防敌人混入捣乱。汤和统率义军精兵,在城外驻扎防敌。
  申时一刻,吉时已届,号炮连声鸣响。众贺客齐到大厅,赞礼生朗声赞礼,谢逊与杨逍端坐于高堂之上,笑呵呵地注视着一对新人步入礼堂。
  杨不悔一身大红嫁衣,金线凤羽,裙摆逶迤,婷婷袅袅地被张无忌牵着缓步而来。
  在座各位,多是看着一对新人长大的长辈,此刻都喜气洋洋地叫好道:“好一对金童玉女,天生一对!”
  连周颠也出人意料的没有和杨逍呛声,而是拉着韦一笑和说不得抢到前排,大声喊道:“今日定要多沾沾教主和杨丫头的喜气,说不得韦一笑这老蝙蝠也能娶到个如花似玉的娘子。”众人哄堂大笑,连一直目不转睛的盯着新娘的张无忌也暂移尊目,笑着多看了他一眼。
  赞礼生朗声喝道:“拜天!”
  张无忌松开杨不悔的手,两人转身向着门外正要拜倒。
  忽然铁冠道人面色肃穆地闯进大门内,二话不说跪倒在地:“元军,城外。”
  众人哗然,很快又安静下来,唯有丝毫不知情的乐师还在演奏,礼堂上一时只剩喜乐在飘荡。
  张无忌急急走到铁冠道人身前,问道:“详情如何?是哪里的元兵,何人领队,来犯者有几人?”
  铁冠道人仍是惜字如金道:“一万,骑兵。两万,步军。”意思是城外围有元军三万,其中骑兵一万,步军两万。明教义军之前大战数场,虽均获胜,损折也极惨重。因此才在频繁的战事中抽出这么一段义军修养生息的时间来举办婚礼。眼下濠州城虽有兵士五万。但其中伤者甚多,真正能上战场的不过两万。而赵敏手下的骑兵想必是元军中战力极为强悍的精骑。
  张无忌心里砰砰直跳,想到眼前军情紧急,势必要打断这场喜事,未免太过尴尬狼狈。这样不欢而散,实在对不住不悔妹妹。一时间进退两难。
  堂上众人想的也是同一回事。杨逍自然知道抗元大业为重,儿女私情为轻,眼下由他出头推迟这场婚礼,才最能给大家一个台阶下,既保全了杨家的面子,又顾全了大义名声。他眉头一皱正要开口。
  就在这时,杨不悔掀开盖头,朗声道:“军情危急,大家且上城头一观。”她朝着观礼的群雄盈盈一拜,请托道:“还请各位英雄多加援手,我明教上下感激不尽。”
  但见杨不悔头戴珠冠,串串珠链垂在她精描细画的脸颊边。她眼神清澈坦荡,并不见一丝不悦。杨不悔个性果断干脆,眼界不凡,颇识大体。若说在场诸人还有些觉得脸面上过意不去,她却是毫不介意这些虚礼。这样的突发状况谁也预料不到,又不是新郎移情别恋,迟一刻便迟一刻。
  张无忌心里又是感激又是怜惜,扶起杨不悔,朗声对在场群豪道:“便请各位同在下一起往城楼一观,共商大事。”
  群豪欢呼叫嚷,响成一片:“不跟鞑子兵拚个你死我活,耻为黄帝子孙。”其时宋室沦亡虽已将近百年,但草莽英豪始终将蒙古官兵视作夷狄,不肯服其管束。这时听说蒙古兵杀到,各人热血沸腾,尽皆奋身欲起。
  张无忌便吩咐道:“韦蝠王轻功最佳,速去请汤和带领手下精兵退入城中。你见过汤和后不要回来,直接前往朱元璋驻地,请他赶来救援。”他又对韩山童道:“此地是你部下,就请韩帅带领常遇春、徐达尽快清点完可出战的兵士,编组成队,随时领命。”
  然后他携了杨不悔的手,抢步出门,登上城楼察看。
  只见元军先锋千余正攻到城下,追着汤和一部。汤和垫后主持退军,手中军旗挥舞,一轮硬弩标枪射完,元军暂时退避。放眼远望,一队队蒙古兵蜿蜒而来,骑兵在前,步军在后,军容甚盛。
  其时距成吉斯汗与拔都威震异域之时已远,但蒙古铁骑毕竟习练有素,仍是举世无匹的精兵。
  当先一人银甲红缨,虽然身材娇小,举止却英姿飒爽,顾盼神飞。张无忌定睛一看,“啊“地一声叫出:“快看,那不是绍敏郡主吗?竟然是她!”
  赵敏行到城门下,勒马而立。身后数名大将将她簇拥在中间。她抬头看向城楼,嫣然一笑,扬声道:“听闻明教张大教主新婚大喜,本郡主特率三万大军前来观礼。谁知张大教主竟将我等拒之门外,这便是明教的待客之道吗?”
  群豪一见到是她,登时纷纷呼喝起来。明教和各大门派高手不少人吃过她的苦头,此时真是仇人见面分外眼红。
  张无忌听了赵敏的话,心中气结。忽然一双绵软小手反手握住他,他回头看去,正迎上杨不悔秋波莹莹的眼眸。杨不悔似乎一点也没被赵敏嚣张的言语气到,她拉着张无忌上前一步,走到城墙边,笑容满面地扬声回应赵敏道:“绍敏郡主大驾光临,我等扫榻相迎。”
  张无忌福至心灵,已经领会了杨不悔的意思,两人在万军阵前相视一笑。张无忌鼓足中气,将他的话清楚分明的送到每个人的耳边:“苍天在上,诸君为证。今日在下便与内子结为夫妻,从此白首偕老,矢志不渝。”
  说完,两人携手相对而立。
  杨不悔的盖头早就被丢在礼堂上,此时站在万人中央,两军阵前,与心爱之人结为夫妻,胸中顿生一股豪情。她索性取下头上珠冠,随手抛下城楼,一头乌压压的黑发上半点装饰皆无。她这番行为放在这个年代,可以称得上是离经叛道了。张无忌却满目柔情地看着杨不悔的任性举动,眼睛眨也不眨。
  周颠十分机灵地抢上前来,司仪赞礼:“拜天!”
  尚有小股军士正在交战,见到这番景象无不瞠目结舌,手中武器掉落在地上也不自知。
  城墙之下,站着黑压压一片人群,此时却寂然无语,只听到赞礼之声。
  张无忌右手一掀衣摆,左手却始终和杨不悔的右手相握,目光不离她脸上片刻。杨不悔对他展颜一笑,两人齐齐跪倒一拜。
  “拜高堂!”
  谢逊哈哈大笑,拉着杨逍走到人群之前,受了新人一拜。
  “夫妻对拜!”
  周颠话音未落,只见一支箭矢破空而来,直逼杨不悔颈项!张无忌看也不看,伸手轻轻一捏,便将这支势如流星的箭矢夹在手指间,随即反手掷出,轻喝一声:“去!”那箭矢便挟带雷霆之势,顺着射来的方向又射了回去。赵敏身边一员大将根本躲避不及,就见箭杆已从颈对对而过。这一箭劲力未衰,接着又射进了那大将身后一人身上。两人一齐摔下马来。
  赵敏端坐马上,如若未闻,只冷冷望着城楼。
  杨不悔行礼如仪,好像刚刚哪支箭根本不是射向她的,与张无忌深深一拜。
  张无忌俯身,低声祝祷道:“愿老天爷保佑,从此我夫妇二人生死相随,祸福与共。”
  杨不悔调皮地挠了一下张无忌的手心,曼声低吟道:“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常健,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长相见。”
  三拜礼成,张无忌扶着杨不悔站起身,两双手紧紧握在一起,均想:“今生能结为夫妻,哪怕死在当下也无怨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