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同人)红楼如玉君子+番外 作者:蓝莲君子(起点2013-10-06完结)-第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三十六章 自然课

     六艺书院的课程,并没有林海想象中的那么多,倒是有点类似于现代大学的课程。

    科举制度之所以为人诟病,很大程度都是因为考生死读圣贤书,而对农耕、水利等地方官实用知识基本一无所知。就算书读的再好,下放到地方为官,也未必能为百姓做多少实事。

    六艺书院显然是注意到了这方面的诟病,还专门开设了一门自然课,所讲解的东西,基本是为了普及这些知识为目的。这些知识,下放到地方当个父母官,马上就能用上。因此林海对六艺书院,倒是小小佩服了一把,难怪只要从六艺书院出去的学生,个个都是治理一方的好手。

    今天林海上的,就是第一堂课外自然课。不要说李鑫等人,就是林海这个穿越人士,对于这个课外自然课都好奇不已,没法子以前没上过呀!

    四人按照前一节课夫子的安排,来的了书院的后山,只见那里竟然突兀地出现了几间草屋,屋前还有着一亩见方的良田。最令林海感到诧异的是,良田里面,竟然还有人在耕种。林海下意识的眨了眨眼睛,怀疑自己可能看花了眼。

    这种上课方式,放在现代上叫做实践课,别说古代这旮旯,就是现代都是很新颖的,也就农业大学可能会搞这一类型的活动。

    林海以前上大学的时候,参加过下乡活动,因此对于耕地来说,没吃过猪肉,但是也见过猪跑的。表现得倒是很平静,可是赵宣等人就不平静了,他们三个都是富家子弟,以前都没有怎么出过门,就算是出门也不能去看别人怎么种田,又哪里看见过这玩意,没等上课的夫子来,就对着良田里的农夫问东问西起来。

    没一会儿,上课的于夫子就来了!

    很仔细的给四人讲了,农夫用的工具,小麦播种的时机等等一系列东西,随后更是大手一挥“正好,你们有四个人,下去试试吧!”

    “啊!”别说其他人,就算林海都有些吃惊,于夫子没开玩笑吧!让他们下去试?

    于夫子对着四人眼睛一瞪“啊,什么啊!将来你们都是要做官的!其中一大部分,是要从地方官做起的。做地方官,首先要关注的就是地方农耕。你们一个个要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不事稼穑,怎么关注农耕?再说了,就算你们不做地方官,也要心怀百姓。要知道‘民以食为天,国以民为本’。”

    “是!”四人受教后,倒是表现得跃跃欲试的,对于新奇事物充满了好奇。

    六艺书院里的农夫用的是一种叫做‘将子’的播种小麦的木制工具,看上去十分宽大粗笨,要三个人成年人才能将他运转过来。

    用工具耕地最重要的是掌舵,需要掌舵的人在后面调整方向,控制节奏,还要左右摇晃将子,使种子均匀播种。四人以前从未掌过舵,因此前面换了好几次掌舵的人,最后一致认为由洛翔掌舵。

    在于夫子和农夫的指导下,四个人很快协调一致,用很业余的水准将起了地。过了小半个时辰,一亩多地全部将完。四人看着将的还算整齐的田地,只觉得自己做了件了不起的大事,纷纷兴奋地吵嚷起来。

    今天干了体力活,书院也估摸着,这是他们这群富公子第一次干体力活,因此今天下午就没课了。

    爬在床上,任由弄书侍墨给他捶腿捏肩的,林海感叹: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呀!想他前世一天打四份零工都没事,现在不过干了才干了小半个时辰的活,就浑身腰酸背痛的了!

    “侍墨,你去拿三个小瓷瓶来,将这药酒分一些出来,给我的三位同学送过去。”林海一边享受着弄书的按摩,一边吩咐道。

    侍墨有些迟疑“少爷,有必要嘛?”这药酒也不是什么名贵的东西,用得着送来送去的吗?

    林海睁开眼睛,就是给侍墨一瞪“叫你去,你就去,这么多废话干什么?”就是不名贵他才敢送呀!

    读书人嘛,最讲究一个君子之交淡如水,要是他送两锭金子过去,保证别人认为是自己看不上他了!

    “是!”侍墨看着林海生气了,连忙跑出去干事去了。

    弄书轻轻的给林海捏着肩,小心的说道:“少爷,也别怪侍墨,以前在府上,哪有送那东西的地方。”

    林海做起身来,穿上了内衣。斜着眼睛看着弄书说道:“我又没有怪他,你这么着急干什么。他是什么性子,我可比你清楚多了!”

    “是!”弄书在一边赔笑道,他和侍墨都是林家的家生子,两家平时关系也不错。两人一同选上林海的书童,自然要相互扶持。要知道,现在是林海的书童,以后怕就是林家的管事了!现在林家的大管家福叔,以前就是林老爷的书童。

    林海穿好衣服,到书房里坐下,轻抿了一口香茶后,问道:“我让你办的事,办好了没?”

    “回少爷的话,小的还没有。这京城附近的良田不太好买。”弄书规规矩矩的回答道。

    林海皱眉“谁让你买良田的,京城郊外的良田不好买,这个我比你清楚多了,我是让你买靠山的薄田,谁让你自作聪明去买良田的。”

    在凤朝,普通的百顷良田,就是5000亩,市价四两一亩,那就是20000两,每年能出息大概6000两。而京城附近的良田价钱差不多会翻一番。林海自己的私房钱,哪里够买。

    而且林海也没有打算,当地主,买良田吃租子。他要的不过就是一个大一点的地方而已,用不着买良田浪费钱。

    弄书张了张嘴,最后还是没有将口中的话说了出来“是,小的知道了,马上就去办。”买薄田就要比良田容易多了!

    弄书虽然觉得,林海可能脑袋搭错弦了,或者是钱多了没处用。但是作为一个下人,第一条规矩就是服从主子的话,不该问的不要问。

    【ps:打滚卖萌求推存票,冲新书榜,求各位亲支持】 

第三十七章 放假

     林海如今除了跟着六艺书院的夫子学习《诗经》,自己外带着看《四书》之外。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格律上,这年头对于这个早就研究得很透了,也在启蒙读物中,也就是前朝的时候弄出来的《声律启蒙》。

    这玩意得琢磨好了,四书五经都可以硬背。但这诗词总不能次次抄袭前世的吧,好歹将来无论是对对子还是胡诌几句诗词,总不至于闹出笑话来。

    没办法,这个年代不会吟诗作赋的读书人,那能叫读书人吗?到时候,只怕在圈子里面混不开,这年头的读书人不比后世那些砖家叫兽,你就算是喝个酒,也得引经据典,行点风雅的酒令,要不然,自己都拿不出手。

    偏偏林海这个最弱,毕竟现代可没有专门有课,教你怎么作诗、对对子、行酒令……只能自己下苦工了!

    坐在教室里面,听老夫子给《诗经》里这些诗歌加上各种微言大义的注解,这年头的诗词赏析可比后世高考那会儿费事多了,哪怕是人家小伙子唱歌求爱呢,也能引申到求贤若渴,或者是劝谏君王要如何如何上去。

    不管私底下在心里怎么腹诽,林海还是很好地完成了老夫子布置的任务,老夫子又布置下了回去之后的功课,这才慢悠悠地宣布下学。

    又过了几天,六艺书院一改往日的沉闷,处处洋溢着别样快乐的气氛。

    原因无他,今天是这个学期的最后一日,也就如同后世中的暑假寒假,只是月份不一样而已。六艺书院作为凤朝所有书院之首,自然有属于自己的规矩。

    入学的学生每十天有一天休假,每年只会放三个长假,五月间的叫做‘田假’(农忙);九月又有‘授衣假’(换冬衣),最后便是春节长假了。

    明天正是五月一日,也就是‘田假’放假的第一天。如后世一样,每次长假前,都有一次大考,然后根据答题评分。

    这里没有后世所谓的分数,只是让你默写对于一百条对经文的解释,答对百分之九十五的得优,对百分之八十的合格;剩下的便是不合格者了。这不合格者,下场是非常悲剧的。意味着你要跟长假宣告拜拜,你将面临的是强制性的补课。

    若是这次不考再不合格,不合格科目达到两科以上,那么你就可以收拾铺盖卷滚蛋,永远不要来了!

    所以有人欢喜有人愁,但大多人还是报以乐观的态度。毕竟,这里是凤朝最高学府,学子们哪一个不是出生名门,家学丰实,区区一些对于古义的解释,实在难以难倒他们。

    林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