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同人)红楼如玉君子+番外 作者:蓝莲君子(起点2013-10-06完结)-第2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内心深处,林海也是不想贪污的,可是要做清官意味着特立独行,这极容易在官场上遭人嫉恨,往往树敌于无形。在古代,官员的人身安全没有保障,早上上朝,晚上能不能回来都在未知之列。记得曾有那么一个时期,官员早上上朝要先跟家人诀别,晚上回家要开庆祝会,庆幸自己又活过了一天。

    所以,要想在官场混,必得攀附于权贵。这就需要行贿纳贡,互相包庇。而正规的收入又那么少,不贪污受贿,哪有银子去四下打点买平安呢?因此贾雨村为什么在复起后,那么的巴结贾家了,还不是因为贾家是权贵,贾家能让他做高官。

    而且清官最喜欢自命清高,喜欢以圣人之心格世人之非。他一人当清官不算,还指望别人跟他一起做清官。这在贪官那里,跟断了他生计其实没差。那还不是找死?所以历史上的清官能善终的其实少之又少。

    而且贪污这种事情,一个巴掌拍不响。

    贪污不仅是官场内的事,就连老百姓为了办点事,也不得不行点贿什么的,就是不给白花花的银子,一点土特产也是要孝敬了。你不给别人好处,别人凭什么要帮助你呀!一次两次的还可以,次数多了,别人的心里会怎么想,别人又不是犯贱,要抢着求着帮助你。

    实际上也就是这样的心理,也就赞助了贪污的蔓延。

    但是这样也不是贪污的主要的原因,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当时官员的俸银制度非常不合理,根本不能维持正常的生活需要,以至于即使官居一品大员,不贪污的话也只能准备过穷瘪三一样的生活。从中可以看出,要想做清官,首先自己的肚子就通不过。

    即使是林海不用担心吃不上饭的问题,但是他却不想在官场上混上一个特立独行的标签。

    你是世家子弟不为吃饭担心,但是其他官员了,很多都是寒门出身,他们当官的最主要的目的,不是什么造福一方百姓,而是为了过上富饶的生活。不然明明有些人家,能顿顿吃饱饭,还要考科举干什么,还不是想顿顿吃肉,顿顿有鸡鸭鱼肉吃。

    其实,这个贪污,还是有一些区别的,在皇上底线的一些贪污,是没有什么问题,可是一旦超过了底线就不好说了!林海能摸到宣德帝的底线在哪里,但是他没有办法摸到新皇的底线在哪里,未雨绸缪,是林海一向喜欢做的事情。

    不过林海的话有第一点让孔嘉宜有些吃惊“老爷,您是皇上的身体……”难道北伐的时候那次刺杀,真的被刺伤到了要害。

    林海点点头“不然我也不会这么早就将后路找好了!我可不想辛苦这么多年,然后一朝回到上任前,身上还会背着一个贪污的名声。”

    “噗通!”孔嘉宜听了林海的话笑了起来,这话还真形象。

    其实作为巡盐御史要贪污的手段,远比知府的多。

    知府能怎么贪污,无非是在税款上交是做些手脚,或者是暗示底下的官员多给一些孝敬。

    在古代以银、铜作为主要货币。用银作为税款上交时,银子在在兑换、熔铸、保存、运解中会有一定损耗,故征税时有一定附加费。

    此项附加费称“耗羡”或“火耗”,耗羡是一种向老百姓征收的税款,但它不属于正税,而是由州县地方官自行决定征收比例的一种额外收入;耗羡的去向是用于地方上的办公开支和地方官的生活补帖,不必上交中央。

    面对这么一笔不用担任何罪名就可白得的钱该当如何?

    一百个人中,一百五十个人,都会选择贪污下来。

    除了耗羡,古代的社会公费开支也是一笔糊涂帐。

    因为没有独立严密的会计、审计制度,所以一个项目需要用多少钱,全凭当官的一句话。这就给了官员利用国家财政支出之机大肆贪污的机会。

    比如,关于黄河的治理是一项关系国运的大工程,但尽管历朝历代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治理黄河,黄河该决口还是要决口。撇开技术问题不谈,这里暴露的问题其实是大量的公款落入私人腰包,工程纯粹被搞成豆腐渣打工程或华而不实的“检查工程”。

    关于官员利用出皇差的机会进行贪污的事情,明白点的皇帝都知道,但知道归知道,没法查呀!所以许多时候只能睁只眼闭只眼。

    而且古代的官僚系统是垂直式的,上级对下级握有生杀予夺之权,古代的基层官员直接榨取民财或者通过国家财政制度的漏洞进行贪污,而上级官员则是主要通过索贿受贿来捞取好处。

    有人曾说过,地方府县长官每一次进京述职,在京师花五六千金行贿。又有人指出,朝廷“每遣一人出京,即是其人养活之计”。什么意思?就是这位可以借机向地方官索要贿赂了。

    这些贪污都是皇上能看的见的,虽然他没有追究责任,但是皇上心里还是有数的。要是皇上要刻意的追究起来,这些事情都是罪证,都是可以让你抄家的铁证。

    林海只是想让皇上有安全感而已,并不想留下一个特别大的把柄,因此才选择了入股经商,而不是利用巡盐御史的便利,进行贪污。 

第296章 各取所需

     凉了薛诰几天后,林海才去别院接见了他。

    看见林海,薛诰愣了一下,显然没有想到约他的人竟然是林海。

    薛家和甄家的关系在江南人尽皆知,林海给甄应嘉没脸的事情,虽然说不是尽人皆知,但是消息灵通的人,也还是知道的。

    “没想到是林大人大驾光临呀!薛某倒是有失远迎。”薛诰到不愧是做生意的精明的商人,一瞬间就反应过来了!

    “薛老爷多礼了,本是本官请薛老爷来了,却不想突然公务多了起来,倒是让薛老爷久等了!”林海微微一笑的说道。

    “薛某已经让贱内备好了酒席,还请林大人移步。请!”薛诰在前面领着走,林海也欣然跟上。

    喝了几口酒后,这事情就说到正题上来了“不知道林老爷请在下来,有何贵干?”

    “我说请你来喝茶,薛老爷你信吗?”林海打趣道。

    薛诰若有其事的点点头,看着林海的眼睛,坚定的说道:“我信!”

    林海放下了手中的酒杯,也看向薛诰的眼睛,半响后,林海和薛诰相视一笑。

    “我想请薛老爷出山做生意。”林海这次没有饶弯子,直接说出来自己的目的。

    薛诰看了林海一眼“据我所知,林大人您并不缺钱?”巡盐御史缺钱,开什么玩笑呀!

    “银子这个东西,没有人会嫌他多的。”林海没有准备告诉薛诰真正的原因是什么,这个层面上的算计,不是薛诰能参与的,而且言多必失。毕竟林海算计的不是别人,而是下一任皇上。

    薛诰了然,林海既然不说他也不问,有些事情还是不知道的话“不知道林大人准备让我做什么生意?”如今的凤朝商业市场,就是算得上是饱和了!

    所谓的饱和,就是指这个地方的所有东西的供给已经有人做了。如果他们想横插一手,就必须要将某些商人打压下来,留下足够的利润空间来。

    “海上贸易!”林海并不准备打破已有的局面,而且这些东西,比起东西方的海上贸易来说,利润太少了!林海还有些看不起了!

    “海上贸易?!”薛诰有些吃惊。这海上贸易可不是说干就干的,船员、船支……等等都是一系列的问题,还有货物的来源,像丝绸、茶叶这些西方值钱的东西,在凤朝可都是由官府掌管的。没有人脉根本就不能大量的采购。

    林海点点头“没错,就是海上贸易,关系我都已经打好了。就看薛老爷您肯不肯干了!”其实这个所谓的关系就是写一封信去蒋起那里,他可是一直都在海关的,至于其他的关系,那就更好办了!

    林海在六艺书院的同窗绍兴书香之家的刘诚,如今就任着杭州织造,林海的二妹夫冯箐,如今就任着茶官。丝绸和茶叶这两方面的事情,完全不用担心。

    薛诰沉思了一会儿。突然抬头说道:“林大人有为什么要驽钝我会干了!”

    林海微微一笑,有些牛头不对马嘴的说道:“说起来,还是薛老爷你有眼光。看出了问题来了。这么多年,想必薛家往京中和金陵某家送去的银子,数目不少。”

    薛诰一惊。随后又放下了心来,林海毕竟是御史,本家又在江南,薛家和甄家的那点小动作,能骗得过一些人,却未必骗得过林海。

    薛诰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