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同人)红楼如玉君子+番外 作者:蓝莲君子(起点2013-10-06完结)-第4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深如今就在礼部任着礼部右侍郎,因此这件事情很快的就在早朝的时候被提了出来,没有人敢反对。毕竟这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太上皇都去世了,难道还要延续以前的年号不成,这怎么可能。

    要是有人在这个事情上提出了反对意见,那真的是脑袋有问题了!

    果然林深的提议,吸引了皇上的注意,也让皇上很没有,没有年号的皇上,这皇位做起来总是有些漂浮着的。

    在历史的长河中,鉴于年号之于正统和僭伪之重要性,中国历史上许多地方割据势力、少数民族政权,以及农民起义也常常自立年号纪年。这种情况与其说“正统”和“僭伪”,不如说已经形成了一种民俗的制度。

    因此皇上要是想有所作为,换年号势在必行。

    当然历史上年号的使用情况是非常复杂的,同一时期并存的政权,往往各自有自己的年号,这一情况是公元386年那一年,中国境内就先后出现了十六个年号。还有的政权一年之中数次改元,几个年号重叠使用。也有政权自己不建年号,而沿用前朝或其他政权的年号。

    例如后晋的天福年号用至九年,改为开运元年。三年后,后汉刘知远称帝,不自建年号,也不沿用开运年号,而是追承天福十二年。还有许多年号在不同时期重复使用。例如建元就有五个时期在使用。还有因为避讳或者其他原因,一个年号有不同写法,例如唐殇帝的唐隆年号,又写作唐元、唐安、唐兴。

    但是这些不改年号的时期,都是中国最动乱,或者是有战争的时期。在有这样特殊的历史背景下,作为一个有能力有想法要大干一场的皇帝来说,不改年号,他真的是吃错了药!

    当然这也算是林家进一步的向皇上投诚。

    虽然要改年号的大方向制定下来了,但是一个特别大的问题出现了,那就是这年号叫什么呀!

    一般来说新的年号多数由新皇帝按自己的思想命名,或偶有大臣们建议。但是这次皇上也不知道想到了什么,竟然让大臣们来理,而且还不准礼部独裁,于是九成的大臣都兴奋起来了!

    年号呀!

    被认为是中国古代帝王们的正统标志,代表政权的合法性的东西,就有从自己的手中诞生了,很多人,都不能抵御得住这个诱惑。这可是实打实的能在历史上留一笔的大好机会呀!哪个人不抓紧机会,流芳千古一把。

    就是武官,也积极的很。

    人家是粗人,没错!

    但是有道是“穷则变”,人家不会弄这些东西,不会找一个会弄这些东西的人,弄呀!说不一定,人家就有那超级狗屎运了!

    最后,这武官群体还是没有走狗屎运,这种好事,被翰林院的孔大学士给拿下来了,从明年开始,就改年号为——咸光。

    当今皇上,也可以被称为:咸光帝。

    不过大家也猜的没错,人家就是山东孔家的人,只不过人家当然这个翰林院学士,完全是为了翰林院的那些书籍,倒是没有做官的野心,已经在翰林院老老实实的窝了十五年了!没人去主动的惹他,他也不去主动的惹别人。

    就在朝廷上上下下为了这个年号,鸡飞狗跳的两个月里,林海终于掌握到了,一些可以拿给咸光帝看的东西了!

    根据统计甄家有七十万来历不明,其中被朝廷抄家的二十五万余银子,也未必真就是如甄应嘉所说的是卖房卖地得来的。

    甄家卖房子的时候,林家也是凑了热闹的,甄家一处三进外宅,正门临大街的地段儿,账面上八百两银子便出手了。但是林海却知道,当年林家明的人出一千五他都不卖,暗处的人甚至连出手的机会都没有。可见当年甄家那个卖家产的说法,不过是左手倒右手掩人耳目罢。

    当然甄家卖房卖地的,也不是小事儿,当时也没什么大事,哦不,应该说当时的大事就是甄家落马被抄家了!因此很多人都是盯着这里的,那么这些买主是谁呢?

    林海派人去查过,都是金陵有头有脸的人物儿,卷宗上记得详尽。还有薛家,薛家有皇商的资格,当年虽然和甄家有交情的薛蟠这一房上京了,但是薛家在金陵还有族人。

    在众人的眼中薛蟠是个呆子,不足为虑。不过薛家的根基在金陵,也算一霸。金陵有一房薛家子弟叫薛诰的,为人干练,皇商的买卖虽不在他手上,不过此人做生意有一手,甄家一部分的房产是他买了去。

    薛诰主要在做洋货生意,如今富庶不让薛家长房,不过江南明眼人都知道,薛诰家的后面是林海,也不是别人忌惮这林海。而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薛诰家都攀上林家了,还用的找去死命的搭在甄家这条破船上吗?

    而且薛诰和薛讯的薛家家主之争,当年在金陵也不是一个秘密,有点手段的人都知道。当年要不是甄家王家强硬,这家主的位置,还真两难说了!

    而且林海都已经给薛诰指了一条明路了,要是薛诰还硬要跟着甄家走,那他也挣不下如今这么大的一份基业了!

    因此众人调查的对象,只是在薛诰这里停顿了一下,就转向别处了!因为还有史家、贾家也买了一部分甄家房舍,所以说甄家这个卖房卖地的典故真是多了去。

    不论贾家或是史家,愿意为甄家遮掩,因为这都是勋贵间的私密,这些证据都已经掌握在手中,而且现在的贾家和史家都不足为虑,都是两个什么本事都没有,只能一个空名头的衰败的功勋之家而已。

    唯一让人疑惑的是甄家百万银两如何运进京的呢?

    这不是小数目,银子也不可能是碎银子,熔铸的银锭,若是银庄钱铺,定有其专门铸在银锭上标识的字迹,也能查访。

    可是甄家的那些银子,可真的就像是凭空消失了一样……

第399章 重翻旧账

     对于甄家银子的事情,简单的来说,就是甄家原本应该有七十多万家财的,但是不知道甄家通过什么方法,欺上瞒下,硬是将值七十多万两的家产,卖了二十五万。

    如果只是被别人压低价还好说,毕竟无商不奸,这也是常理。但是瞧瞧买了甄家家产的人是哪些,无一不是甄家的姻亲和世交。就是薛诰也是打着薛蟠那房的旗号,才抢到了一些。

    这其中,若说是没有猫腻,你真当别人全部都是傻子吗?

    根据薛诰的说法,林海很快就注意到了一点,那就是史家、贾家在买了甄家的家产后,并没有留下了,而是转手就在金陵又卖给了别人,但是这笔银子却没有运回京城,而是在金陵凭空消失了!

    这还是皇上查到的东西,按照皇上的估计,甄家在出事之前的家产,远远不止这点,因此甄家运上京城的银子,远远和他在织造盐政上贪污的银子少。

    贾家和史家,都已经被皇上列入了黄色名单中,只是不知道日后到底是抄家还是满门抄斩或者是训斥了!而林海的任务就是将这两笔银子找出来。

    前面的一笔银子,林海有门路了,就在王夫人那里,这是贾家的钉子传出来的。预计一共有五十万两银子左右,只是这段时间因为贾元春在宫里要银子的需求量巨大,因此已经被王夫人挪了五万两银子出来了!

    运银子上京的人,就是甄夫人,打着给女儿送嫁的名号,将银子混在嫁妆里运上京城来的。认证,林海已经找好了,就差王夫人屋子里的物证了,不过那是死物也不怕他长脚跑了!

    另外一笔银子,林海还真没有什么思路,不知道甄家是什么转移的。也不知道甄家转移的地方,更加不知道有多少东西被甄家转移了!

    什么都不知道,这个事情只能抬头望天了,林海是人不是神呀!

    咸光帝用手指敲了敲御桌,有些不悦的说道:“林卿的意思是,查不到?”

    林海跪在下面说道:“回皇上的话。甄家既然想着藏银子的事情,定然是将事情都考虑清楚后才下手的,不是微臣推脱,凡事做了总是会有痕迹的,只是要能让臣彻查。金陵的熔银处,定然会有线索的。”可是打死咸光帝也不会让林海去查这个的。

    熔银,顾名思义。就是将银子经过高温加热,将银子熔成银水,来重新铸造一次。

    银子和金子虽然一直以来,都是贵金属,但是只要他还是金属,就有磨损的一天。银子金子虽然不容易被氧化,但是时间久了,尤其是经过千千万万之手的触摸。还是会有损耗的,为了保证所交的税银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