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本神经-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东窗事发,被判处了绞刑。
  封建社会是黑暗的,两支花朵因爱情被害,死后还要被刘大胡子拆庙。不过他们也是幸运的,因为他们在感情问题上还能自主,相比之下,另外一对神仙夫妻就不那么幸福了。
  伍子胥是春秋时期的名将,因为中了反间计被吴王赐死,尸体装进口袋扔到了江里。据说钱塘江涌潮就是为他而生,因而后世的人们就将他奉为潮神。古代老百姓很多不识字,只凭发音辨别姓名,日子一久容易以讹传讹,有的地方就把伍子胥叫成了“五髭须”。杜甫是唐朝的大诗人,曾担任过拾遗官职,死后也被崇拜者建庙供奉,“杜拾遗”叫来叫去就被叫成了“杜十姨”。温州有个地方正好同时有“五髭须”庙和“杜十姨”庙,当地老百姓都很热心,一合计“五髭须”胡子老长了还单身一人,“杜十姨”正好又无依无靠,干脆他们俩就结为夫妻得了。杜十姨你不要嫌人家胡子多,五髭须同志虽然形象不太好,但他能力很强,本职工作就是制造涌潮,保准能爱如潮水将你包围。于是大家不由分说,一起动手将两座神像搬到同一屋檐下,喜结了连理。可怜伍将军和杜诗圣,生前从没传出过有同性恋倾向的八卦新闻,死后成了仙却被搞到了一张桌上,真是冤哪。
  所以说,包办婚姻是万恶的。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霸气书库
附注  袁枚《子不语?兔儿神》:
国初,御史某年少科第,巡按福建。有胡天保者爱其貌美,每升舆坐堂,必伺而睨之。巡按心以为疑,卒不解其故,胥吏亦不敢言。居无何,巡按巡他邑,胡竟偕往,阴伏厕所窥其臀。巡按愈疑,召问之。初犹不言,加以三木,乃云:“实见大人美貌,心不能忘,明知天上桂,岂为凡鸟所集,然神魂飘荡,不觉无礼至此。”巡按大怒,毙其命于枯木之下。
  逾月,胡托梦于其里人曰:“我以非礼之心干犯贵人,死固当,然毕竟是一片爱心,一时痴想,与寻常害人者不同。冥间官吏俱笑我、揶揄我,无怒我者。今阴官封我为兔儿神,专司人间男悦男之事,可为我立庙招香火。”闽俗原为聘男子为契弟之说,闻里人述梦中语,争醵钱立庙。果灵验如响。凡偷期密约,有所求而不得者,咸往祷焉。
  程鱼门曰:“此巡按未读《晏子春秋》劝勿诛羽人事,故下手太重。若狄伟人先生颇不然。相传先生为编修时,年少貌美。有车夫某,亦少年,投身入府,为先生推车,甚勤谨,与雇直钱,不受,先生亦爱之。未几病危,诸医不效,将断气矣,请主人至,曰:‘奴既死,不得不言。奴之所以病至死者,为爱爷貌美故也。’先生大笑,拍其肩曰:‘痴奴子!果有此心,何不早说矣?’厚葬之。”
  
玉女桃花共春风(1)
阳春三月,春光大好。放眼窗外,只见楼下两行垂柳依依,几株桃花盛开,一片怡红快绿。春风、桃花,此二者向来能撩起诗人们的无限情思,崔护诗曰:“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贺铸唱道:“去年今日东门东,鲜妆辉映桃花红。”于春风桃花之中,看美人倚门而笑,此情此景,真真绮丽无双。《好了歌》曰:“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美女之威,一至于斯。
  金童擎紫药,玉女献青莲
  众所周知,天宫之中向来不缺帅哥美女,男有金童,女有玉女,其容貌皆超凡绝世。小说中经常用到一个词——惊为天人,所谓“天人”就是指天上的玉女,她们是高级神仙们的侍女,个个都一专多能:平时照顾神仙起居,这时她们是服务员;有时替神仙管理文件,传达精神,这时她们是秘书;一有需要,还能在内部联欢会上给神仙们表演歌舞,这时她们又是文工团员。比如《汉武帝内传》中,西王母在嵩山设宴款待汉武帝,命董双成吹云笙、许飞琼鼓簧、范成君击磬,带给汉武帝一场高规格的文艺表演。
  有一本《太上飞行九神玉经》的书,里面讲到:“凡行玉清之道,出则诸天侍轩,给玉童玉女各三千人。”一旦成仙,便可坐拥三千佳丽,神仙之福,足可与凡间帝王相比。
  然而在神仙世界中,享有佳丽三千并不算高待遇。据说三清之一的太上老君,身旁有金童玉女各三十万人侍卫。而神仙们的领导核心元始天尊,竟有金童玉女各九千万人。九千万!乖乖,这是什么概念?左一眼三千万姐姐齐放电,右一眼三千万妹妹共飞眼,向前看还有三千万。啧啧,世人但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凡人真是目光短浅呀。
  不过天庭中女多男少,原始天尊就不提了,就说那些坐拥三千佳丽的中级神仙,也肯定不能每个玉女都照顾到。时间一长,玉女们就难免芳心寂寞,所以我们屡屡可以看到玉女下凡的传说。
  《太平广记》引《集仙录》说,魏时有个叫弦超的人,就曾经和下凡玉女发生过关系。玉女自称姓成公,字智琼,对弦超说:”我天上玉女,见遣下嫁,故来从君。盖宿时感运,宜为夫妇。”前文织女勾搭郭翰时也说自己是因为“感运”才来的,而且都经过领导指派。看来,在天庭中,让寂寞女仙下界援交很可能已经成了正式的行政程序。
  天界与凡间虽然天人相隔,但在审美方面往往却是一致,神仙们也晓得“人面桃花相映红”的好处,所以玉女的传说很多都与桃花有关。
  情迷董双成
  《长恨歌》曰:“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小玉、双成都是王母身边的玉女,尤以双成更为历代文人所爱。文人们偏爱双成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她曾和一个著名文人——东方朔有过一腿,给文人们提供了想入非非的发挥余地。李白词《桂殿秋》曰:“仙女下,董双成,汉殿夜凉吹玉笙。曲终却从仙宫去,万户千门惟月明。”苏轼在游览妙庭观董双成故居时作诗:“人去山空鹤不归,丹亡鼎在世徒悲。”就连坚强的革命者陈独秀也浮想联翩,发出了“王母不可见,但忆董双成”的慨叹。
  董双成,女,籍贯浙江,年龄4000余岁,商亡后于西湖畔修炼成仙,飞升后任王母身边的玉女。王母与汉武帝相会时,便是由董双成在一旁奉上蟠桃——这也是董双成的职责之一,替王母掌管蟠桃园。唐韦应物曾有《玉女歌》(一作《王母歌》)云:“众仙翼神母,羽盖随云起。上游玄极杳冥中,下看东海一杯水。海畔种桃经几时,千年开花千年子。玉颜眇眇何处寻,世上茫茫人自死。”也许说的就是这段故事。
  传说宋代道士董元行曾在西湖畔挖出过一块铜牌,上有字迹:“我有蟠桃树,千年一度生,是谁来窃去?须问董双成。”这里说的就是有名的“东方朔偷桃”的典故。王母与汉武帝相会之时,东方朔从窗户外向内偷看,王母指着东方朔说:“此儿三偷桃矣!”原来此前东方朔曾三度上天偷桃,并被董双成发现。《西游记》26回亦提及此事,孙悟空为求活人参果树之方来访东岳大帝,撞见东方朔,行者笑道:“这个小贼在这里哩!帝君处没有桃子你偷吃!”东方朔朝上进礼,答道:“老贼,你来这里怎的?我师父没有仙丹你偷吃。”
  
玉女桃花共春风(2)
读过《西游记》的都知道,蟠桃园中力士仙吏甚多,除非象孙悟空这样监守自盗,否则蟠桃极难丢失。东方朔虽然诡诈,但法力究竟有限,如何能连偷三次呢?这就不能不说董双成了。董双成虽贵为王母侍女,但能力越大,责任也就越大,就不能像普通玉女那样经常私自下凡。清代名士胡与高咏黄山桃花峰诗云:“山头桃花开,山中玉女笑。帝乡无尽春,日日斜阳照。”诗意虽然浪漫,但董双成人面空对桃花,想来一颗芳心肯定是寂寞难耐。忽然有一天,董双成抓到了一个偷桃的贼,这个贼就是东方朔。然而东方朔不仅是一个偷桃的贼,更是一个偷心的贼。他为人风流倜傥,而且才学过人、谈吐风趣,所以一下子就迷住了董双成。爱情蒙住了董双成的双眼,为了东方朔她不顾一切,于是纵容东方朔接二连三地前来偷桃,直到最后东窗事发。

霸气书库(www。87book。com)好看的txt电子书
  众所周知,王母气量狭小,尤其容不得周围的女子有爱情故事,所以董双成肯定受到了严厉的惩罚,蟠桃园长的职位也因此被撤消。《西游记》可作印证,其提及五行山时说“王莽篡汉之时,天降此山”,而在此之前,齐天大圣还在蟠桃园中颇逍遥了一段时日,天上一日,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