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人口流动给我们带来的挑战-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代表农民,这是有可能的。或者说原来我们家庭是小商人,那么我大学毕业我不管我学什么,一定是和那个东西有关,这个确实是有可能; 

    第二,我觉得关于知识分子的研究,除了曼海姆1929年的这个研究之外,后面还有很多非常好的经验研究、实证研究,而且有些不只是以比如说“普鲁士”时代的德国为背景,那么这样的一些研究,包括对印度知识分子的研究,中国几千年士大夫的研究,那么他们其实丰富了我们对知识分子的想象的,和对知识分子的认识,而当代最大的一个问题,还不在于这,而在于现在的知识越来越大众化,走向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所以现在传统社会那种狭义那种文人、艺术家、诗人是一种特殊的人群,波西米亚人,那种人,现在越来越让位于,比如说电视生产,火爆剧的生产,普通文章在各种媒体形式上的写作。和普通人都有的,比如说越来越多人有了这个大学文化,中学文化、所以知识现象就越来越和生活相关。包括我说的,咱们喝什么、吃什么,不只是一个物质的过程,消费的过程,他是一种文化符号,观念、生活方式,我对生活的理解的一个过程,所以这个意义上说,知识分子有一种小群人,包括曼海姆研究的时候还是一个小群人,越来越大众化,和分化成到不同的职业、行业里面去,以至于有的人说,知识分子这个词就越来越不再用了,当然也可以再用,但是不只是曼海姆这一种用法。 

    主持人:我已经早就不用知识分子这个词了,我都改成读书人。 

    好,下面这位网友叫“我笨我笨我笨笨笨”,他说,希尔斯、韦伯、科塞、法兰克福学派都曾为什么是“知识分子”下过形形色色的定义,据我所至,黄先生在英国经济政治学院读博士,读的是知识社会学,那么请告诉我们,您给知识分子下的定义是什么?按照您自己下的定义看,您自己算不算知识分子,请您简要回答。 

    黄平:我现在就是说,因为做了十年贫困、流动、发展的研究,十五年以前写的东西最近我找出来,确实不是很满意,第二,我其中有一些东西,已经有刊物发表了,包括对知识分子的定义,和对包括曼海姆等人,他们对知识分子的批评。 

    第三,我自己觉得,如果还要用知识分子这个词,并且还要给他一个定义,最好相对地说,是一个中性的,和解释性,不是描述性的,所以我不愿意根据职业说,他是教授,是诗人、是作家。我更愿意认为知识分子是从事观念生产的人,但是至于这一个人的职业也可能他是修鞋的,也可能他在监狱,也可能他在政府,在政治家、是军人在前线,但是他是从事精神生产的,所以这个我认为和职业有一个划分,也和我刚才说的流动有一个划分,所以最重要还是,如果这个概念本身一方面是个中性的,一方面是一个阐释性的,那我们能理解,精神生产和知识的再生产。有什么特色。而至于他是不是大学教授其实是不重要的。那也许有很多人是大学教授,但是其实他不是我说的这个意义上的知识分子。 

    主持人:有很多大学教授都是拼命地到各处去〃走穴〃,跟〃走穴〃差不多,基本上不从事精神生产,不能叫知识分子,那您说的这个修鞋的,只要从事精神生产也能算知识分子? 

    黄平::这个也不只是当代全球化流动信息为大家共享的时代,我说从古代,古希腊、中国春秋战国,很多进行知识生产的人,他当时没有什么教授、诗人、作家的职业,当时也没有什么职业。你像古希腊有些非常了不起的哲学家是农民、有的是城里的流浪汉,有的甚至是住在猪圈里,那么中国古代也是一样,直到今天,我们其实很大(程度上)由于知识越来越职业化、专业化、制度化、我们看不到隐藏在民间、隐藏在千千万万的人,包括我说的那几千万的打工的,和几亿的农民身上,他们所具有的创造知识,生产知识、和理解知识的能力,而实际上,正是民间所存在这样一种智慧和知识,使得我们的社会能够不断地再生产,和延续下来。这也是我自己在做贫困研究的时候,不大愿意使用“贫困”这个字,就轻易把一些人,定义为穷人,因为他们的收入不够,而实际上他们的智慧、经验、能力使得那个社会在好像那么贫困的条件下能够不断地向前走。 

    观 众:我现在想问一个,现在流行着一种,有一种观念,不能说流行,目前历史事物就像全球化这样的事物,它从产生到被人们接受这个时间越来越短,很多事物产生就很快的,不用多长时间就被接受,但是,它有很多的负效应。就如何应付它的负效应来说,人们却还需要很长的时间来考虑,来处理这个问题,但是人们还是很快地没有考虑太多,就把这个东西接受下来,没有考虑以后要怎么处理,没有太具体的对策。您是不是觉得,有没有这样的看法,人类这么急,甚至有一种比较功利的思想,急功近利是不是带着一种冒进的风险?我就问这么一个问题。谢谢。 

    黄平:刚才没有说,就是我认为全球化的挑战,和单一、唯一的理解全球化有问题,就在我讲到它是多维的,包括一直到个人的,其实就是有这个问题,就是全球化也有可能很多的负面,我们知道最著名的一个就是叫做全球变暖,60年代开始出现,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就用这个词,叫global warming,就是全球变暖。 

    第二个现在我们都知道,一个最重要的,所谓全球的恐怖主义,global terrorism,他这个不再是来自历史上的战争,就是说我跟你打,这个族跟那个族打,这个国家和那个国家打,一个国家向另一个国家宣战,目前的恐怖主义是可以来自任何一个角度、任何一个行业、任何一个区域。一方面他好像是很个人化的,但是另一方面,它有可能是一个全球联网似的这么一个东西。 

    当然第三就是说,还有就是目前全球,也不一定是负面的,但是是一个挑战,就是多重身份,它其实包括形成了,包括我所说的心理的问题,我们的紧张焦虑、而这些东西呢,对于特别是后发的国家,要追赶、要实现很多东西,特别是以人们总是以所谓最好的为榜样,你就有一种急躁,有一种恨不得马上实现,我觉得可能,近代以来,我们当然是很慢,磕磕碰碰,但是另一方面,经常出问题出在太着急。一着急就忽略我说的那个历史和那个更广阔的东西。 

    观 众:黄教授您好,我想请问您一个问题,就是您有没有考虑过这样一个现象,在全球化人口流动的过程中,有一种比如说流动到其他国家人口的这种移民,和在城市化过程中,流动到城市的这些农村人口对自己这种新身份的一种不认同感,譬如说我是一个中国人,我到美国经过我的奋斗以后,我还是觉得美国的主流社会不能容纳,不能容纳我,产生一种失落感,或者说一些农村人口,进入到城市以后,可能城市人对他们的一种限制是一个作用,但是他们自己内心对自己的身份也有一种不认同感,譬如说他们不在城市,不按城市人的思维方式来消费,来进行一些娱乐的活动,而是把他们工作的一些成果转移到农村,还有一些不愿意参加像城市一些,像社会保障之类这种福利性的这样的服务项目,您是怎么样看这个问题的呢?谢谢。 

    黄平:这个认同,我就刚才说,当代一个很大问题其实是人们身份的多重性,身份就是认同,认同就是身份,就是我是谁,我现在可以说出二十个我是谁,就不再是以前就是一个,流动的这批人口,因为他在漂泊,不止是知识分子的漂泊,劳动力在漂泊,因为他在漂泊,他就是本身处于动态的,我是谁,这个问题他在自己的脑袋里就没有解决,他今天在东莞这个皮鞋厂,明天就到了玩具厂,后天离开了东莞去了深圳,因此他的身份认同就更是处于不定。 

    第三就是说接纳的地方,比如发达国家也好,大城市也好,往往有一套不只是制度政策,而且有一些城市人的规矩,这种规矩有时就成了一偏见。就把人分为三六九等了,那么他们一来了之后,一次性的,不管他多聪明、多能干、多能吃苦、和他作了多大的贡献,他已经一次性成了,比如说一种特殊类型的下等人。这样一来,他们不认同城市。很大责任,我觉得是在我们,当我们没有给他一个让他舒适、让他感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