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异时空-中华再起-第3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黄翼升脑海中突然蹦出孙子兵法开篇中的一句话,一缕清新的光芒射入了原本一团浊雾的头脑,驱散云雾看到曙光。看来自己是过虑了,司令员在英国还没有真正干涉之前就已经想到了未来战争发展过程、战场情况,这样的战争怎么可能打不赢?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主力部队是正,而敌后的游击队就是奇,正奇结合,不愁英国不败!大家都知道将者,智、信、仁、勇、严也,但有几个为将的真正能做到?难怪清军以前和温州军队交战总是吃败仗。自己能在这样优秀统帅手下办事,幸什!看来以后不是自己怎样给司令员当军师了,而是要从司令员那里多学习一下怎样打仗,怎样运筹帷幄。

杨沪生不知道自己借用的毛主席所说的话让黄翼升感到打开了一片新天地,对他佩服的五体投地。不过这也难怪,现在还没有毛泽东思想呢!集中国五千年军事思想大成的毛泽东军事思想可不是现在人所能想到的,随便借用一点儿就足够让黄翼升消化一阵子的了,有些东西黄翼升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给杨沪生一点他自然明白了。

也幸好黄翼升是带兵打仗的,懂得孙子兵法,知道怎样打仗,杨沪生要是对一个只知道整天子曰诗云的酸秀才说这些话,那和对牛弹琴差不多,让人家不知所云了。在军事上杨沪生是没有什么自己的思想的,他的思想都是毛主席已经运用过的,并且在中国历史上证明是可行的战略战术,只要把那些结合现在的实际应用起来,自然就战无不胜了。虽然现在和抗日战争形势不完全一样,但从大的方面而言两者并没有特别大的不同,《论持久战》在现在这个场合下还是实用的,也是必须按照持久战来准备即将到来的战争。

“司令员估计英国人他们什么时候会干涉我们?马上?还是半年后?或者甚至是一年以后?会出动多少兵力干涉我们呢?”黄翼升像一个小学生一样虚心地请教杨沪生,作为一名军师应该了解主子所想的,并且提出自己的见解来,虽然看起来这个新主子好像比军师还像军师。

“马上干涉我们不现实,英国想要干涉的话出动兵力少了根本不顶事,要干涉我们至少需要动员十万以上的兵力,兵力少于此数反而会被我们一举击败,这么大规模的军队,我看英国人自己部队是不够的,他的手长的很,世界各地都需要驻军,哪来的这么多军队?应该是联合法国才可能,就现在所知道的情报看来,英国和法国都还没有做好最后出兵的准备工作,在他们国内还没有表决通过战争法案,就是现在通过的话,从部队集结,到远渡重洋开到中国来,至少需要半年时间,哪怕就是从印度调兵过来也需要三个月以上的时间。当然,太晚了也不大现实,要是过上一年半载英法再干涉,到时候清朝已经被彻底地击败,他们再想取得胜利就更加不可能了,相信英国军队上层应该明白这个道理。照我估计,最有可能的时间应该是今年七月到九月之间。”杨沪生肯定地说道,这些上次在得到李鸿章南下温州时候,杨沪生跟史秉誉商量时候就已经预计到的,只是当时俩人估计至少要一年英国人才可能出现在中国,现在看来时间是要提前半年了,“战争总是需要理由的,我们本来估计要一年后英国人才能出现,但现在那个叫华德的改变了我的看法,哼!这个家伙是给英国对我们开战寻找理由来了。打就打,难道我还怕了你们不成?!”

“半年啊,时间倒是还有……”黄翼升想了一想“这么说半年内我们至少要再占领一个比较富饶的省份才可以坚持长期的战斗了。至少要占领一个产粮大省才行,不知司令员想要打哪里?”

青芒的月色下杨沪生望着黄翼升笑了一笑反问道:“参谋长您说呢?攻打那边对我们有利?”

解放军另外一个副参谋长林金宸现在正在温州纠集了一班参谋人员研讨这个问题,研究在短时间内如何既扩大了根据地,部队实力又没有受到影响,同时下一步应该如何走。杨沪生和史秉誉在这个问题上已经统一了认识,不过他们觉得让手下那些参谋人员动动脑筋倒也不错。什么都是他们做决定,他们岂不是变成活神仙了?那还要这班参谋做什么?!现在黄翼升自己提出了这个问题,杨沪生想要考考他,看看自己新任命的副参谋长肚子里有些什么货色。

黄翼升低着头脚下不停地扒拉来划拉去,一边想一边说着:“有三条路线可以选择,一条是借道太平天国控制区,北上河南,得中原者得天下,有利条件是现在江北有捻军、太平军在活动,可以在战略上配合我们,不利之处是河南跟浙江、江西、福建太远,陆路上是被各方势力给分割开了,若是这边有什么大的问题,河南部队无法及时地援救江南,同理,若是河南出现问题,江南想要支援他们也不大现实。有被敌人各个击破的危险,这是一条下策。第二条是南下,占领广东,有利之处是广东现在清军兵力空虚,同时我福建和江西从东部和北部可以居高临下态势,有不经过大的战斗就攻占的可能性,广东有良好的海港,可以发展海外贸易。不利之处也恰恰在于这里,现在香港被割让与英国,英国人必然不希望我军攻占广东,若是英国人在广东登陆,广东海岸线漫长,我军将东西奔走防不胜防,这里无法作为一个良好的战略纵深,倒是很有可能变成前线了。若是外国不干涉的话我建议先拿下广东,但现在广东不符合司令员所说需要一个巩固后方的条件,强制占领,以后必然陷入苦战,此乃是中策。

最后一条路就是西进,攻打湖南!有利之处在于湖南跟我们江西现在连在一起,大军进退自如,没有后顾之忧,“湖广熟,天下足”,占领了湖南我们将不用再担心粮食问题,就是英国真的入侵中国,到时候我们也大有回旋之地可以跟他们周旋。不利之处在于湖南现在不光有大量的绿营、练军,还有退回湖南的湘军,湘军虽然在天京城下打了败仗,但元气并没有太大的损伤,尤其是水师实力尤存。同时湖南人倔强、戆直,激而不复反顾,若曾国藩打出保家卫乡口号,大量地征召湖南人与我们为敌,我们有可能陷进湖南中无法自拔,若是如此将得不偿失。不过我相信司令员对这些应该有准备了,西征湖南方为上策,相信司令员也是这样考虑的吧?”黄翼升抬起头来,见杨沪生正对他竖起大拇指赞赏地笑着。

黄翼升潜意识中自然而然地认为攻打湖南方为上策。他自己就是湖南人,以前一直都在湘军水师中效力,对湖南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可以说是了若指掌,要是他对湖南不熟悉解放军中就没有其他人更加熟悉湖南了,在这一点上黄翼升倒是跟杨沪生和史秉誉想到一块去了。不过杨沪生和史秉誉考虑的还要远一些,解放军现在正规部队加上地方部队有四十万之众,已经渡过了在夹缝中求生存的阶段,应该说有和清军展开战略决战的实力了,进攻湖南将拉开全国战略进攻的序幕,占领了湖南解放军就可以联系在四川的石达开,一同割断清廷和两广云贵之间的陆路联系,到时候北可以直上中原,占领湖北、河南,南可以南下两广,以摧枯拉朽之势一举平定南方,清廷财政都要依靠南方支援,若是失去了湖南南方的财政如何可以供应北京?这场战争不用怎么打就知道清廷已经输定了!现在只是在浙江解放军大本营这里有几根钉子存在,让杨沪生他们一时无法把主力转到湖南去,等解决了这些钉子,就是全军主力西移的时候,到时候曾国藩倒霉的时候也就到了。只是杨沪生和史秉誉看到了湖南的重要性,相信清廷的那些百官也不是整天吃饱了没事干,只知道饮酒赋诗寻欢作乐,他们必然也注意到了现在北方和南方唯一的陆路联系——湖南,对湖南清军是必然死守的,而曾国藩就是湖南地头蛇,熟悉湖南的一切,而湖南又有大量的河流,湘军水师实力尤存,在没有海军配合下想要拿下湖南,若是不好好进行认真的准备工作,这场战斗决不好打!说不定解放军打个从未有过的大败仗也是有可能的。前期让邱明率领战斗力极强的教导旅在独立旅配合下到湖南开展工作,没有立稳脚跟就被敌人挤了出来,当时过去的是小部队,行动灵活说撤就撤出来了,大部队要是吃了亏怎么办?前车之鉴杨沪生还是知道吸取的。

杨沪生笑了一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