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异时空-中华再起-第9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实话,《中华再起之金戈铁马》在我的作品中,属于让我极为不满意的作品之一(当然要比《中华再起第一部潜流》感觉好了一点。)。在写作风格上,为了迎合第二部,不得不将自己现在思路完全终止,让历史倒流,写起来也就十分郁闷了,感觉根本是狗尾续貂。

按照原来构思,所谓金戈铁马,在写了国内部分后,应该写写新生的中国与外国的战争,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对一个国家而言,这在国际环境极为复杂世界上,显然属于自杀行为。而不想让自己刀枪生锈,只能每隔一段时间,打他一场战争。如美国,二战结束后先是韩战,接着是越战,完后格林纳达、巴拿马、伊拉克、南联盟、伊拉克……一战一战打下来,虽然没有每年都处在战争环境中,可十年内必然打一仗这圈子毕竟没有逃脱。既然如此,新生的中国将自己刀枪磨的更光亮一些也在所难免。

想法好是好,可真写起来,却突然发现实在没什么写头。为什么?相信大家看了第二十一章后,应该有所了解,那就是:这样的战争实在没有可写性。战争还没打,胜负已经知道,连个波澜起伏都没有,这样的战争有什么好写的?

明治维新刚开始的日本是什么环境?国内各藩如同一个个独立国家,幕府残存势力不可小视,国内士族势力又极为强大,加之虾夷共和国作为内患,一个外力介入,日本除了承认失败,还有什么道路好走?

至于俄罗斯,不错,和当时的日本比起来,俄罗斯实力是强大不少,可战争不光比人力物力,进入热兵器时代的战争,某种程度上,打的是一场后勤战争。而对俄罗斯而言,在没有远东铁路之前,跟中国打大仗,下场决不会很理想。

既然如此,我为什么还非要写这两场战争不可?不管怎么想,都觉得这根本没有必要,已经是老太婆的裹脚布了,再长下去,那只能更长更臭,却没有一点内容。还是趁早收摊比较好。

在此,我要感谢起点站长宝剑锋。中华杨水平实在有限,而宝剑锋却能给中华杨那么多不属于我的赞美之词,这真是让我汗颜不已。

感谢起点。“网络七十著名写手”上海一游,让中华杨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要是百万年薪名单中再增加一个中华杨,估计我会高兴的跳黄浦江的。:)

当然,这是说笑了。

最后,请允许我在此感谢明杨,感谢明杨站长苏明璞。所谓明杨,明是苏明璞,杨是中华杨,有人说明杨网站完全靠《中华再起》一本书支撑,这话我不承认,但不能不说,也许对明杨来说,《中华再起》真的不是一部可有可无的小说。当我答应宝剑锋,将中华再起第二部的后续部分刊登在起点VIP时,很多明杨老人认为我这是对明杨的背叛,可苏明璞却没有如此指责我。

说实话,当时苏明璞如果说一句“还是不要到起点更新的好”,那么这个狗尾巴是不会出来的。对苏明璞理解我,我在这里表示真诚的谢意。

在跟宝剑锋交谈时,我曾经说过,在起点,我只刊登《中华再起之金戈铁马》。等《金戈铁马》完成了,我还是回明杨继续写我的小说。现在,我要在这里向起点所有关心我的网友说一声对不起,我要回明杨了,希望大家理解。

明杨现在虽然卖给了幻剑。但作为明杨曾经的站长(虽然是名义上的),毕竟对明杨有着和别人不一样的感情,而且我现在是和幻剑签约写手,说过的话,不能不算数。在这里,要向大家道声再见了。

中华杨的所有作品欢迎起点给予转载(当然,没有解锁的VIP章节除外)。

最后,再次让我感谢起点,感谢所有在起点支持中华杨的VIP读者和普通读者。你们的支持,是我写作的动力所在!

谢谢!

中华杨

2005/2/15夜
第三部风云第二十九章:拉塔基亚(一)'目录引索'

……………………………………………………………………………………………………………………………………………………………………………………………………………………

拉塔基亚。

公历一九一六年,一月二十三日,星期日。农历乙卯年十二月十九日,晨。

还没破晓的地中海上空依旧笼罩着乳白色的迷雾,在这雾蒙蒙的海面上,隐隐约约可以看见几艘军舰朦胧的身影随着海浪微微起伏着。

码头上过千睡意蒙眈、宿醒初醒的阿拉伯劳工懒洋洋扛着工具推着石料在工地上走动,一些很显然是监工或者是码头官员的人们大声鼓舞或者厉声呵斥偷懒的劳工——实际状况证明,他们的效果等于零。

低沉的突突突声中,一艘洁白的汽艇驶离岸边,向着远处晨雾中军舰靠去,汽艇所过之处,海面上犁出道道条纹。懒洋洋的阿拉伯劳工连看一眼汽艇的兴趣也歉奉——别说这么小的汽艇,比它大上百倍的军舰,在这里也是比比皆是,根本用不着为了一艘小船感到惊讶。

按照国内捷报所言,地中海东海岸的优良军港拉塔基亚,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中国远征军在骁勇善战的阿拉伯盟军密切配合下,于一九一五年十月十三日晨攻占的。一场激战中,土耳其人损失惨重,而远征军与盟军伤亡极少,缴获物资极多,至于土耳其人损失如何惨重,远征军与盟军到底伤亡几人,缴获了那些物资,捷报上连提也没有提到。

“在地中海东海岸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著名海港城市拉塔基亚,我们英勇无畏百战百胜的远征军,给土耳其摇摇欲坠的房子决定性的最后一击。拉塔基亚的惨败,让土耳其人不得不签署投降书。”捷报就是如此评价拉塔基亚战役对中东战局具有怎样的影响。至于“给土耳其摇摇欲坠的房子最后一击”,这句话自从远征军在法奥半岛登陆后,平均三天,报纸上就要刊登远征军给予土耳其摇摇欲坠的房子最后一击,法奥半岛、迈阿米尔、巴士拉、库尔纳、巴格达……每一战都是“决定性的”,每一战都是“最后一击”。最后合计消灭数百万,早就应该垮了无数次的土耳其人,却还能变魔术一般,从地下涌出百万大军,在下一个战场守侯着远征军再次给予他们“决定性的最后一击”。

所谓的捷报,不过如此。

捷报看多了,国内百姓早已见怪不怪——除了巴士拉、巴格达这样有名城市,众多辉煌战役发生地,他们在国内所能找到最详细的中东地图上,哪怕用显微镜也寻不到捷报上所说那些具有战略意义的历史悠久的著名城市——这次看到看到捷报上说远征军在拉塔基亚又给予了土耳其人最后一击,被英勇的军人所感动的老百姓自觉地涌上街头,敲锣打鼓欢庆远征军的胜利,当然,拉塔基亚在什么地方,攻占这里有多大战略意义,这些老百姓都是不明白的,他们只知道自己可以借助自发出来游行,好好休息一天,南方人到郊外踏青,北方人去野外看雪景,理直气壮地给自己放胜利假,老板还不敢扣工钱——“难道你认为子弟兵的胜利还不如那一点点钱重要吗?爱国心何在,民族自豪感何在!”再钻进钱眼的老板在这样质疑下,都只能强打笑容和自己下面工人一起去欢庆胜利,不然背上汉奸包袱也不是不可能——真是再好也没有了。除了一些吝啬鬼,所有人都希望战争拖的越久越好,远征军胜仗越多越好,最好隔一天前面就有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捷报传回来——天天欢庆胜利,工厂不开工,老板破产,工人也会失业,这点大家还是明白的。

让国内普通民众没有想到的是,拉塔基亚战役结束后,土耳其人真的投降了!从此一连几个月都没有捷报传过来,战报上只是说参加了美索不达米亚战事的军队正在一批批登上船归国休整,国内新组建的军队又一批批登上船去美索不达米亚维护治安,帮助当地阿拉伯人建立民主的、自由的独立国家。给他们带来解放的远征军将不会干预阿拉伯人独立大业,建设什么样的国家,一切都由阿拉伯人自己决定。

接着战报变成了政治小报,整天刊登的都是阿拉伯半岛上,那些部落联盟天天开会,绝无受到打扰,讨论创建自己国家。不光新解放的地区,连以前英国人的保护国:科威特,现在也在准备建立“共和国”了,为此自高自大的英国还对中国提出质疑,而以公正、维护世界和平著称的中国政府,则以“这是科威特人自己事情,各民族自发的解放是完全正义的、神圣的事业,是应该受到自由世界给予鼓舞,而不是打击。任何正义国家,都不会剥夺阿拉伯民族人权,要允许他们民族自决”为由,将英国人的质疑挡了回去(这让所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