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幻想世界杯2006-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终,意大利队以不可思议的8:0的成绩战胜了韩国队。

6月20日,科隆体育场,受尽折磨的韩国队迎来了他们最后的一位对手,西班牙队。由于和意大利一战之后,韩国队的荷兰籍主教练引咎辞职,所以这场比赛前韩国队的内部几乎是一片大乱。而开赛之后,他们发现那面讨厌的,写着“复仇”旗帜又跟着他们从多特蒙德到柏林之后,又来到了科隆。这个讨厌的东西依旧在看台上一圈一圈的转着,一点有一点地让他们的烦躁的心情无法平静来。

与此同时,西班牙队的主教练阿拉贡内斯也似乎明白了,这个小组的出线权争夺,实际上是在能够对韩国的比赛中打进多少个球来决定的。于是,这场球,一向沉稳的阿拉贡内斯居然同时派出了四名前锋。他们分别是马德里竞技队的托雷斯、利物浦队的莫伦特斯、皇家马德里队的队长劳尔和瓦伦西亚队的比利亚。

上半场11分钟,来自于西班牙“金色潜水艇”比利亚雷亚尔队表现出色的边后卫奎克·;阿尔瓦雷斯的一脚传中,比利亚便为西班牙队攻入了第一粒入球……

经过了前两场比赛的描述之后,再来对这场比赛大写特写的话就有一种浪费笔墨的嫌疑了。而且这种完完全全的一边倒的比赛,恐怕也不是多少真正的足球爱好者所喜爱的。所以对于这场两名球员上演帽子戏法,另有两名球员独入两球的比赛,我就不多做叙述了,希望大家能够理解。

比赛的最终比分定格在了12:0。这个比分一度吓的科隆体育场的总经理大拍胸口,还好他最终把那个“比分牌只需要显示一位数字就足够了”的决定驳回了,要不然这个脸可就丢大了。

从场上走下来的西班牙球员一个个兴高采烈,他们中间上演帽子戏法的哈维、路易斯。加西亚和劳尔成为了大牌媒体追捧的对象,而进了两个球的普约尔和托雷斯则被小报记者团团围住。当然,这场奇迹般胜利的缔造者,西班牙队的主教练阿拉贡内斯也肯定“在劫难逃”。他的头像不仅在第二天被登载了全球各大媒体的头版,更是在赛后立即接到了美国《时代周刊》和《人物》两个超级传媒大亨的专访邀请。

与西班牙球员兴高采烈的表情形成鲜明对比的,自然是作为这场“奇迹般胜利”失败方的韩国球员,当他们从赛场上走下来的时候,脸色可以说是“赤、橙、黄、绿、青、蓝、紫,啥色(好像应该是念 三声Shai吧?)都有了”。

B组最后的比赛结束后,出线和淘汰的球队也明朗了。

西班牙队,三战一胜两平,积5分,12个净胜球,排在小组第一出线。

意大利队,三战一胜两平,积5分,8个净胜球,排在小组第二出线,不过他们16强对手将很有可能是E组的第一名巴西队。

葡萄牙队,和前面两支球队同积5分,但是由于只有6个净胜球,他们不得不作为本届世界杯中,积分最高的一支被淘汰的队伍而打道回府了。

韩国队,三战全负,1球未进。不仅如此,负26个净胜球的数量,不仅让这支上届世界杯第四名的队伍颜面扫地,更让他们在世界杯的历史之最记录册上,有重重的添了一笔。

第三卷 烽火连城 第十四章 东邻日本

'写在正文前:有句话不敢不先说,本章中的文字仅是为了后面剧情发展需要而设定,请各位爱国志士高抬贵手,鄙人会在后面安排一个令大家满意的结局'

就在韩国队在B组被三支强队打得有点找不到北的时候,另一支亚洲球队,日本队也在本届世界杯中亮相了。

2006年6月10日,汉堡AOL球场,在5万名现场观众的目光中,C组的种子队捷克队和日本队的比赛开始了。

捷克队的主教练布吕克纳在这场比赛中排出了相当保守的阵容:4…3…2…1。守门员切赫。四个后卫:扬库洛夫斯基、乌伊法鲁西、罗纳泽尔、格里格拉。三个后腰:斯米切尔、加拉塞克和普拉希尔。两个前腰:罗西基、队长内德维德。唯一的一个前锋则是多特蒙德队身高2。02米的扬科勒。

而老谋深算的日本主教练巴西人济科却排出来了一套几乎没有人能够看得懂的阵容。守门员:1号腾崎正刚。四个后卫:身高1。78米的三都主、身高1。82米的中田浩二、身高1。87米的中泽佑二,身高1。82米的加地亮。四个中场:身高1。77米的远藤保仁、身高1。75米的中田英寿、身高1。73米的小笠原满男、身高1。78米的中村俊辅。前锋:身高1。81米的高原直泰和身高1。68米的大久保嘉人。

如果是一般的对手,济科的的这套阵容也许还能说得过去,但捷克是一般的对手么?绝对不是,这是一支以身体见长的球队。当然,捷克队在身体的素质上是不如北欧球队的,他们是甚至比德国队还要差一些。但是同时他们还有一大票技术非常出色的球员,相信自从齐达内老迈之后,内德维德如果宣布自己的组织能力是世界第二的话,绝对没有人敢说是世界第一。还有,就是他们身高2。02米的前锋,这个身高绝对是世界上所有后卫的噩梦。

那么济科排出这套身材明显要比对方矮非常非常多的主力阵容,到底是什么意思呢?难道他就没有身高高一点的球员了么?当然也不是,在日本队的替补阵容中,身高超过1。80米的队员也是有很多的。那巴西人的葫芦里到底卖什么药呢?这只能在比赛中去观察了。

比赛一开始;正像人们所预料的一样,捷克队一路高举高打,身材明显不够的日本队只能站在地上,抬着头无奈地看着皮球在天上飞来飞去。尤其是每当内德维德或者罗西基把球起进禁区的时候,日本人都只有眼睁睁的看着杨科勒一次次的头球攻门。虽然他们已经用全场身材最高的中泽佑二来防守扬科勒了,但1。87米的身高和2。02米比起来还是有点像拿中小学生和成年人去比较。

被扬科勒打得很无奈的日本人同时也是幸运的,显然今天扬科勒是非常不在状态的,从开场到53分钟他被巴罗什换下,至少浪费了十余次机会,而且其中还有四五次是必进的机会。而巴罗什的上场,显然是把捷克的进攻重点从扬科勒一人身上转移到巴罗什、罗西基和内德维德三个人的身上。当然,进攻方式也从高空球转换成了地面渗透。

同上半场扬科勒的一点进攻比起来,下半场捷克队遍地开花的打法明显更加好看。无论是多特蒙德队的罗西基、尤文图斯队的内德维德或者阿斯顿维拉队的巴罗什,都不单单仅是攻击的高手,更是助攻的高手。三人之间亦幻亦真的假动作和赏心悦目的配合,给了观众以无限的愉悦。

但是捷克人把球从天上踢到了地下,却也让日本人更加适应了比赛。身材整体偏矮的日本队,虽然在技术上比捷克队还稍逊,但灵活的身体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种差距。所以任凭捷克队的进攻有多么犀利,日本队还是能勉强保住自己的球门的。

再一次坐不住的又是布吕克纳,他显然对这种得势不得分的比赛有些恼怒了。70分钟的时候,在布拉格斯巴达队效力的老将波博斯基,替下了法甲摩纳哥队82年的小将普拉希尔。这样,捷克队原本稳固的4…3…2…1阵容由于这个换人,而变成了4…2…3…1。对于布吕克纳的这个换人,始终引忍不发的济科也做出了反映。2分钟后,在意甲梅西拿队效力,身高1。77米的前锋柳泽敦替下了在德甲汉堡队效力的前锋高原直泰。

对于济科的这个换人,现场的汉堡观众发出了嘘声。场上的唯一一名汉堡队球员被换下场,他们给予这个反映也是在济科意料之内的。但是济科有他自己的想法,而真正王牌教练的想法又怎是普通的观众能够看懂的呢?

大约5分钟以后,眼看全场比赛再有10几分钟就要结束了,场边的布吕克纳有意要决一死战。他用最后一个换人名额把加拉塔萨雷队的前锋海因茨推到场上,而被他换下的,则是一名后卫球员罗纳泽尔。这样捷克队的阵容又一次变成了3…5…2。

我想,大多数人恐怕都没有想到,这个换人会成为左右整场比赛结果的关键,更成了老帅布吕克纳致命的错误。

罗纳泽尔刚刚下场几分钟不到,全场比赛没有什么像样进攻的日本队忽然发威。斯米切尔给罗西基的传球被日本中场球员小笠原满男阻断后立刻组织反击,与身材高大的捷克球员相比,日本球员的速度明显快上一些。刚才一直被捷克球员嘲笑的柳泽敦和大久保嘉人以他们1。77米和1。68米的身高而带来的速度优势,迅速冲过了还没转过身来的捷克后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