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道教1-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天心不同,故后必有凶也。〃《太平经》的这些思想,显然都是墨子有关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道教的有些神仙方技和变化方术,也依托墨子。葛洪《抱朴子内篇·金丹》记有《墨子丹法》,《遐览》记有〃变化之术〃的《墨子五行记》,称〃其法用药用符,乃能令人飞行上下,隐沦无方〃。《神仙传》又记载孙博、封衡皆宗墨子,孙博〃治墨子之术,能令草、木、金、石皆为火光,照耀数里,亦能使身成火,口中吐火〃;封衡自幼学道,有《墨子隐形法》一篇。葛洪还把墨子列入《神仙传》,说他外治经典,内修道术,精思道法,想象神仙,后得神人授书,〃乃得地仙〃。可见,墨子在道教信仰中的吸引力是不小的。
  道教在产生过程中,除吸收以上所说的这些古代文化思想之外,还吸收了传统的鬼神观念和古代的宗教思想与巫术。
  在中国古代社会中,人们对日月星辰,河海山岳和祖先甚为崇拜,视之为神灵,对他们进行祭祀和祈祷,并由此而逐渐形成了一个天神、地*和人鬼的神灵系统。道教承袭了这种鬼神思想,并将这个神灵系统中的许多神灵作为道教神灵的组成部分。古代殷人认为,卜筮可以决疑惑、断吉凶;巫师可以交通鬼神,依仗巫术可以为人们祈福禳灾。这种巫术,也为道教所吸收和继承。
  道教对战国的神仙思想和神仙方术也作了继承,并有所发展。早在《庄子》和《楚辞》里,有关神仙思想的言论已屡见不鲜。稍后,在燕齐和荆楚等地均出现了鼓吹长生成仙的方术。这种神仙方术原无系统的理论,后来,这些方士利用战国时齐人邹衍所论终始五德之运的五行阴阳学说加以解释,从而形成了所谓的神仙家,即方仙道。秦皇、汉武对此都〃莫不甘心〃,求之〃如恐弗及〃,以致〃自言有禁方、能神仙〃之徒多到〃不可胜数〃的地步。传说崇尚方仙道的宋毋忌、郑伯侨等都向往神仙、〃形解销化,依于鬼神之事〃。以后神仙家的神仙信仰和方术皆为道教所承袭,神仙方术衍化为道教的修炼方术,神仙方士也逐渐衍化为道士。
  由此可见,道教和我国传统文化的许多领域都有血肉相连的密切关系,它的产生,乃是中国传统文化直接孕育的结果。但从孕育到最后形成,经历了一个较长时间的逐步衍化的酝酿过程。早在战国之末,已有鼓吹长生成仙的所谓方仙道的渐次兴起。西汉末年,由于谶纬神学的盛行,黄老学向宗教化的方向发展,随即又有黄老学与方仙道相结合的所谓黄老道的出现。这些可视为道教的胚胎。不过它仍属于类似宗教的信仰,尚未正式形成为宗教组织,行其术者一般谓之方士,还未称为道士。到了前后汉交替的时候,开始出现方士又称道士的情况。《汉书·王莽传》说:〃先是卫将军王涉,素养道士西门君惠,君惠好天文谶记,为涉言孛星扫宫室,刘氏当复兴,国师公姓名是也。涉信其言。〃这个鼓吹王涉造王莽反的西门君惠,在桓谭的《新论·辨惑》中仍称方士。又据《后汉书·祭遵传》记载,鼓动涿郡张丰造汉光武反的,也是道士:〃初,丰好方术,有道士言丰当为天子,以五彩囊裹石系丰肘云:'石中有玉玺。'丰信之,遂反。〃《后汉书·许曼传》载:〃许曼……祖父峻,……行遇道士张巨君授以方术,所著《易林》,至今行于世。〃《后汉书·第五伦传》称:第五伦〃自以为久宦不达,遂将家属客河东,变姓名,自号王伯齐,载盐往来太原、上党,所过辄为粪除而去,陌上号为道士〃。这个第五伦看来并不是教徒方士,但因其隐姓埋名于民间,热心为民众公共卫生事业服务,经常为他们扫除垃圾,受到人们的尊敬,人们便以为他是道士,遂以道士称之。说明道士之名在当时已为民间所熟知,而且视为一种尊称。当时民间不仅有个别道士的活动,而且开始近于有组织的活动。如《后汉书·马援传》说:〃初,卷人维汜,訞言称神,有弟子数百人,坐伏诛。后其弟子李广等,宣言'汜神化不死',以诳惑百姓。十七年(指汉光武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遂共聚会徒党,攻没皖城,杀皖侯刘闵,自称'南岳大师'。〃同书《臧宫传》云:〃十九年(43),妖巫维汜弟子单臣、傅镇等复妖言相聚,入原武城,劫吏人,自称将军。〃同书《桓帝纪》又称:建和二年(148)〃冬十月,长平陈景自号'黄帝子',署置官属,又南顿管伯亦称'真人',并图举兵,悉伏诛〃。从这些起义的组织者相信〃神化不死〃以及自称〃南岳大师〃、〃黄帝子〃、〃真人〃和封建史学家称之为〃妖巫〃等事实来看,表明当时民间已有类似于道教的组织存在了。
  由于上述各种条件已经具备,因而在经过了从方仙道到黄老道的长期酝酿之后,到东汉中后期,早期道教的五斗米道和太平道便相继正式出现。
  注:
  ①②③⑩《汉书》第4册1137页,第10册3157页,第9册2887页,第8册2505页,中华书局,1962年
  ④⑧《史记》第10册3151页,第2册451页,中华书局,1959年
  ⑤《资治通鉴》第4册1780页,中华书局,1956年
  ⑥《十三经注疏》上册第36页,中华书局,1980年
  ⑦⒁⒂《道藏》第28册108页,第23册674页,第24册271页,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文物出版社联合出版,1988年
  ⑨《春秋繁露·郊义》
  ⑾⑿《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六
  ⒀《庄子集释》第1册246~247页,中华书局,1982年
  ⒃⒄《抱朴子内篇校释》(增订本)第184页,148页,中华书局,1985年
  ⒅《春秋繁露·基义》
  ⒆《太平经合校》第405~406页,中华书局,1960年
  ⒇《章太炎全集》第3册449贞,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

汉魏两晋南北朝道教

  从东汉道教的诞生到魏晋南北朝,属于道教的创建和改造时期。这个时期的主要特点,是民间的比较原始的早期道教逐渐分化,并向上层化的方向发展,使与当时农民起义相结合的民间早期道教逐步被改造,并转化为维护封建统治阶级利益的上层化的士族贵族道教。
汉魏道教的初创
  东汉时候的早期道教有两大派别,即五斗米道和太平道。
  五斗米道又称天师道或正一盟威之道。其创立者为沛国丰(今江苏丰县)人张陵,道教徒称之为张道陵、张天师、祖天师、正一真人等。创教的时间大约在东汉顺帝(公元126~144)时,创教的地点在西蜀鹤鸣山。它奉老子为教主,以老子《五千文》(即《道德经》)为主要经典,因从其受道者须纳五斗米而得名,其宗教特征不少与太平道相似。其召神劾鬼、符箓禁咒等道术,均直接继承了汉代方士的方术。太平道是奉事黄老道的巨鹿人张角于东汉灵帝(167~189在位)
  时所创,因奉《太平经》为主要经典而得名,以〃中黄太一〃为其奉祀之至尊天神。张角自称〃大贤良师〃,以〃跪拜首过,符水咒说〃为人疗病的方式传教。由于当时疾疫流行,广大群众纷纷求治,且〃病者颇愈〃,因而信奉其道。张角在灾情特别严重的冀州布道成功之后,便派遣弟子八人到四方传教。十余年间,其教徒便达到数十万,遍及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于中平元年(184)发动了黄巾起义,其口号是〃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预定在甲子年(184)三月五日各地同时起义,张角还自称〃黄天泰平〃。不料在预定的起义日期之前,张角的一个弟子济南唐周向灵帝上书告了密,打乱了张角原来的部署,只好提前发难,于是〃八郡同时俱发〃,〃天下响应〃,〃京师震动〃。张角称〃天公将军〃,其弟张宝称〃地公将军〃、张梁称〃人公将军〃。东汉王朝随即采取了一系列军事、政治措施,全力以赴地进行了残酷的镇压,使太平道组织受到严重的破坏,从此传授不明。在太平道发动起义期间,巴郡五斗米道张修,亦与之东西呼应。随后,张陵之孙张鲁还在汉中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地方政权,〃不置长吏,皆以祭酒为治〃,统治了将近三十年。他自号师君,道徒们称之为系师。〃其来学道者,初皆名'鬼卒',受本道已信,号'祭酒',各领部众,多者为治头大祭酒。皆教以诚信不欺诈,有病自首其过,大都与黄巾相似。诸祭酒皆作义舍,如今之亭传;又置义米肉悬于义舍,行路者量腹取足;若过多,鬼道辄病之。犯法者三原,然后乃行刑〃。①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