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雍正王朝 作者:四贝勒(起点2013-07-01完结)-第2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悖逆之处不放,当众举出《与余生书》中,戴名世为修明史,潜心搜求的《滇黔纪闻》,其作者乃是曾为吴三桂任为学士的方孝标,由此坐实了戴名世大逆之罪。赵申乔言辞义愤,在座几人面上都不好看,刑部如今的审事尚书是哈山、吴一蜚,此二人一满一汉都是值此多事之秋,逢着齐世武、郭世隆等遭罪革,仓促接任,哪里知道案情首尾,就知道也是要当作不知道的,同大理寺这头的张志栋是一般,都抱定了谨为圣意是从的心,是以几人憋着心气儿,不过看赵申乔如何行事。
  “王爷、几位大人,皇上责我等尽速严查审明,如今戴名世诸多大逆情款俱已招供画押,隐匿情由皆已查实,依律论罪题奏就是了,赵某不明白,这还有什么好议的!这既要议,诸位怎么就又是一声不吭呢?眼下已近年关,难不成还要拖到明年去?”赵申乔面上急切,语中更是流露出些许不满,朝上一拱手,环视一眼在座诸公,撂下句话便沉身坐了椅子上。
  “诶,总宪大人稍安毋躁嘛!”哈山瞟了眼坐在上首,冷着脸一言不发的胤禛,又回顾一眼坐在身边的吴一蜚,只缓缓打了个官腔,“我等总是新任,不免有所疏漏之处,前事后事不及赵大人知悉地这般详细,这个方……方孝标,怎地又牵扯出吴逆谋反之事来了?这要此人还在,当年岂不是成漏网之鱼了?”
  见哈山明知故问,赵申乔冷笑一声,“方孝标已死,然虽死不足以赎前愆!莫非大司寇疑我作伪?”他方拿起手边的茶,这会子又放下了,拧着眉头直视着哈山、吴一蜚冷道,“我在贵部山西司查得的卷宗,自然是真。时吴三桂造逆,贵阳知府邀方孝标游离西南,后便为吴三桂任命为学士,吴逆事发后,方孝标装疯卖傻逃回,回到桐城后便写了《滇黔纪闻》。哼,这只是方氏开脱之言,如今方孝标已死,确难重堪当年情由,然其族中方光琛任吴逆小朝廷伪相总是实!方孝标身受伪官,后蒙皇上圣恩免罪,仍不改悖逆之心,又书大逆之言,我观这一本《滇黔纪闻》,便是替南明争正统之位!”说到后句,赵申乔又言渐激愤,直拿着手边儿事先拟就,预备发议的折稿就抖落了起来。
  “赵大人现拿的是呈给主子的折子。”哈山本就不屑赵申乔的做派,适才不过一问,就无故被赵申乔抢白一顿,心里自然极不爽利。后又听是打刑部翻出的旧档,面儿上抹不开,冷眼儿瞧着,当即讥出这一句来,跟着一掸朝服就要再发作,却听得此时胤禛咳嗽一声,开口道,“这些陈年旧事,刑部两位堂官不知道也是有的,赵大人这里不妨将详细都说了,皇上垂问,也省得奏对疏失。赵大人前时还说戴名世有不尽不实,揽罪之举,如今查出来又是什么缘故?同是办差,有议说议,这里起的什么争竞?”
  一句话含尽了薄责之意,两人各都收了声,赵申乔一手捻着胡子,一手握着胸前朝珠正道,“禀王爷,初时刑部审问,戴名世初供称,所著逆书皆是其一人所编刻刊印,后经查得,其中《孑遗录》出自方正玉刻印,《南山集偶钞》刊行之人乃是其学生尤云鹗,戴名世此举显是妄图揽罪包庇。”说罢,赵申乔看着不作声的几人,想着只怕能下定议的也还是胤禛,也懒怠再同他们再费口舌,这便肃然立身,冲着胤禛一揖,又转对着另外三人道了,言间刚锐异常,“下官这里提个定见,还请王爷的示下。戴名世大逆之罪毋庸议,汪灏、方苞等为其逆书作序,断不能宥,刘岩等与之相交却知情不举,亦当一并论处。本案或有待为商榷之处,便也只剩下对余犯的处置,然方氏一族从来便不乏悖逆之行,前时丁酉科案为先帝论罪流徙,康熙初年感蒙圣恩赦回原籍,更不思悔改,日近所查皆与戴氏牵连甚深,明是本案主犯,不可宽纵,当与戴名世议个同罪。”
  胤禛沉容看了赵申乔一时,“待本王上复过皇上,再行题奏罢。”见赵申乔犹要开言,胤禛起身走到赵申乔面前,拿起桌上搁着的拟议,举折递予他道,“还有一节,赵总宪想是忘了,月前皇阿玛于经筵时,曾问温相等廷臣,上头这个‘方学士’可与方光琛次子——在逃钦犯方学诗是同一人否?总宪还须写明,本王方好进奏。”说罢,也不理会赵申乔的怔愣,径自迈步而出。
  果不其然,此次召对之后,便正应了胤禛所料,这一文场巨案在冬日的告终,不意成了康熙五十一年肃杀凌冽的首篇注解。元日贺典才罢,正月初二日,康熙便准了刑部题本:戴名世着凌迟,已故方孝标开棺锉尸。戴名世、方孝标之祖父、子孙、兄弟,及伯叔父兄弟之子,凡年十六岁以上者,俱查出解部立斩,母女妻妾姊妹,子之妻妾,十五岁以下子孙,伯叔父兄弟之子,发给功臣家为奴。方孝标同族人,不论服之已尽、未尽者,凡有职衔者尽皆革退,除已嫁女外,子女一并即解部,发与乌喇、宁古塔、白都纳等处安插。汪灏、方苞立斩,方正玉、尤云鹗等妻子,一并发宁古塔安插,编修刘岩革职,佥妻流三千里。
  

第三百零四章 南山遗恨 (三)
更新时间2011…11…2 10:19:25  字数:2049

 已是入夜时分,一轮明月悬于半空,阴着疏密交错幽暗重叠的树影,四下间或传来几声鸦鸣。潭柘寺外,两骑护卫着一乘青布小轿停在了山门之外。一名骑士叩响了侧门,很快,侧门开了,几名僧众将轿内之人与骑士迎了进去。
  片刻之后,望着出现在房内满脸倦色的胤祥,正坐于蒲团之上默默诵经的胤禛讶异之余,终还是有一丝淡淡的笑意浮在了面上。“前几日下了雨,路上不好走,你腿脚又不便宜,无论坐车坐轿,怕是一路上都舒坦不了。坐下再说话。”胤禛指了指身旁道。胤祥先是拿起桌上的茶壶,倒了一杯满饮了,口干舌燥方才解了些,却是不坐,像是有些负气一般道:“小弟若有什么难处,四哥总是立时便帮着开解。小弟虽说现在不得皇父待见,腿上又不逮力,是个半废的人,担不得朝廷差事,有些事难免知道的晚些,可这光景上,小弟难道就什么都为四哥做不成么?”胤禛知他腹内有怨,立身起了,将他按着坐了,这才苦笑道:“我是何等样人,祥弟不知道么?前几日就是因为本心乱了,方才来这潭柘寺内修行几天。原就备着回城之后立时去寻祥弟,不想你就来了。”看着胤祥多少还有些置气的样子,胤禛陪笑道:“好好好,四哥给你陪不是还不成?”胤祥原就没什么,方才一股脑又都宣泄了去,此时憋了许久的笑意一下绽放出来,道:“得,小弟可当不起四哥赔情。”
  兄弟两人促膝坐了,稍说了几句闲话,胤祥面上逐渐转了凝重,道:“会饮一案,四哥怎么看?”胤禛缓缓摇了摇头,道:“朝会之中,顷刻之间,便行拘押两个尚书,五个都统。皇阿玛…,怕是疑二哥疑得深了。
  胤祥也有些沉重,稍一沉默,方道:“前些日子,皇阿玛先是以托合齐年老多病为由,解职而让隆科多任这九门提督,难道…?”胤禛苦笑,道:“怕也是遂了这个想头,保了一个万全罢了。”顿了一下,又道:“此番用了两年前安郡王丧期会饮的事,先是由景熙首告,牵出托合齐、耿额、齐世武,还有鄂缮、都图、悟齐一众都统。凭信的,只不过是个包衣的说辞。”听到此处,胤祥面上浮出讥讽之色,道:“景熙自打降了国公,一心便盯着自家侄子的安郡王爵,眼下这一出,真不知是给自家阿哥侄儿叫屈,还是存了别样心思。”
  想着那日畅春园箭厅景熙的义正言辞,说到痛处更是声泪俱下,以及康熙让那名叫张伯良的包衣由着众臣之间挨个指认参与会饮之人的情形,胤禛亦是轻轻叹息了一声:“若是皇父与太子之间并无…这事原也不至于此。景熙眼下是瞅准了时候奏这一本,面上挑了这一条居丧会饮的错儿。”见胤禛沉思不语,胤祥面上又现出那般嘲弄之色,道:“左右是你我二人的私话,四哥怎么也掖了一半不说?是呵,他一起子八旗都统副都统,掌着京畿几万兵马,连带一个兵部尚书,还有齐世武,时常一道饮宴,左右又都和索额图之前有些瓜葛。皇阿玛会如何想?景熙这一本,是转了个弯子把二哥架在火上烤!”许是觉得自己激愤了些,闷了一阵,才道:“四哥,弟弟闲居,兴许朝内的事听得不多,闲话传到耳朵里的却不少。近日里,有传言说二哥日日吃酒,酒醉之后常有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