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顺治皇帝-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顺治皇帝 
作者:杨立平



     顺治皇帝,在大清一代十二帝中,创下了不少“第一”,算得上是一位有“特色”的人物。 
    他是第一个在紫禁城里称帝的满人,尽管他的祖、父都有过这种入主中原的宏志,但直到他这一辈才把梦想变成了现实; 
    他是第一个以幼主身份登基的清帝,六岁的天子,不得不把政事交给了野心勃勃的摄政王多尔衮,而后者,竟狂妄到连皇帝的母亲也要娶来当老婆的地步; 
    他是第一个从花街柳巷中把汉家风尘女儿迎进宫来的大清天子,他与董小宛剪不断理还乱的儿女柔情,被后人口口相传,几乎成了不爱江山爱美人的经典; 
    他还是第一个给后人留下不解之谜的清帝,甚至连他的结局,也弄得如此扑朔迷离,有人说他死于天花,有人说他丧命花柳,更有人说他看破红尘在五台山出家当了和尚。 
    有了这么多的“第一”,顺治这个人,《顺治皇帝》这本书,想必会引起大家的兴趣了吧,那好,就让我们穿越时间隧道,回到三百多年前去好好探寻一番吧……




楔子 
第一章 争帝统 
1。蒙古女充斥的后宫2.松锦前线战事频繁3.睿王多尔衮的野心
4.赏穿黄马褂的福临5.御花园里灯红酒绿6.俏佳人奉诏媚降将
7.林中散步叔嫂相遇8.乐极生悲太宗瘁死9.窥伺神器明争暗斗
10.崇政殿里剑拨单张11.睿王定计辅弼幼主
第二章 定乾坤 
12.懵懵懂懂福临登基13.睿王摄政一手遮天14。叔嫂暗恋宫中偷情
15.榆关鏖战三桂降清16.清帝东来燕京定鼎17.先礼后兵挥师南下
18.捷报频传喜中有忧19.孝庄后下嫁摄政王20.仰叔鼻息危如累卵
第三章 创伟业 
21.九王病重人心惶惶22.内忧外患幼主临如23.顺治亲政扬眉吐氖
24.蒙古科尔沁的公主25.无可奈何天子大婚26.曲终人散前路漫漫
第四章 爱美人 
27.天子废后乾纲独断28.多情天子无情宫闱29.南北党争满汉一家
30.内心苦闷郁郁寡欢31.移情别恋襄王福晋32.震惊朝野的风流史
33.自由自在塞外秋猎34.摩梭女奇特的婚俗35.疯癫和尚语惊天子
36.天佑清廷国主归顺37.乾门听政至尊无上38.饭庄书肆评议国事
39.玉林琇西山说禅道40.飘花零叶的董小宛41.一见倾心尽改荡习
42.多情天子痴情和尚

 楔子



  五台山清凉寺。 
  这一年是康熙十年,正巧是清凉寺文殊菩萨的开光大典,善男信女慕名而来,山道上寺庙前全都是虔诚的香客。山上的五个大铜塔在朝霞的辉映下烟烟生辉,金碧辉煌。宝殿里烟雾缭绕,香光正旺,佛塔中不时传来雄浑而略显凄怆的钟声。 
  “当——当当——!” 
  山门还没有打开,众香客齐集在寺前等待着,有的便叽叽喳喳议论起来。 
  “时辰快到了,看这情形皇上是不会亲自来了。” 
  “何以见得?”一黄脸老者捋着颌上几根稀疏的胡子,一副满有把握的样子:“皇上前几次都来了,这一回正巧是文殊菩萨的开光大典,圣上岂有不来之理?说来,老朽真是三生有幸哪,我在这寺前亲眼目睹过天子的龙颜,嘿,那可真是帝王之相哪!” 
  “老哥真是吉星高照,这是托菩萨的福哇!俺这一次不远千里跋涉而来,就是想一睹龙颜,祈求全家老小平平安安的呀!但愿俺没白来,几十天来,俺餐风宿露的可没少吃苦呢。” 
  “心诚则灵,你老弟会如愿以偿的。不过,我还是觉得皇上不会亲自来了,你们瞧,山门前既没有黄绫铺道,也没有旗兵做仪仗队。还有哇,以前皇上驾临时,总有一班大小地方官员绅持接驾,可这回山门前冷冷清清的,只有几十名兵丁在守卫。” 
  “唔,你说的也有几分道理。不消说老兄是一位见多识广的人,照你看,圣上会不会微服私访?也许圣上就在我们身边站着?” 
  “哈哈哈哈!老哥刚才还言之凿凿,怎么现在也改变了想法?”听到黄脸老者的奉承,这位操江浙口音的商贾一脸的得意。 
  “两位大哥,小弟有一事不明白。俺们中原物华天宝,名刹古寺比比皆是,为何当今圣上独爱这清凉寺?俺们山东的孔庙、泰山才是真正的洞天福地呢。唉,如果圣上巡幸俺们山东,俺就不会这样日夜兼程,疲惫不堪了。”山东汉子说着用大手拍打着衣上的灰尘。 
  “小老弟,你是真的不明白,还是装糊涂?”南蛮子一双精明的小眼睛紧盯着山东汉子,见他一副憨厚诚恳的样子,便压低了声音:“老弟有所不知,当今皇上玄烨的父亲——就是世祖顺治皇帝——在十多年前就不辞而别,脱下龙袍出家了,据说太上皇上了五台山,所以玄烨才三番五次地来清凉寺进香还愿哪!” 
  “这……这是真的吗?人们常说胜是王侯败为寇,当皇帝是美事,还有不愿意干的?”山东汉子一脸的茫然,挠着头皮,眼睛瞪得溜圆。 
  看来这位山东汉子是个孤陋寡闻的乡下草民,黄脸老者和精瘦的南蛮子相视一笑,那神情分明是在嘲笑山东汉子。 
  “我当初在京城为官的时候,听说过世祖皇帝在出家前写的一首诗,诗名叫做《一念差》。”黄脸老者故意停顿了一下,似乎在等南蛮子的反应。 
  “老哥,那就请念来听听吧?在下也听说过相关的一首诗,不妨请老哥先说说看。” 
  “也罢。”黄脸老者清了清喉咙,尽管压低了声音,可吟起来仍然抑扬顿挫很有韵味。 
   
  脱去龙袍换袈裟, 
  回想当年一念差。 
  我本西天一衲子, 
  然何生在帝王家? 
  吾今撒手归西去, 
  管它千差与万差! 

  “说起来,太上皇离开京城时才二十四岁!真是令人不可思议。但国不可一日无君,所以文武大臣们一商量,立了三岁的玄烨为皇帝。屈指算来,康熙皇帝也该十四五岁了。少年天子读了这首诗之后,才决定要来五台山寻父的。” 
  山东汉子听得目瞪口呆,张着大嘴说不出话来。 
  “大诗人吴梅村也有一首诗,说的就是康熙皇帝来五台山进香的,但诗文很令人费解。”蛮子略一沉吟,低声吟颂起来: 
   
  双成泪靓影徘徊, 
  玉作屏风壁作台, 
  薤露调残千里草, 
  清凉山下六龙来。 

  “大哥在京里做事,也许能解诗文之含义?” 
  “噢,老兄过奖了,老哥如今已是老眼昏花之人,不中用嗅。不过,我在京里的确听说过这首诗。诗文中双成据说是王母娘娘的侍女,却不知与天子进香有什么关系?唉,也许是那吴梅村舞文弄墨,故弄玄虚而已!” 
  两个人谈兴正浓,尽管都压低了嗓音,可不远处却有一个少年呆呆地看着这边,神情有些不快。 
  “两位大哥,咱们,咱们还是说些别的事吧,小心隔墙有耳呀。”山东汉子看似粗心眼倒很细,他悄悄地往一边呶了呶嘴。 
  “怕什么?人常说忠孝不能两全,依我看康熙皇帝也不例外!太上皇是死是活,下落不明,也够难为当今的小皇帝了。唉,菩萨保佑吧!”黄脸老者叹了口气不再言语了。 
  “人都说五台山是释迦牟尼佛祖居住的灵鹫山,朝佛进香格外灵验,朕不辞辛劳三番五次前来,却仍不见父皇踪影,唉,真急煞人也!”隐约听见了那几个人的议论,少年康熙沉不住气了。他七岁登基,父皇顺治便不知去向,如今父皇的形象在他的脑海中已是一片模糊了,但有关父皇的传闻却扑朔迷离,众说纷纭。就像现在,那几个人又在议论着这个事,说的神秘兮兮的。康熙能怎么样,把他们全杀了?他虽然年少但却是个明君,他不愿意滥杀无辜,这样岂不是要落下更多的骂名? 
  所以,听着那几个人的议论,康熙心如刀绞,脸黄一阵子白一阵子。他一生气,脚一跺:“索额图,起驾回京!” 
  此次巡游,乃康熙皇帝微服私访,凡乘舆经过地方,传谕大小官吏照常办事,康熙帝带了几名内侍和几名大臣坐了只普通的民船、悄悄地一直开到五台山脚下。因山路险峻崎岖,脚下七高八低的,康熙唯恐坐轿子有个闪失,一路上走走停停,好不容易才来到清凉寺前,他早已累得气喘吁吁,汗流浃背了。刚在大树下歇了会儿,怎么就改变了主意呢? 
  “皇上,您是不是龙体欠安?待臣传寺中方丈打开山门……” 
  “不用了!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