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顺治皇帝-第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吧,速派宫里最好的太医,由卫兵护送日夜兼程赶往喀喇城(今河北省承德市郊),将朕身上的这件黄马褂也一并带去,就说朕日夜为阿玛王祈祷,愿他战胜病魔,早日康复!”福临一边说着言不由衷的话,一边起身解下了黄马褂。 
  冷僧机等人只得接了黄马褂,匆匆退下。 
  “范先生,洪先生,连日来奏折颇多,朕对汉字又读不明白,就请两位老臣协同请王贝勒当朝处理吧。喏,这是朕的金印。” 
  “臣等谢主隆恩!” 
  退了朝,福临觉得心里尤其轻松,真想放声大喊几声痛快痛快。在太和殿前仁立片刻,心里拿不定主意下一步究竟做些什么。 
  此时太阳西斜,天空碧透,外面肯定是一个秋高气爽的精彩世界。少年天子悄悄叹息着,阳光与明黄色琉璃瓦反射在他的脸上,仿佛涂抹上了一层古铜的色彩。 
  “万岁爷,您若是再高一些再胖一些,就真的很像了。” 
  “像什么?”福临被小太监的话弄得糊涂了。“你是新来的吧?叫许喜庆?” 
  “奴才是李国柱,那边的那个瘦些的才叫许喜庆呢。”胖嘟嘟的喜春说话的时候脸上会现出一个小酒窝,他的声音很清脆悦耳,脸皮子也很白净。他们俩人的名字都是吴良辅给起的。 
  “奴才家不远有一座菩萨庙,奴才打小就在里边玩。奴才觉得万岁爷您这会儿的模样可真像那庙里的菩萨。” 
  “菩萨?你们汉人都很尊崇他吗?他有什么功德呢?” 
  “菩萨可神通呢。听老人们说呀,只要你诚心诚意地去拜他,他就会有求必应!他能让人逢凶化吉,能造福于苍生,给没有子嗣的人家送来儿女,他心肠好,是个大慈大悲的好人。” 
  “噢?朕可没有那样的神通呀,只可惜朕此时不能去看看这观音到底是什么样子的。”福临不禁有些怅然。“菩萨?他能预知未来吗?对,何不去找汤若望聊聊?” 
  福临立即提高了声音:“兀里虎,快将朕的坐骑牵来,朕要出宫去见一个人!” 
  五风楼沐浴在金色的阳光之中,那凌空翘起的飞檐邸吻上,染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色。 
  “嘿,这午门真是庄严雄伟呀!吴良辅,你觉得这重建之后的午门与以前怎么样?”福临骑在马上,显得兴致勃勃。 
  “那还用说,当然是更气派了!那两侧殿亭巍峨,廊庑相联,全都换上了崭新的金色琉璃瓦,嘿,别提多漂亮了。万岁爷,奴才听以前的师傅说过,这紫禁城四周的九梁十八柱的角楼,还有一段故事呢。” 
  “噢?快说来听听。” 
  “嗻。”吴良辅知道今儿个万岁心情好,趁着他高兴便投其所好有声有色地说开了。 
  “这紫禁城共有四个门,正南是午门,正北是玄武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这城墙的四周都建了九梁十八柱的角楼,很是壮观。传说当年大明永乐皇帝朱棣急于迁都于北京,便下令工匠们限期三个月修成这种角楼。当时正是三伏天,工匠们顶着烈日酷暑却一筹莫展,因为谁也没见过这样的建筑,无从下手哇。有位老木匠实在熬不住了,便溜到天桥一带去找乐子散散心,谁知就碰见了一个卖蝈蝈的,木匠见那蝈蝈笼子编得有棱有角十分精致漂亮,便突发奇想,当即买了一个,仔细一数,正是不多不少整整九梁十八柱!于是,皇宫的角楼就仿照这个蝈蝈笼子的样子建成了。” 
  “嗯,倒还真的有趣!”少年天子骑在小马上,悠然自得地观赏着紫禁城的角楼,他的身后跟着一班穿着黄马褂的御前侍卫和穿蓝袍戴红顶子帽的内侍太监们。 
  出了五凤楼,左侧是太庙,供奉着大清爱新觉罗家的祖宗牌位,右侧是社稷坛,是皇帝祭祀土地神和五谷神的地方。这两处是福临最熟悉不过的地方了,每逢节日或举行大典,他都少不了来此祭拜一番。当然,如果去皇城正阳门外的天坛去祭天祈谷,福临则会更加高兴,这样就可以来来回回饱览京城的景色了。 
  再往南走,便到了天安门,福临勒住缰绳,眯缝着眼睛抬头仔细打量着这座气势恢宏的城门楼。 
  “万岁爷,这是皇城的正门,明朝叫承天门,主子您改名为天安门了。” 
  “废话,这也用你说?”福临瞪了一眼吴良辅。“重修这城门楼子是朕亲手盖的金印,拨的款,那一天不知何故恰巧阿玛王不在,所以朕便做了一回主。这城门楼的一砖一瓦,朕都知道得清清楚楚!” 
  “奴才不信,万岁爷能记得这么清楚?您虽然还没有临朝执政,但每日里诸事烦杂也够您忙乎的了,又得读书又得写字,您还记得住这天安门上的一砖一瓦?”吴良辅不住地摇头。 
  “大胆的狗奴才,你也敢小瞧朕?” 
  “奴才不敢!” 
  “你们看,”福临用手一指,“这天安门上共有城门五阙,重楼九楹,城楼高十丈一尺零一寸,城须弥座为汉白玉石,其上为大砖台,台高三丈多,每块砖的重量大约有48斤重!” 
  福临的一席话令太监们不住地点头。“万岁好记性!”福临一脸的得意:“此乃雕虫小技,若是朕肯用心,便没有朕不知道的事情!” 
  天安门前蹲着两对石狮子,左边的雄师在玩弄着绣球,右边的雌师抚摸着幼狮,造型生动,神态逼真,健壮雄伟。过了金水桥,福临情不自禁回身看着天安门前后的那两对浑圆挺拔、雕刻精美的“望柱”,母后的话又在他耳畔回想:“人们把天安门前两个华表上蹲着的两个石狮叫做‘望君归’,只要皇上外出日子一长,他们就会说话,‘国君呀,你不要老在外面游山玩水了,你快回来料理国事吧,我们俩个盼你回宫,把眼睛都快望穿了!’” 
  “‘望君归’‘望君出’,朕不会让你们失望的。朕此番出宫只是去钦天监,很快就会回宫的,你们就放心吧。驾!”福临忽然扬鞭催马,沿着十分宽敞的御路桥急驰而去,急得身后的侍卫太监们大呼小叫,一路小跑地穷追不舍。 
  在天安门和正阳门之间,大清的统治机构三院六部便设在这里。在中国那条宽阔笔直的千步廊两侧,官署林立,府部对列。 
  清朝沿袭明制,负责中央行政管理的最主要机构有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以及理藩院和都察院等。吏部班列六部部首,是主管全国文职官员任命考核的机构。户部是掌管全国疆土、田地、户籍、俸饷、财务的机构,天下钱粮,统归户部,国家各种开支,也仅由户部支配。礼部是管理国家典礼及学校、科举等事务的机构,此外还没有太常寺、光禄寺以及鸿胪寺等机构。兵部是管理全国军事以及武职官员考核任免的机构。刑部则是掌管全国法律、刑罚的司法机构,与大理寺、都察院组成三法司共同负责审核大案要案以及审定各种法律。工部是掌管全国各种工程事务的机构,此外另设有漕运总督(掌漕粮运输)和河道总督(掌河道疏浚堤防)直接对朝廷负责。理藩院是掌管内外蒙古及青海、新疆、西藏等地区的蒙古。回、藏等少数民族事务的机构。在中央设有专门管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事务的机构,这在中国政治制度史上亦属首创,令人不能不佩服身为少数民族之一的满清统治者具有远大的目光和政治手腕。没有这个机构,很难想象大清帝国能顺利地发展成多民族的封建大帝国。 
  “雕栏五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原本是大明官署所在地,如今已经换了朝牌。只见文武百官们进进出出,肩摩毂击,均是顶戴花翎脑后拖着长长的辫子,一色满人的打扮。 
  群臣们没料到皇上会临幸三院六部,纷纷跪在御道两旁,不敢窥视龙颜。虽说皇上已经出了紫禁城来到了皇城,但这皇城四下都有八旗驻防,戒备森严,闲杂人等是无法人内的,所以皇上有绝对的人身安全。北面安定门内驻着镶黄旗,德胜门内驻着正黄旗;东直门内驻有正白旗,朝阳门内驻有镶白旗;南面的崇文门内驻着正蓝旗,宣武门内驻着镶蓝旗;在西直门内驻着正红旗,阜城门内验着镇红旗。八旗分列,拱卫皇居,可谓万无一失。 
  福临没有理睬跪在两旁的群臣们,骑着马径自闯入了钦天监。 
  “汤若望在吗?” 
  “是谁找我?有事明天再说,现在我要回耶稣会去祷告了。”汤若望正低头整理着靴子,看来他对满族人的朝服和朝靴很不习惯。 
  “怎么,看见朕来了就急着要回去?” 
  汤若望一听此话慌的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