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顺治皇帝-第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脾气呢?”孝庄太后的语气尽量缓和下来,她实在弄不清儿子的心思,看来,儿大不由娘呀。 
  “额娘,这是儿臣早已深思熟虑过了。常言说强扭的瓜不甜,您又何必让儿臣为难呢?” 
  “额娘这么做完全是为了你,是为了大清国,怎么会为难于你呢?再说,你让额娘怎么跟你舅舅交待?莫非——你看中了别的姑娘?没关系呀,额娘准你把她立为妃子就是了。” 
  “嗐,额娘您说哪儿去了,自亲政以来,儿臣一门心思扑在国事上,自觉才流学浅愧对天下,每日临朝之后便闭门读书,恨不得一夜之间成为博览群书的饱学之人。现在国事繁杂,拨乱反正,百废待兴,儿臣此时哪还有心思去立后妃呢?” 
  “话是如此,可是国不可一日无君,后宫也不可一日无后呀。日后,额娘与慧敏一起帮你主内治,你不是更可以安心处理国事了吗?” 
  “可是,这毕竟是儿臣的终身大事,可不可以让儿臣做主呢?如今儿臣已经亲政,再也不是以前的那个儿皇帝了,凭什么仍要受他的限制和约束?” 
  “这就是你不同意现在举行大婚的原因?”孝庄后重重地叹着气,一指旁边的凳子:“坐下来,咱们娘俩早就该认真谈一谈了。” 
  正午的阳光温暖地洒在延院里,吐丝的杨柳披上了金黄色的外衣。轻柔的暖风送来一股股沁人肺腑的草芳花香。一对对黄莺、紫燕比翼双飞,穿杨过柳,嘤嘤呢喃,好不自由自在,福临禁不住看呆了。 
  孝庄后瞅着儿子神情专注的模样,觉得又好气又好笑。可气的是儿子凡事都要自己做主,许是那些梦魇般的傀儡皇帝的日子让他受够了。可笑的是他毕竟还是个孩子呀,不用说军国大事他知之不多,就是连男女之情恐怕也弄不清楚呢,他这个样子能自主得了吗? 
  “孩子,知道为什么额娘要你娶我们科尔沁的姑娘为皇后吗?说起来,你们满洲爱新觉罗氏的男人们征服八方,统辖四土——那是国,而我们科尔沁的女人们却统治着后宫——这是家呀,没有科尔沁蒙古骑兵的支持,大清帝国就不会有今天的大好局面。孩子,其实婚姻更重要的是从政治上考虑,尤其你身为一国之君,日后还有许多地方得依赖科尔沁国,因此,这个婚你非结不可呀!” 
  孝庄后拉着福临的手,眼中充满了慈祥和深情。 
  “我知道。蒙古骑兵勇猛善战,人称‘铁骑’,每有大的征伐,必以兵从,为大清国所依界,尤其是科尔沁部。这么说,科尔沁部与我满族皇室的这种姻亲关系,一直要维系下去吗?” 
  “你说呢?你是个聪明的皇帝,这会儿怎么又犯涂糊了?”孝庄后脸上露出了笑容。从儿子的话中她已知道儿子已经明白这婚姻的重要性了,她也就不必再气恼了。 
  “福临,你知道吗?人说我蒙古科尔沁部是你们大清的后妃之家呢,来,让额娘讲给你听听。” 
  “好呀,我一向就爱听故事。”福临温顺地依在了母后的身边,这幅母子相依的春景图着实令人感动,可谁知却是好景不长呢? 
  “任何一个帝王都有着众多的妻妾,他们的婚姻有些是为了传宗接代,让皇帝人丁兴旺,有些则是一种政治需要,它决不是个人的意愿,而是婚姻双方家世利益的需要。你知道,你的父皇先后娶了七个蒙古女子为妻,就是这个原因。说起来,当初母后迈进了爱新觉罗家的门坎,也是身不由己的。” 
  “既是身不由己,又哪里会有两情相悦呢?额娘,您深知这种政治婚姻的酸甜苦辣,为什么还偏偏让儿臣再去品尝一遍呢?” 
  “又说傻话了不是?小小年纪,你懂得什么是两情相悦?”孝庄后笑着用食指戳着福临的胸门。“当一个国家的生死存亡受到威胁的时候,谁还会去想这婚姻是否甜蜜?不过,话又说回来了,感情是慢慢培养出来的嘛,否则,额娘怎么会生了你这个龙子呢?”孝庄后的脸颊有些绯红,大概是想到了以往那些快乐的事情。她的眼睛微微眯缝着,眼角已经有了些鱼尾纹,当然,不仔细观察是看不出来的。四十岁的妇人了,她的体态已稍稍有些发胖,皮肤倒显得格外的白嫩。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联姻便被作为一种政治手段被不同历史时期的人们加以利用。外国有,当然中国也不例外。英国的威廉一世,原为法国的诺曼底公爵,他利用联姻的方式吞食了法王的大片土地。欧洲古老的哈布斯堡王朝,总是在“幸运地结婚”,它利用一次次地联姻,使家族的势力从奥地利蔓延到西班牙,又发展到美洲……… 
  勉强读过《三国演义》的英明汗努尔哈赤,可能会知道昭君出塞,但却绝不可能知道英国的威廉一世。但他却也将联姻这一方法运用得恰到好处,从一部之酋长到一国之君汗,他始终离不开联姻这一政治工具。 
  当努尔哈赤创业之时,经常背后受到西北蒙古各部的威胁,而南面又有明朝军队的围剿。于是,精明过人的努尔哈赤采取了与蒙古王公联姻的策略,变被动为主动,彻底打破了明廷以蒙古牵制后金的战略。自此以后,后金与蒙古科尔沁部更是亲上加亲,其子孙奉行着“南不封王,北不断亲”的政策,都从科尔沁部中挑选自己的后妃。于是,当爱新觉罗族在白山黑水龙兴之时,蒙古的这支成吉思汗的后裔便被赋予凤的化身,成为民兴之族。 
  当初,在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海西女真四部联合其它各部攻打努尔哈赤,蒙古科尔沁部台吉齐齐克之子翕果岱、纳穆赛之子莽古思、明安等也趁机随攻。但结果却出人意料,九部联军被努尔哈赤大败于古埒山,激战中的明安败逃,荒不择路,而大度的努尔哈赤却没有穷追不舍,而是放了明安一条生路。同样,因战败而后怕的科尔沁部并没有遇到努尔哈赤的报复。此后,科尔沁部因不堪忍受蒙古强部之一的厄鲁特部迫害,避居东北嫩江,主动提出与努尔哈赤修好。努尔哈赤听说明安有一女聪明贤惠,便造使往聘。明安为报努尔哈赤大恩,舍弃了女儿的前定婚约,亲自将女儿送到了后金的都城赫图阿拉,自此,明安之女博尔济吉特氏便成了努尔哈赤的侧妃。西平以后,努尔哈赤又娶了科尔沁宾图郡王孔果尔的女儿为侧福晋。从此,满蒙之间的联姻竟一发不可收拾了。 
  天命六年,努尔哈赤为八子皇太极聘了科尔沁贝勒、明安的哥哥莽古思的女儿哲哲为福晋,皇太极任大汗之后就册封她为大福晋,成为后金的国母,后被封为孝端皇后。此外,努尔哈赤还为十四子多尔衮娶了桑阿尔寨台吉的女儿为福晋。 
  第二年,明安偕科尔沁部王公贝勒等共3000余户归附后金,努尔哈赤大喜过望,特设立兀鲁特蒙古为一旗——这就是清代蒙古八旗的基础,授明安为三等总兵官。从此,科尔沁蒙古铁骑随太祖、太宗及各亲王南征北战,懋着勤劳,屡建战功。 
  当时邻近后金的蒙古部落主要是三大部落:即科尔沁部。喀尔喀部以及察哈尔部,努尔哈赤和皇太极采用了征服与联姻两手政策,终于一一降服了蒙古各部,壮大了大清的力量。而清太宗皇太极七娶蒙古女则正是这种政策的体现。 
  皇太极先由父汗努尔哈赤作主,迎娶了莽古恩贝勒的女儿哲哲。这纯粹是一桩政治婚姻,所幸皇太极与哲哲两人一见钟情,恩爱有加,这桩婚姻变得甜甜蜜蜜。哲哲一共生了三个女儿。当皇太极称帝后,被册封为皇后。 
  皇太极在继汗位之前,又迎娶了皇后的侄女,科尔沁部贝勒寨桑的女儿大玉儿。这时皇太极已三十四岁,而大玉儿却只有十三岁,是一个天真烂漫的小姑娘。第二年皇太极继承汗位,册封大玉儿为永福宫庄妃,也就是后来的孝庄文皇后。 
  还有一桩亲上加亲的事,皇太极在四十四岁的时候又迎娶了庄妃的姐姐、已经二十六岁不算年轻但却美若天仙的海兰珠。海兰珠听说妹妹大玉儿嫁了一个好丈夫,便发誓一定要嫁给一个比皇太极还要好的丈夫,因此她一等再等,当听说皇太极承袭汗位之后,她便知道今生今世再也找不到好过皇太极的男人了,于是她改变了主意:非皇太极不嫁!消息传到皇太极的耳中,他自是喜出望外。于是,海兰珠成了皇太极的爱妃,被册封为关睢宫宸妃,其地位仅次于中宫皇后,比妹妹永福宫庄妃大玉儿的地位还高!至此,莽古恩一家已有两妃一后人宫。 
  在皇太极的十四名后妃中,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