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最有本事的皇帝-第1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了,虞延这样优质的、勤奋的、辛苦的、贡献明显的“大驴”,既不能直接杀,也不能没有理由、无条件地杀,要非常讲究技术含量。

阴丽华派了一个心腹,不是以工作而是以私人的名义见到虞延,有意无意地把楚王刘英酝酿谋反的事情告诉了他。

这一手极其厉害,一般人很难接招。

大司徒当然是无权处理这个案子的,如果你向皇上报告,那么证据呢?没有证据你这是什么意思?谁不知道楚王是皇上信赖和树立的榜样?

如果不报告,那么谋反是天大的事情,知情不报者同罪!

阴丽华断定,虞延不会相信楚王谋反的,更不会把这个还没有确凿证据支持的信息报告给朝廷。

果然,虞延认为,楚王虽然跟皇上是同父异母,但比同胞兄弟还要亲近,目前各种信息表明,这哥俩儿无论在感情上还是在政治利益上都处于蜜月期,说楚王要造反是不靠谱的。所以,虞延根本就不相信来人所说的话,也没有把这个信息报告朝廷。

恰好这个时候,虞延打算从幽州推荐提拔一个机关干部公孙弘。他安排有关同志在考察试用时发现,公孙弘私下跟楚王刘英有不正当交往,想加入楚王的团队对朝廷图谋不轨。

按照规定,这样的干部当然不能使用。由于同样的原因,虞延也没有把这事向朝廷报告。

公元70年11月,专案组官员向刘庄报告:

经认真调查核实,楚王刘英招徕聚集奸猾之徒,制作图谶,私设官僚体系,擅自任命诸侯、王公、将军以及两千石高级干部,图谋篡位,证据确凿,情况属实,大逆不道,按照规定请朝廷判定刘英死刑!

这是东汉历史上影响极大的楚王刘英谋反案件。

按照规矩,臣民谋反应当株连九族,祸及亲近。

刘庄由于跟刘英有着特殊的感情,网开一面,不想杀死刘英,也没有株连他的老妈许美人以及其他亲属子女。

刘庄给了刘英尽可能宽大的处理:废除刘英的爵位,把他流放到边远地区丹阳郡泾县(今安徽东南部泾县),赐给食邑五百户用来维持生计,原来的奴婢、歌女等服务人员同行,他还可以保留少量武装,随便打猎游玩。

同时,刘英的老妈许美人仍然还是楚国太后,继续居住在楚王宫,子女为侯、为公主的身份待遇依然如旧。

但是,刘庄要求对同案其他人员深挖细查,严加追究。

颜忠、王平在诏狱经不住严刑拷打,胡乱招供。

办案人员本着宁枉勿纵的原则,不断加大查究力度,扩大工作范围。

刘庄及其办案人员借此大做文章,打击异己,被株连的干部群众从王侯将相到市井小民数以千计,或给砍了,或给流放。

这些被追究的干部群众中,职务最高的就是当朝大司徒虞延了。

刘庄专门向虞延下诏,对他知情不报玩忽职守严厉斥责!

你也是历经两朝的老同志了,在大是大非面前犯下如此严重的错误,实在不能容忍!

公元71年3月,春暖花开,草长莺飞,虞延深感自己给国家造成的损失难以挽回,引咎自杀。

一代完吏虞延同志虽然辞世已经1940年了,但他的修养、作为以及际遇永载史籍,发人深省。

第四十一章 控军权——刘秀毕生的追求

跟其他措施比起来,刘秀的这招“集中兵权,独掌刀柄”就更加直接,更加露骨了。

他是马上君主,天下主要是从马上得来的,对军队重要性的体会极其深刻:对一哥来说,这是一把双刃剑,可以用来威震群雄,安定天下,但把握不好也会刺伤自己。当然,要是别人,甚至不少人都有这样的剑,那就更危险了!

把别人的剑给废了,只保留自己手中的这把,好好地把玩,才是最安全的选项。

所以,刘秀登基称了一哥才几年,天下刚刚初步坐稳,他就迫不及待地要动手了:撤除地方军队和军权,保留和加强中央军队建设,指挥调度权统归帝国一哥,也就是他自己。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话是毛泽东说的。

应该说,作为开国之君、定鼎帝王,刘秀对军权的理解跟毛泽东同样深刻。

在一个不讲理,主要靠拳头说话的世道里,拳头不硬是没有发言权的。对于一个逐鹿群雄、问鼎乱世的一哥候选人,拳头不硬是很危险的。

刘秀作为史上罕见的杰出的军事家,初期的事业都是打出来的。独立发展以后,攻城砍人几乎是他的核心业务。打起仗来所向披靡,也是他拥有大批铁杆粉丝和忠实追随者的重要原因之一。登基前夕和之后,他痛感拳头的重要性,更是处心积虑地要玩好各种武术动作。

但是,刘秀是军事家,不是打手,二者的区别一如艺术家跟工匠的区别。

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把军权牢牢掌控在自己的手里,是刘秀毕生的追求。在这方面,他之所以做得比任何人都出色,乃至于杰出,是因为他从来不仅仅把拳头看作拳头,把砍人看作砍人,把军队看作军队。

刘秀这方面的做法可以简单归纳为几句话:政治挂帅,打组合拳;精于用兵,百战不殆;善于治军,将士用命;集中兵权,独掌刀柄。

政治挂帅,打组合拳——军事是政治的延续

战争是社会矛盾尖锐激烈的集中反映。

战争是政治的继续。

战争是实现政治目的的一种手段。

战争,看起来玩的是拳头,实际上争取的是人心。

刘秀27岁起兵,在这之前上过学,种过地,经过商,以他的个人条件,既没有利用自己的社会关系在衙门里谋个差事,也没有参过军打过仗,他不是一个甘于平庸的人。

上学时就想长大后当京城的公安局长(执金吾),只是他鸿鹄之志的一个折射而已。

从打算起兵开始,他就给自己确定了一个比较成熟的人生目标:复兴汉室,有机会就问鼎一哥。

此后他的一切行为都是围绕着这个目标展开的,包括他早期骑着牛打仗,独立发展时暗暗壮大自己的力量,后来纵横疆场玩战争。

在这个雄主天下的过程中,他策划的每一个动作,参加的每一次战斗,都不是仅仅为了砍几个人,夺几座城。他每一次出拳,都是大动作有目标,小动作有目的,从来不为了砍人而砍人,而他的目标、目的,都是他的政治理想的具体化。

不仅如此,在实现自己大大小小的目标时,他还有一个区别于他人的独到之处,就是打好组合拳:在武力杀伐的同时,努力做好宣传思想、政治安抚、政权建设、改善民生、维护治安等方面的工作。

这都是一位卓越的军事家才干的事。这在刘秀收降赤眉、西定关中的工作中,体现得最为充分。

登基前后,刘秀即把赤眉当成自己最大的竞争对手,拿下赤眉,一度成为他最重要的工作任务。

公元24年冬天,赤眉西去,打击更始王朝。刘秀立即派邓禹率两万部队尾随其后,一是看笑话,二是坐收渔人之利。

公元26年11月,刘秀派冯异替下邓禹,西征关中。

公元27年春天,刘秀平定关中,彻底摆平赤眉。

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刘秀的战略战术是非常清晰的,特别是冯异对这种战略战术的贯彻执行也是非常得力的。

冯异受命出发的时候,刘秀考虑到在此之前邓禹没有完全执行自己的意图,导致西征军事失利,三辅地区暴乱不断,特意对冯异做了更加明确严格的交代。

刘秀说:“三辅地区迭遭王莽、更始之乱,再加上赤眉、延岑的骚扰,老百姓生灵涂炭,无所依靠,无所诉说。现在,朕派你前去征讨不轨之徒,重点在于安排好降卒,把他们为首的解送来京;遣散聚集的流民,提供条件让他们专心从事农业生产;打破其工事,使他们无法再行聚集滋事。打仗不一定非要略地屠城,关键是要使当地平定安宁。各位将军并非不善作战,但他们喜欢抢掠,常常把事情搞得很难收拾。你本来就善于驭将带兵,这次希望你能够明确任务,整饬纪律,不要再给地方郡县和老百姓增加苦难了!”

刘秀的这番话可谓是推心置腹,声情并茂,简洁而集中地阐述了自己基本的军事思想:打仗即打人心。

冯异听了,口服心服,当即叩头谢恩,表示坚决贯彻执行。

随即,刘秀又下诏要求在军事上屡遭败绩而又急于再寻战机的邓禹赶紧回京,批评了他的单纯的军事观点。

冯异一路西进,所到之处坚决执行刘秀的政治军事意图,取得了节节胜利。

收降赤眉,平定关中,是刘秀、冯异师徒俩的得意之作,也是刘秀军事思想的完美展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