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虎臣-第3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谁不想获得更多更好的草场和牧民,除了汗王,头人们都想去呼伦贝尔,那里的牧场太丰美了,而且。。。呼伦贝尔缺一个领导者。。。努尔虎将军要努力了。。。”

格尔木是巴达礼的人,他不用担心什么,巴达礼这个汗号会维持下去。而努尔虎不一样,他是满珠习礼的人,努尔虎必须在周虎臣的军中奋勇作战给自己的主子争取军功,要给周虎臣留下好印象,为将来做好铺垫。

“拼死作战罢了!大帅指哪就打哪,没有其他办法。”主子的安排就是一切,拼命无所谓,这就是努尔虎的职责。

就在努尔虎和格尔木交流的时候,双方的骑兵出动了。

札萨克图汗部的骑兵使用的轻骑战术,他们是两列出动,而明军一方也没有示弱,同样是用两列的轻骑战术迎了上去。

随着双方骑兵拉开,两条长龙形成,驰骋在草原的骑兵如飞般在靠近。

双方的战场空间留的非常大,骑兵靠近用了很长时间,当明军一方的骑兵抬起手臂瞄准,依照习惯,札萨克图部的骑兵也开始摘下背后的弓箭准备骑射。

纵马而来的蒙古骑兵很彪悍,和碧绿的草原相得映彰,透着一种别样的美感。

而在明军眼中,蒙古人全部是掩着半身的皮袍,竟然没有盔甲,更没有头盔,这简直和来找死无异。

骑射是蒙古兵旳特色,蒙古人是历史上骑射技术最强旳草原民族。蒙古人是擅长狩猎旳游牧民族,终其一生在驰骋草原中渡过。从孩童时代起;他们便开始学习骑马以及使用武器。尤其是弯弓。每一个体格健全旳男子,在六十岁以前都会被要求参加狩猎与战争,所以,他们的骑射几乎追随自己一生,不可谓不精湛。

蒙古人作战善于寻找机会去分散敌军,他们会利用马匹的机动力环绕或包围敌军,来制造局部优势,接着集中自己旳力量,以快速的弓箭射击把敌人各个击破。蒙古人骑射手是攻击能力最卓越旳骑兵射手,他们并不穿戴厚实笨重旳甲胄。从而换取了优秀旳机动力。蒙古士兵个个是神射手,且拉得都是硬弓,能射穿盔甲。草原民族就是全民皆兵,蒙古人从会走路起就接受军事训练,特别是骑射。蒙古武士旳军事技能训练还包括套马等,个个都是全能型骑兵。

很可惜,这些彪悍的蒙古骑兵落后了,不但是他们的战术,武器同样落后的太多。就像努尔虎判断的一模一样。在明军骑兵眼里,这些蒙古人只是一些骑在马上的牧民,只是比较勇敢的牧民罢了。

双方接近的同时,明军骑兵开始向右侧偏移。随后,火铳的声音飘荡在草原。

斜向的纵队是最好的目标,这样的敌人目标太大,作战理念差距太明显了。周虎臣放下了千里镜。

“没有悬念了!”

什么是强大?

这就是强大,敌人还没有靠近就已经决定了胜负。

一个照面就是几百人的落马,勇敢的札萨克图蒙古骑兵没有机会射出哪怕一箭。呼啸而来的弹雨让他们根本没有靠近的机会。而明军一方没有任何损失,强大的没有任何悬念。

铁蹄纷飞中,双方战马在很远的距离交错而过,纵马飞奔的札萨克图蒙古骑兵一片茫然,因为他们不明白发生了什么。火器如此犀利超出了他们的认知范围,这种作战很恐怖,也很难理解。

这时,悠长的号角声传出。

比拼就这样结束了,这是收兵的号角。

札萨克图汗诺尔布真的很聪明,他不会让自己的珍贵骑兵就这样白白牺牲下去,可以归顺清廷,他同样可以再次臣服于大明,这一次他没有了任何反抗的机会,二十万军队不是他可以抗拒。诺尔布想要显示一下自己骑兵的计划破产了,他败的心服口服。

既然顺服就不会犹豫,诺尔布麻利的给周虎臣送上了清廷的册封金册,并把逃到这里的噶尔玛与色楞等人交了出来,简单明了,

这次的反抗可说以虎头蛇尾作为了结局。

蒙古人的屈服看似很容易,但实际上最大的弊端在于不可完全控制,这是无数朝代的问题,周虎臣就是天纵之才也改变不了这个现实。暂时的顺服只是代表了你现在的强大,蒙古人还是要自制,因此周虎臣只是暂时的征服了蒙古。一个稳定的蒙古任重而道远,而在将来,这里需要靠莫家来掌控。

而那个一直悬在周虎臣心头的准噶尔汗国还需要他去继续征服,因为准噶尔汗国一直就是沙俄的帮凶,是这个想要自己强大起来的野心汗国造成了后来的**立,也造成了华夏土地的大量丧失。在周虎臣的记忆中,正是在沙俄入侵喀尔喀蒙古领地和西伯利亚的战争中,土谢图汗和车臣汗的骑兵奋战在这片土地,他们用自己的鲜血捍卫着自己的领地,他们从未屈服于残暴的准噶尔人与沙俄。而在哥萨克骑兵纵横驰骋的同时,顽强的喀尔喀蒙古人一直在战斗,而正是沙俄的走狗噶尔丹,突然从背后袭击了这些祖国领土的捍卫者,也造成了后来那个狗屁第一帝靠出卖国土换来的所谓的不世功绩。

天下人都是这样,周虎臣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明太祖朱元璋非常聪明。在他战胜残暴的蒙元后,并没有因此蔑视这些野兽般的草原人,他给大元建元史,给成吉思汗树立丰碑,承认蒙元在华夏的昔日统治地位。

这很重要,华夏承认昔日的蒙古人是中原的正朔统治者,而反过来,当华夏人来到大草原,这些草原人同样会承认中原人对他们的统治。

周虎臣明白了,不是同根同源,但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华夏,蒙古人的轻易屈服应该源出于此。

蒙古人可以和沙俄拼尽自己的最后一滴血,但他们不会和中原军队死拼到底,就这么简单。

蒙古在手,而准噶尔汗国不能存在,西伯利亚必须属于大明,这是周虎臣的底线。当然他需要时间去征服,也需要蒙古人的帮忙,这也是周虎臣不愿意和内蒙古各汗国与部落彻底交恶的最重要原因。

杀戮解决不了一切,但有时候杀戮会解决一些必要的问题,尤其是面对准噶尔汗国和西伯利亚,周虎臣已经做好了准备,一个铁血的征程正在等待着他。(未完待续。。)

ps:  这一章很大!

第373章 其实我都知道

事情解决,简单休整,周虎率领大军开始回撤。

这次是回到了土谢图汗的领地,已是夏末,周虎臣要准备北上了。

周虎臣现在面临的不是兵力问题,而是补给问题,军中的粮食真的不多了。想在蒙古境内获得大量粮食无异于做梦,蒙古草原哪里有这么多粮食,虽然商队已经进入通辽,但两千里之外提供足够的补给显然难度极大。

草原不缺肉,草原人长期食用牛羊肉没有问题,可周虎臣的军队不行,这是一个生活习惯问题,肉虽好,吃多了受不了,只能等候补给。

补给到来还要二十天的时间,蒙古各部落已经臣服,安全问题不用考虑,现在只剩下了等待。

北都。

皇城交泰殿中,身穿龙袍的父子二人相对而坐。

“父皇,您说姐夫什么时候才会回来?这可出去一年多了!”

“这还要看外蒙古之行顺利不顺利了,不过看样子很顺利,就是这奴酋总是跑得那么快有些奇怪,怎么就跑到了大草原?”天气有些热,本来就很胖的皇帝微微冒着汗珠:“总不会来也是问题啊!几十万大军在关外,人吃马嚼的消耗甚巨,朝中的大臣们已经闹的不成样子,这北地连年灾荒,加上李贼等人和建奴的兵乱,军中物资实在是供应的极其困难,也不能愿那些朝臣总是来闹啊!”

“父皇,蒙古必须趁机收服,姐夫的眼光不会错,这机会极难得!奴酋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平定北方的草原,让蒙古人老老实实的去放牧就可以解决长期的边患。辽东和辽西有姐夫的整治也不用担忧,有我们的军队在,只要陆续迁民成功。建奴残余自不必忧心。军资之事,无论如何也要跟上,事关我朱家江山,就是为了我大明万千子民也不敢懈怠,父皇您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太子朱连璧侃侃而谈,这位大明太子和周虎臣离开南京时已经完全变了,纤弱的少年已成长起来,唇上有了一抹微须,出口更是条理清晰异常。

儿子很让他满意,朱由菘不停点头表示赞许。就是再艰难也不能把这次出关用兵当做儿戏。事关江山社稷,由不得一点马虎。朝臣再怎么闹也不会动摇朱由菘支持北征的心。江山稳固才是根本,自己的女婿为的是朱家的千秋大业,怎能不极力支持,他朱由菘这基本的道理还懂。

“还有蒙古各部落册封的事情,也不能耽搁,先派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