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好医生-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灰衣汉子点头道:“正是。长孙大人对皇上忠心耿耿,他们少年相交,情谊非同寻常,长孙大人拖延远征,是怕皇上带兵出征时发生意外。”说完这个,他便不再说,眼看着青年,和聪明人讲话,有些事情最好由他本人说出来,否则自己多嘴,难免有卖弄之嫌,反而惹人讨厌。

果然,青年只稍稍想了想,便道:“朝中大臣个个都是人精,岂有看不穿长孙大人之意的道理。我想现在长安城中,到处都是歌功颂德,说着皇上以往的战绩,诗会一场接着一场吧!”

灰衣汉子笑道:“可不正是。现在京中全是积极备战之声,诗会上尽是金戈铁马。如果有哪个只会死读书的呆头鹅进京,必会以为明年的策论是要论辽东战事,他们往这方面使劲,到时一进考场,不傻眼才怪呢!”

“要照我说,明年的策论十有八九论的是如何休养生息,这才是长孙大人的本意!”青年哼了声,又道:“科考科考,说到根讲到底,不过是揣摩上意罢了,只不过明年考场里揣摩的是长孙大人的意,而非是皇上的意!”

灰衣汉子道:“公子说得太对了。长孙大人连立谁为太子这等大事都能左右,何况取中士子。对于旁人来讲登科如同登天,而对于掌权者来说,让谁登科,只不过是一句话罢了!”

青年道:“现在长安里的风声是备战远征,而真实的意图却是休养生息,这点我们想得到,有心人自也想得到,至于那些光会读书的呆头鹅不必理会。我自启蒙至今,已达二十载,这么多年的准备,就为一朝登科,但登科之后的名次……”

“这就要看行卷投给谁了,这‘求知己’是决定名次的关键,当然最好能投到主考门下,主考和考生成了知己,名次岂还能犯难了,只是不知长孙大人会让谁当这个主考官!”灰衣汉子道。

青年脸上露出不耐烦的表情,道:“如果知道是谁,那大家不都投到了他的门下,而我要是等主考定下来后才去投,岂不晚了!”

灰衣大汉道:“这种大事,小人是探不出的,只能请老山主出面,京中大佬别人的面子不卖,但老山主的面子,是一定要卖的!”

青年叹了口气,摇头道:“父亲大人近日来染了风寒,身子不适,这时如再劳心,对病体不利啊!”

灰衣汉子哦了声,问道:“可曾请了医生来看?咱们徐州城里,也就成济生算得一号,别的医生不请也罢。”

“父亲大人自己就精通医术,哪还需要请大夫!”青年说道,不以为然,他连成济生都瞧不起。

这青年便是咸同书院山主邱问普的儿子,名为邱亭轩,和王平安一样,也是打算参加明年科考的人。

……

附:冰糖炖鸭蛋

配方:鸭蛋1个,冰糖15克。

制法:先将冰糖加开水溶化,待水凉后打入鸭蛋搅匀,蒸熟。

功效:清热解毒,健脾开胃。

用法:每日2次,连服1周。

第四十二章 名人的小小贵恙

邱亭轩整理好纸张,道:“这些日子辛苦你了,好生回去休息,如再有事,我便派人通知你。”

灰衣汉子起身道:“为公子效力,哪敢称得上辛苦!”拱手告辞,出了书房。

邱亭轩又坐了一小会儿,理顺自己的思路,这才起身出屋,去见父亲。咸同书院的山主邱问普并不住在书院里,而是住在书院后面的独立小院中。邱亭轩绕过池塘,出了后院门,来到了邱问普住的小院子里。

小院中种着一棵大枣树,树下一名老仆蹲着,跟前放着个小炉子,炉中有火,他正在熬药。

邱亭轩一愣,走上前,俯低身子,低声问道:“才叔,你怎么煎起药来了,父亲大人不是说小小风寒无关紧要么?”

老仆人名叫邱才,是跟了邱问普多年的老家人,从来都象一家人一样,他抬头看了看邱亭轩,道:“轩哥儿啊,你不在书院里读书,来这里做什么?嗯,老爷的病没啥严重的,可总是不好,也是难受,所以开了桂枝汤,让我煎上一剂,这就快好了。”

邱亭轩哦了一声,他不着急进屋,站在树下看老仆煎药,轻声道:“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觉补,父亲大人一向不喜服用药物,今日却让才叔煎药,看来这风寒得的重了些。”

“上岁数了,挺不住啦,大病没有,小毛病不断!”才叔轻声道。

邱亭轩叹了口气,不再说话,怕屋里的邱问普听到。过了一会儿,桂枝汤煎好,他亲手倒出盛碗,吹了吹,待药汤温度可以入口,这才端着进了屋子。

邱问普的房间和王平安的有些类似,也是放满了书册,只不过邱山主的书更多,一排排的书架,上面足足放了五六万册的书,而且不少还是手抄孤本,非常珍贵。

房间正中有一平台,平台上横放床榻,榻前有一巨大的,不比床小多少的书桌,邱问普便坐在书桌之后,闭目养神。

邱问普年过古稀,但头发胡子却连一根发白的都没有,脸上皱纹也少,光看外表,竟比王有财还要年轻上几岁。邱问普年轻时一袭青衫,游遍天下,本想入朝为官,为国效力,可他年轻时没赶上好时候,那时门阀高立,没有科考入仕这一说,他算是报国无门。

等到隋文帝开科取士之时,邱问普入京应试,顺利登科,可他却在放榜当日便离开了大兴城,隋朝的大兴城就是唐朝的长安,回转徐州,开山立派,创立了咸同书院。他算是想明白了,于其当官苦熬资历,不如教书育人,日后桃李满天下,名声自扬,可比当官逍遥多了。

书院开办了这么多年,他教出的学生在朝中为官者极多,而学生当官之后自会报答他这个老师,所以邱问普虽称不上富可敌国,却也是家财万贯,虽无一官半职,可他说一句话,弟子们无不奔走效力。邱问普活得潇洒,名利双收,当年无数人笑他弃官不做愚蠢之极,可现在呢,笑人者不如人,谁再笑他,谁便是自讨没趣了!

邱亭轩轻声唤道:“父亲,桂枝汤煎好了,可以服用了!”他低头扫了眼书案,见上面有一本书铺开,乃是张仲景所著的《伤寒论》,翻开的书页正是桂枝汤。

邱亭轩心想:“虽然我对别人说父亲精通医术,虽是儿子赞美父亲的话,但父亲确曾研究过不少医书。小小风寒而已,父亲岂有治不好的道理,可为什么要查书看方呢,莫非是现下得的风寒有何特殊之处,让父亲为难了?”

邱问普嗯了声,慢慢睁开眼睛,见儿子来了,也不说话,接过药碗,将药喝下。邱亭轩又取清水给他漱口。

邱问普用手帕擦了擦嘴,问道:“轩儿,为父出一题目给你,朝廷如要疏通运河,你预计几载可成,如要你以此做篇策论,你需要用多长时间做好?”

邱亭轩心中明白,父亲这是得到消息了,既然自己能想明白的,那父亲更能想明白。他回道:“太子需几载登基,运河便要几载疏通好,儿子的策论也就需要几载做好!”

邱问普默然半晌,又问道:“那你在科考之前,要看那些书籍?”

邱亭轩道:“农林渔牧,土地税收!”

“好,轩儿明白就好。为父在为你启蒙时便说过科考秘诀,此二十余年过矣,你可还曾记得?”

邱亭轩跪坐在父亲身前,答道:“启蒙之日,父亲大人共教儿七个字,邱亭轩三字之后,乃是揣摩上意四字,儿年幼无知,当时不解其意,但现在却全然明白了!”

邱问普点头道:“你记得就好。做好官,需得先做官,做官后需当做大官,明白上意才能做大官,而位越高权越重,能为百姓做的事才越多,方可做好官!”

邱亭轩安静地听着父亲说话,良久之后,他忽道:“父样大人的话自是对的,只是儿子怕揣摩上意久了,迷失本性,渐渐的不再为百姓着想,而只念着自己的官位身家。”

又是良久之后,邱问普才长叹一声:“万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天下不为名利所动者能有几人?如真有那么一天,你便学为父一样,回家教书吧。”

“儿子只怕做不到父亲大人当年的决断……”邱亭轩指的是父亲当年毅然放弃仕途的事。

忽然,邱亭轩看到邱问普的鼻子里流下血来,他顿时吓得一哆嗦,叫道:“父亲大人,你流鼻血了!”

五里村。王平安闭着眼睛,手指按在一个脸上尽是皱纹的老汉腕上,过了片刻,睁眼道:“最近小便不畅吧?来,让我按下你的腰。”

老汉道:“王少爷说得啥?”抬起胳臂让王平安去按他的腰,按到左侧时,呲牙道:“疼,这里疼!”

王平安又按了按,道:“小便就是尿,我是问你尿尿时,是不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