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秦帝国风云录-第1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族已经败落调零,而且背负着严重的罪名,公子宝鼎即使返回了咸阳,其未来也是一片黯淡。试想他的父亲公子弘犯下了谋反大罪,做为公子弘的儿子,公子宝鼎至死都要背着这个污点。可以想像,他就是穷其一生之力也休想混出个人模人样。普通人以这样的眼光看待公子宝鼎,当然不会追随于后。

唐仰于是提了咋,建议,说自己有不少朋友同窗如今混得不如意。他可以向公子举荐一些,不过这些人都在咸阳和巴蜀,短期内来不了,远水解不了近渴。    宝鼎有些郁闷。他知道这个年代的官制中有个明显区别于后世的地方,那就是从属操吏都由官长将率自行招募,自行供养。从中枢到地方,从相国到乡里,从上将军到屯长,都是如此。这种制度来源于世卿世禄制,一直延续到门阀横行的两晋南北朝时代,直到隋唐以科举取士,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之后小这种制度才渐渐被历史所淘汰。所以在这个时代,当官一般也只有豪门子弟,一则文化知识掌握在他们手中,二则社会财富掌握在他手中。至于寒门子弟,若要出人头地。则必须攀附于豪门以寄生,一旦有了机遇,风云化龙,从此也就跨进了豪门行列。

战国中后期,各国纷纷变革,其中以秦魏最为成功,以楚最为失败。变革中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取士制度的改变,取士以贤,于是寒门中的杰出者纷纷登上了历史舞台。自此获得了一个进入豪门的捷径,但这种杰出才俊太少了,贤明的君主就更少,至于像宣太后、昭襄王这样母子贤明,权威鼎盛,而其执政时间又长达五十年以上者,历史罕见,由此才造就了一个政治清明、政权稳定。政策延续时间长的特殊时代,替秦国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果没有宣太后、昭襄王母子。没有张仪、魏冉、范睢、司马错、白起这些文武天才,也就不会有中国历史上第一介,一统华夏的中央集权大帝国。

宝鼎感慨了一番,却无益于解决问题。他急需人手,先不说忠诚不忠诚了,就这个时代而言,利益第一,忠诚第二,你不给人家好处,不把人家一家老小养活了,谁会对你忠诚?当人家是白痴啊?所以先不要谈忠诚了,对宝鼎来说,现在谈忠诚是一件奢侈的事,当务之急是先凑一帮人把架子搭起来,先把眼前的问题解决了了

但这个时代人才太少,因为有钱读书的人太少,寒门读书子弟也不是一抓一大把,相对数量还是太少,而且大多集中在京师,因为那里权贵多,机会多,没有人愿意待在晋阳这种边荒之地寻找机会,这里的机会比上天的星星还难找。因此在晋阳肯定找不到人,唯有一个办法。向白氏、司马氏借人。白氏与司马氏目前与宝鼎利益一致,应该不会背叛。至于其他家族,宝鼎不好开口,即便开口了人家也未必答应。毕竟人心难测,他们也无法保证自己的手下绝对忠诚,一旦出了事,他们必定要受到连累,轻则与宝鼎的关系破裂,重则反目成仇,所以宝鼎思来想去。还是放弃了这一打算。何必让人为难呢?

宝鼎替人家着想,老秦人却也在为他谋划。宝鼎现在说来好听。手控风暴,但他控制的才多大一个风暴?就秦国眼前这个大风暴来说,宝鼎正好处于这介,大风暴的风眼,稍有意外安鼎就会粉身碎骨。而老秦人也必然受其连累,遭遇重创,因此老秦人不惜代价,也要保住他。

这天上午。王贲来了,带来五个属吏。

王贲明确告诉宝鼎,这五个属吏的人品学识、忠诚都没有问题,你放心大胆地用,以后这五个人就是你的人了,生杀予夺由你决定。

宝鼎大为感动。这段时间频阳王氏坚决支持自己,给了自己以强有力的支撑,所以才有了自己的今天,如今他们又雪中送炭,这份恩情太深厚了,将来难以报答啊。

中午,滕公也来了。镇公这次回咸阳就是养老了,他家中的后辈正在军中积累战功,将来要出人头地不容易,但如果老秦人再度崛起,那就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所以席公把自己的十名亲信举荐给了宝鼎。滕公说。“他们年轻。有才华,品性端正,老夫一直很器重他们,如今老夫要回家了,不能丢下他们不管。所以今天带着他们来找你,厚着脸皮恳请公子给他们一个为国效命的机会。”

这话说得多好,听得人心里暖乎乎的,比王贲那纠纠武夫的凛凛杀气不知高明多少,姜还是老的辣啊。宝鼎一边感叹,一边连连道谢。

有了这十五位熟悉军政事务的操属,宝鼎这个公子总算有了点底气。黑鹰锐士和虎烈卫只能保护他的生命,为他在战场上冲锋陷阵,而唐仰和这十五位操属则可以帮助他处理军政事务,为他出谋划策,一文一武携手齐心,才能务实宝鼎的基础,构成宝鼎真正的实力。

人多力量大,在众人的努力下,几天之后,宝鼎基本掌握了私盐大案目前的主要案情及其所有证据。以现有证据来推断,案情下一步要向咸阳、内史和其他地区发展,牵连会越来越大,而首要目标便是云集咸阳的六国巨贾,楚国的

这两大巨贾都是以盐为回易的主要支柱。盐是他们财富的主要来源。他们的名字出现在私盐大案中不以为奇。待顿氏和田氏有好几百年的历史了。这些年又因为吕不韦推行“以商富国”之策,打开了通往关东的大门,把他们请进了关西。这两大家族随即凭借本身的强大实力,迅速在咸阳站住了脚,与咸阳权贵们建立了深厚的关系。若想动他们,难度非常大,另外就如大匠琴唐所说,一旦打击面扩大了商贾,必将造成大秦商税的减少,损害到大秦的国力。    随着这两家巨商浮出水面。魏国白氏、赵国郭氏、韩国张氏和巴蜀琴氏也一一出现在了名单之上。

私盐大案的两个主要当事人出现了,一个是以魏缚为首的军政两届的官吏。一咋,是以楚国绮顿氏为首的六国巨商,两者狼狈为奸,疯狂贩运私盐,严重侵害了大秦国的利益,但这仅仅是冰山一角,如此猖檄的私盐贩运竟然在关西持续了十几年,可见背后黑幕之深,不用脑子想都知道这背后有一个庞大的利益势力一直在暗中袒护他们,甚至支持和操控他们。

宝鼎了解得越多,越是心惊胆战,自己这捅的何止是一个马蜂窝,根本就是狼窝嘛,如果继续追查下去,惹恼了狼窝里的老狼中狼和小狼。成百上千地一起冲过来。自己必定尸骨无存啦。

这天晚上,大匠琴唐来了。带给宝鼎一个木函。木函里有一根泥封铜管。一块金牌,霍然就是宝鼎当然交给院藏的那块金质黑鹰令牌。

宝鼎拿起黑鹰令牌,这才想起来自己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黑冰台的秘兵。而且还是一介,拥有十二等左更爵的秘兵。凭借这块令牌,凭借自己的爵位,凭借大案主审大员的特殊身份,调查秩俸二千石以下的官员绝对没问题,谁敢对抗,拿起镇秦王剑砍了他。

“我还以为是镇秦王剑呢?”宝鼎一边把黑鹰令牌放到案几上。一边笑着对琴唐说道。

“镇秦王剑尊崇无比,耍么由大王亲自赐予,要么由使者代替大王授予,哪有用驿马传递的道理?”琴唐抚须而笑,“公子有了黑冰的身份,胆气是不是更壮了?”

宝鼎笑笑,问道:“这块金牌在咸阳出现的事,没有其它人知道吧?”

“这块黑鹰金牌是机密中的机密,当然不会泄露分毫。”

“为什么现在还给我?”宝鼎又问道。

“这块金牌的使命其实早就完成了,不过正当院氏大兄准备还给你的时候。大王忽然给了他一个暗示。”琴唐说道。

“什么暗示?”宝鼎顿时来了兴趣。看得出来,大王铁了心要重创楚系。所以明里暗里一直在竭尽全力,打算利用私盐大案打个翻身仗,而自己充当了他的马前卒,做了他的手中利剑,如今在形势的推动下,处于大风暴的风眼之中,若要活命,唯一的办法就是一往无前杀到底。稍一挫顿,必定被风暴绞成碎片。命苦啊,我这命真的太苦了,原以为穿越做个宗室公子,可以坐享其成,享尽荣华富贵,现在看来还不如在北疆做叮,流配刑徒,看看星星遛遛马。何其快活?

琴唐指指木函中的铜管,“我也不知道。公子还是亲自看看吧。”

宝鼎从木函中拿出铜管,剔开泥封,抽出羊皮卷,展开细读。经过这段时间的刻苦学习,读书写字基本上不成问题,但要独自写篇文章却是千难万难。宝鼎看至中途,脸上的笑容就没了,神色越来越凝重,目光中更是露出重重难色。

宝鼎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