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秦帝国风云录-第2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也是其中之一吧。”琴唐说道,“墨家起自庶民,历代矩子常常自称贱人,墨者生活节俭,吃的是藜荤四之羹,穿的是短褐之衣,脚上永远是一双麻厚抽,与农夫贫贱一般无二,所以庶民敬之如仙神,而权贵士卿们则敬而远之,避之唯恐不及。”

宝鼎想想也是,像墨家这样大搞慈善之举,就是君王也吃不消。君王既然不愿意搞慈善,也不愿意毁弃声名。当然就对墨家敬而远之了。惹不起我还躲不起?

但问题真的这样严重?墨家的慈善义举当真遍及王国?如此大规模的慈善义举,在没有钱财的支撑下,墨家根本无力坚持。

宝鼎断定琴唐这话是危言耸听。太夸张了。墨家肯定有慈善义举。但规模影响力也有限。这是什么年代?自己的温饱都解决不了。还去搞慈善?瞎扯淡嘛。

琴唐为什么危言耸听?很简单,琴氏就是卖大兵的巨商,大秦军队的武器除了由官营作坊制造以外,短缺部分基本上由琴氏包了。墨家大兵卖不出去,就是因为销路被楚系断绝,而楚系则把这块巨大的收益交给了琴氏。琴氏当然不会独揽,该送的送,该打点的打点,就算薄利多



如今公子宝鼎要义助墨家,首先就是给墨家大兵一条销路,这直接损害了琴氏的利益,琴氏岂肯答应?

宝鼎站起来,背负双手,在屋内来回踱步。

众人的目光随着宝鼎的身影而移动。气氛显得十分压抑。

“公子,我们凑一笔钱,找个名义捐赠给墨家,你看如何?”乌原迟疑着问道。

宝鼎没有说话,继续沉思。利益之争残酷而血腥,古今中外都一样。这方面宝鼎在前世有大量的事实经验,单纯靠实力和感情去压制琴氏、乌氏,无济于事,解决不了实质问题。利益之争还得靠利益去化解,眼并的关键问题是如何把利益做大,让这块肥肉足够三家吃饱。损害两家的利益去补缺另外一家。最终不仅解决不了问题,反而激化矛盾。引发更大的事端。

宝鼎停下脚步,重新坐回席上。郑重说道:“我们先不要管墨家“兼爱”之举,我们先解决墨家当前的危机,也就是给他解决财源问题

琴唐看到宝鼎毫无放弃的意思。急不可耐又要说话。宝鼎急忙举手阻止,“大匠,你先听我说完,然后你再畅所欲言。”

琴唐悻悻闭上了嘴巴。

“我来打个比喻。我们把墨家当作一座宝山,我们是强盗。现在我们要打劫墨家。”宝鼎笑道。“这座宝山目前看上去很荒凉,请问诸位,如何才能找到藏宝之处?”

这话大家都听懂了,也立即引起了众人的兴趣。

“墨家的大兵做得好,他们的工匠水平高琴唐率先说道,“另外,墨家还有一些独创的大兵,比如守城用的抛石车,大型弩车。还有就是墨家打造出来的武器,韧性非常好,异常锋利,虽然产量不高。但拿出来的都是珍宝,可见他们在锻造方面有独特秘方。”

“墨家的农具做得好。”琴佳说道。“就连关东诸国都喜欢购买墨家制作的农具。”皿  家的经织水平非常弄。图案煮彩极其绚丽足以与酗栉凉美。

”唐仰说道。

“墨家的竹木器和漆器做工精美,在尚商坊供不应求。”司马昌说道,“听说他们的金银器和玉器制作也是首屈一指,我久闻其名却无缘一见。”

“公子听说过琉璃吗?”琴洼问道。

宝鼎知道,在前世他还看到过实物。其实就是半透明的早期玻璃。难道这个时代就发明了制作琉璃的技术?

琴珐从腰间取下一块朱黄色的云纹佩饰递给宝鼎,“公子,这就是琉璃。”

这就是琉璃?宝鼎惊讶不已,拿在手上翻来覆去地看了好几遍。这时代的琉璃几乎和玉器一般无二;和后世的琉璃果然有很大差别。

“这耳以冒充玉器。”宝鼎笑道。

“这比普通的玉器贵。”琴佳说道,“在大秦,这东西日前只有墨家会做。”

宝鼎暗自惊叹,没想到墨家的实力如此惊人,自己完全被墨者简朴的外表蒙蔽了。

“墨家擅长医术,制药水平大秦第一。”曝布说道。

“公子,墨家打井的水平,天下第一。”唐仰搜肠刮肚,又想到了一些墨家的独门秘术,“墨家擅长找矿挖洞。天下冶铁巨商开山取矿。几乎都要找墨家子弟帮忙。”

墨家还有这等高人?宝鼎望向琴唐。琴唐郑重点头。也是一脸敬佩之色,“墨家子弟所学庞杂,涉猎甚广,几乎就没有他们不会的东西。”

唐仰笑道,“这天下只要是人造出来的东西,墨家就肯定会做。因为墨家子弟就是来自于庶民,来自于鬼薪、城旦这些刑徒。几百年来,墨家子弟把这些秘术代代相传,到哪都能自谋生路,自力更生。真要说起来,中土最大的财富,其实就在墨家。”

“既入宝山,岂可空手而返?”宝鼎笑道,“财富啊,这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诸位竟然眼睁睁地望着宝山,任由财富从手中白白流失,太可惜了。”

众人疑惑不解地望着宝鼎,不知他这话是啥意思。

曝布实在忍不住了,把众人的心思说了出来,“公子,这些都是墨家的不传之秘,是墨者立身安命的本钱。虽然是一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但这财富看不见摸不着。我们怎么抢?我也想打劫墨家,但武技未必有人家高超,实力也未必有人家强,就算我有打家劫舍的心思。我也没哪咋,胆啊。”

众人齐齐哄笑。

宝鼎笑着摇摇手,“中!决定了,我要打劫墨家,现在就打劫。”

“计将何出?”琴唐急切问道。他无意把利益分给墨家,但对墨家的秘术却是垂涎三尺,因为那可是实实在在的财富啊。

“让我想一想。”宝鼎再度站了起来,负手于后,在屋内缓缓踱步。众人不敢惊扰他,凝神屏气。静心等待。

宝鼎的思绪回到前世,他只能在前世寻找解决思路,利用自己的知识寻找对策。

若要彻底解决墨家的危机,必须把它放到大一统的政治背景下,拟制一揽子解决措施。

在政治上,必须扶植墨家,把墨家的学说和国策相结合,给墨家打开入仕之路,继而改变法家一家独大的局面,在朝堂上形成持不同国策理论的两大派备,这样就可以限制法家在统一后把法家学说推上圣坛。导致国策无限制偏离正轨,最终把帝国推进败亡的深渊。

帝国的败亡和帝国国策的失败有直接关系,若要拯救帝国,就耍改变国策,若要改变国策,就要在国策理论上打破法家至上的垄断局面,所以有必要从现在开始积极扶植墨家。想方设法扭转历史前进的轨迹。虽然不知此策能否达到预期效果小但必须试一试。多管齐下,只要一两个计策成功,或许就能改变历史。拯救帝国。

在官学上,更要扶植墨家。咸阳学宫一旦建成,墨家肯定有一席之地,这也是墨者入仕的。鼓角楼现在是大秦的兵事学室,将来学宫建成了,要扩大鼓角楼学室规模。将鼓角楼变成墨家推广和宣扬其学说的圣地。不过,墨家的学说必须有所发展,必须符合大一统的政治需要,这一点至关重要,否则就算自己使出了浑身解数,也没办法让大王和公卿大臣们认同和接纳墨家。

政治上有地位,学术上有建树,墨家的根基夯实了,才能保证他在财富上有源源不断的收益。

就财富这一块来说,墨家肯定需要帮助,因为他差不多破产了,他没有利用自身实力再度复兴的可能。

目前能给墨家以帮助的只有琴氏和乌氏。琴氏在政治上有强大的后台。财富多,产业多,销售渠道广,他就是一个实力雄厚的世代巨贾,但琴氏不会满足现有的财富,他对财富的追求永远没有止境。乌氏的实力与琴氏相比差距较大,乌氏说白了就是一个蛮夷暴发户,他唯一拿的出手的就是钱,他的钱多,多得不知道怎么花,所以咸阳最大的子钱高利贷商就是乌氏,但乌氏现在的目标不是钱,而是要像琴氏一样。做个世代相传的巨贾,把赚来的钱一代代传下去,所以乌氏不但要在政治上寻找强硬的后台,在财富的创造和积累上也要拓展更多的渠道。而不是世世代代做一个牧马人。

墨家急需复兴,琴氏和乌氏都需要发展,三家有共同的利益诉求,可以携手合作,但合作的前提是大家都要赚钱,而不是互相抢夺对方的饭碗。这时候,唯一的办法就是取长补短了,在取长补短的基础上拓展更多赚取财富的渠道。赚钱的渠道多了,财富多了,大家各自获利。那合作才能持续下去。

宝鼎把自己的想法做了一番阐述。主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