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秦帝国风云录-第3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咸阳,对咸阳的影响力有限,而公子豹又太老了,说不定哪天就闭上眼睛死了,所以我们需要公子腾。

“我的建议是,尽快让公子腾建立军功。爵至脑车庶长,与公子豹共掌宗室事务。”宝鼎说道,“这样即使公子豹不在了,我们还有公子腾,在宗室事务上依旧有发言权,依旧可以影响王统继承。”

王贲面露笑意,“这么说。你打算让公子腾出任中原战场的统率?”

宝鼎微笑点头,“叔父一语中的,但此事需要叔父联合一帮老家伙共同举荐。这一仗大王不会让你出任统率,因为他担心老秦人打赢了;也不会让蒙武出任统率,因为他害怕蒙武再一次战败;当然。大王更不会让楚人出任统率,如此只剩下宗室可派了,所以你们联合举荐,就算为大王分忧吧。”

王贲笑了起来,手指宝鼎。“你啊,太聪明了。公子腾出任统,率。大王不得不全力支持,而军中各派也不敢扯后腿,这样一来,此仗即使不胜,但也不会输,宗室因此建功,你的实力就更大了。”

宝鼎笑着摇摇手,“好了。闲话说完了。叔父说说,你打算如何助我?”

宝鼎与蒙武、王贲、魏起、章邯、甘罗、曝布等人商议了两天。拟定了一个详细的中原大战之策,然后联名奏报咸阳。

接着蒙武、王贲告辞离去,但蒙毅和王离留了下来,以方便宝鼎协调中原诸军。    魏起则滞留于宛,与宝鼎等人商量粮草武器的筹措事宜。南郡巨贾接到魏起的书信,火速赶来,这其中就包括楚国的绮顿式和卞氏,他们与蔡园巨贾具体商量合作之事。

宗越和南山子返回宛城。同来的还有残月。他们按照既定之策在陈刺杀了李园,这次刺杀同样没有成功,但侥幸的是他们安然逃离了楚国。

从陈获悉的机密消息来推断,李园最终赢得了太后的支持,赵韩魏楚四国合纵成功,目前正在商议出兵的事。四国合纵出兵,牵扯到兵力和粮草等诸多繁杂之事,短期内还是看不到合纵大军的出现。

甘罗建议把这个消息急报咸阳,让大王放弃攻打河北,转而集中力量准备中原大战。

宝鼎否决了甘罗的建议。中原战场上的主动权要操控在自己手上。而不能旁落于咸阳,这直接关系到大战的胜负。

“剿贼的事可以告一段落了。”宝鼎对曝布说道,“命令各部,即刻返回白水大营,整军备战。”

曝布躬身应诺。



        第220章 重装铁骑

也沥突如其来的剿贼结束,“因为事井谋划周全,选择洲则心“好,又得到了南阳商贾的帮助,再加上参加剿贼的秦军悍卒无不奋勇争先,所以剿贼的战果很大,短短时间内。南阳盗贼几乎被一扫而光,剩下的都逃之夭夭了。

护军府和南阳郡府为了一劳永逸地解决盗贼横行之祸,先后投入了近万精锐,耗费比较大,可以说是杀鸡用牛刀,但此举赢得了庶民和普通商贾的拥护,剿贼成效显著与这些普罗大众的帮助密不可分。

武烈侯到了南阳就剿贼,而且还是真刀真枪,快如闪电,转眼之间就把困扰南阳民众的心头大患铲除了,一时间声名大振。

宝鼎还不知道他在自己的封邑里已经博得了一个好名声,他传奇般的经历更是赢得了普罗大众的尊崇和拥戴,他现在正在把所有精力投在即将开始的中原大战上,从军队组建到粮草筹措,从协调诸军到咸阳政局乃至整个。中土大势,事无巨细,一一过问,忙得连睡觉的时间都没有。

历史已经改变了,他的愿望在不懈的努力下终于实现,但接下来历史轨迹将如何运行已经无从预测。所谓的三年灭赵十年一统其实就是不切实际的梦想,现在就连宝鼎自己都不相信大秦十年内可以一统天下,但人在无助的时侯总会本能地寄托于梦想,流连在现实和虚幻之中。

现实是他改变了历史,而虚幻总是把他拉进原有的历史轨迹,于是宝鼎自己安慰自己,或许眼前的改变只是改变了历史节点之间的轨迹,大秦统一和灭亡的整体轨迹还没有发生变化。自己依旧可以在现实中拿原有的历史做为参考。

抱着这种矛盾的想法,宝鼎抛弃了所有的杂念,以视死如归的勇气全身心投入到大战的准备之中。

剿贼军队陆续返回,虎烈卫、南阳地方军,还有参加黑鹰锐士选拔的各军精锐,以最快的速度回到白水大营。

曝布和护军府的军官们开始正式选拔黑鹰锐士,每一轮淘汰下来的悍卒就地整编。    大秦军队实行部曲制,五人设一伍长,十人设一什长,五十人设一屯长,一百人设一百将,五百人设一五百主,一千人设一二五百主五千人为一曲设一军侯,五曲为一部设一校尉或者都尉,若干部设一稗将或将军。

此外,各级将率有自己的直属卫队,又叫私兵或者苍头军,人数一般是所统兵力的十分之一。比如校尉或者都尉,私军编制就是两千五百人。而将军的私军就没有上限了。多者可以高达一万人以上。但前提是要养得起。事实上各级将率都养不起足额编制的私军,即便是上将军,养个五千人的私军也就难以为继了。

武烈侯宝鼎很有钱了,但也就养了三千虎烈卫,这三千虎烈卫都是骑军。耗费太多。超过养一支万人步军。这次他要组建一支万人规模的军队,虽然打得是护军府旗号,但咸阳一年能拨给护军府几个钱?还得靠他自己养,事实上就是他的私军。

宝鼎决心把这支军队打造成中土最厉害的武器,那么投到这支军队上的钱财可想而知,为此他首先就要夯实基础,不能让钱财打了水漂。

在将士的选拔上他占了一个大便宜,把秦军各部最强悍的基层将士全部“抢”到了手,而他身边原有的那些身经百战的黑鹰锐士也就顺理成章地出任了这支军队的中高级军官,如此一来这支军队从将军到士卒,无一不是膘悍之士,个人武力绝对没有问题。

整体武力的提高需要各方面的配合,从个人武力到盔甲武器,从战斗经验到钱粮辐重都要到位。缺一不可。所以若想把这支军队打造成中土第一,还需要一段时间。

宝鼎缺少的就是时间,为此他和曝布、章邯等人商量后,首先就在军队编制上进行了修改。

伍长,什长的建制不变,其它建制全部修改,百人为屯,五百人为曲,两千五百人为部,四部设一将。这符合实际情况,一则军队人数少,二则军中将士皆为精锐,都有爵位,依照原有建制组建军队会产生一系列问题。建制必须改。

其次就是兵种修蕊  这支军队以步军、弓弩军和骑军为主,放弃车兵。借鉴匈奴人以马代步加快军队攻击速度的做法,宝鼎建议这支军队的步军和弓弩军也配备战马小这样可以大大增加军队的机动灵活性。

这个建议遭到了众一致反对。

在这个时代,中土各国都有骑兵了。最早建立骑军的就是赵国,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传为一时佳话。也就是从赵武灵王开始,秦国、燕国紧随其后建立骑军。然后其它各国纷纷仿效,但因为战马严重缺乏、财力不足和地理个置等各种原因,韩魏楚齐四国的骑军规模一直有限。

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开始到现在不足百年,因为战争非常频繁,骑军的发展速度比较快,尤其武安君,更是把骑军的战斗力推到了;下二凶高度,但每个时代都有女的局限性,像武安君白权逆讲甘天的人物还是凤毛麟角,所以在中土内部战争中,骑军始终还是作为步军的辅翼力量来使用,一般都是配合车、步兵深入长驱,或者断绝敌人的粮道,或追杀溃败之军,决战时,或龚击敌人之两翼,或掩袭敌人之前后,虽然它已经成为战场上不可或缺的兵种,但依旧无法撼动步军的绝对主力地位。

宝鼎的这个建议事实上等于改变了军队的作战方式。

在曝布、章邯等人看来,塞外大草原上是以野战为主,骑兵决定了战斗的胜负,但在中土,主要还是攻城拔塞小即便是野战的时侯,因为受限于各种各样复杂的地形,骑兵还是无法成为战场上的主力,所以他们的战争理念根深蒂固,始终把骑军放在辅助兵种的个置。

宝鼎有前世丰富的历史知识。他知道骑军在未来的战争中处于绝对地位,也知道一些骑军的作战方式,所以他想付诸实践,另外从现实考虑,他也需要掌控一支强悍的军队来推进统一战争的进程。

历史轨迹在他的努力下改变了,但同时他也推动了这个时代科技的进步,假如他再推动这个时代的军事变革,那么即使历史轨迹改变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