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秦帝国风云录-第4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件,才想到转徙灾民于长沙。以我的估猜,湘水两岸的大片土地足够养活江南楚人和转徙而来的百万灾民,但我需要更多,我不仅需要安置这些灾民,还要利用这些灾民大量垦荒土地,以便增加江南的粮食产出。这些多余的粮食和充足的人口,足够保证我开拓西南。”

赵高暗自叹息。西南策略的前景的确美好,但现在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度过眼前的难关?安置灾民、垦荒、到产出粮食,至少需要一年,在这一年里,武烈侯拿什么养活百万灾民?粮食才是至关重要的事情,没有粮食,其他一切想法都是虚无的东西,毫无意义。

“我们远征西南,实际上就是攻打南岭以南的百越诸族,占据这一片广袤的土地。”

宝鼎的手指在黄纸上绕了一圈。

“我们做个假设,假如我带着几十万军队远征西南,这一路上不但要翻山越岭,还要对付百越诸族、凶禽猛兽和可怕的瘴气,在没有粮草供应的情况下,其死亡之惨重可想而知。楚国几百年都没有做成的事,我能完成吗?”

赵高面露苦色,心想西南策略本来就没有成功的可能,但你信誓旦旦,而咸阳又巴不得把你赶出中原,于是形势就到了这一步,现在可谓骑虎难下了。

“我们还有时间,足够的时间。”赵高安慰道,“你曾说过,西南策略少则一年,多则三五年,必能成功。”

“你依旧对我有信心?”宝鼎笑着问道。

“当然。”赵高毫不犹豫地点头。现在不是信心的问题,也不是西南策略能否成功的问题,而是转徙江南的百万灾民必须救活的问题。把这百万人救活了,武烈侯在江南的实力将空前暴涨,再加上南阳、南郡对武烈侯的支持,未来将大有可为。

“你所看到的不过是一块江南之地,百万人口而已,你并没有看到开拓西南对未来发展的重要性。”

宝鼎一句话就说中了赵高的心思。

赵高尴尬而笑,“武烈侯还是执意要远征西南?”

“我最初以为得到夜郎人的帮助,远征大军最起码可以越过南岭,拿到离水(漓江)和潭水(柳江)这一带的大片土地,但现在看来,夜郎人帮助我们远征西南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而南岭以南的蛮荒之情远远超过我的预料。在那等恶劣的情况下,远征军深入西南,基本上等于送死。”

赵高听到这句话顿时松了口气,侥幸,武烈侯还算清醒,没有拿人命当儿戏。

“那么,武烈侯打算何时开始远征?”

“我要先开凿一条大渠。”宝鼎平静地说道。

赵高这时从地图上已经基本上估猜到了武烈侯开凿大渠的意思,那就是把南方几条大河连成一片,利用水路,把江南的粮草运过南岭,帮助大军远征西南。

“先打通粮道?”赵高问道。

宝鼎郑重点头,“粮道不通,西南远征必定失败。”

“武烈侯在拿出西南策略之前,曾说最多需要五年时间就能完成开拓西南的大业。”赵高问道,“武烈侯是不是早就想到了要在西南开凿大渠,先行打通粮道?”

宝鼎没有回答。

说实话,他在拟制西南策略的时候,虽然想到过历史上秦军远征西南屡遭败局,屠睢甚至战死南岭,但他始终没有把史禄主持修建的灵渠和秦始皇开辟西南三郡的功绩联想到一起。

在他的印象里,屠睢统率的五十万大军远征西南,经过数年鏖战,直到史禄修建了灵渠,解决了粮草运输的问题后,远征才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其后始皇帝再次征发大军攻打西南,在短短时间内便非常顺利地开辟了象、桂林和南海三郡。。既然秦军第二次远征西南开辟的是广西一带,那么显而易见,第一次远征开辟的就是福建、广东一带。

正是因为秦军第二次远征西南毫不费力,他才想到了提前打西南,提前开辟象、桂林和南海三郡,由此才制定了西南策略。

但等到他到了长沙,等到庄翼把长沙郡的地图拿给他,他才霍然发现,自己对历史上西南远征的理解完全错了。

历史上大秦的两次西南远征并不是针对西南两个不同区域的征伐,而是对同一区域的两次攻击。

第一次打西南,屠睢统率的五十万大军分五路南下,其中打福建的一路胜利了,而打广东、广西的都失败了。总结原因,就是粮草运输不便,于是修建了灵渠。

灵渠在哪?就在湘水和离水(漓江)的源头处,也就是长沙郡西南边陲的大山一带,这里属于五岭之一的越城岭主峰,距离现在的桂林大概有两百多里。这两条江的源头距离很近,灵渠把这两条江连到了一起,事实上就是把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连通了,这样大江南北的粮草就可以沿水路一直运到南方的大海边上。

灵渠修通了,秦国马上再一次征发大军攻打西南。这显然是因为西南远征军在过去的几年里损耗太大,兵力不够,于是征兵补充军队。这次秦军得到了粮草支援,攻击顺利,一两年就完成了开拓西南的大业。

历史书籍中,在两个不同的年份里记载了秦军征伐西南的事情,假如不仔细推敲,不把修建灵渠的原因和灵渠的位置搞清楚,必然会造成始皇帝曾两次征伐西南不同地区的错误。其实这是同一征伐过程中的两次攻击,一次攻击在修建灵渠之前,打败了,一次攻击在修建灵渠之后,势如破竹。

宝鼎对历史的错误理解导致他错误地认为开辟西南三郡很容易,等到他看到地图,确定了南岭的真实位置,知道了湘水和离水的源头,他才发现自己的策略出现了致命的错误。侥幸的是,他在献策的时候留下了退路,一年不行就三五年,这给他赢得了挽回错误的时间。



“你知道南岭的位置吗?”宝鼎问道。

赵高望向地图,手指在长沙郡的南部边陲划了一条线,“大概就在这一块吧?”

宝鼎摇摇头。赵高是这个时代的人,他不知道南岭的具体位置很正常,但宝鼎穿越而来,前世还走南闯北,竟然也错误地把五岭当作了南岭。正是这个地理认识上的错误,导致他错误地理解了历史,错误地制定了西南策略。

南岭在哪?南岭是一道横亘中土南部的大山脉,起自云南云岭,东入贵州为苗岭,再东经两广和湖南、江西、福建等省边界而东达于海,其间大小山岭不计其数。

五岭的位置就在南岭山脉一线的东部,主要集中在今天的广东北部。我们现在所知道的大庾、骑田、都庞、萌渚、越城五岭,其实就是当年秦军征伐西南的进军路线。当时并没有五岭这一说法,而是把这道天然险阻统称为南岭。所谓的岭南,就是指南岭的南部地区。

越城岭的位置在这个时代叫老山界,它和都庞岭相邻,两岭之间有天然谷地,现在叫湘桂谷地。今天通过湘桂谷地的铁路和秦始皇时代所建的灵渠就是并列而行。

宝鼎到了长沙,看到这个时代的地图,听到这个时代长沙人对南岭的描述之后,他才知道当年屠睢攻打西南的主战场应该就在湘桂谷地一带,因为这个地方是最合适的南下之路,由此也就知道灵渠修建对大秦远征西南的决定性意义,更知道了大秦征伐西南的两次攻击战果为什么会截然不同。

宝鼎远征西南的策略是先拿下广西,继而再拿下广东和福建。这是基于对历史上远征西南的错误理解,他把大秦西南远征理解为对两个不同区域的攻击。现在他知道了,他的策略其实就是历史上大秦西南远征之策,只要他突破了湘桂谷地,建起连同南北水系的粮道,他就能在最短时间内拿到开拓西南的功业。

历史上大秦西南远征走了弯路,先是五十万大军全面攻击,结果打了三四年,损兵折将,劳民伤财,一无所获,然后总结经验,这才意识到粮草运输是根本性问题,于是不惜代价开凿灵渠,前后又花了五年时间。等到灵渠修建好了,西南之战势如破竹,挡者披靡。然而,这场战争严重损耗了大秦国力,最终把大秦推上了绝路。

这时候大秦其实还是转机,只要赵陀率西南大军北上救援,必定可以挽救大秦,但赵陀不但没有北上救援,反而断绝了五岭要隘,就此彻底葬送了大秦。

可以这么说,大秦帝国是彻底败在西南策略上,无论是用人还是用兵,都犯了致命性错误,假如……可惜历史没有假如。

宝鼎穿越而来,如今就在南岭脚下,如今就是西南远征军的统率,如今正在实施西南策略,假如他成功了,没有再像历史上的大秦西南远征一样走弯路,那他势必可以改写大秦帝国的历史。

宝鼎很兴奋,很激动,唯一让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