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秦帝国风云录-第5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桓齮和司马锌互相看看,两人均是浓眉紧皱,神色异常冷峻。中原主力都在河北战场,仅靠十万地方军封锁大河一线,事实上绝无可能。

“武烈侯有何对策?”桓齮问道。

“马上增兵河北战场,把中原所有军队全部调到漳水河一线,猛攻漳水长城,以最快速度包围邯郸。”宝鼎用力一挥手,断然说道,“不要再想确保中原了,如果我们战败于河北,中原必定难存。在中原和河北之间,我们只能选择河北。拿下河北,则中原不失,反之,拿不下河北,则中原必失。”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我不知道你们为什么至今拿不出决策,你们到底都在想什么?”宝鼎的目光从公子扶苏的脸上转到一帮军政官长们的身上,语气突然严厉,“你们既想保住中原,又想拿下河北,患得患失,结果两者必定皆失。没有壮士断腕的决心,哪来的河北大捷?”

众人暗自惊骇,俱是沉默不语。这个道理谁都懂,但这个决心太难下了。不管中原存亡去打河北,一旦无功而返,同样是两者皆失。相反,把中原力量一分为二,一部分打河北,一部分守中原,这样即便在河北战场上一无所获,但最起码可以守住大半个中原,这等于保住了大家的既得利益。君子要顾其本,守住了本钱才能生存,如果把本钱都赔进去了,那岂不连身家性命都保不住?

武烈侯的“疯狂”在这一刻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样的决策公子扶苏不敢下,昌平君熊启更不敢下,至于中原的军政官长们,哪敢冒这样的风险?其实咸阳也是一样,咸阳在攻击之初首先想到的就是确保中原,结果导致秦军现在在河北战场上进退两难,咸阳更是被严峻的局势搞得焦头烂额,一筹莫展。说到底一句话,咸阳也罢,中原也罢,大家都不想丢掉中原,但中原灾情严重,大饥荒愈演愈烈,如果任由形势恶化下去,只有放弃攻打河北了。

咸阳宫不愿意承担战败河北的责任,于是就想把责任推给昌平君和武烈侯,乘机把这两个对手打倒。对咸阳宫来说,虽然没有拿到河北,但打倒了两个对手,控制了朝政,这也算是一个显赫战果。

武烈侯一路上苦思无策,直到到了新郑,看到漫山遍野的灾民,他才突然有了对策。

宝鼎看到众人沉默不语,于是继续说道,“目前的局面是一个死局,我们只有抱着放弃中原的决心,才能迅速逆转局面。”

“此次攻打河北,咸阳的策略是南北夹击邯郸。上将军王翦的北路军是主力,宜安一线是主攻方向。杨端和和王贲的南路军在漳水长城一线实施佯攻,以策应宜安战场。按照这个策略,关中、巴蜀和东南的粮食都必须送到太原,南路军的粮食则主要由中原供应,东南只供应一小部分以作补充。”

“正是这个策略,导致中原受灾后无法及时救灾,在灾情严重后更无法实施赈济,结果现在爆发了大饥荒,中原上百万人面临死亡的威胁。”

“你们向我要粮食,我没有。我不是神,我没有点石成金的本事,我变不出粮食,我更不能去‘打劫’东南的粮食,所以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改变攻打河北的策略,以南路军为攻击主力,以漳水长城为主攻方向,如此一来,巴蜀和东南的粮食就必须转送中原,这样我们就有了足够的粮食。”

“但这些粮食是用来打仗的,不是用来救济灾民的,假如我们把粮食用来救济灾民,导致河北战败,那我们的罪责更严重。”

“我们怎么办?很简单,招募灾民中的所有青壮,十五岁到六十岁的男丁,全部上河北战场。”宝鼎冷笑道,“赵国招募灾民以扩建军队,我们难道就不能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我们也招募灾民扩建军队,不出意外的话,我们至少可以招募三十万左右的士卒,再加上中原的十万常备军,十万地方军,我们就能以五十万人的军队去攻打漳水长城。”

“五十万大军能否攻克长城,包围邯郸?三十万灾民转为军队,其他灾民为军队运送粮草辎重,我们是不是解决了灾民的生存问题?”

大帐内鸦雀无声,人人目瞪口呆,谁也没想到武烈侯竟然拿出了这么个疯狂的策略,而这个策略偏偏一举多得,解决了当前所有的难题,唯一的麻烦就是中原的安全怎么办?按照武烈侯的这个策略,中原的军队、灾民都去河北打仗了,中原没有镇戍军队,岂不把中原拱手送给了齐国和楚国?但再一想,秦军一旦攻克了邯郸,灭亡了赵国,近百万大军一泻而下,齐国和楚国还能守住中原?

这就是赌博了。如果秦军在最短时间内灭了赵国,齐楚两国当然守不住中原,反之,如果秦军久攻不下,在邯郸城下耗尽了力量,那就是最悲惨的结局了。

“叔父,中原丢了怎么办?”公子扶苏忐忑问道。

“现在中原还有什么?大饥荒爆发,粮食颗粒无收,灾民都跟我打仗去了,齐楚两国即便夺取了中原,拿到的也就是一块荒芜之地。”宝鼎不屑地说道,“齐国攻打中原,必然停止支援赵国。赵国缺少齐国的支援,败亡得更快。我倒是希望齐楚两国攻打中原,这样就可以在中原击败他们的主力,由此我们可以大大加快统一中土的步伐。”

公子扶苏神色惊惶,犹豫良久问道,“叔父,父王会不会答应这个策略?”

“咸阳宫还有更好的策略吗?”宝鼎冲着众人挥挥手,“马上按此策略拟定详细的实施办法,然后即刻执行。”

或许是武烈侯的威信发挥了作用,也或许是眼前的危机压得中原的军政官长们喘不过气来,除了公子扶苏外,竟然没有其他人质疑武烈侯,这个策略就这样一致通过了。

当天夜里,军政官员们经过反复商讨,拿出了具体的实施办法。

武烈侯下令,急奏咸阳,同时命令军政官长们以最快速度招募灾民组建军队,而镇戍秦楚、秦齐边境的军队则十万火急赶赴大梁集结。

灾民们期待武烈侯拯救他们的生命,武烈侯也没有辜负他们的期待。几天之后,武烈侯的命令传遍新郑及其周边地区,青壮入伍,老弱妇孺运送粮草辎重,大家一起渡河北上,到河北杀出一条活路。

灾民们没有选择,如其坐以待毙,不如去河北打仗。去年武烈侯带着河北灾民南下江南杀出了一条活路,今年武烈侯同样可以带着中原灾民渡河北上杀出一条活路。只要跟着武烈侯,就有生存的希望。



武烈侯一声令下,上百万中原灾民跟在他的大旗后面,向大河急速飞奔。

与此同时,中原镇戍军队弃守边镇,赶赴大梁集结。

十二月上,武烈侯抵达白马津,三十五万新军在桓齮、司马锌和蒙武的统率下,开始分发武器,整军训练。这三十五万人的战斗力极其有限,因为武器暂时不足,至少有一半人的手里拿的都是木棍。

咸阳迟迟没有答复。武烈侯到了中原就逼迫中枢改变河北攻击策略,这让中枢措手不及,更令秦王政十分恼火。如果中枢同意武烈侯的奏议,那事实上等于承认自己的攻击策略错了,这让秦王政和中枢无法接受。

几乎在同一时间,中原局势的变化传递到赵齐楚三国,赵国震骇,齐国和楚国则是惊疑不安,武烈侯竟然置中原安危于不顾北上打河北,目的何在?







        第307章 赵国长城

第307章 赵国长城

武烈侯拿出的策略看上去是一次性解决中原危机,尤其把中原灾难转嫁于河北的做法明显可以改善中原的困局,但这一策略风险太大,一旦秦军未能在河北战场打破僵局,大秦极有可能丢掉中原。河北没有拿到,中原又丢了,这个损失咸阳无法承受,所以中枢经过反复商议,就是不敢拿出决策。

丞相隗状和王绾对此非常慎重,此策失败,倒下的不仅是武烈侯,武烈侯背后的势力都将遭遇重挫,尤其老秦人和熊氏外戚,必定首当其冲。

隗状和王绾因此劝谏秦王政,从大一统的长远利益出发,大秦必须确保中原,所以还是考虑撤离河北战场,全力救助中原为上策。此仗打了快半年了,赵齐燕三国损耗惨重,尤其赵国,奄奄一息,倾覆在即,即便给它一年时间,邯郸也恢复不了元气。以隗状和王绾的预测,这场席卷大河南北的大饥荒至少要延续两年左右的时间,时间拖得越长对赵国越不利,所以只待大秦稳定了中原,随即可以再攻河北,那时必定可以一鼓而下,如此大秦可用最少代价赢取最大战果。

隗状和王绾的建议在中枢占据了上风,但秦王政和关东人却不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