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秦帝国风云录-第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范睢和关东士卿们害怕了,昭襄王终于意识到自己犯下了弥天大错。他罢免了范睢,驱逐了部分关东士卿,同时也流放了公子弘,禁锢了白氏和司马氏。

不久,安国君立为太子。

这场悲剧的缘由就是储君之争,假如昭襄王果断立储,何来这场惊天惨剧?昭襄王自有他的苦衷,这个朝堂上下都知道,算是公开的秘密了。

在大秦六百余年的历史中,秦楚联姻十九代,楚系外戚一直影响着大秦政局。

昭襄王的母亲宣太后是楚国公主,她做为楚系外戚的领军人物,长期把持着大秦权柄。昭襄王四十二年,宣太后病死,昭襄王才抓住机会把楚系外戚赶出了朝堂,但他依旧没有摆脱噩梦,因为在宣太后的安排下,储君候选人安国君迎娶了宣太后的侄孙女,也就是华阳夫人。秦楚联姻因此延续到了第二十代。

如果立安国君为储,楚系外戚势必重新崛起,昭襄王的噩梦还将延续,这就是昭襄王迟迟不愿立安国君为储的重要原因。

果然一切如昭襄王所料,但情况远比昭襄王预想得严重。

有个叫吕不韦的人到了咸阳,他清楚大秦朝堂的权势派系,知道楚系外戚急需一个重新崛起的机会,于是他找到了华阳夫人,推荐了嬴异人。

安国君在位仅仅三天便驾崩,华阳夫人成了太后。继位者嬴异人因为华阳夫人而上位,他为了讨好华阳夫人,甚至把名字改为子楚。子楚就是庄襄王。庄襄王在位三年而崩,十三岁的嬴政成为大秦之王,但大权却就此落到了华阳夫人和以她为首的楚系外戚之中。

秦王已经长大了,名义上已经主政,他需要权力,需要干一番大事业,于是他向楚系外戚发动了战争。吕不韦不过是他的第一个目标而已,秦王的真正目标则是把整个楚系外戚赶出朝堂,像他的曾祖父昭襄王所希望的那样,彻底摆脱这个噩梦。为此,他需要更多的助力,他想到了流配边疆的公子弘,想到了公子弘背后那强大得令人恐怖的军方力量。

苍头从记忆里找到了公子弘,那个流配边疆二十多年,早已被咸阳遗忘的王族,接着在瞬息之内,他看透了笼罩在咸阳政局上的团团迷雾,看到了迷雾下那冲天的血腥杀气。

“当啷……”苍头手上的铜罐掉到了地上。

宝鼎霍然回头,看到了一张震惊的脸,一双恐惧的眼睛。

“找到我了?”宝鼎淡然问道。

苍头艰难点头,“风暴来了。”







        第三十九章 湮没在历史中的真相

宝鼎转动身躯,俯身捡起铜罐,拍了拍老树根,示意他坐到自己身边。

苍头太过震惊,好似有些失魂落魄,呼吸也有些急促,情绪半天稳不下来。这也不怪他,以他现在的身份和地位,碰到这种事害怕很正常,不害怕反而不正常了。

宣太后、昭襄王、孝文王(安国君)、庄襄王、兴国君、司马错、白起、公子弘、范睢这些人虽然已经成为历史,但他们辞世的时间距离现在非常近,短的不过十几年,长得也不过三十多年,还有相当一部分当事人至今还活着,所以当年那场可怕的风暴并没有随着武安君白起的死亡而消失,风暴对大秦国造成的危害也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而减弱。

昭襄王驾崩至今十七年,在这十七年里,咸阳的王统连续更替,血腥的权力斗争更是一浪高过一浪,尤其成蛟兵变和嫪毐之乱,苍头亲眼目睹,亲身经历,他曾看到成千上万的人死在屠刀之下,看到几十万的无辜百姓因为受到牵连而不得不背井离乡远徙边郡,其中的血腥和残酷让他至今想起来还是不寒而栗。

以苍头历史悠久的家世,当然知道那些隐藏在咸阳宫里的鲜为人知的故事;以他所在的黑冰机构,当然有机会揭开历史的面纱窥探到那些已经湮没的真相。

风暴的确恐怖,但自有它形成的原因,而这些原因就是埋藏在历史中的秘密。苍头知道的秘密越多,心里就越恐惧,距离死亡也就越近。

过去他远离风暴,站在一边做个旁观者,屡屡庆幸自己位卑权轻,不会卷入风暴,但这次不行了,这次自己在无意之中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结果就被风暴毫不留情的卷了进去,再也没有回头的机会,只有义无反顾地向前冲,结局只有两个,要么被漩涡吞噬,要么在漩涡中挣扎,能否活下来,还要看肆虐的风暴能否停下。

“说说看,怎么找到我的?”

马上就要探知自己身世的秘密了,宝鼎心里十分激动,他强自忍耐着,满脸堆笑,极力装出一副平淡的样子。

苍头坐到老树根上,两手互握,微微搓动,以平息内心的惊天波澜。这个突如其来的巨大冲击让他措手不及,心里一片混乱,一时半会找不到头绪,更不知道从何说起。

公子宝鼎的突然出现,终于把曾经改变大秦历史的武安君白起一案、公子弘谋反一案从尘封的历史中翻了出来,这意味着,咸阳的权力斗争又将掀开新一轮的**,肆虐在咸阳上空的巨大风暴不但没有随着吕不韦的死去而稍减,反而在秦王政的蓄意推动下,愈演愈烈,中心的漩涡越来越大,风暴将一发不可收拾,无数的人将在这场可怕的风暴中被呼啸的漩涡席卷而去。

“怎么了?不就是随便聊聊嘛,你至于这么紧张吗?”宝鼎看到苍头又是踌躇又是惶恐,半天憋不出一个字来,不禁笑着揶揄道,“难道我这个公子是恶狼变的,让你害怕了?”

苍头苦笑无语。

你这个背景谁不害怕?你祖父是昭襄王的嫡长子兴国君,你外祖父是武安君白起,你外曾祖父是名将司马错,你舅大父是前国尉司马梗。今日的秦王政就是你的王兄。今日秦军的三位统帅假上将军桓齮、王翦、蒙武都是你外祖父麾下的战将。今日的郿城“孟西白”和夏阳司马氏都是你的根基。虽然郿城白氏和夏阳司马氏都被禁锢,但他们的子弟大都在军队底层拼杀,积累了大量军功,只要武安君一案和你父亲公子弘一案翻过来,三家冤屈昭雪,白氏和司马氏的子弟将在瞬间再度崛起,你的实力也将在瞬间达到一个惊人高度。

你为什么突然走出乌氏?为什么要到太原见蒙恬?很简单,在你背后操纵这一切的是大秦君王,而大王就是要借助你这个深厚的背景,借助给武安君白起和公子弘翻案的机会,赢得老秦武人的拥戴,继而掌控更大的实力,以击败掌控大权的楚系外戚。

但是,年轻的秦王似乎把这件事想得太简单了。

昭襄王就是个例子。昭襄王十九岁做大王,二十岁加冠礼成*人,但宣太后认为他年少,摄政。太后摄政就是始于此。

宣太后在**摄政,“四贵”在朝堂掌权。这“四贵”一个是担任右丞相的穰侯魏冉,功勋显赫;一个是担任左丞相的华阳君熊戎,同样战功卓著。他们两个是宣太后的弟弟,昭襄王的舅舅。还是两个,一个是高陵君公子悝,一个是泾阳君公子市,他们是宣太后的儿子,昭襄王的亲弟弟。

这是一个由王族掌权的权力架构,看上去没问题,但由于宣太后、穰侯、华阳君都是楚人,在宣太后摄政,魏冉、熊戎为国相的情况下,大秦权柄等于给这姐弟三人把持了,朝政事实上控制在楚系外戚的手中,所以后来即使昭襄王主政了,但楚系外戚的势力过于庞大,再加上他的两个弟弟高陵君和泾阳君又对母亲宣太后言听计从,导致昭襄王受到了极大的挚肘,事事艰难。

这是一段漫长的时间,前后有四十二年,在这四十二年里,楚系外戚的势力越来越大,渐渐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朝堂上的楚人,有楚人血统的秦人,与楚系外戚联姻的秦人,还有被楚系外戚所信任提拔的文武大臣,都是这个利益集团的一分子。

昭襄王忍而不发,大秦国在这四十二年里飞速发展,为未来灭亡山东六国,统一天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一时期大秦国涌现出了大量载入史册的著名人物。

宣太后病入膏肓,昭襄王果断出手,穰侯魏冉罢相,华阳君、高陵君、泾阳君去职,四贵出京就国,昭襄王至此才独揽权柄,但楚系外戚已经枝繁叶茂,遍布大秦军政两界,其势力深深植根于大秦王国的每一个角落,即使昭襄王有心彻底清除楚氏外戚,但也不得不正视现实,从长计议。

然而事如愿违,他刚刚闭上眼睛,楚氏外戚就卷土重来,再度崛起。

华阳夫人是华阳君熊戎的孙女。熊戎娶秦公主,子孙繁衍,所以华阳夫人是土生土长的秦人,但她有楚国芈姓王族的血统,以楚人自居。孝文王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