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秦帝国风云录-第7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槐洌灰辜湫问浦枞欢窳印

这时候文武大臣们才意识到武烈王为什么要借助河西的紧张局势把太子扶苏滞留于陇西了,因为他要把郎中令蒙嘉、客卿司马空和博士淳于越这些关东系的重量级人物全部留在陇西,继而给他摧毁冯氏赢得充足的时间。



始皇帝严格遵照律法,下令将冯鸷押回京城受审。在冯鸷的罪责没有核实之前,冯劫依律规避,官职爵位都予以保留。

冯鸷一案刚刚爆发,从中原、两淮传来急奏,在两地郡县任职的七名冯氏子弟再爆大案,而罪责无非就是贪赃枉法、勾结六国余孽、图谋叛luàn等等。yù加之罪,何患无辞,我要围杀你,白的也能变成黑的。

始皇帝一律压制,拖延时间,给关东系反击赢得时间。

但关东人尚未拿出对策,京中又爆大案,冯去疾和冯氏一系的十几名官员牵涉其中。冯去疾遭到羁押,关进西浦大牢,等待廷尉府审讯。

军中也动手了,北军统率部上奏,凡冯氏一系的将领均遭弹劾,虽罪名不一,但大秦严刑峻法,足以将他们打入地狱。

最后,大秦贵族集团开始对冯氏势力最为庞大的晋中三郡开始“围剿”,先是河东,然后是太原,最后是冯氏的根基之地上党,凡冯氏一系的官员,不分级别高低,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纷纷落马,无一落网。

咸阳急令,凡涉案官员,一律押往京城受审。



大秦本土贵族集团发起的这场“围剿”冯氏的政治攻击异常凶猛,摧枯拉朽一般,势如破竹,打得关东系毫无还手之力,即便有始皇帝和咸阳宫的全力支撑,也是一败涂地,再无反败为胜的可能。

蒙武从北疆日夜兼程而回,但大势已去,徒呼奈何。他只能调用关东贵族集团的所有力量,竭尽全力阻御大秦本土贵族的“攻击”,以防止蒙氏和其他关东势力被卷进这场可怕的风暴,以致于尸骨无存。

冯鸷和冯氏一系的官员陆续押解到京城,廷尉府开始审理。李斯蓄意拖延,审讯速度极其缓慢。

太傅、上将军公子宝鼎,左右丞相隗状和王绾,太尉公子腾,驷车庶长公子豹,护军中尉王翦等公卿大臣联名弹劾李斯,指责其审案不利,一致要求罢免李斯。

始皇帝忍无可忍了,在廷议上公开斥责左丞相王绾。

左丞相王绾负责中央财政,始皇帝认为造成当前国内局势紧张的直接原因是财政政策上的错误,虽然治粟内史府对此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做为主掌中央财政的丞相,同样要承担罪责。

始皇帝下诏,罢黜左丞相王绾,由右丞相隗状暂时代领左丞相事,独揽相权。

这是一石二鸟之计,既打击了老秦人,又拉拢了楚系,可以迅速分化大秦本土贵族集团。



始皇帝的做法激怒了老秦人。

护军中尉王翦愤而请辞,离开了咸阳,返回频阳。

中将军麃公愤而请辞,解甲归田。

驷车庶长公子豹在廷议上痛骂李斯,因为过于激动,打了李斯一个大巴掌,结果被赶出了朝堂。

太傅、上将军公子宝鼎,丞相隗状,太尉公子腾等三位大臣联名上奏,为防止局势失控,恳请始皇帝允许他们联合审理此案,以便在最短时间内稳定政局。

始皇帝没有答应,而是命令公子宝鼎马上赶赴离石要塞,掌控北军。

这是要把宝鼎赶离咸阳,让大秦本土贵族失去最强后盾,釜底chōu薪。谁知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宝鼎在回家的路上马失前蹄,摔断了腿,走不了了。

=

新年过后,咸阳掀起的这场风暴迅速席卷中土。

北军将率纷纷上奏,王贲、羌廆、辛胜、李信等北军统率向咸阳施压。

代王公子将闾、齐王公子骧、楚王公子昌、吴王公子高和南海王公子峤也先后上奏,恳请始皇帝考虑到当前动dàng的国内局势,马上结束冯氏大案,尽快稳定咸阳政局。

与此同时,江南镇戍官长杨端和、两淮镇戍官长张唐、江东镇戍官长麃浚和岭南镇戍官长王嵩也上奏施压。

地方郡县官长的奏章也蜂拥而至,劝请始皇帝马上稳定政局,调整国策,确保大秦对中土的控制。

始皇帝和咸阳宫终于承受不了重压。正月底,始皇帝下诏,由丞相隗状、太尉公子腾并廷尉卿李斯,联合审案。

二月初,在始皇帝的催bī下,武烈王公子宝鼎不得不拖着一条受伤的腿,离京赶赴北疆。

二月中,冯氏一案审结,冯劫罢黜,贬为庶民。冯去疾贬为庶民。冯毋择降爵。冯鸷等十几名官员枭首,二十多名冯氏一系官员流放,余者尽数被驱,冯氏及其子弟mén生永久禁锢。

权势显赫的冯氏就此衰落,关东系遭到沉重打击。







        第435章 余波未息

这场风暴前后历时近半年,但如果加上武烈王公子宝鼎在去年年初所遭遇的危机,以及他为摆脱危机和展开反击所做的一系列布局,咸阳政局在过去的一年里可谓惊心动魄,掀起的惊涛骇làng一次次猛烈撞击着新生的帝国,导致咸阳危机四伏,中土更是惶惶不安,随时都有崩溃之祸。

帝国诞生之初的这场政治对决,以两败俱伤而收场,侥幸的是,因为在对决之前中央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军权,稳定了军队和地方镇戍力量,确保帝国平安渡过了此次危机。

三月初,太子扶苏结束了西北巡视,返回咸阳。

郎中令蒙嘉、皇帝客卿司马空和博士淳于越等关东系大臣回到咸阳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详细了解这场政治风暴的经过,并“清点”关东系在这场风暴中的损失。

经过一番“梳理”,再分析整个风暴的发展过程,蒙嘉等人不禁暗自惊悸。这一轮博弈,就算他们待在京城,亲身参与其中,也是必败无疑,而且关东系的损失会更大,虽然关东系会给对手以重创,但最终的结果必然损害到大秦自身,谁也不敢保证那时候还能否维持帝国的稳定。

武烈王以进行南北战争为借口建设新北军,不但让中央一定程度上集中了军权,还改善了始皇帝和老秦人的关系,缓解了双方之间的矛盾,这才是关东系必败的关键所在。

始皇帝集中了军权,才敢于打击豪mén贵族来压制分封,才会纵容和默许武烈王挑起老秦人和关东系之间的厮杀。当然,他对这轮政治风暴的估计也不足,他也没想到大秦本土贵族竟然联合起来,彻底摧毁了冯氏。

王翦、麃公等老秦统率返回咸阳增加了本土老秦贵族在朝堂上的力量,张唐和杨端和等老将军们又控制了地方镇戍,与朝堂的本土老秦贵族形成了呼应和支援,但本土老秦贵族同样担心风暴太大,危及到帝国安危,所以在武烈王的指挥下,目标明确,直接摧毁冯氏,毅然放弃了对蒙氏等关东军功豪mén、对李斯、周青臣等关东寒mén贵族和对淳于越等关东博士集团的攻击。

为了确保一击而中,以武烈王为首的大秦本土贵族先是利用太子西巡和北军建设,把蒙氏兄弟和司马空、淳于越等关东系重量级大臣全部“骗”出了咸阳,接着在风暴肆虐的过程中,绝不牵连除冯氏以外的其他关东系势力。

关东各派系之间本身就存在矛盾,尤其像冯氏这样的“参天大树”假如受到损失,对关东其他派系攫取更多权力和财富有直接好处,所以初始关东其他派系并没有出手相助,相反,冷眼旁观者众,甚至还有落井下石的,但等到事态严重了,危机扑面而至,关东其他派系意识到冯氏这棵“参天大树”要倒了,这场风暴已经损害到他们切身利益,打算出手救助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这时候冲进风暴,即便是蒙氏也有可能被席卷而去,更不要说其他人了。

大秦本土贵族没有对整个关东系实施打击,并不代表大秦本土贵族没有这样的实力,而是不愿意双方打个两败俱伤甚至yù石俱焚,最终危及到帝国安危而已。蒙武回京后瞻前顾后一筹莫展,李斯、周青臣、叔孙通等人更是意见相左争论不休,就是出于这样的考虑,结果当始皇帝怒不可遏奋不顾身地冲杀在最前面的时候,关东系却踌躇不前,不敢和大秦本土贵族拼个你死我活,不敢把这场风暴推向全面失控的险境。

冯氏及其势力覆灭了,彻底覆灭,一夜间灰飞烟灭,就连东山再起的希望都没了。

始皇帝非常愤怒。冯氏是他的股肱之臣,这些年为他鞍前马后鞠躬尽瘁,功勋卓著,但大秦本土贵族竟然给了他一个大巴掌,在帝国建立之初就把这样一个受他庇护和恩宠的豪mén贵族彻底摧毁了。这就是打他的脸,扼杀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