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个普通中国人的家族史-第1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时我觉得人生就是一场残酷的梦。上帝给了我们亲人,让我们感受亲情,获得短暂的快乐;旋即又把他们一一夺走,让我们感受到永恒的、撕心裂腹的痛楚。一想到从此我与父亲生死两相隔,我就难以抑制眼里的泪水,难以承受这难熬的心痛。在父亲离去的这些天里,我没能好好地睡上一觉,只要一闭上眼睛,就仿佛看到父亲那鲜活的面容。往事一件件、一桩桩地在脑海里闪露,无论是快乐的还是悲伤的,都使我感到无比的痛楚,都让我泪流满面。有时我一个人泪眼朦胧地坐在书房里,耳朵里仿佛听到外面响起父亲拄着拐杖行走的“嗒嗒”声,于是急忙跑出去看,却空荡荡的什么也没有。

父亲去世后的前几天里,母亲和姐姐仍然住在医院里以方便安排父亲后事。医院也比较通融,拔出两个病房来安排前来奔丧的亲戚。那几天,痛苦、悲伤、缺乏睡眠,让我整日精神恍惚。我常常感到茫然无措,见到从外地来奔丧的亲戚们也不知该说什么。但很快,我意识到自身的责任,作为父亲唯一的儿子,我必须担负起长子顶天立地的责任。我在母亲面前从不敢放声大哭,强忍住泪水劝慰着母亲,尽管说着说着我自己的眼泪也夺眶而出。我每天奔忙于殡仪馆、花圈店、车站、饭店之间,张罗父亲的后事,招呼来奔丧的亲友。晚上,母亲怕我休息不好,不许我再为父亲守灵,要我回家睡觉。母命难违,我晚上只好回家。可我回到家里哪里睡得着,只要一看墙上挂着的父亲的遗像,就忍不住泪水。连续几天,我每到夜深人静时都跪在父亲的遗像下面,趴在地上一整夜一整夜地放声痛哭。

白天还要四处奔忙,我总是抽空避开母亲,到父亲安睡的太平间去陪父亲说一会话。父亲生前喜欢抽烟,我就给父亲点燃一枝香烟,然后跪在地上跟父亲倾诉我的思念。说几句就哭起来,泣不成声。每天我都到外面采一些小花,别在父亲冰柜的把手上。那天我从太平间出来,碰到了一位住在太平间旁边的医院老工人从外面回来。远远地见到我,他从自行车上下来,推着车子走到我面前问:“里面的是你的什么人?”我说是我父亲。老工人叹了一口气,对我说:“孩子,我在这个太平间旁边住了十三年,这是第一次见到有人为老人守灵,看得出来你是个孝子。但是人死了不能复生,这是自然规律,你现在再难过,他也不知道了。天天听见你哭,我早就想来劝劝你。你难过是可以理解的,但千万别伤了自己的身体。你跟你父亲感情深,但是要是你身体哭坏了,你父亲也不会高兴的。人死了我们没办法让他复活,但是活着的人还要好好保重,这才能让你父亲高兴。我相信你父亲不希望看着你这么难过,好好生活,别忘记他就行了。”

那天那位老工人站着跟我谈了快一个小时,直到我母亲打电话要我回去吃饭才与他告别。回到病房里,我情绪稍微平静了一些,就带着母亲和姐姐全家到位于武昌民主路的一个叫“粗茶淡饭”的餐馆吃饭。我刻意营造着欢乐气氛,那天是父亲去世后全家人吃的第一顿正经饭。饭后,我接到一个电话,原来是郑州的表哥表姐他们到了,于是我安排母亲和姐姐回医院,自己跑到车站去接他们,又安排他们吃了一顿饭后,把他们带到了医院里。甥姨见面,又是一阵痛哭。

四月六日,父亲火化。我于前一天为父亲联系好了武昌殡仪馆,租用了一个二百多平方米的中厅举行告别仪式,还租用了一辆豪华的灵车为父亲送行。四月六日早晨八点多一点,灵车来到了医院,父亲的遗体被从冰柜中抬了出来。放了几天以后,父亲的面容不但仍然那么安详,而且显得年轻了,仿佛又回到了他得病前的样子。由于有母亲在现场,我不敢哭,吻了父亲的面颊后,我捧着父亲的遗像坐在灵车前排,母亲和在医院里住的亲戚们则打了四辆的士在后面跟着。

到了为遗体化妆的地方。父亲的遗容实在太安详了,因此没用怎么化妆。我凝视着父亲的遗容,又感到一阵撕心裂腹的痛楚。我握着父亲冰冷的手,轻声对父亲说:爸,你走好。父亲安静地躺在那里,脸色从容而红润。我不由自主地再次吻了父亲,跪了下去,放声痛哭起来。

堂兄堂嫂和两个堂姐已经在殡仪馆等候,并且招呼着布置追悼会场。追悼仪式上,我和姐姐搀扶着母亲。向遗体告别的时候,母亲哭得几乎要昏倒过去。我赶紧扶着母亲到一边去,把母亲托付给郑州来的表姐们照顾,自己抱着父亲的遗像,跟姐姐、姐夫、堂兄、外孙贝贝一起送父亲到火化间。到了火化间以后,我把遗像交给姐夫,抱着父亲的遗体,满脸是泪,一遍又一遍地亲吻着父亲冰冷的面颊,把父亲慈祥的面容永远牢记在心。在火化操作员推着父亲进火化炉的时候,我突然看见,父亲紧闭的双眼竟然渗出了晶莹的泪滴……

我们趴在地上,哭喊着向父亲磕头,眼泪就如同决堤的海水倾盆而下,打湿了地面。贝贝也知道这是与姥爷的永别,哭得不成样子。姐姐、姐夫和堂兄一边哭着,一边要拉我起来。不,我不起来,我要送爸爸远行。

尘归尘,土归土,父亲又回到了他来的那个世界。我和姐姐抱着父亲的遗像,站在炉前,等候着父亲的灵魂,伴随着缕缕青烟升入天堂。姐弟俩脸上挂满泪痕,相拥而泣。将近两个小时以后,父亲的骨灰从里面出来,我又跪在地上向父亲叩头,哀求操作员小心清扫,不要遗漏哪怕一块骨灰。清扫时有几小块骨灰掉了下来,我也一一捡起,放进骨灰盒中。然后,我对着父亲的骨灰盒一个劲地磕头,哭得上气不接下气。操作员不得不安慰我说,请节哀吧,我们都扫干净了,你父亲知道你想他,请节哀吧。

由于还要招呼亲友,我们把父亲的骨灰暂时寄存到骨灰堂里,准备父亲一七的时候再迎回家中。下午送走外地来的亲戚们,我们全家又回到医院结帐,收拾行李离开。临走,我对着父亲去世的那张病床和停放父亲遗体的太平间,恭恭敬敬地鞠了四个躬;并且找到了那位素不相识的、劝我的老工人,向他表达了谢意,跟他话别。老工人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孩子,你父亲有你这个儿子是他的福,回去好好保重自己,照顾好你母亲,别让你父亲在那边担心。

当晚我回到家里,对着父亲的遗像又痛哭了一场。然后,我擦干眼泪,坐到电脑前继续书写那本凝聚了父亲心血的《生活的见证:一个普通中国人的家族史》。做儿子的虽然无法让父亲复活,但我可以通过我的努力让父亲活在我的书中,让父亲通过我的书而牢记在千千万万个读者心中,让父亲在人们心中永生不朽!我一定要写好这本书,这是我父亲的遗愿,也是对我父亲最好的纪念。逝者已已矣,活着的人们要更加热爱生活,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妻子腹中的胎儿正在茁壮成长,这也是父亲生命的另一种延续。等到孩子懂事,我一定要告诉他,他的祖父是怎样一位真正的人,而这位祖父在临终前是多么渴望和他见上一面。生活还要继续,我们要好好地生活。我知道父亲在天堂中一定会注视着我们,保佑着我们,为我们的痛苦而难过,为我们的成功而欢乐。

雅科夫·伊万诺维奇·布尔什维科夫于二○○四年四月七日

《一个普通中国人的家族史》 第十一章 正义无限(2000~2004) 跋 我们这一代人的义务

亲爱的读者,写到这里我的家族史也就告一段落了。之所以不说写完了,那是因为:今天、明天都会变成昨天,刚刚发生的事和尚未发生的事有朝一日都会成为历史。我希望,我的子孙们能够把这个历史书写下去。我们这个家族和亿万个中国家族一样,既普通又不普通:它曾经出过民族英雄、农民起义领袖等叱咤风云的人物,也出过一生默默无闻的普通百姓;既有过辉煌的时刻,也遭受了无穷的磨难。但是,即便历尽了无数兴衰荣辱,我们这个家族的传统却始终延续下来。我们勤劳,我们勇敢,我们善良,我们坚强,我们生生不息,我们见证着历史,我们创造着历史。

我们家族的历史,就如同汪洋中的一滴水珠,和无数个中国人的家族史一起,汇聚成我们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尽管它小得微不足道,但足以使我为我的家族感到深深的自豪。我们这个家族,永远不停地与各种压迫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无论是腐败无能的满清朝廷,还是凶残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