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主公-第1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勤见他两人都满意,便道:“那么,我在高奴县的有些事情,可能做得尺寸有些大了,两位还要替我多多担待些啊,咱们是自己人,不说两家话,我除了两位之外,也真的再没有人可以依靠了!”

这话说的,真叫动听,变成了他依靠张芹和袁绍了,搞得两人脸差点一起红了,他俩有啥值得人家李勤依靠的啊,他们的长处不过是背后有人罢了,一个代表十常侍,一个代表何进而已,就算李勤要依靠,也是依靠这两个集团。

三个人又说了些具体的事宜,把方方面面敲定,他们便出去看安抚百姓了。

此后几天,高奴县大批的难民涌来,对于穷苦百姓来讲,谁能让他们过上安稳日子,谁就是好人,他们的要求很低,仅此而已,李勤能让他们实现这个愿望,他们自然就愿意跟着李勤,从化敌为友的速度上来讲,他们要比当官的快得多,什么台阶都不用下,只要对他们许个承诺,他们就会跟过来的。

木笼囚车打造好了,由袁绍带着他的手下,押送李文侯和一众羌兵将领回京,而张芹则亲自跑到去了并州治所,去斥责宋枭,问他为什么还不把粮食送去,是不是和李文侯有一腿,所以为难李勤啊?他要写信给京中,向皇帝告宋枭一状!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一顶大帽子扣过去,把宋枭吓得屁滚尿流,几万石的粮食,直接就给送来了,半点都不敢拖延。

宦官有时候还是很好使地!

第183章 董卓

袁绍回京了,张芹去骂宋枭,李勤则留在高奴县,这里的事情太多,他不得不全力应对。

分田地和免税的事情,虽然只限于在高奴县,可老百姓传消息是最快的,只不过数日的功夫,小半个并州的人都知道了,而且消息还在不停地扩散,大有往其它州郡漫延的趋势。

不光是羌氐的各族胡人往高奴县涌来,就连有些穷苦的汉家百姓听了,也都往这里赶来,至于那些在家乡有田产的百姓,让他们背井离乡去高奴县混块田地,那是不太容易的,可是听了免税的消息,他们也不免心动,甚至有人开始埋怨起本地的地方官来。

百姓怪地方官为什么不能象李勤那样,啥事都为老百姓着想,现在的税多重啊,都收到十年后的了,不少上了年纪的百姓更感到吃亏,他们能不能再活十年,都不一定呢,可税先交到了,这叫啥事!

能有这种抱怨的,自然都是不去高奴县的,而不去高奴县的,自然又都是有家底的,他们要是抱怨起来,地方官怎么受得了?可并州所有的地方官却只能硬着头皮听着,谁也不敢上报,谁也不敢说李勤半个不字。他们都清楚得很,看李勤这么个折腾法,他是对并州的刺史位置有想法,宋枭极有可能被挤走,面对极有可能成为他们大上司的李勤,他们哪敢抱怨,是嫌命长啊,还是嫌官做得时间长啊?

高奴县,李勤累得每天只能睡两个时辰,而扶角军更是全军出动,玩了命地去安抚百姓,去分田产,贾诩带着临时招来的一批文官,反正只要会写字,在扶角军里就能混上个小官当当,谁让扶角军缺官缺得严重呢,寒门的文人们算是捡着便宜了,终于能进入仕途了,每天写凭证发田契,人人都忙得不可开交。

在这种情况下,招新兵太容易了,而且是挑着来,只挑最精壮的,一般体格的还不要呢,不过十数日功夫,便招了上万的新兵,其中以羌氐族人为多,都是打散编制的,由老兵带新兵。当然扶角军是凑不齐给新兵的装备的,只能等回凉州再说。

宋枭支援的粮食到了,李勤总算是松了口气,有了粮食,一切就都好办了,他也不用成天去安抚了,什么安抚的话,也不如一碗粥好使。

这日,张芹回来了,而就在同一天,洛阳的使信也到了,信使带来三件事,一件是李勤打败李文侯有功,扶角堡由乡升县,而李勤的侯位升了一级,变成了扶角县侯,这可是高爵了;第二件事是宋枭暂代并州刺史一职,而由李勤升任并州刺史;第三件事,是第二件的补充说明,为什么要让宋枭暂代刺史,而李勤不能马上去治所呢,因为凉州那里出乱子了,李勤必须马上回凉州,去抵挡再次南下的匈奴王刘九。

事情一件接着一件,就没有个消停的时候。李勤见过信使之后,只好紧急召开军事会议,把将领们招集到一块,商讨应对之法。

李勤先把京中的消息告诉大家,将领们自然是一通恭喜,而后便都静了下来,李勤加官进爵是好事,可是现在他们的老家要被刘九给抄了,这可就大大地不妙了,人人都是上火着急。

李勤道:“虽说朝中有人好做官,有啥事咱们都能先一步知道,可消息是从京里传过来的,时间上也必耽误了不少,咱们竟然不知道,这可是斥候的过错了。乌蛋子,对于此事,你有何辩解?”

乌蛋子听到李勤点名,脑袋嗡地一下子,他被命令去抓边章,可却没有抓到,边章跑去了中原,好象去找什么太平道了,没让他给抓住,这本来就是相当上火的一件事,可现在又出现了更让人上火的事,而他做为斥候首领,竟然是听李勤说老家有事,他才知道的,这么大的过失,他可是担当不起!

乌蛋子离了座位,趴在地上,他道:“回李郎的话,末将因这些日把精力都放到了抓边章的事情上……不不,末将无话辩解,无话可说,一切皆任李郎处置。”

李勤哼了声,这些日子忙,他也忽略了凉州方面的事,而且也想不到老家竟然有被抄的危险,他自己都是如此,何况手下,所以也没法太责怪乌蛋子。

李勤道:“京中都得到消息了,又传给我们,想必这时候草原上的刘九,已经南下了,说不定都打进北地郡了,咱们扶角堡都被围了。”

说到这里,他有点说不下去了,家中父母都在扶角堡,要是刘九真把他的老家给抄了,那他非得和刘九拼命不可,仗要是打起来,不死不休,就算是让他追到草原上去,咬咬牙,他也带兵去了。

扶角将领们听了,人人都是又拍大腿,又叹气,他们的家人都在扶角堡,要是那里出了事,可真是没法活了。

贾诩的情绪还算是稳定,他道:“扶角堡不见得被围,如果家里面出了事,早就有人来报信了,哪可能拖这么久,要是我所料不错,那么就是刘九还没有集结起大军,他还没有正式南下呢!”

张芹也有点紧张,他道:“对啊,刘九去年被李郎打败,今年估计还没有缓过劲来呢,而且匈奴人向来住得分散,要想集结起来,恐怕会需要很多时间,现在可能还没有进入北地郡呢,就算是进入了也没关系,别的县也会派援兵的,还有那魏元丕也得派兵啊,所以李郎你也不用太着急。”

想了片刻,李勤忽道:“明白了,刘九本来是不会南下的,他的匈奴人也是要休养的,不可能新败之后,这么快就再来劫扰,他一定是看我们来打李文侯,所以想捡个便宜,这才来的。”

贾诩也道:“正是。不过,我估计有可能是李文侯在看咱们来了之后,给刘九送了个信,求刘九南下凉州的。这样一来可以解他的大赵之危,二来也可以让刘九报仇,一举两得,刘九这才会南下的,只不过李文侯没有想到他败得那么快,而刘九也没有想到。”

李勤道:“刘九会不会还犹豫了些时候,所以才出兵晚了的?”

贾诩和众将领忙都点头,认为这是极有可能的,而张芹见大家都点头,他连忙也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李勤道:“原因是什么,现在就算分析得再透彻,也是白分析,该来的还是得来,咱们现在必须马上回师,最好趁刘九没有进入富平县之前,先把他拦住,以避免我扶角堡遭受兵灾。”

沈乙叫道:“对对对,咱们赶紧回去吧,可别在这儿耽误时间了!”他在出征之前,终于向乔女去提亲了,而乔女也答应了,回去之后他们就要成亲,幸福的生活正在向他招手呢,他能不急么!

李勤办事向来利索,他立即下令各军整队,派典韦和乌蛋子做先锋,乌蛋子是第一路,典韦是第二路,带领精兵先去救援,去拦截刘九的匈奴兵,而他自己则带着大军,随后跟来。

高奴县这里扶角军是顾不上了,李勤拜托张芹代为打理,只要先稳住形势就好,别的等他打败了刘九再说。张芹虽然总以英雄和大丈夫自居,其实他一点都不大丈夫,听到刘九带兵南下,他本就很害怕了,刘九可不是李文侯,而李勤实际上也没有真正的打败过刘九,只是当初用计逼走了刘九而已,所以当张芹听到李勤让他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