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杨虎城大传(选载)-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作用。
  5月20日,卫定一等将领通电表示绝对服从陕军总司令:“频年以来,内争不息,无名之战,徒苦吾民。此次时局变化,定一等深恐战事扩大,危及乡邦,当经公推井帮办维持陕局,实行保境安民,通电全国,严守中立。乃刘镇华野心未戢,啸聚红枪会匪数万之众,长驰犯陕,围攻西安,烧杀淫掠,所至为墟,似此残民以逞,实为人类公敌。定一等保护桑梓,责无旁贷,坚守省城,已逾匝月,万众一心,人自为战。兹因井帮办迄未南下,军事亟待进展,爰于5月19日开各方联席会议,共同决定,恭推李公云龙为陕军总司令,并公推田公玉洁、杨公虎城为副总司令,邓公宝珊为总指挥,卫公定一为副总指挥,所有队伍一律改编陕西陆军,一致声讨。除恭请总司令即于5月20日就职外,定一等对总司令绝对服从,对原有主张,坚持到底,誓歼嵩匪,以期恢复吾陕父老子弟之安全而后已。谨再通电声明。师长卫定一、杨虎城、田玉洁、冯毓东,后方留守司令朱思聪,西安城防司令史铸,旅长何毓斌、姚震乾、姜宏模、刘一敬、丁增华、党玉琨、党海楼、陈发荣、李德升、冯钦哉、姬汇伯、王保民、甄士仁、石象仪、薛宝荃、张菖、胡景铨,游击司令黑子斌、孙蔚如,警备司令左协中等同叩,哿。”围城初始,刘镇华阴谋从东、北、南三面进攻,留出西关不动。自以为守城军队在他的攻击下会从西门败退撤出,届时就可消灭之。
  不料到了5月15日,守城军队都没有任何撤出的动静。刘镇华这才把西门也围了起来。至此,西安陷入了四面包围之中。只是,城关附近的红庙坡、小雁塔等处仍为国民军所控制。西安四周相继成为战场,郊区民众扶老携幼,纷纷进城避难;城内民众因为缺粮,又欲逃往城外。城外的想进来,城里的想出去,这是西安“围城”的真实写照。

  英勇战斗 巧取制胜(1)

  刘镇华围城后,依仗着优势兵力、强大火力和阎锡山、吴佩孚的军火、空军支援,对西安发动了数次猛烈进攻,经过守城将士奋勇拼杀,浴血奋战,粉碎了敌人的企图。其中比较险恶的战斗有:1926年4月26日上午,“镇嵩军”向红庙坡一带的火烧壁、张家村发动进攻。而守城军队在此地区兵力薄弱防线辽阔,在与“镇嵩军”激战约1小时后便向南败退,“镇嵩军”占领了火烧壁,并乘胜向西关进攻。西关百姓纷纷逃往城里,致使西关至西大街一带秩序大乱。当时,李虎臣部团长李定五正在总部开会,接到增援的命令立即赶回部队,准备率领部队赶往增援。当他在返回部队途中,遇到了前来接他的护兵及20多匹军马。
  李团长骑上马带这20人马赶往西关时,因麦子已长高,只闻枪声,分不出敌我。溃退的部队看到这一行人马飞奔而来,以为是骑兵来增援了,顿时士气大振,转头向敌人反攻。官兵努力,一鼓作气,不但阻止了敌人进攻,还夺回了火烧壁等处的阵地。激战到傍晚,缴获枪支180余枝,俘虏敌官兵60多人。5月25日,“镇嵩军”集中数十门大炮,在猛烈炮火的掩护下,以重兵向杨虎城部守卫的东关和北关发动进攻,大批步兵扑到城下准备登城,杨部官兵冒着敌方密集炮火英勇反击,经过5个多小时的激战,敌军终因伤亡过大而撤退。为了不断打击和消耗敌军,守城部队经常抽调精锐部队,利用夜幕为掩护,出城袭击“镇嵩军”。
  以消灭敌有生力量和打击敌士气为目的,大都是给敌以重创后,又撤回原阵地。刘镇华对守城部队的夜间出击十分头痛,就从西安附近强征民夫,在城墙的四面掘长堑以困城。堑宽、深均约3米多,堑后筑堡垒设大炮。西安城墙高峻、护城河沟深壕宽,易守难攻,刘镇华为拿下西安确实费了不少心计,想了不少办法。除了掘长堑、筑堡垒外,还采用了挖地道的办法。“镇嵩军”的工兵营在东城墙偏北处,挖掘地道,准备用来装填炸药,爆破城墙。不料却被“镇嵩军”强派进城来打探守军情况的农民报告了守城部队(由此可看到“镇嵩军”多么不得人心)。说“镇嵩军”正在城墙外东北方向挖地洞,但不知确切地点。杨虎城得到这一情报后非常重视,派副官李秀侠、卫队孙辅臣专门负责寻截。经过一番努力,终于在一口枯井中听到了敌人挖地道的声音,找到了具体位置。经过战斗粉碎了敌人的这次阴谋。但敌不甘心失败,此后利用程东关的几家骡马店和几座砖瓦窑的隐蔽地形,秘密挖掘地道四五百米,将装有几千斤火药的三口棺材运入了地道,于6月8日凌晨进行引爆。所幸的是,由于是火药而不是炸药,只把北梢门偏北的城墙炸塌了一小部分。
  爆炸时声音巨大,不但将不少守军从城上震跌下来,而且也将更多的准备攻城的“镇嵩军”给震昏了。为守城部队恢复城防阵地赢得了时间。另一处地道,因未挖至城下,爆炸仅损坏了关墙极小部分,没有伤及防守阵地。在这种情况下,“镇嵩军”仍然发动了几次攀登城墙的进攻,都被守军击退了。以后,又进行了几次“地道战”,都以“镇嵩军”的失败而告终。西安的城墙见证了这段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历史,依然耸立至今。“镇嵩军”围攻西安,数月不下,刘镇华十分焦急,遂召开军事会议研究对策。据说会上“镇嵩军”四师师长王振首自告奋勇,表示该师愿意担任主攻,向守军发动一次猛攻。但有两个条件:一是要求刘镇华拿出一笔数万元的现款,以组织敢死队,待成功后再发若干奖金;二是要刘的炮兵团给予火力支持。刘镇华在情急之下,同意了这些要求。
  7月22日晚,王师准备了50多架云梯,组织了一支300多人的敢死队,以敢死队在先,三个团在后,在数十门大炮的猛烈炮火掩护下,以东北城角为突破点,发动了猛攻。敢死队员在金钱的刺激下,冒死攀登,有数十人居然爬上了城头。守军发现后仓促迎战,孙蔚如率领部队用大刀与敌肉搏,并向城下投掷“麻辫子”炸弹(土制炸弹)。孙蔚如等军官负伤后都不下火线,鼓舞了士兵们的斗志。李定五在《坚守西安纪实》一文中记录这场战斗时说:7月22日晚,适我军中级以上军官在三意社晚会(当时叫堂会)。著名演员刘立杰演完《乾隆打宫》,接着韩启民的《断桥》刚出台,突然有一副官仓皇走近杨虎城副司令身旁,低声报告。李虎臣、杨虎城、卫定一旋又交头说了几句,杨即起立向在场军官下达紧急命令说:据报敌人今晚由东北城角大举攻城,已将我军口令盗去,今晚口令改称“杀敌”;冯(钦哉)、姬(汇伯)两部各抽一营准备增援,其余各部军官赶快各回原防,严加防守。大家走出三意社,突闻东北方面炮声隆隆,继又听到机枪、步枪和敌人的呐喊声,震耳欲聋。李、杨又高声喊叫:“一律向城东北方面增援御敌。”陕军有一个特点,跟随官长的弁护人员很多,而且多是勇敢善战、射击技术高明的人。

  英勇战斗 巧取制胜(2)

  今天又是他们自己的长官亲自率领,更显得勇猛异常,到达阵地,即时投入战斗,大喊“杀呀!杀呀!”守城部队见长官及援兵已到,鼓舞很大。城上女墙被敌击毁很多,血迹遍地。敌人还在继续猛攻,且大部已接近城下,有的从云梯上爬了上来,都被我军击落,战况至烈。战斗一直继续到23日下午,敌伤亡甚大,才被迫撤退,我军亦牺牲不少,姬部参谋长王俊僧阵亡。我军在敌撤退后出城清理战场,见敌云梯数十具,梯上悬挂白布裹的各种赏金,其千元以上的盖有刘镇华的关防,数百元的盖有柴云升的关防。这次战斗击毙敌人600余人、军官10余人,缴获大批枪支和云梯。这是坚守西安规模最大最激烈的一次战斗。城外的敌人挖空心思设法破城,城里的守军也在设法诱敌消灭。
  8月以后,随着城里的粮食、弹药等逐渐匮乏,守军主动缩小了防御圈,放弃了城外的阵地,进城进行防守,敌军直抵城下,两军的距离十分接近。于是,双方基层官兵在战斗的间隙也有接触。
  碰巧的是,9月中旬,守卫西城的一个连长戴万镒,原来是李虎臣部第十师十九旅手枪队队长,在河南时投降了“镇嵩军”,在“镇嵩军”中当了一个团长,后来退伍回到陕西。不久,又来西安托人说项,在李部当了一名连长。在驻守城西北角时,通过手下一个排长(河南人)牵线,私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