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五千年--影响人类历史200件大事0006-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各国的风土人情,及地理概貌报告给汉武帝,建议汉武帝以和亲方式与 

伊犁河畔的乌孙国结为兄弟之邦,以“断匈奴右臂”,这样可以带动西 

部的大夏诸国,共同归附汉朝。同时,张骞还建议与西域各族加强友好 

往来。 

     汉武帝采纳了张骞的建议,公元前119年,张骞奉命率领300人, 

携带上万头牛羊,大量的货币和丝织品,和许多副使第二次出使西域。 

张骞到达乌孙后,派遣副使到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等国,以加强 

汉朝和中亚地区的联系,发展贸易往来。乌孙愿意与汉朝通好。武帝元 

鼎二年 (公元前115年),乌孙派数十人的使团,护送张骞回长安,还 


… Page 19…

带来几十匹马,作为礼物表示答谢。他们见汉朝地大物博,十分富庶, 

就更加重视发展与汉朝的关系。几年以后,乌孙表示愿意与汉朝结亲连 

好,汉武帝派江都王刘建之女细君为公主,嫁给乌孙昆莫为妻。 

     张骞派出的副使分别到了大宛、康居 (今苏联哈萨克)、大月氏、 

大夏、安息 (今伊朗)、身毒(juān dù,今印度)等地,这些地方也同 

样派人随汉使回访,中西交往从此发展起来,双方互往非常频繁。汉王 

朝每年派出使臣多者每年有十余批,少时也有五、六批;每批大的数百 

人,小的百余人;远的八、九年,近的三、五年才能返回。他们带去数 

万头的牛羊和价值成千上万的金银丝帛。 

     张骞及其副使在西方各地搜集到的有关风俗、物产、语言、人口、 

历史、地理各方面的资料,大大地促进了汉对西方的认识;后被司马迁 

写进《史记·大宛列传》,这是中国史书对中亚、西亚各地有正确、详 

尽记载的开始。 

     张骞回到长安,只有一年多时间,就与世长辞了。这位两千多年前 

致力于民族团结的使者,以他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开拓精神,为加强 

我国各族人民的联系、促进民族之间的融合,以及发展中外友好往来, 

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但是,匈奴人的破坏依然存在。为了彻底打通这条通西域的道路, 

汉朝先后派军进攻楼兰,击破姑师(二者曾充当过匈奴耳目,抢劫汉使), 

发兵大宛 (汉武帝曾派使者去大宛用黄金换取汗血马,大宛不肯交换, 

与汉使发生冲突,汉使被杀,财物被劫)。汉军相继击破楼兰、姑师和 

大宛,声威远播,震惊西域。尤其征服大宛以后,汉朝影响愈益扩大, 

葱岭以东的西域诸国,相继派人来汉朝朝贡,或以子弟为人质留居汉朝, 

此后汉使出行更顺利了。汉朝又在敦煌至盐泽 (今罗布泊)之间,沿途 

设置驿站,修筑烽燧亭障,还在轮台(今新疆轮台东)、渠犁(今新疆 

库尔勒一带)等地屯田,积聚粮食供给经过者。屯田士卒最多达60余万 

人。汉朝又在那里置使者校尉,统管汉在西域的事务。到汉宣帝时,西 

域都护府在乌垒城 (今新疆轮台西)建立,葱岭以东西域各国,则由西 

域都护府直接管辖。这是中央在新疆设置的最早的行政机构,从此汉王 

朝在西域政令通行。到东汉时期,这条通路进一步得到拓展。为了进一 

步同大秦(罗马)建立联系,西域都护班超于公元97年派甘英出使大秦。 

甘英逾葱岭经中亚木鹿 (今马里)、和椟(今达姆甘)、阿蛮(今哈马 

丹),到达条支的大海边 (波斯湾,)准备从海上绕阿拉伯半岛,穿越 

红海去大秦,但由于当地人阻挠未成行。甘英虽未能抵达罗马,但比张 

骞西行更远,经历了许多西汉使者所未到过的地区。他不仅得到大量前 

所不知的西域各地的社会风俗、地理历史情况,还引来不少西方国家与 

汉建立和平友好关系。史称“条支、安息诸国,至于海濒,四万里外, 

皆重译贡献”。(《后汉书·西域传》)来得最远的要算“远国蒙奇、 

兜勒”。蒙奇是欧洲的马其顿,兜勒是欧洲的色雷斯。 

     西汉丝绸之路,据《汉书·西域传》、《后汉书·西域传》和托勒 

密《地理学》的记载,其走向自东而西,大体如下: 

     从洛阳或长安出发,出河西走廊,经敦煌、玉门、阳关,分两道西 

去。南道沿罗布泊南,经鄯善 (楼兰)、且末、精绝(今民丰)、扦弥 

 (今策勒县境)、于阗(今和田)至莎车。北道经伊吾(今哈密)、车 


… Page 20…

师前王庭 (今吐鲁番境)、危须(今库尔勒)、尉犁、焉耆、龟兹(今 

库车)、姑墨 (今阿克苏)、温宿(今乌什)、达疏勒(今喀什)。南 

道至莎车后再西行,越葱岭,过蒲犁(今塔什库尔干)、无雷,经“石 

塔” (大夏东界上)、大夏、木鹿,安息古都海克桐皮罗斯、米底爱克 

巴塔那到底格里斯河沿岸的塞琉西亚和泰西丰。自此过美索不达米亚, 

有多条道路通向叙利亚安条克、帕尔米拉等地。从这些地方再西可去罗 

马。北道自疏勒越特列克达旺山谷入大宛,过康居至里海顿河一带的奄 

蔡,再西可通达罗马。北道越葱岭至大宛后,还可过马拉坎达 (今撒马 

尔罕),至木鹿与南道汇合西去。 

     隋唐时期,“丝路”略有变化,分为三道。“北道从伊吾,经蒲类 

海铁勒部,突厥可汗庭,渡北流河水,至拂林国,达于西海。”即由新 

疆哈密经天山北麓,至中亚细亚,再经里海北岸通达欧洲。中道、南道 

则大体上相当于汉代的北道、南道。汉唐是“丝绸之路”极盛时期。此 

后中西海道渐渐兴起,逐步取代了它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但“丝路” 

贸易并未停止。明初西班牙使臣克拉维局一次就见到800匹骆驼,载运 

货物由中国来到撒马尔罕,可见当时陆路贸易还保持一定规模。 

     自从张骞等人出使西域,打通“丝绸之路”以后,在这条古老而悠 

久的商道上,便响起了叮叮■■的驼铃声,一队队骑着骆驼的商人络绎 

不绝地从此穿梭而过,经过漫长的旅程,一批批异域的使者带来了他乡 

的商品、技术。他们为东西文化的交流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中国向西方输出的商品中,丝织品最受欢迎。在当时西方强大的罗 

马,贵族们对中国色彩斑斓、制作精细的丝绸服装爱不释手,在罗马城 

内图斯库斯街上的中国丝绢市场上,丝价贵同黄金。这种情况,一直持 

续到公元4世纪。 

     对于这件事,罗马人是这样描述的:塞里斯 (意为丝国,是对中国 

的称呼)“产丝,驰名宇内……织成锦绣文绮,贩运至罗马。富豪贵族 

之妇女,裁成衣服,光彩夺目”,“昔时吾国仅贵族始得衣之,而今则 

各级人民,无有等差,虽贱至走夫皂卒,莫不衣之矣。”中国丝绸由贵 

妇普及到走夫正反映了中西交往的日益频繁和密切,这也是人类发展的 

大趋势。 

     中国向西方输出的商品除了丝绸之外,其它重要的商品还有铁器、 

漆器、黄金、白银、软玉、毛皮、药材等。古代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发 

源地之一,中国的铸铁术比西方早1000多年,汉代钢铁铸造技术在世界 

是一流水平。中国的钢铁在公元前1世纪时已输入罗马,此外,印度、 

安息等地也从中国进口钢铁。中国的大黄、肉桂等药材也传入西方,被 

称为“中国树皮”。 

     中国还向西方输出农产品。中国的梨、桃、杏、桔也传到中亚、波 

斯、印度、欧洲等地。古印度称梨为“至那罗阇弗呾逻”意为“汉王子”, 

称桃为“至那你”义为“汉使来”。 

     在商品输出的同时,中国生产技术和文化不断西传,从而促进了西 

方各国社会的发展。从汉至唐我国西传的主要生产技术有育蚕、缫丝、 

织绸、铸铁炼钢、造纸和凿井、汲水等。 

     中国的养蚕、缫丝术大约在公元5世纪传入中亚、波斯一带,一个 

世纪后,又传到了东罗马。印度僧人将蚕卵和育蚕法传入东罗马的故事, 


… Page 21…

迄今仍脍灸人口。此外,自宛以西至安息国……不知铸铁器,及汉使之 

卒降,教铸作兵器”“……宛城中新得秦人,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