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锦衣夜行-第3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藩,将诸位叔叔贬为庶人,流放边荒,甚至逼死湘王,还要谥号为“戾”,让亡者不安,李友直嘴上不说,心中却甚鄙厌。

这时听说朝廷又要对燕王下手,李友直立即窃取了公文,夜奔燕王府,将此事相告。燕王闻讯大惊失色,连忙聚集亲信商议对策,当时整个北平已尽是谢贵所御的军队,而燕王府三卫精兵已被调走,朱能虽与他们取得了联系,却来不及把他们调回来。

最后道衍献计,说北平统兵将领乃张昺、谢贵等人,兵卒仍是北平旧卒,都是燕王带过的兵,擒贼擒王,只要把这几个朝廷大员擒杀了,自可接管军队。指挥使卢振便马上附和道,李友直带来的消息上说,朝廷要宣旨削燕王爵位,捕阖府官吏,既然并无马上诛杀王爷的意思,不如故意示弱于敌,明日开府接旨,诳谢贵张昺入府宣旨,到时将他们一并诛杀。

燕王欣然采纳二人所谏,立即开始布署起来,此时燕王府业已全面戒备,就连仪宾李瑞也无法出府了,卢振便把消息写成纸条,绑在箭杆上,等到他夜巡燕王府的时候,趁人不备将同样内容的几封信射出王府,通知谢贵。

不料,第二天一早张昺谢贵还没到,北平都指挥使张信也悄悄到了燕王府。张信也是来报信儿的,张信曾经做过一阵子朱棣的部下,随他一同出塞打过仗,对诸王遭遇,同样心怀不平,等他得到明日一早即将擒拿燕王的命令之后,张信回到府中很是闷闷不乐。

张信的老母见儿子心事重重,便问起缘由,张信事母至孝,乃是一个有名的大孝子,哪肯对母亲隐瞒,便把事由经过对母亲说了一遍。老太太听了儿子的话登时大惊失色,慌忙劝阻,要儿子万万不可对燕王下手。

莫非这张氏老太太比他儿子还深明大义?非也,这老太太信佛而已,道衍见朝廷散布了诸多的谣言,谣言传播容易,却只能止于智者,你想让大家都明白那只是谣言是根本办不到的,所以他干脆反其道而为之,帮着推波助澜起来,在民间大肆鼓吹燕王乃真命天子,天意所归,一天天地洗脑、一遍遍地洗脑,许多北平百姓对此都深信不疑了。

张老太太对此同样深信不疑,因此正言厉色,不许儿子对燕王不利,还劝他向燕王输诚。这位大孝子在感情和道义上,本来就倾向于燕王一边,又被老娘这么一顿教训,第二天大清早,果然跑去向燕王通风报信了。

燕王不明他的来意,还在佯装疯颠,直到听张信说明事情经过,与李友直昨夜的密报一相印证,这才相信他是真心投靠,不禁大喜若狂,连忙起身拜谢,将他奉若上宾。

夏浔本想抢了张信的功劳,轻而易举弄个国公爷干干,不料老天爷看不惯他随波逐流、得过且过的臭德性,哪肯让他轻易遂意,这份功劳最终还是落到了张信手上。

其实,就算夏浔此刻在北平,这份功他依旧是抢不去的,因为夏浔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第一,朝廷动手的具体时间,他是不知道的;第二,他不是北平官员,如果贸然向燕王进言,说朝廷马上就要对燕王动手,他拿不出任何凭据,如果随便找个理由说本山人掐指一算……那他就成了妖人,早晚必受朱棣的猜忌;第三,也是最最关键的一点:他不知道卢振和李瑞的叛变,史书所载不详,他只隐约记得长史葛诚似乎是投靠了朝廷,而行动的关键实是卢振这个燕王府侍卫指挥。

如果他此刻在北平,对燕王说朝廷马上就要对燕藩下手,并且检举了葛诚,那么次日一早,指挥使卢振突然发难,他将和燕王朱棣一齐束手就擒,真应了罗克敌那句话:“诛你满门,夷你全族,受刑之日,对我说一句你错了!”

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张信的地位仅次于张昺和谢贵,而且他是北平军队的直接指挥者,所以卢振已然倒向朝廷的事他是知道的,张信把葛诚、李瑞、卢振的消息向朱棣合盘托出,朱棣只惊出一身冷汗,立即下令把这三人逮捕。

等到张昺谢贵率兵包围燕王府的时候,朱棣在府中依着卢振与谢贵的约定发出讯号,张昺谢贵见了只道卢振已然得手,信心满满入府宣旨,宫门突然关闭,朱棣的八百虎贲骤然发难,张昺谢贵身边虽有侍卫,奈何寡不敌众,竟被乱刀砍死。

随后张信策马驰走,招纳北平兵丁,这些兵大多都被燕王朱棣统率过,如今朝廷官员中的第一二号人物已死,第三号人物降了燕王,许多兵将便纷纷投到了燕王麾下。

此时北平城中忠于朝廷的军队还有不少,朱棣以他的八百死士为主力,与这些忠于朝廷的军队死战,投效燕王的军队陆续投入战斗,朱棣渐渐占了上风,血战一日一夜之后,北平九城尽落入朱棣之手,朱棣的地盘由一座燕王府,变成整座北平城了。

次日一早,朱棣在北平校场集合军队,对天盟誓,正式发动靖难之变,这一天,是建文元年七月七日。

朱允炆登基刚满一年,囚禁了七叔、十三叔、十八叔,流放了五叔,逼死了十二叔,终于反了他的四叔。

“我乃太祖高皇帝、孝慈高皇后嫡子,国家至亲,受封以来,惟知循法守分。今幼主嗣位,信任奸回,横起大祸,屠戮我家。我父皇母后创业艰难,封建诸子,藩屏天下,传绪无穷。一旦残灭,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天下百姓、兄弟宗族之间,尚能互相体恤,而我身为天子亲属,却不能保全旦夕之命,时至今日,天下何事不可为呢!

《祖训》云:“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必训兵讨之,以清君侧之恶”。今祸迫及身,实欲求死。不得巳者,义与奸邪不共戴天,棣唯有遵奉祖训,靖难讨逆,以安社稷。天地神明,照鉴予心!”

这是朱棣起兵靖难的檄文,在有心人传播之下,已然传遍天下。

吃早饭了,匠人们都捧着粥菜合一的大碗,蹲在帐篷周围,听着匠人头儿林麒麟在那儿摆龙门阵。林头儿是个胖子,管差的军爷都叫他胖子麟,胖子麟本来就很健谈,再被苏颖这样成熟妩媚的妹子把一双秋水般的眸子瞟着,唠得更是来劲儿。

他唾沫横飞地卖弄道:“要说这燕王,哦哦,应该说燕逆,燕逆凭着八百侍卫起家,可还真够厉害的,第二天燕逆就挥兵攻打蓟州,守将马宜战死,指挥使毛遂投诚。紧接着遵化、密云的守将举城归附……”

夏浔听到这里,心想,三座城池,只有一座是打下来的,只有一座城苦战到底,两个指挥中还有一个是主动投降,其中虽不无燕王久在边隆,威望隆重的缘故,建文登基以来种种不得武将之心,恐怕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了。否则,此时的燕王仍然不见一点可能成功的可能,若只从个人前程来考虑,那些武将岂能不战而降?不敢力敌,逃走还不成么,恐怕他们心中也是有股郁郁不平之气。”

胖子麟道:“紧接着,燕逆就派兵攻打居庸关,守将王真兵败,投奔怀来的宋忠宋都督,宋都督御下三万劲卒,又有王兵归附的兵将万余人,合兵一处共有四万,燕逆只有马步精卒八千,便毫不畏惧地直奔怀来而去。

要说四万对八千,怕他何来,偏偏宋都督多此一举,为了鼓舞士气,对士卒们说他们住在北平的家人都被燕逆的乱军杀害、妇人俱被凌辱,掳作燕逆叛军的妻妾了,这消息竟被燕逆的探马捉了舌头打听到了,于是燕逆便把他们的家属找来打头阵。

嘿!这下可好,战场之上,父母兄弟叔侄伯舅相见,一个个惊喜交集,抱头痛哭,哪里还有人打仗?人人都说宋都督欺诳我们,纷纷解甲倒戈,投了燕逆,结果守将彭聚、孙泰被反戈的乱军打死,宋都督措手不及,逃到怀来城里,躲进了一处茅厕,终被生擒活捉,要不然皇上怎么仓促调兵北上呢……”

“胖子麟,又在这儿胡说甚么!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奶奶的,是不是想吃军棍!”

一个巡营的小旗领着几个兵丁走过来,横了众人一眼,高声道:“莫看燕逆一时嚣张,皇上已拜长兴侯耿大将军为征虏大将军,统兵三十万,不日即开赴北平,征讨燕逆。大军一到,区区燕逆三两万乌合之众,必定土崩瓦解!吃饱都去做事,莫在这儿胡说八道!”

众匠人一听登时作鸟兽散,夏浔向苏颖递个眼色,也乖乖地走开了。

朱允炆果真要发兵了,这位皇帝执意要推翻先帝定策,锐意文治,派人去北平传旨之后,就与方孝孺每日讨论《周官》法度和恢复井田制的可行性,在他想来,对燕王他是下了大力气的,如今诸王都能一举成擒,燕王自然不在话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