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锦衣夜行-第3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夏浔微笑道:“皇甫大人请放心,燕王殿下入城之后于百姓秋毫无犯,得知尊府与皇甫大人的身份之后,我们还派了兵丁专门守在尊府门外,不容游兵散勇入内侵扰,令尊令堂和大人的兄弟、妻女俱都平安无恙。”

“娘的,无恙想必是真的,可这无恙,与人质何异?”

皇甫誉定了定神,苦笑道:“这两位……还有徐老弟,请随……请随我来。哦,带上你们的书信……”

※※※※※※※

卜万营中,徐理、陈文、卜万三人守着一堆书信,面面相觑。

过了许久,卜万扫了二人一眼,沉声道:“两位,你们怎么说?”

面前的书信中,有他们的家书,有宁王痛词陈切,呼吁他们归降的书信,同样还有燕王高官厚禄的封许承诺。家眷在人家的掌握之中,旧主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威名赫赫的燕王又亲笔书信与他们,如此攻势数管齐下,三位在陈亨麾下总是受到排挤戒备的卫指挥已经动了心。

年过四旬才有了一个宝贝儿子,儿子还在大宁城中的徐理率先摩拳擦掌地道:“两位兄弟,咱们本就是宁王殿下的护卫,自从被朝廷调离大宁,到了松亭关,马上就从亲娘眼里的宝贝疙瘩变成了后娘养的,这一次陈都督带咱们回大宁,美其名曰是让咱们去守土卫家,其实呢,还是因为放心不下咱们,依我说,没二话,殿下既然捎了信来,就跟着殿下反了!”

卜万又盯了陈文一眼,问道:“陈兄怎么说?”

陈文笑了笑道:“咱们兄弟三个是一条绳上的蜢蚱,走不了你,也跑不了我,咱们三个,但有一个重归宁王麾下,剩下两个在朝廷这边都休想再有好日子过的,这一点两位想必都已清楚。所以,不管是进是退,如何选择,咱们三个一荣共荣、一辱共辱……”

徐文不耐烦了,瞪眼道:“我说老陈,你东拉西扯的扯什么闲淡呢?就一句话,咱们怎么办,是跟着陈都督打回大宁,还是跟着宁王燕王一起干!”

陈文慢条斯理地微笑道:“我这不是在说清其中的道理吗?咱们想要有所取舍,总要明白为什么取舍吧?两位的父母妻儿都在大宁城,兄弟却不然,我的家眷在兴州,要是两位决心归附燕王,兄弟当无二话,不过我得马上派人回去搬取家眷……”

卜万神色不动,只轻轻咳嗽一声,说道:“陈兄,家眷就不必搬取了,燕王殿下那位姓夏的使者告诉我,从花名册上获悉老兄你的底细时,燕王就已派人乔装改扮奔赴兴州了,如今么……陈兄的家眷应该已经被接到大宁城里了。”

陈文笑容一僵,徐理幸灾乐祸地瞟他一眼,嘿嘿笑道:“老陈,想让我们哥俩承你的情儿,美得你,哈哈,你算说着了,咱们现在就是一条绳上的蜢蚱,这么说,咱们干?”

卜万重重一点头:“干!”

陈文的脸色凝重起来:“你我三人,先把自己麾下将校的家书带回去,叫他们晓得家中情形,三更时分,同时发难,直取陈亨的中军大营!”

这三个人都是刀头舔血的百战将军,看着嘻嘻哈哈,一旦有所决定,却是坚毅果决,毫不迟疑。

卜万微笑道:“燕王想把大宁这八万兵,尽可能一个不伤的全带回去,能不动刀兵,最好不动刀兵。”

徐理瞪眼道:“不动刀兵,还能怎么办?”

卜万泰然说道:“燕王殿下自有安排。”

他回过身去,扬声道:“夏老弟,请出来吧。”

卜万这军帐大帐套着小帐,大帐署理军务,小帐歇息睡觉,只见帘儿一掀,夏浔笑得一团和气,好像一只给老母鸡拜年的小狐狸似的,拱着手就走了出来:“卜将军好、陈将军好、徐将军好,大家,都好啊……”

※※※※※※※

很快,徐文、陈理离开了卜万的军帐,赶回了自己的营地,接着,他们麾下许多带兵的将佐,都被指挥大人唤进了中军大帐,当他们离开的时候,怀里都揣着一封家书。

将近三更的时候,卜万的军营中突然起了大火,士兵们立即鼓噪起来,初冬时节,夜风骤急,起火的帐篷一连引着了三顶帐篷,才被士兵们用沙土扑灭。

这边大火冲天,喧哗叫嚷,陈亨那里早已得了报告,把个老将军气得吹胡子瞪眼,他带了一辈子兵了,还很少碰到这种事情,好端端的居然把营帐烧了,这篝火是怎么埋的?这巡营是干什么吃的?老将军怒气冲冲披挂起来,带了一队亲兵便直奔卜万的大营。

然后,他就意外地看到,徐理和陈文居然也在卜万营中。一看到他们,陈亨马上发觉不妙,但是已经晚了,他的亲兵被解除了武装,老将军本人则被陈文、徐理、卜万三位全副披挂的指挥使拥进了大帐,然后,他就看到一个很英俊的年轻人盘膝坐在灯下,笑得天官赐福一般,他的手中拈着一封信,信皮上写着:“陈亨亲启,燕王棣!”

谁也不知道卜万的军营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只是到了四更天的时候,陈亨的中军大营突然响起了聚将鼓,鼓声震天,十里皆闻,各营主将不知就里,但是陈亨治军甚严,谁也不敢怠慢,急忙披挂起来,纷纷赶往中军大帐参见主帅。

中军大帐,陈文、徐理、卜万等几员大将顶盔挂甲,肋下悬刀,端立在据案而坐的陈亨左右,夏浔俨然谋士,站在陈亨近前,微微蹙眉道:“去袭刘真大营?陈都督,这会不会太冒险了些,依照燕王殿下的意思,将军只要能把这支大军毫发无伤地带去大宁,便是奇功一件。老将军现在能约束住这支军队为都督所用也就足够了,今夜易帜,今夜便用其作战,万一生出事端……”

老将陈亨信心十足地道:“今夜老夫投到燕王麾下,明日刘真就会知道了。老夫既已决意投奔燕王,就得为燕王殿下打算,若是待刘真得到消息退回松亭关,殿下接收大宁都司八万精兵的计划便难圆满,为将者,当善于捕捉战机,机会难得,不可放过!”

夏浔听了暗自感慨,大明如今这些将领当真不是吃素的,难怪能杀得北元丢盔卸甲。

陈亨数度随燕王朱棣出塞,算是朱棣手下得用的老将,因为这层关系,朝廷怕他站到燕王一边,把他调到了关外控制宁王,可谁也想不到燕王竟能神不知鬼不觉地到了关外,占据了大宁城。陈亨既是燕王的旧部,又落在卜万手中,非降不得生还,唯一的选择只能是投降。

可是最难得的是,一旦有所决定,他能马上转变立场,杀伐决断,毫不迟疑,如青萍干将之器,拂钟无声,应机立断。换做是夏浔,怕是做不到的,这也正是让夏浔感佩不已的地方。正是陈亨的这个决定,使得朱棣此后收服大宁都司八万劲卒的过程,几乎是一路坦途,毫无阻滞。

大宁行都司所领兴州、营州二十余卫,皆西北精锐;朵颜、泰宁、福余三卫,俱是元朝降将,所统番骑劲卒尤其骁勇。燕王在战略上从防守转变为进攻,就是从攻克大宁、收服西北八万精兵开始。燕王曾对世子高炽私下言语:“为父取天下,自克大宁始。为父克大宁,杨旭首功,陈亨次之!”

次年攻济南,陈亨负创,返北平休养,因年老伤病集于一身,不久便病故了,但是恩怨分明的朱棣称帝后,并没有忘记陈亨的功劳,论功行赏,竟然封了陈亨一个泾国公,子孙后代,俱享福荫。

老陈亨眼光独到,一辈子只做了两次选择,第一次是放弃了元朝的万户官不做,于群雄之中慧眼独具,偏就投奔了濠州的朱元璋,成就一生富贵前程,第二次虽是中计被迫,但他一旦有所选择,马上就能站在所选择的人一边全力为他打算,称得上是明利害、善决断的一世之雄。

第314章 会州立军

刘真另领一路兵马逶迤于后,他做梦也没有想到,陈亨的人马会突然倒戈。

陈亨是一名沙场老将,战阵经验极其丰富,他知道,率领大军突然返回,刘真对此不可能不生警觉,想要不伤一兵一卒地诈营恐怕是办不到的,但是要趁其不备予以突袭或者包围却相当容易,于是向三军将士申明自此刻起,全军易帜,改奉燕王旗号之后,立即下令全军沿原路返回,围困刘真的兵马。

刘真果然上当,当他的探马回报,发现陈亨都督大军返回时,刘真也感到有些古怪,他连忙下令三军就地扎下营盘,又命探马去问询于陈亨,陈亨回复他说,燕军已然潜出关外,现在大宁失守,朱鉴战死,大军不可再仓促冒进,宜返回松亭关再做道理,叫他原地等候,等他到了共同商议对策。

刘真听说燕王已到关外,而且占了大宁,不禁大吃一惊,他原地扎下营盘,一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