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澳门赌王何鸿燊全传-第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此同时,高达数十层的香港信德中心也在建设中。信德中心在港岛北岸,滨临维多利亚港,其裙楼是候船厅及码头,主楼是商用写字楼,除信德中心总部外,其他写字楼作出租用途。

何鸿燊不仅要控制港澳间的海上客运,还要“制空”。港澳间距离太近,在螺旋桨时代倒是通航,进入喷气机时代便停航了。何鸿燊另出新招,开辟直升机业务。利用港澳码头建筑的顶部修建直升机机场,到1990年底,直升机航线正式开通,以吸引那些赶时间、寻求刺激的乘客。

澳门新港澳码头于1993年正式使用。原工程预算为2亿港元,由一家葡国建筑公司承建,建成时,造价增加到8亿港元。何鸿燊满不在乎地说:“增加一些钱,无所谓的,葡国快要走了,最后几年好好招呼人家也是应该的。”

在新口岸码头,何鸿燊还投资2亿港元,建造了一幢大型商厦,由香港八佰伴百货公司入驻经营。1997年,香港八佰伴受日本总部清盘的影响,也不得不申请清盘,澳门八佰伴由何鸿燊旗下的公司接手经营。

何鸿燊兴建为船运服务的码头建筑,有相当一部分是地产项目。做地产,是何鸿燊的老本行,他在50年代中期就是香港有数的地产大亨。

到80年代中后期,一些在50年代末才涉足地产的商人,如李嘉诚、李兆基、郭得胜等,都成了最威水的地产巨富。相比之下,何鸿燊的财富还不能与他们相提并论。于是,何鸿燊又杀回到香港的地产界来。

1987年,何鸿燊收购九龙尖沙咀星光行的整个地库,总共有4万多平方英尺。1989年,他出售其中的四分之一给麦当劳,净盈利4700万港元。

同年年初,何鸿燊收购了摩罗庙街和湾仔万茂台的一些地盘。接着,他又购进半山西摩台1号商住地盘和薄扶林道124号低密度住宅地盘。他本人还与他任董事长的“新濠国际”合作,购入罗拔臣道69号等地盘。他还挥师海外,在澳大利亚柏斯市收购一座商业大厦75%的权益,此大厦每年可收租约200万澳元。

何鸿燊的地产策略是:在香港以“发展”项目为主,即以出售为主;‘w…r…w…h…u。c…o…m‘在海外以“投资”项目为主,即作出租用途。

在信德的多元化计划中,饮食业是一项重要业务。从1988年起,何鸿燊通过信德集团在饮食业发起连番收购。其中大的收购有:1989年买下夏威夷的一艘海鲜舫。1990年又购入澳洲悉尼的一艘海鲜舫。

信德集团是以船务为主的公司,缺乏饮食业的经营管理经验。于是在1990年,信德集团以发行新股的方式,筹资收购了“香港仔饮食企业有限公司”的部分股权。“香港仔”是经营海鲜舫的专业公司,在香港仔海旁拥有“珍宝”、“太白”、“海角皇宫”3艘大型海鲜舫,三艘海鲜舫可容纳近5000客人。

夏威夷和悉尼的海鲜舫,交由信德控股的“香港仔”管理。

自从“船务概念”的信德走上多元化之路,公司股票飚升不已,公司市值扶摇直上,短短几年,信德市值从不到10亿港元,跃到百亿!

1992年,信德锦上添花。何鸿燊透过信德集团,斥资2。4亿港元,购入澳门旅游娱乐公司5%的股份。娱乐公司是公认的金盆,何鸿燊此举使信德集团的澳门色彩更浓,也增加了投资者对信德长期盈利的信心。

1993年,信德集团实现了它的“蓝筹股梦”,进入恒生指数成分股之列。凡是蓝筹股,皆是在行业有代表性,市值较大,盈利稳健的股票。1994年3月底,信德集团的市场价值高达120亿港元。

入主汤臣,风生水起

80年代后期,何鸿燊在商界的新拍档是“汤臣太平洋”主席汤君年。

内地读者对汤君年较陌生,汤君年的太太徐枫却在台港澳及内地有颇大的知名度。徐枫原是台湾的电影演员,和汤君年结婚后,靠丈夫财力的支持,做上电影公司老板和制片人。她这些年最得意的作品,是她投入巨资请来大陆著名的导演陈凯歌和两地名演员张国荣、张丰毅、巩俐、关之琳等摄制《霸王别姬》,该片获得国际康桥电影节最佳外语电影大奖。

汤君年是上海人,1949年1岁时随父移民香港。父亲在港经营装饰材料和墙纸生意。汤君年22岁那年,到台湾开拓墙纸和窗帘布生意,成立汤臣公司。几年功夫,汤臣名声雀起,在台拥有3000多个窗帘布分销商,市场占有率达5成。

1988年,汤君年杀回香港,借壳上市,收购上市公司“川河”后改名汤臣太平洋。“川河”的前大股东是活跃于澳门的中国建筑公司。经中建公司明晓光的介绍,何鸿燊认识了汤君年,他们的第一个合作项目,是汤臣以2。69亿港元的价格,向何鸿燊收购一项酒店赌场及商场综合计划的5成权益。

汤君年成了何鸿燊在商界的最佳拍档。

他们合作的基础:汤君年想借用何鸿燊在港澳的名气和关系;何鸿燊想借助汤君年的财力。虽然何鸿燊的身家多于汤君年,但有汤君年的资助,何鸿燊将可以办成更多的事情。

汤君年识做,请赌王出任上市公司汤臣的董事会主席,而自己只担任董事总经理。从此,他们的关系日益密切,澳门的一些大型发展项目,如南湾发展工程、路环与凼仔的工业村等,何鸿燊都邀请汤君年参加。

他们之间还频频做交易,都是汤君年做买家,何鸿燊为卖家,将一些资产和发展权售给汤君年。光1990年7至9月,这样的交易就有3宗。

7月,汤臣斥资5000万港元收购娱乐公司在路环岛的一幅土地权益,拟作高尔夫球场之用途。

8月,汤臣向何鸿燊购入澳门国际中心7幢住宅,汤君年全部以现金的形式付给赌王3。03亿港元。

9月,汤君年向何鸿燊收购澳门一幅地盘5成权益,汤臣全部以发行新股支付给赌王,共发行2。33亿股,每股9角。

一年间,何鸿燊共将澳门物业售予汤臣,总价8。3244亿,其中4。43亿港元用现金支付,其余用新股。就这样,何鸿燊出售物业套取大量现金,未费分文,便成为汤臣的大股东。

身为汤臣主席和大股东的何鸿燊,骑上了汤臣这匹股市黑马,在股市纵横驰骋。

1990年,汤臣主席何鸿燊作出重大决定,加入竞购“奔达国际”的竞争,以10亿港元的巨资,击败了“香港兴业”,成功地收购奔达国际34。5%的股权,何鸿燊以首席大股东代表的身份入主奔达董事局。

奔达国际坐拥30亿资金,何鸿燊以小博大、以少控多,10亿控制30亿。收购奔达后,奔达国际改名为世贸集团,隶属何鸿燊为主席的汤臣公司。

接着,汤臣收购了远东集团的远东饼干厂5成权益;世贸集团收购谢瑞麟集团在弥敦道的一项物业。

除协助汤臣重拳出击外,何鸿燊还专注于对电子业的投资。

1990年2月,何鸿燊通过私人占有控股权的私人公司,斥资1。06亿港元,收购隆辉集团的34。9%的权益;两个月后,何鸿燊又通过自己持有控股权的善美电脑公司,斥资1亿港元,收购东茗电子2成权益;10天后,何鸿燊又以私人公司的名义与自己持有控股权的隆辉集团合组一间公司,斥资1。12亿港元购入友利电讯51%股权。

在不足2个月的时间内,何鸿燊以3。28亿港元,收购了3间上市公司的股权,其中隆辉和友利是控制性股权。这3。28亿的收购资金中,何鸿燊自掏腰包的只是1。6亿港元,其余的是借助所控公司的资金。

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何鸿燊通过眼花缭乱的收购,及高超的资产重组,缔造了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这个商业帝国分为三大系列:以港澳客运为主的信德集团;以地产建筑为主的汤臣太平洋;以电子工业为主的善美环球。

善美集团是何鸿燊海外投资的一个重点项目。

跨海投资得与失

何鸿燊作跨国投资始于70年代中期,那是投资赌业,最终闹得铩羽而回。所以1979年何鸿燊宣称:“从1980年起,5年内,我全部投资都集中在港澳,其他地方,我一分钱都不会投进去。”

何鸿燊说到做到,但从80年代后期起,他开始了大规模的海外投资。

何鸿燊此举,绝不是偶然现象或个人行为。中英联合声明,香港将于1997年回归中国。信心危机首先在香港英资中爆发,英资最大财团怡和洋行在1984年宣布迁册百慕大。香港的“迁册风”到1989年“北京风波”发生时达到高潮,迁册的上市公司中,既有英资,也有华资。伴随着“迁册风”的还有“走资风”,即把家族和公司资产转移到国外。另外还有“移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