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涉外事件秘闻-第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嵯峨浩的父母在日本关东军部的说服下,不得不先在口头上允承了这门亲事。
  尽管女方家人很不情愿这门亲事,但谁也没有预料到,在相亲之后,女方家人都看中了这位英姿飒爽、气宇轩昂、风度高雅、举止得体的中国青年,并立即表示很满意这门亲事。




我所知道的溥杰的异国婚恋(4)



  相亲之前,嵯峨浩的父母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到溥杰是个勤奋好学,憨厚谦虚的中国青年,只是不知道溥杰的相貌如何?
  相亲之后,不仅嵯峨浩的父母看中了这个未来的中国女婿,连最反对这门亲事的嵯峨浩的祖母,也对溥杰赞不绝口。
  溥杰自己则十分迷恋嵯峨浩的美貌和温柔,而嵯峨浩则爱慕溥杰的人品、风度和他的堂堂仪表。两个人一见钟情,非他不嫁,非她不娶,可谓天作之合。两个年轻人已经陶醉在幸福之中,早已把日本关东军设下的阴谋抛到了九霄云外。
  婚后,夫妻生活十分幸福和美满。特别是嵯峨浩,她全心全意地爱着溥杰,以他的喜为喜,以他的忧为忧。
  不久,嵯峨浩为了实现她要永远成为爱新觉罗家族一员的愿望,不惜离开了生活条件比较优越的日本娘家,随溥杰回到了伪满洲国的婆家。
  嵯峨浩到了婆家,就表现出东方媳妇所具有的贤惠美德,她尊重婆家的每个成员。她的真诚也征服了婆家的每个成员,连一直对她存有戒心的溥仪,也被她的真诚所打动。从而她博得爱新觉罗家族成员和亲友的尊重和承认。几年之后,她生了两个女儿——慧生、生。
  这两个可爱的宝宝是溥杰和嵯峨浩爱情的结晶,也是两个民族的名门后代,因而深受各方宠爱。就连溥仪也把她们视为掌上明珠。
  1945年8月,苏联宣布对日本作战,出兵中国东北。日本天皇宣布投降。溥仪退位。这些战争和政治上的变革,使溥杰和嵯峨浩的幸福生活受到了重大冲击和考验。
  溥杰当时看到大势已去,自己的希望和梦想已经成为泡影,他情绪低沉,深感沮丧。在这个必然出现的打击面前,他已经失去勇气面对发生的一切。他想到了死。
  在去通化逃难的汽车上,溥杰一时冲动,拿起手枪对准自己的太阳穴,想用自杀来逃出这场身不由己的政治漩涡。就在他即将结束自己生命的那一刹那,“你不能死!你要想想我和孩子……”嵯峨浩失声地叫喊着扑上去,压住了那可怕的枪口。溥杰看看妻子嵯峨浩,想想年幼的两个女儿慧生和生,他的双手颤抖了,他哭了,哭得很悲伤。他抓住嵯峨浩的手,感到自己错了。
  溥杰在想,他无论如何也不能如此自私,自己痛痛快快一死了之,却抛下了远离娘家的妻子和两个幼小可爱可亲的女儿。这还算什么敢承担责任的丈夫。他下定决心,以后的道路不论如何艰苦,不管会出现什么万丈深渊,都要活下去,要陪着自己的妻子、女儿共渡难关。
  溥杰想通之后,把手枪交给了嵯峨浩,让她保存,并做自卫之用。
  嵯峨浩面对所发生的一切,她很镇静,她的想法很单纯、很专一,就是无论发生什么情况,也要和丈夫死守在一起。
  当时,日本有关方面派人通知嵯峨浩,要她带着两个孩子,随他们一起飞往日本,以免时局骤转,措手不及,难以脱身。
  嵯峨浩在战事逼近的紧急时刻,深知作为一个日本人留在中国,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命运,也知道战局一天天变化的严重性,但她毅然决然地回拒了日本有关方面的好意。
  嵯峨浩想的是,不能在危险时刻、在关键时刻,抛弃丈夫独自回国,她必须留在婆家和丈夫共渡难关。
  一天,关东军通知溥仪、溥杰等少数人先行飞往沈阳,在沈阳换乘大飞机去东京。
  嵯峨浩信以为真,能够让丈夫先脱离这个险境,就很满足,就很欣慰。
  随着战争局势的发展变化,嵯峨浩跟随爱新觉罗氏皇家老小,在日本关东军的安排下,只能在通化等候机会去沈阳,换大飞机去日本。
  溥仪和溥杰一飞到沈阳机场,就被苏军扣押,并立即被遣送到苏联。而嵯峨浩等皇家亲属,全部仍然留在通化一带。
  由于苏联军队已经占领了全部东北三省,日本飞机已全被冻结,嵯峨浩等“皇室”眷属,只能在通化一带流浪。
  后来,有的“皇室”眷属已有去处、各奔东西的时候,嵯峨浩也只能携带两个幼小的女儿,经过艰难困苦,在流浪中被好人收容。
  嵯峨浩母女三人又漂泊了几年,直到1947年1月,才乘上最后一艘遣返船,回到日本。从此,嵯峨浩和丈夫溥杰一别就是16年。
  嵯峨浩也有着中国传统女性的美德,对丈夫的感情,坚贞不移。她在日本除含辛茹苦地抚养两个女儿外,还不断地打听丈夫的下落和情况。她坚信他们夫妻终会团聚的。1950年,当溥杰被引渡回国到达抚顺后,她就千方百计地打听丈夫的消息。
  1951年4月,嵯峨浩突然接到国际红十字会转来溥杰寄给她的一张明信片。在这明信片上,有溥杰写的十二个大字:
  “注意身体,拿出勇气,等待下去!”
  这个明信片对嵯峨浩来说,如获至宝,字字千斤。这个明信片给她带来了生活下去的信心和勇气。
  后来,嵯峨浩从抚顺释放回东京的日本战犯口里,得知一些有关丈夫的情况。她很高兴,似乎感到团聚的日子,已经为期不远了。
  但是,出自某些顾虑等种种原因,嵯峨浩没敢及时地给丈夫回信,怕丈夫被怀疑有里通外国的嫌疑,甚至她还担心,即使是给丈夫写了回信,丈夫能否收到,她也没有把握。




我所知道的溥杰的异国婚恋(5)



  溥杰长期得不到妻子的音信,则揣摩不安,十分困惑。夫妻双方的思念之情,在一个很长的时间里,有增无减。
  1955年春,夫妻二人终于取得了联系。溥杰收到了一封来自东京的信,打开一看,信封里装有妻子和两个女儿的三封信。溥杰惊呆了,他高兴极了。从此,夫妻两人开始了不断的书信来往。在这些来往的书信中,嵯峨浩对溥杰说了一句最激动人心的话是:“我等你一辈子!”溥杰读后,流下了眼泪。
  这句话是嵯峨浩对溥杰1951年的来信,明确的,发自内心的答复。
  五年之后,于1961年11月2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特赦令。溥杰获释。
  12月7日溥杰由抚顺抵达北京。
  当爱新觉罗在北京的家人为溥杰洗尘,在餐馆欢聚的时候,溥杰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日夜想念的、在日本的妻子和女儿。
  溥杰每当想起妻子,总觉得自己有愧于她,对她苦苦等他16载的恩情无法回报。他渴望早日和妻女团聚。但是,他万没想到,他的胞兄溥仪极不赞成他们夫妻团聚。
  当溥杰对溥仪讲到嵯峨浩在等他的情况时,溥仪竟然板起面孔,要溥杰和日本妻子断绝关系,还提出了三条理由:一、嵯峨浩是日本侯爵的女儿,是个贵族,是帝国主义分子,你应该与她划清界线;二、她如果来到中国,从思想上你怎么帮助她。你也帮助不了她进步,因为你性格柔弱,难以开展批评……三、嵯峨浩到中国来,她在日本的家人会常来信打听中国的情况,如果你常回信讲讲,日久天长,岂不成了特务?!
  溥杰听后十分惊讶,他没想到溥仪的想法和他的想法相差得如此遥远,似乎有些难以沟通。
  如果从前,溥杰和胞兄发生分歧,他一贯的做法是,收回自己的意见,迁就胞兄的意见,甚至个人有所委屈,也不反对溥仪的意见。而今,在与嵯峨浩团聚的问题上,溥杰不想再违心地同意胞兄的意见。虽然,溥杰没立即顶撞胞兄,但他已经一反常态,流露出不同意胞兄的分析和意见。
  溥杰再三思考,始终认为胞兄要他和嵯峨浩断绝关系的理由,是站不住脚的,他说:其一,嵯峨浩虽然出身皇家贵族,但不能以此认定,她是不可救药的。毛泽东说,有成分论,但不能唯成分论。况且,嵯峨浩一直把中国看成是她终生的婆家,硬说她是帝国主义分子,实在不公平;其二,嵯峨浩是个通情达理的人,16年的艰苦考验,都动摇不了她对丈夫的真情。难道在一些问题认识上,她还会抗拒丈夫的帮助吗?连我们长期与共产党对抗的皇家兄弟,都已经改造成与旧思想决裂的新人,浩为什么就不能呢?其三,60年代还怀疑嵯峨浩会成为爱新觉罗家庭中的特务,更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