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武安天下-第1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文和,其实我…。。”眼见贾诩一脸真挚的看着自己,宗宝当真是想把自己和武安国的交情,给和盘托出了。只是,他的话才说了一半,便已被贾诩打断:

“过去之事,追究也是无益。当务之急,便是你需要狠下心肠,然后去打败那武安国!”说完此举,贾诩忽然站起身来,向着营外走去:“天色不早,便早些休息吧。”

“文和。”见贾诩忽然说要离开,宗宝也是一愣,只是贾诩在走到营帐前的时候,忽然又说了一句:

“若当真觉得不能胜,不愿胜,便尽早离去吧。”说完,贾诩再次长叹一声,随即便离开营帐去了。

“文和……。这一次……。怕是只能有负予你了……。”良久之后,营帐之内,便只剩下宗宝的低声叹息,在不断地盘旋着了……

在经过第二次的兵败后,宗宝的兵马,便已经从当初的八万之数,变成如今的七万之数了。两次交战,凉军除了折损了一万兵马以外,几乎就没有什么收获。而且这一万的折损数字,还是多亏了有黄忠的神弓营在此压阵,这才将伤亡‘降低至此’,否则的话,恐怕就不止一万人的伤亡了。

而在第二次交战后,宗宝便又休整了两天,这才重新率军出战。不过说来也怪,这一次的两天间隔,武安国不仅没有派人夜袭宗宝营地,就连派人来进行‘声音骚扰’的小动作都没有。不过宗宝心里明白,武安国这样,分明是在‘让招’了。只是如此一来,倒是叫自己,更加得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了。

而在休整两天后,宗宝和武安国的大军,便又再次在那块已经有过‘二次大战经历’的土地之上,准备开始这第三次的对阵。

“宗将军,这斗将一事,就不必再比了,有什么本事,就尽管使出来吧。”两军方才列阵不久,武安国便朗声朝着宗宝说道。

“呵呵,武安将军不必着急,待会便可知晓!”就如同前两阵的‘开局’一般,宗宝依然是下令全军冲锋,企图先引起混战再说,不过这一次,武安国就不再奉陪了。

“既然你不想出招,那本将便占个先机,好逼你出真本事吧。”武安国大手一挥,红色军团顿时蜂拥而出,直接对着凉军便是一顿狂射,看那样子,倒像是要拼命似的。

“这一次,他又要做什么?”眼见武安国这一次连橙色军团都不用,直接就让红色军团冲上来,宗宝一时之间,自然是猜不透武安国又想干什么。

不过由于凉军这边有神弓营的压制帮助,因此红色军团也不敢靠得太近,只是距离一远,那些红色军团的短弩又无法发挥最大的作用。因此武安国这一着‘变阵’,除了稍稍拖延凉军的行进速度以外,倒也没有多大的用处。

不过哪怕没有红色军团的拖延,今日凉军的行进速度,似乎也比往日慢上许多,不禁如此,在前面的阵形中,宗宝居然安排不少的骑兵作为前锋,只是那些骑兵走得又不快,如此一来,倒是让武安国也感到有点好奇了。

不过就在两军就要接壤的那一刻,就如同事先商量好的一般,两军从前锋开始,竟然不约而同地朝着两边散去,随即,在武安国和宗宝的共同惊愕眼神中,那代表着各自‘底牌’的东西,也是在同一时间里,一齐暴露在了对方的视线中,只是,在看到对方的‘底牌’之后,宗宝和武安国,既然不约而同地骂了一句:

“娘的,这都是什么玩意?!”

第二百零三章 吕布请战

PS:周二第二更

洛阳——皇帝行宫——御书房

“陛下,这宗将军和武安军的最新战况,已然在今日一早,传回到洛阳之中了。”这洛阳里官渡,并不算是十分遥远的距离,在快马加鞭的情况下,一般都是三四日的路程,再加上是回报战况的急报,因此在速度上自然也是快上不少。

“哦,那如今战况如何?”见李儒提起此事,董卓倒是显得十分悠然地问道。那神情和模样,仿佛无论此战结果如何,他都不会太过在意似得。

说起来,如今的董卓,倒也是一位年过半百之人了。再加上自称帝以后,董卓早已不再亲自出征,每日就呆在皇宫里头,看看奏章,与妃嫔找找乐子这样。在这两年的‘富贵生活’滋润下,如今的董卓,简直就像是一头肥得漏油的‘大肥猪’了。

“启奏陛下,战况似乎对我军不利,据哨骑回报,在他离去之时,宗将军已经连败给武安国两阵了。”比起已经称帝的董卓来,身为丞相的李儒,身体可就愈发地‘瘦弱’了。不过这也难怪,董卓基本都是以享乐为主,这朝中的要事,几乎都是李儒和贾诩在打理,如今贾诩又不在朝中,如此一来,李儒自然是倍感辛劳了。

“哼,今日京中多有传闻,言那宗宝与武安国乃知交好友,宗宝此去,乃是为了败于武安国之手矣,文优,此事你如何看待?”稍稍地挪了挪自己那肥大的身躯,董卓便又再向李儒问道。

“此事尚待查证,只是如今我军确是败于武安军两阵,此乃不争的事实。”李儒此话,几乎可以说是顺着董卓的意思来说了。

“那是,就凭他一个外来之人,也敢妄言可败武安国?!”似乎很满意李儒的回答,董卓连连点了两下头,随即又皱眉说道:“也不知道文和看上这小子哪一点,居然肯亲自前去相助。”做了这么多年的主臣,对于贾诩,董卓还是十分的看重和信任的。

“陛下所言有理,文和也是,明明知道陛下派出宗宝,只是为了掩人耳目而已,却还是要跟去,还有黄将军,莫非他们当真以为,就凭这几万兵马,便可击败武安国了?”也许是当年武安国的表现实在是‘太过耀眼’,因此在董卓,李儒等人的心里,早已经把武安国列为了‘一级危险人物’。

“罢了,待此次回来,朕便削去那宗宝兵权,这外来之人,究竟是难以依靠。”也许是上了年纪的关系,这董卓对人陌生人的戒心,也变得越来越重了。特别是宗宝此等‘来历不明’的人,更是让董卓无法信任。要不是有贾诩的欣赏和帮助,宗宝可能连一个将军都当不上,更不要说当上‘五骁将’了。

“陛下英明。”对董卓的决定,李儒向来是很少反对的。

“文优啊,算算时日,那边,也该动手了吧?”说完了宗宝的事情后,董卓又开始继续和李儒讨论一些‘大计’来了。

“不错,只要此计能成,则武安国,必能逃兵败身亡之局矣。”从武安国打败袁绍开始,在李儒的心中,便未曾有一日,是不对此人有警惕之心的。因此哪怕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李儒也要助董卓,先除去武安国再说。

“哈哈,不错,只要武安国一亡,则一统天下,指日可待矣!”一想到这,董卓的心情又是大好,

“报,启奏陛下,太子在殿外求见。”就在此时,一名宦官走进来向董卓报道。

“是奉先来了啊,让他进来吧。”一听到‘太子’二字,董卓的脸色便不由得稍稍阴沉了一下,随即便又恢复如初,对着那低头对着自己的宦官说道。

“陛下,大局为重啊!”虽然董卓方才的表情只是变化了那么一下,但还是被李儒看在眼里了。

“文优放心,朕省得。”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后,董卓的脸色已经完全恢复了平静,再也看不出有过任何的波动。

不一会儿后,宦官便带着董卓的义子,也是如今的大凉太子吕布,快不地走进御书房来,而吕布一见董卓,当即便上前拜道:

“儿臣见过父皇!”

“呵呵,我儿免礼。”见吕布向自己行礼,董卓的脸上顿时便显出一副高兴的笑脸,在让吕布免礼后,随即又说道:

“奉先啊,朕听说你出征汉中,只用了一月,便已尽收汉中之地,此事当真?”

“回父皇,此事确是如此,此次出征汉中,孩儿麾下知折损了百余人,便已凯旋而归了。”吕布此话,倒也不是大话,这汉中太守张鲁,虽然在内政方面颇有成效,不过在兵事方面,则是弱的一塌糊涂了。此次吕布出征,可是把他麾下的一万‘战神铁骑’,还有五骁将之一高顺的五千‘陷阵营’,都尽数地带了出去,如此实力,对付一个犹如蝼蚁一般的张鲁,自然是手到拿来了。

“呵呵,此次我儿凯旋归来,朕定要在全城大宴三天,好让文武百官,以及这天下的百姓,都知道我儿的勇猛!”这董卓脸上的高兴,也不是全部都是装出来的。毕竟是新得了汉中,董卓心里,还是觉得挺高兴的。

“儿臣谢过父皇。”这吕布本来就是喜欢炫耀自己威风的人,如今听得董卓愿意为自己而大宴群臣,心里自然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