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武安天下-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些行政之道,其谈吐让大史慈也是感到佩服。

“不知道子义,将来有何打算呀?”聊了一会,武安国见大家都熟络起来了,连忙趁机向太史慈问及未来的打算。

“这…。暂时都没有打算…。”太史慈这几年也是东奔西走,暂时也没有什么目标打算。

“堂堂男子汉,大丈夫,就应该建功立业,报效大汉。如今朝廷动乱不安,正是我等建功立业的好时机。子义岂可再停滞不前,白白耗费大好时光?”正所谓,该装的时候,就得装。武安国一听太史慈迟疑的语气,连忙拍案而起,一副大义凌然的样子,对着太史慈怒喝道。

“天下说得好呀,子义,如今我这也是用人之际,不如你也过来辅助于我。你觉得如何?”听武安国这么一吼,孔融也觉得太史慈这样不应该去四周游荡了,于是干脆开口让太史慈留下在北海任职。

“如此,则多谢孔大人和武安将军的赏识,不过在下还得回去与家母商量一下此事。”太史慈显然也被武安国的话说动了,不过他是一个孝子,自然需要征求一下家中母亲的意见。

“如此甚好,子义真乃孝子也!”孔融对太史慈这个提议自然不会感到不妥。不过武安国为了以防万一,特别是被人挖‘墙角’,干脆就向孔融申请了一下,跟着太史慈回家探望他的母亲。不过太史慈可不知道武安国心里的小九九,还为武安国如此厚待自己而感激不已。

于是两人随即起身向孔融告辞,而武安国则跟着太史慈到他家去探望太史慈的母亲。而太史慈的母亲也是因为武安国的亲自到来,而感到受宠若惊。而当太史慈说想要投效孔融的时候,太史慈的母亲更是一口就答应下来。就是这样,武安国来到三国时代想要收复的第一位猛将太史慈,就这样成功了。

“子义,你这短戟是怎么使用的呀?”在太史慈收拾行装的时候,武安国不经意地又看到了那对短戟,于是随口问道。

“哦,其实这是防身之用的,我以前的那对不小心遗失了,这才重新打造一对。”太史慈见武安国感兴趣,连忙把那对短戟拿来让武安国仔细观看。

接过太史慈这对短戟,武安国发现这对短戟虽然小巧,但是分量也是十足,而且两端也是十分锋利,看来就是杀敌之用。“如果对敌时忽然甩出,恐怕对方也是防不胜防呀!”看着这对小巧的利器,武安国不禁感叹道。

“哦,将军还真是说的不错,这对短戟就是在下备以生命危急之际使用,的确屡见奇效。”太史慈见武安国一口道破了这短戟的用法,心里对武安国的见识又多了几分佩服。

“不会吧,原来你也是玩暗器流的,这小弟可真是没收错!”得知太史慈原来也是半个‘同道中人’后,武安国内心不禁暗自为自己的好运气偷偷窃喜。

简单收拾几下后,太史慈就告别了家中的母亲,和武安国再次回到北海郡。这一来一回的,又再次花了差不多一天的时间。武安国见今天天色已晚,干脆就邀太史慈来自己家中暂住。待每天一早再去孔融那任职。

第二天一早,武安国就和太史慈一同来到郡守府,向孔融报道。而孔融看见太史慈能前来效命,也是十分高兴,当下就命太史慈作武安国的副将,平日的工作就是帮助武安国打理军中的事务。而武安国又提出了要招兵的建议,也被孔融采纳了。拜别了孔融后,武安国又带着太史慈去军营熟悉环境。

“将军,您来了呀。”刚来到军营,门口眼尖的小兵就看到了武安国,连忙恭敬地问候道。

“嗯,让全营的人集合!”武安国也不多话,应了一声后吩咐小兵却让通知其他士兵集合。由于此时士兵人数太少,因此武安国也就暂时没有设立营帐之类的职务。

不一会儿,全营的士兵都集中完毕,武安国向所有士兵介绍了太史慈这位先来的将军。为了让士兵心服,武安国和特地让人取来士兵用的长枪,让太史慈表演了一下武艺。果然,太史慈一演示,立刻让不少士兵心悦诚服。

“武安将军,还不知道你武艺如何,不如你和太史比划比划吧!”不知道是谁忽然提出这么个建议,顿时全营的士兵都大声叫好,不断地为武安国加油打气。

“娘的,要是让老子抓到这个乱开口的,老子非要他去我家清理茅厕不可!”武安国心里暗暗咒骂那个带头开口的士兵,脸上的神色却丝毫没有变化。论武艺,武安国知道自己不是太史慈的对手,不过此时已是骑虎难下,不比肯定是不行了。

“有了。”武安国眼珠一转,计上心来,连忙向太史慈说道:“子义,我今天来得匆忙,没有打顺手的兵器来,可否把你的短戟借我一用呢?”

“当然可以。”太史慈连忙从腰间取下双戟,递给了武安国。

“哼,小样,等下就让你们知道本大爷的厉害!!”武安国一拿到双戟,那一丝奸诈的笑意,再次浮现在脸上。

第四章 慢慢发展

“请把。”武安国将借来的双戟别在腰间,然后又从一旁的兵器架上去了一柄长枪,然后示意太史慈出招。太史慈正待出招,却发现武安国两眼直直地看向自己身体的后侧,还面露不可置信之色。太史慈见此,不由得也扭头向身后看到。

只是太史慈这一回头却发现身后空空如也,根本什么都没有。忽然,耳边传来破风之声,太史慈心知不妙,当下也不回头,直接身形一转,向破风之声的另一边闪躲过去。只是当他站稳之时,忽然感觉颈上一凉,一把短戟正横在其脖子上,不用问,自然是武安国趁太史慈不备。

“武安将军好生奸诈…。”

“居然暗施偷袭…。”

两人的比试就在军营之中,武安国的这些小动作自然瞒不过营内的一众士兵。当下不仅太史慈面露不愉之色,士兵们也是议论纷纷,对武安国大有不满之意。

“尔等是否认为本将刚刚暗施偷袭,有欠正道?”武安国两眼缓缓地扫过太史慈和一众士兵。面对武安国的这一发问,士兵们都默不作声,但是从他们眼神里可以看出,他们的确对武安国的这种做法感到不齿。

“兵者,诡道也!”武安国忽然说了一句兵书上非常有名的这一句话:“论武艺,我不及子义,因此如果正面交锋,我必败无疑。”武安国这一句突如其来的开头以及承认自己武艺不如的话语,让太史慈和士兵们都忽然讶异起来,齐齐看向武安国。

“但是,战场之上,有的只是胜利和失败,没有正道和诡道之分。如果本将只顾正道,那尔等就只能成为那战场上的尸骸。你们都是本将的子弟,如果说使诈可以让大家,也让天下百姓减少不必要的伤亡的话。那么本将宁愿背负这卑鄙小人的恶名!”武安国真不愧为后世穿越之人,几句话就将自己的偷袭行为上升到了为国为民的境界了。

“将军高义!”士兵们听到武安国居然肯为了自己这些小卒的安危而甘负骂名,纷纷感动得无以复加。就连太史慈虽然不太认同武安国的说法,不过倒也是为其的爱惜士兵而感到欣赏。。

比试到这里就可谓告一段落了,接下来武安国又安排士兵前往城中各处张贴招兵的启示。毕竟北海城也算是一座不小的城池,守军只有一千多人的话也太不象话了。不过孔融在北海确实很得民心。告示只是张贴了半天,就已经有人纷纷前来参军。

“将军,末将已经按将军的吩咐,将城中的昔日‘同道’,悉数召集过来。”就在武安国正在为招兵而忙碌的时候,之前前往城中招揽‘能人异士’的王二,刚好赶回i了营中。

“很好,你让他们全部到我营中侯命。”王二找来的人可以说是武安国穿越到这世上的首次创新的关键之处。当下武安国连忙向主要招募人员吩咐了数句,又让太史慈负责招兵之事,自己则匆匆赶向主将营中。

一进到营中,武安国就看到数十服装各异,显然也是各行各业的平民,而为首的先前被武安国提拔为副将的王二。而众人也得知武安国的身份,连忙纷纷向武安国鞠躬行礼。

“将军,这就是末将在城中召集过来的‘民众’,清将军示下。”当着那些人的面,王二自然不好意思说出‘能人异士’这几个字。

“恩,你给本将介绍一下他们各自的来历吧。”武安国也不多话,而是直接让王二介绍一下这些人到底有何‘才干’。当下王二连忙逐一为武安国介绍起那些奇人异士来:有些也是如王二以前一般也盗窃为生,有些则是靠说书,卖艺,或者拉车为生,总之都是一些北海城内的三教九流人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