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五千年--影响人类历史200件大事0011-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出,将士们奋勇向前拚杀,直杀得瓦刺军人仰马翻,大败而逃。瓦刺军转攻 

其他城门,同样受到明军的坚决抗击。在德胜门北面土城的战斗中,明朝军 

民配合作战,土城老百姓纷纷爬上屋顶,以砖石为武器,铺天盖地般地投击 

敌人,喊杀声震天动地。两军相持了五天,瓦刺军四面楚歌,连战皆败。也 

先本想挟持着明英宗,逼明朝城下议和,捞取金银财物,没想到一个子儿也 

没捞到,反倒损失了许多人马。这时候明朝的各路援兵快要到了,也先恐怕 

归路被切断,于是,又拥着明英宗匆匆撤围西去。于谦指挥军队乘胜追击, 

夺回了瓦刺沿途掳获的许多百姓和财物。北京保卫战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于谦立了大功,受到了北京军民的爱戴。明景帝十分敬重他。于谦家的 

房屋简陋,只能遮蔽风雨,准备给他造一座府第,于谦推辞了。他说:“现 

在正是国难当头的时候,怎么能贪图享受呢?”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京师的守护,于谦除采取有力措施,巩固北边防务之 

外,还在西面和南面的涿鹿 (今河北省涿县)、真定、保定、易州等处设镇 

屯兵。他还改革军制,设立团营,从各营中挑选了马步骁勇者15万人,分为 

十营,每营委派一名都督;每五千人为一小营,委任一名指挥管带;以石亨、 

杨洪等人为总兵,自己兼任总督。将士们每天都得在营操练战阵。这样,就 

大大地提高了军队的作战能力。 

     也先退出后,心生一计,声言要送英宗回朝。明朝的主和派因此又吵嚷 

着要与瓦刺议和,甚至许多主战派官员也认为必须迎回英宗,倾向于妥协。 

     于谦识破也先的阴谋,他力排众议,指出这是敌人企图借此向我索取财 

物,并说:“国家的利益最重要,不能因为一个皇帝牺牲全国的利益。”他 

派人提醒各边镇将帅,不要中敌人的奸计,要做好防御工作,并选派将领, 

镇守边防重地。他号令严肃,赏罚分明。在于谦的整顿和指挥下,边防力量 

大大增强,各边镇的将帅也都主张抗战,也先在景泰元年(1450年)的几次 

侵扰都受到严厉打击,阴谋未能得逞。 

     明朝边疆和京师防守力量的增强,使也先更无隙可乘,而明朝又识破瓦 

刺以英宗相要挟的阴谋,拒绝与他议和言好,逼使也先无计可施。明朝不再 

与他贸易,也先得不到必须的物品,也非常着急,为了恢复与明朝的边境贸 

易,也先在景泰元年8月不得不将英宗送回北京。英宗回到北京后,当个名 


… Page 31…

誉上的太上皇,幽居南宫。 

     于谦临危不惧,运筹策划,指挥若定,挽救了明王朝的一次危难,在惊 

涛狂澜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所以,此后也先虽曾入寇大同,包围代州 

 (今山西省代县),但都一再受挫,始终没能长驱深入。明王朝和它的首都 

北京,在七八十年内再也没有受到敌骑的蹂躏,这些成绩的取得,都与于谦 

的努力分不开。 

     明英宗在瓦刺部落过了整整一年的游牧生活,送回北京进住南宫之后, 

过着清闲的生活。但他并不死心,时刻想着复辟的事。 

     景帝自己虽已从亲王的地位登上了皇帝的宝座,但其接班人仍然是英宗 

朱祁镇的儿子。为了把帝位传给自己的儿子,景帝在景泰三年(1452年)废 

太子朱见深为沂王,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一年多后,朱见济夭折。 

景帝只有这么一个儿子,再也没人可以继立为太子了。 

     这样一来,朝中就出现了争论。本来,在废朱见深时,有些官员出于维 

护封建礼法的目的,对这件事就不予赞成。现在朱见济一死,他们又纷纷请 

求恢复朱见深的太子地位。但是,景帝无意传位给朱见深,对那些官员的请 

求不予理睬,他一直不露声色。他认为自己才20几岁,年纪尚轻,等又有了 

儿子后再立太子也不晚。 

     景泰八年(公元1457年)正月,正值新春佳节,宫廷里却阴云笼罩,年 

纪轻轻的景泰皇帝身染重病,卧床不起,已经20多天没有接见朝臣了。这引 

起了大臣们的忧虑和慌乱:要是景泰皇帝真的病逝了,谁来继承皇位呢? 

     当时,朝中各派都在为自己的利益不停地活动。朝中以石亨、徐有贞为 

首的一些不得志的人,还有王振的余党宦官曹吉祥等,企图利用景帝和英宗 

兄弟间的矛盾,发动宫廷政变。他们一起密谋策划,要趁景帝正在病中,迎 

英宗朱祁镇复辟,事成之后,论起迎复之功,肯定都能够得到皇帝的赏赐, 

并可以加官晋爵。阴谋制订之后,这帮野心家便单等着景泰皇帝一命呜呼了。 

正月12日,景泰皇帝躺在病塌上召见了石亨,叫他主持一下祭祀的事情。石 

亨从宫里出来告诉曹吉祥等人说:“皇帝有气无力,看样子是不行了,咱们 

应该马上行动,再晚就来不及了!” 

     正月十六日半夜之后,石亨等人以边官报警,应加强警备,以防万一为 

名,带兵千人进入皇宫,直奔软禁英宗的南宫,撞门毁墙,接出英宗,把他 

抬到奉天殿升座。当时文武百官正在朝堂等候景帝视朝,徐有贞对众人大呼: 

 “上皇复辟了”,胁迫众官员进殿贺喜。事出仓猝,众官员一时摸不着头脑, 

都不知道该怎么办,又见大殿上坐的果真是太上皇,只得列班朝贺。这一场 

宫廷政变就这样成功了。历史上称它为“南宫复辟”,因为是撞破宫门之后 

才把英宗抬出来复辟的,所以这次事变又叫“夺门之变”。 

     明英宗复辟成功之后,徐有贞、石亨等人,个个弹冠相庆。英宗重新当 

了皇帝,当然得好好奖赏有功人员。于是,徐有贞封了武功伯,升兵部尚书 

兼华盖殿大学士,掌管内阁大事;石亨被封为忠国公;张軏被封为太平侯; 

曹吉祥升任宫中司礼监太监,并封他的侄儿曹钦为昭武伯。一时间经他们请 

功赐赏的不下四千余人,封官之滥达到了顶点。 

     他们爬上高官显位之后,首先就是排除异己,最先打击的就是于谦和王 

文。这两个人在国家危急的时候挺身而出,秉公执正,不徇私情。徐有贞在 

北京保卫战的时候叫徐珵,他倡议南逃,遭到于谦的训斥。后来怕人笑话他, 

改名为徐有贞。石亨是在保卫北京时立了战功的将领,但贪得无厌,屡次遭 


… Page 32…

于谦的抑制,心怀不满。王文是内阁大学士,是于谦得力的支持者。由于这 

两个人威望很高,因此遭到了徐有贞、石亨等人的忌恨。他们在拥立明英宗 

复辟之后,无中生有地说于谦、王文勾结太监张永等人“逢迎景泰篡位”, 

 “紊乱朝政,擅夺兵权”,把军国大事都弄坏了,还说于谦等人见景泰皇帝 

有病,阴谋派人迎立襄王,“入继大统”。而不准备立英宗的儿子为皇帝。 

他们这样攻击于谦和王文,是为了让英宗恨于谦和王文,然后除掉。 

     英宗复辟后,废景帝仍为郕王,并把这一年改为天顺元年。病中的景帝 

被迁到西宫,没过几天就死了。有说是被害死的。景帝究竟是怎样死的,成 

了明史上的一个无法澄清的疑案。景帝死后,被以亲王的礼仪葬于西山,其 

妃嫔也被赐死殉葬。英宗重新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徐有贞一伙对于谦的诬 

陷根本就是捕风捉影,无中生有。这种事情本来是容易弄清的,但是明英宗 

却深信不疑,下令对于谦、王文拷打审问。石亨的党羽肖维祯以都御史的身 

份主持会审。 

     肖维祯动用各种刑具折磨于谦和王文,但总也拿不出什么证据,就以想 

要迎立外藩的罪名,判决凌迟处死于谦、王文。奏折到了皇帝跟前,明英宗 

犹豫说:“于谦保卫北京确实有功。”徐有贞说:“如果不杀于谦,陛下复 

位可就没理由了。”一句话使明英宗批发了杀死于谦、王文的旨令。后来由 

于大臣们奋力为于谦二人说情,才将凌迟处死改为斩首处死。 

     于谦本人被害,家属发配边地充军。抄家时,家“无余资,萧然仅书籍 

耳!”在那多事的岁月,他常常是睡在朝房里没有回家。真是个诤诤汉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