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曹植-第2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核心人物,与李膺、陈蕃齐名,比之荀爽亦分毫不差。而张俭作为硕果仅存的几名经历过党锢之祸的人物,能请来担任祭酒,怕是比之荀爽主持之时名声更响。

刘晔闻言,苦笑道:“康成公现居徐州,主持栖迟岩书院,加上主公早前与他闹得有些不愉快,只怕很难请来。至于元节公,现居于兖州山阳郡,要请来不难,然而晔早前拜访于他,见他身体并非太好,只怕其难以长途来许昌。”

刘晔说的问题也知道,因此他转而问道:“除了他们两位之外,诸位可有其他人选?”

这两个应该算是大汉里面少有的跟荀爽同辈之人,而且还是距离许昌比较近,能请来的。如若撇除他们两个,剩下的就只有从小他们一辈的人里面选了,不过这么一来,范围就大了许多。

只见在雒阳时已经投了曹操的董昭接口说道:“除了他们两位之外,有能力与名望继任慈明公的有北海管幼安、文若的族兄荀仲豫、当年曾在颍川书院担任教习的司马德操、以及荆州名士宋仲子几位。”

董昭提的这几人,都是已经辞官归故里或是一直都没有出仕,然又享誉一方的名士。其实与这几人同辈,既享誉一方,学问又足够的人并不少,如杨彪、钟繇、程昱等几人都可以。然而中国古代有一个传统,担任老师的必须是淡泊名利之人,这么一来就限定了不能出仕,能选择的人就少了一大批。

董昭点到这几个都算是其中的佼佼者,只不过要请来也不容易。管宁虽然是北海人,但因为黄巾之乱的缘故,现在避居辽东,姑且不论说他肯不肯来,就算要接他来也不容易。至于司马徽,他现在于荆州开了鹿门山书院,他本就淡泊名利,书院已经开了,目的达到,没必要跑来许昌这里。

倒是荀彧的族兄荀悦和荆州名士宋忠有些盼头,前者自不必说,现在居于颍川荀家之中,有荀彧这层关系,加上颍川书院也是由荀爽创立,用要荀悦继承叔父荀爽的遗志这个借口,请动他的可能性很是很大的。

至于宋忠,他乃是荆州地区比较出名的名士,虽然现在出仕于刘表,但却不受重要。而且学问奇高,要请来应该还是有些把握的。

曹了一下,目光投向荀彧,问道:“文若可能劝服乃兄仲豫?”

荀彧也不敢将话说满,只是拱手道:“彧尽力而为。”

曹操这话一出,显然已经道出了心意。下面的荀攸却是眉头一皱道:“主公,伯父他的学问,的确足够担任颍川书院的祭酒。然而颍川书院人才辈出,乃是当年的天下第一书院,不是攸妄自菲薄,实在是由伯父担任祭酒,恐怕会让天下人觉得颍川书院大不如前。”

荀攸这话,确实有其道理所在,徐州那边刘备是在大力扶持郑玄的栖迟岩书院,虽然郑玄不是经常去讲课。但哪怕郑玄三个月,乃至半年、一年才去讲一次,单凭郑玄当世儒宗的名头,就足以吸引无数学子前去求学了。

除此之外,荆州的司马徽名声和学问上也胜过荀悦很多,要知道司马徽的年纪虽然与钟繇、程昱等差不多。但当初荀爽跟司马徽可是平辈论这就让司马徽平白高荀悦一头了。东南两边皆有人压过颍川书院,河北的袁绍出自四世三公的袁家,他若是铁了心要请人,未必不能请来比荀悦名声要响的人。这么一来在士林的影响力怕是会被人压制,正是如此,荀攸才当面提出这问题来。

不过对于这问题又岂会不知,苦笑道:“莫非公达还有更好的人选?”荀攸听得,哑口无言。

正当曹操准备下决定的时候,后面却是传来一把稚嫩的童声道:“父亲,孩儿有一人选!”

众人闻言,齐齐扭头望去,说话的不是别人,正是曹植。对于这个曹家小神童在这种时刻说有人选,众人心中俱是大奇,特别是钟繇、陈群等新投之人,眼中感兴趣之色就更浓了。他们都听说过曹植的名声,现在总算有机会见识一番。

曹操也想听听曹植有何建议,于是微笑道:“植儿既有人选,不妨直言。”

曹植微微一笑,露出那标志虎牙道:“父亲,其实孩儿所提的人选方才诸位先生也说过,乃是徐州的康成公!”

“康成公?”此言一出,所有人都大为惊讶。

曹植之所以能成名,便是因为他三辩郑玄之故,可以说那些削了郑玄的面子而成全了曹植神童之名。而曹操与郑玄之间的不愉快,曹植乃是浓重的一笔。若然其他人提出要去请郑玄,众人也不会觉得太奇怪,倒是曹植提出去请,当真是天下第一怪事了!

那边曹操听完之后,脸色一沉道:“植儿可不要胡来,你跟康成公之间……”说到这里也忍不住轻叹了口气。

曹植神色不变,自信道:“父亲多虑了。康成公乃是当世儒宗襟岂是常人可比。孩儿有信心,可以将康成公请来担任颍川书院的祭酒!”

“什么?”曹植这话,众人听到之后悉数惊呼一声,用不信的目光望着他。

曹操眼睛一眯,喝道:“现在是商议大事之时,汝不要再胡闹了,退下去!”

曹植缓缓摇了摇头道:“父亲何不试一试去请康成公,若是不成,再请仲豫先生不迟,反正从许昌到仲豫先生所居之处来回仅数天,不会耽误太多。”

“这个……听到,微愣了一下。

荀彧这时却是拱手道:“主公,四公子所言有理,彧以为不妨一试。若然四公子能请来康成公,那就最好不过。若失败,只需派人快马通传,彧再动身去请兄长不迟。”

曹操眉头轻皱,低头沉思了良久,才问众人道:“汝等以为如何?”

众人倒是机灵,齐齐应道:“一切但凭主公作主。”

曹操轻叹了口气,说道:“好吧。不过颍川书院授课在即,不能拖延,植儿你这几天便要动身了。”

曹植已经有过几次出行的经验,况且现在习了武,就更加不惧了,淡然地拱手道:“孩儿明白。”

就在此时,那边郭嘉忽然插嘴道:“主公,既然四公子要前往徐州,不妨将刘备和吕布之事也一并办了。”

闻言,眼眉一挑,轻声念道:“这倒是不错,那何人可为使?”说完的目光却是已经落到郭嘉的身上。显然他是对于上次郭嘉成功将曹植带回来十分满意,这次也准备让他跑一趟。

只不过这次并非什么九死一生之局,以郭嘉的懒惰,岂会接招。迎着曹操投来的目光拱手道:“主公,王彦云(王淩)乃是已故王司徒(王允)亲侄,而王司徒曾与吕布合力诛董。主公可派王彦云为使,再为吕布诛董之事正名,两家仇怨可解!”

曹操闻言大喜道:“善!”

调子定下又与众人讨论了一下细节之后,便散会了。走出书房,曹植伸了个懒腰,语带兴奋道:“太好了,终于又可以出去了!”

后面紧跟着出来的曹昂和曹丕相视一眼,齐齐摇了摇头,曹昂敲了曹植的头一下,骂道:“你这就是闲不住。”

曹植捂住头,笑嘻嘻道:“大哥,你羡慕不来的了,还是老老实实地跟着荀老师吧。”

曹昂瞪了曹植一下,骂道:现在可是连大哥都不放在眼内了?”曹植闻言,连称不敢。

旁边的曹丕望着曹植一下,郑重地说道:“四弟,一切

曹植笑了笑说道:“二哥多虑了,吕布那家伙自大得很,自不屑对付我一个孩童,而刘备也是仁义之人弟去徐州转一圈便回来,二哥大可放心。”

曹丕轻轻点头道:“那就最好。”

正当曹植准备和曹昂几人闲聊一阵的时候,一名家仆却是走了过来禀报道:“四公子,外面有一人,名曰马均,求见四公子。”

曹植闻言,愣了一下,喃喃地念道:“马均?”只觉得这名字十分熟悉,但就想不起是何人。但曹植也知道,能让自己熟悉的,应该都不是普通人,于是连忙说道:“请他到本公子的书房。”

“诺!”家仆应声而去。

那边曹昂和曹丕知道有人来找曹植,便告辞离开。而曹植却是一边往自己的院子走去,一边在脑海之中不断回忆马均此人。沉思了一下,终于记起了。

马钧,在后世并不十分出名,最起码比同年代的很多文臣武将名气要来得低。这里面主要是他职业的缘故,他并非有经世之才的文臣,也不是那些可以决胜千里的沙场大将,说穿了他只是一名匠人。然而他这匠人对历史的影响可谓极大,沿用了一千多年的龙骨水车是他发明的、十二蹑织绫机是他改进的、最厉害的是他在没有任何资料,单凭几句记载的情况下,能将上古传说中的指南车制造出来。这家伙,可以说是这时代最强大的发明家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