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曹植-第2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文稷听到,却是摇头道:“纵是如此,四公子也是进步神速!”

曹植见到文稷坚持,无所谓地耸了耸肩,不再辩驳。他自己知自己事,若然何荣没有大意与他自己恐怕也就能凭借玄妙的步法拼个不分胜负。何荣要杀他不易,而凭自己的剑术要杀他就很难。

而这次曹植之所以能杀何荣,除了何荣本身的大意之外,他手中的宝剑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这柄宝剑虽不及青釭、倚天那么锋利,然亦非凡品。如若不是靠宝剑的锋利,单凭曹植的力量使普通的剑根本难以完全割下何荣的首级。

当然,这些都算是外部因素了,制胜的关键还是曹植及时施展步法,躲避了何荣那一刀。这时候,曹植总算明白为何王越那么强调步法,并且要他步法小成的情况下方肯教剑术了。这步法不仅关系到剑术的进攻能力,还是保命的关键。习武之人,特别是任侠,必须先考虑保命再考虑进攻。

因此,曹植虽然斩杀了何荣,但也没有半点沾沾自喜。淡然一笑,对文稷吩咐道:“打扫战场,再盘问一下那几个家伙吧。”

文稷听到之后,抱拳应道:“诺!”

当文稷走后,曹植脸色徒然一变。趁着一众曹军士卒没有留意,一把扔下何荣的人头,急急跑到马车的背后,继而“哗啦哗啦”地吐了起来。

曹植虽然吐得隐秘,只不过走了几步的文稷还是留意到了。见到这一幕,他非但没有半点担心,反而还庆幸地喃喃自语道:“虽然指挥是老辣,然而第一次杀人,若是不吐,那才是怪事呢!”

趁着曹植吐的时候,文稷和王淩领着一众士卒打扫完战场。随后又捉了几名投降的敌军盘问,也无需用严刑,那些胆气尽丧的敌军却是倒豆子一般将他们所知道的全部说了出来。

当曹植重新坐回马车之上,文稷却是来禀报道:“四公子,此次交战我等战死十三人,另有六人受伤。敌军战死七十余人,其中包括首领何荣,另外受伤者二十余人,剩余的都四散溃逃了。”

曹植听完,只是淡淡地点头,士卒的损失他心中有数,被千人算计围攻,只死了十余人,足以证明这支部队的精锐了了一下,曹植却是说道:“将战死者的名单都记下,回头许昌之后发一些钱给他们的家人。”顿了一下,曹植还补了一句道:“就从本公子那里出。”

旁边一众士卒听到,心中暗暗感鸡。其实士卒们的想法也很简单,谁对他们好,就会对他们卖命。现在曹植如此重视他们,心中自然生出一股“士为知己者死”的想法来!

沉吟了一下,曹植又问道:“可清楚敌军的来意?还有他们缘何有朝廷的旗号和衣甲?”

文稷抱拳答道:“敌军来意就如何荣所言一般,他们皆是当初陈国黄巾的残部,早前被司空大人率军击败之后,散落各地。如今何荣听得四公子路经陈国,决意为何仪、何曼报仇,故此纠集了陈国境内十余个大寨的人前来。他们先打破防守空虚的新平县城,取了城内的衣甲旗号,继而再冒充剿匪的官军,引我军下套。”

曹植闻言,眉头一皱,喃喃自语道:“那个何荣武勇有余,怎么看都不似是智谋之人。他怎能想到冒充官军剿匪,引我军下套这一招?”

文稷点头道:“稷也对此甚是疑惑,据那些降卒所言,在我十余天前,曾经有一名文士上山找过何荣,二人密谈了许久。当文士离开之后,何荣便开始纠集残部,攻打新平县城,而后来报仇。”

听到这里,曹植哪里还看不出问题来,凝声道:“看来一切主意都是出自这个文士了。”

文稷缓缓点了点头,而后说道:“怕是这样。只不过稷颇为不解,四公子又没有与人结怨,这人缘何要煽动何荣来杀四公子呢?”

曹植听到这话,脑海之中立即闪过了“司马懿”的身影。只不过立即便否定了,虽然他与司马懿之间都已经互相视对方为对手,然而司马懿如今远在河内不出,他的影响力不可能来到豫州这边。

而除了司马懿之外,貌似曹植也没有其他敌人。因此沉吟了一下之后,曹植轻声道:“或许他是冲着父亲来的!”

文稷闻言之后,只是了然地点了点头,随即便不再多言,转而问道:“四公子,那我等现在该如何?”

曹植摸了摸鼻子道:“收拾一下,继续出发吧。现在陈国乃是父亲与袁术势力的缓冲地带,我们一旦只怕袁术也会如此对父亲颇为不利。”

文稷点头道:“既然如此,稷马上去准备,我们尽快离开陈国吧。”

“好!”

文稷的准备也很快,不到一个时辰便将尸体埋好,而后车队继续出发。经过这一战之后,车队的气氛沉重了许多,所有曹军士卒都没有出来之时那么轻松了,一脸凝重之色。探马斥候不停来回飞驰,将方圆三里的消息禀报,没有半点松懈。

至于王淩,经过那一战之后,也没有了开始时的跳脱,话也变得少了。偶尔之间说的话,也是向文稷请教一些指挥上的问题。看来,那一战,让战场新丁的王淩成熟了许多。

而接下来,曹植一行都是没有再受到袭击,顺顺利利地在元旦之前除了陈国境内,进入了沛国。

而进入沛国之后,此行第一个目的地,谯县便不远了!

……

谯县,乃是曹氏和夏侯氏宗族的老家,而这里也的确称得上是一片人杰地灵之地。除了曹氏和夏侯氏宗族之外,跟曹植同行的文稷也是谯县人,他的儿子和孙子在历史上可都是三国两晋时期的名人。

不仅文家的人,现在曹操的贴身护卫之一的许褚,也是谯县人。当初曹操招降许褚之后,对他信任有加,这里面却是有了同乡之故。

站在谯县的城门之前,望着城门上面刻着的两个大字,略带感慨道:“终于到了!”

而就在曹植一旁的文稷,也轻叹了口气,凝声道:“终于回来了。”

听到这话,曹植轻笑道:“本公子差点忘了,这里还是长礼的老家呢。”顿了一下,曹植却是问道:“长礼,在谯县汝可还有亲人,若是有的话,不妨将他们都接到许昌吧。”

文稷轻轻摇了摇头,抱拳道:“多谢四公子关心,当时稷和父亲离开谯县之时,这里已然没有亲人了。”

曹植闻言,立即不再讨论这话题,轻笑道:“既然如此,进城吧。长礼应该认得我们曹家老宅吧。”

文稷笑了笑道:“这个自然。”

随后,在文稷的指挥下,一行顺利地进入了谯县。未进城时,曹植其实还是有些担心谯县县令会不让他们进城的。毕竟他们有八十多人,全部都骑马拿兵器,算是一支不小的军队。

只是,曹植也太小看曹家在这里的力量了。现在整个沛国虽然名义上还归属于吕布统治,实际上除了沛县之外,其余县城还是归早前屯兵于此的刘备节制。

然而这里面却不包含谯县。盖因谯县乃是曹操的老家,曹氏和夏侯氏宗族还留了不少人在此。吕布和刘备怎么说都还是曹操的敌人,因此曹操是安排了一支精锐部队留驻在此,同时派了人管治谯县。因而,这地方可算是曹操的地盘。

曹操对老家的守卫如此森然,刘备那是一早就知道的。然而刘备并不想在治下未稳定的情况下招来曹操的怒火,故此屯驻沛国之时便对谯县的曹军选择了无视。换了吕布入驻,他的政令还不能出沛县,就更不必说会将手伸到谯县来了。

不过曹操也是识趣之人,在此安排的部队只够防守,而不够进攻,这也让刘备和吕布安心了一点。正是如此,当驻守城门的谯县守军,检查过文稷等人乃是属于曹军编制之后,才放任他们大摇大摆地进城。

谯县的县城并不算大,然而这里作为曹操的老家,在其入主兖州之前已然放了不少兵力在此。外间虽然乱得可以,然而这地方却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故此县城虽但论起繁华来,还胜过刚完成扩建工程的许昌。

一路前行,百姓们见到车队打着曹家的旗号,都纷纷自觉地让开道路。曹植看得清楚,这些百姓让开道路之时,双目之中透着发自内心的尊敬,并非因为惧怕威势而让路。有的顽皮的孩子甚至还马上的曹军士卒招手,一点都不怕生。显然,曹家在谯县里面,甚得民心。

曹家的老宅位于城东,而且经过几次修葺,十分好认。当文稷指挥着部队来到曹府门前停下的时候,曹府内却是有一名身穿缟素,年约二十的青年迎了出来。

曹植连忙钻出马车,还没落地,这青年便已经笑着拱手道:“来的可是四弟?”

曹植虽然没有见过来人,然离开许昌之时曹操早就有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