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曹植-第2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百五十四章朝堂对杨修(上)

且说这边,曹植迷迷糊糊间被许褚直接提起,送进了皇宫,而到得偏殿等候的时候,曹植还处于迷糊的状态。对此,许褚也不管这么多,反正他奉了曹操之命,将人带到便可以了。

曹植在偏殿等了许久,终于在一把尖锐难听的大喝声中醒来,醒来之后还不清楚内容。幸好有随从提醒,才知道是皇帝召见了。

在现代人看来,得到皇帝召见是一件大事,必须隆重、谨慎以对,稍有不慎,恐怕就要人头落地。只不过现在曹植所面对的情况却非如此,从那些领路的太监的宫女到周围的一个个对自己都客气无比。特别是那些太监,领路的时候还要搀扶,真怕曹植会摔着一般。只不过曹植对那些太监保持了一种天生的距离感,因而拒绝了他们的好意。

这自然有曹操大权在握的原因,而事实上,在汉代见皇帝,规矩其实也十分简单,远没有后世那么苛刻。而现代人理解中的那套见皇帝的规矩,其实是满清入关之后才弄出来的,汉唐宋明都没有那么夸张。

有太监领路,曹植顺便观看起这个新建的宫殿来。只不过稍一打量,曹植便有些失望了,这个所谓的宫殿,其实并不大,也就由主殿、偏殿以及后殿三部分构成。其规模,恐怕比之司空府还要逊色几分。最起码,司空府还有几个别院,而且还在不停扩建之中,而皇宫,看起来就这么大了。

曹植见到之后,心中暗暗感叹道:“看来父亲的心真是变质了。”

在太监的带领下,曹植终于来到后殿,步入里面,曹植当先便见到曹操坐在前头,一面微笑地看着自己。除此之外的对面还坐着一名相貌清奇的老头,根据其年龄,再联想起方才太监之言不难猜出此人正是杨彪。除此之外,还有相貌儒雅的孔融,这个曹植在徐州之时却是离远见过,因而也认得。

下面坐着三大重臣,而最前方一名年约十五、六岁,略带威严气息,身穿黑色龙袍的少年。不消多说,此人便是历史上大汉最后一位天子,汉献帝刘协!

曹植抬头盯着他,而刘协何尝不是在看着曹植。一位饱经磨难的少年天子,一位是当世名气最盛的神童。年岁相差不大的二人,对望之下都生出了一种奇异之感,只是这感觉一闪而逝,他们都没有捉住罢了。

在曹植眼中,刘协这天子是一位可怜人,或者说,他从出生开始,便注定他要为他的父、祖还债,即便他再聪明伶俐。他从小就没有母亲,他的生母王美人在他出生之后不久,便被何进之妹何皇后

童年算是过得最为惬意的时候,只不过当他九岁的时候,也就比现在的曹植大一点,他就被董卓逼着登基为帝。而从那一天开始,他的悲剧人生便开始了。

刚继位便目睹何皇后被董卓所杀,随后十岁,目睹跟自己一同长大,而且也十分爱护他的皇兄刘辨被董卓所杀。同年生活的家——雒阳,被董卓烧毁,迁到陌生的长安。年仅十岁,就先后经历了家破、人亡年纪的刘协心理上所承受的巨大压力,可想而知。

同年,亲眼看着董卓在朝堂之上杀伍琼等大臣,同时杀太傅袁隗一家。年仅十岁就要亲眼看着忠烈之臣惨死于自己面前而不能作声,要知道他可不是穿的,他仅仅是一个不幸的孩子。

随后,在董卓的威逼下,下诏公告天下,说自己的烈祖和帝、天祖安帝、曾祖顺帝、祖父桓帝是无功无德之人。这在重孝的大汉,让一个皇帝说自己的祖辈无功无德,那是彻彻底底的大逆不道。基本上就算刘协重新掌权了,他这旧账若被人翻出来,也要面对天下士人的口诛笔伐。

只不过这仅是灾难的开始,其十二岁,王允计杀董卓,以为从此可以摆脱魔爪,可惜李郭之乱紧接而至。诛杀王允此事,整个长安城前后死了万人,可谓血流成河。随后就是数年的傀儡生活,但李郭二人,总算没有董卓那么残暴。

随后杨彪献计,挑动李郭和西凉旧部刘协开始了颠沛流离的东归之路。期间吃过野菜、食过草根,尝尽了民间最底层百姓才有的疾苦。亲眼目睹东归途中,无数公卿大臣、侍卫宫人惨死于自己面前,其中惨烈不言而喻。

直到迁至许昌,以为好过一点,只可惜此时的曹操的心也已经变质了。可以说,从登基那天开始,他便没有享受过作为大汉帝皇的荣耀的权势。有的只是要偿还父祖尽情享乐遗留下来的孽债,以及维持着四百余年大汉荣光的沉重责任!

可以说,汉献帝刘协,在中国五千年所有亡国之君里面,是最不幸,也是最可怜的一位。尝遍世间疾苦,空有救国之心,而上天没有给他一分一毫的救国机会。若是他出生早几十年,甚至不是出生在汉末,而在在其他朝代的末年,他或许都会有扭转乾坤的机会。可惜,他是汉献帝——刘协!

在曹植眼中,刘协是如此一位可怜、不幸之人。然而面对这一切,他竟然可以在心中默默承受,这不要说一个孩子,就算是心智成熟的成年人,也未必能做到。抚心自问,对于眼前这位大汉天子,曹植是打心底里要对他说一个汉末群豪无数,曹刘孙袁司马皆青史留名,为后人所敬仰。其实在曹植心中,汉末值得敬仰的人,还应该加上一位,刘协!

曹植在打量刘协,而皇位之上的刘协何尝不是在打量着曹植。看着眼前的曹植,刘协的心竟然不自觉地想到了刚登基时的自己,心中忍不住暗叹道:“朕当年登基之时,应该就跟他一般大

然而刘协自问,在登基之前,他还是一个懵懂不知的孩童,最多就是比寻常的孩童聪明一点罢了。而眼前的曹植,已经是天下闻名的神童、奇才。曹植的文章、诗篇刘协闲时出于好奇,也有读过。他自问就算换着现在的自己,也未必能写出辞藻如此华丽的诗篇,以及道理如此深刻的文章来。

不仅如此,刘协还知道,曹植五岁之时便独闯军营,鸡辩曹操从而救下数万徐州百姓。跟曹这需要何等的勇气,即便是他的儿子,也一样。这点,几乎每日都要面对曹操的刘协,清楚得很。

除了勇气,还有智谋,当年的兖州大旱饥荒,几乎是凭曹植所想之策,将问题解决的。还有代父兄出使河北,将当世最强大的诸侯,袁绍戏耍得团团转,可谓智勇双全。

刘协盯着曹植,心中忍不住感叹道:“若是朕登基之时,有他一半的机智与胆略,恐怕就不会遭受如此多的磨难!可惜,现在知道得太迟了。还有,为何你是曹孟德之子,若非如此,那该多好!”想到这里,刘协忍不住长叹了口气。

曹植与刘协的对视,也就一刹那左右,而这些想法也是闪电般而过。但见对视之后,曹植上前向着刘协躬身一礼,大声说道:“草民曹植,见过陛下!”

被曹植这么一叫,刘协才醒了过来,笑了笑说道:“不必多礼,赐座。”

这时代虽然大臣都有位子坐,但也不是人人都有,最起码要有一定身份方可。曹植一来就获准赐坐,刘协也算给面子曹操的了。

曹植谢恩之后,走到曹操身边坐下,不敢多言。接下来殿中几人都没有说话,等了小半响之后,外面有太监进来禀报道:“陛下,杨修带到!”

刘协闻言,朗声道:“请他进来!”

而听得杨修也要来,曹植眼中闪过狐疑之色,望向旁边的曹知道曹植的意思,压低声音道:“陛下要你和杨德祖,同时

曹植眼眉一挑声道:“这应该不是父亲的意思吧?”

曹操闻言,露出满意的微笑道:“是董承的意思,只不过这并不碍事,放心好了。”有曹操的保证,加上想到历史上杨修与自己几兄弟走得很近,曹植也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了。

而就在此时,杨修已然大步而进。与曹植这孩童相比,已然成年的杨修相貌英俊,风度翩翩,更有一番名士风采。因此当刘协见到杨修的时候,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杨修向着刘协拱手一礼,大声说道:“臣杨修,见过陛下!”

刘协点头笑道:“杨德祖才名,朕早有耳闻。赐座!”

杨修听到刘协赞许,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大声说道:“谢陛下!”而当其走到杨彪身边坐下之后,还向曹植投来挑衅的目光。

杨修这一下,殿中几人同时收于眼底,同时各有所想和杨彪是略带不解地皱了皱眉头,曹植一面淡然,而最高兴的当属刘协。看模样,杨修对曹植颇有敌意,这对刘协来说是可是天大的喜讯!

皇位之上刘协看出曹植与杨修之间颇有敌意,心中大喜。要知道,杨修也是当世有数的才智之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